魏艷艷,王盼攀
1.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寶豐分院普內科,河南平頂山 467400;2.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普通外科一病區(qū),河南平頂山 467000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種主要由胰蛋白酶自身消化引起的臨床常見急腹癥。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飲食結構的改變,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HLAP)的發(fā)病率也逐年升高。相關研究發(fā)現,HLAP占AP的7%~20%,該病具有病情進展快、并發(fā)癥多、病死率高、易反復等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安全[1]。低分子肝素是一種抗血栓形成藥物,臨床主要用于治療和預防靜脈血栓,但單一使用低分子肝素對HLAP患者療效欠佳[2]。生長抑素為一種化學合成的環(huán)狀多肽藥物,臨床常用于急性潰瘍出血、胃炎出血及AP的治療[3]。本研究旨在探討低分子肝素聯合生長抑素治療HLAP患者的療效及對血液高凝狀態(tài)、炎癥指標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平頂山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寶豐分院(以下簡稱本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6例HLAP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案將患者分為參照組和聯合組,每組33例。參照組男17例,女16例;年齡42~69歲,平均(55.64±4.05)歲;病程4~22 h,平均(13.37±2.54)h;甘油三酯(TG)水平5.70~11.35 mmol/L,平均(7.41±0.85)mmol/L。聯合組男19例,女14例;年齡41~68歲,平均(54.64±3.87)歲;病程4~21 h,平均(12.58±2.61)h;TG水平5.65~11.37 mmol/L,平均(7.52±0.95)mmol/L。兩組一般資料如性別、TG水平、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審批號:202304008),患者知情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
納入標準:符合2013版《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4]中相關診斷標準,經影像學檢查確診為AP。排除標準:(1)對本研究藥物存在過敏反應者;(2)合并心腦血管及重要臟器功能嚴重異常者;(3)研究前1個月內服用過降脂藥物者;(4)患有精神類疾病或認知障礙無法配合研究者。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 兩組均進行對癥治療,包括營養(yǎng)支持、抑酸、胃腸減壓、止痛、補充血容量、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等常規(guī)治療。參照組采用低分子肝素(深圳賽保爾生物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319)治療,皮下注射,0.4毫升/次,每12 h 1次。聯合組在參照組基礎上加用生長抑素(成都圣諾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3249)治療,低分子肝素用法用量同參照組。將3 mg生長抑素加入50 mL 9%氯化鈉溶液,靜脈泵注,1次/天。兩組均持續(xù)治療7 d。
1.2.2指標檢測方法 抽取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以3 000 r/min離心15 min后取上清液置于-80 ℃環(huán)境中保存待檢。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血清腎素(E)、醛固酮(ALD)、血管緊張素Ⅱ(Ang-Ⅱ)、血清降鈣素原(PCT)、C反應蛋白(CRP)、熱休克蛋白70(HSP70)、熱休克蛋白27(HSP27)水平。
1.3療效評估標準 顯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且無復發(fā)情況;有效:臨床癥狀改善;無效:臨床癥狀未改善或癥狀加重??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對比兩組臨床總有效率。(2)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腸道功能恢復時間、腹痛消失時間、血淀粉酶恢復正常時間、腹膜炎體征消失時間。(3)血液流變學指標。對比治療前后兩組紅細胞聚集指數、血漿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4)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AAS)指標。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血清E、ALD、Ang-Ⅱ水平。(5)病情相關指標。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血清PCT、CRP、HSP70、HSP27水平。
2.1兩組臨床總有效率比較 聯合組臨床總有效率(96.97%)高于參照組(75.7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聯合組腹膜炎體征消失時間、腹痛消失時間、血淀粉酶恢復正常時間、腸道功能恢復時間短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2.3治療前后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兩組紅細胞聚集指數、血漿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明顯降低,其中聯合組降低幅度更為顯著,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治療前后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2.4治療前后兩組血清RAAS指標比較 與參照組比較,治療后聯合組血清E、Ang-Ⅱ、ALD水平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治療前后兩組血清RAAS指標比較
2.5治療前后兩組血清PCT、CRP、HSP70、HSP27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治療后血清PCT、CRP、HSP70、HSP27水平明顯降低,其中聯合組降低幅度更為顯著,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治療前后兩組血清PCT、CRP、HSP70、HSP27水平比較
HLAP的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但普遍認為其是由患者體內TG水平過高產生微血栓,從而影響胰腺微循環(huán)造成的,該病臨床表現為腹痛、惡心、嘔吐、腹脹、發(fā)熱,嚴重時可致休克、器官衰竭等,對患者生命健康產生極大影響[5]。HLAP與高血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降血脂與抗血栓治療對HLAP患者有著重要作用[6]。
低分子肝素具有抗凝血、抑制血小板聚集、調節(jié)細胞凋亡及脂代謝等作用,但長期使用該藥易產生不良反應[7]。生長抑素是由人工合成的肽類激素,可抑制炎癥介質釋放,減緩胰腺分泌速度,從而達到抑制胰腺自我消化的目的[8]。相關研究指出,血液流變學異??煞从骋认傺h(huán)障礙程度,當血液流變學指標升高時預示胰腺微循環(huán)障礙加重[9]。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P<0.05),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短于參照組(P<0.05),且治療后聯合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明顯降低(P<0.05),提示低分子肝素與生長抑素聯合治療HLAP可促進患者康復,改善高凝狀態(tài)。
RAAS是體內一種升壓調解體系,陳曙蓓等[10]研究指出,RAAS能夠參與組織循環(huán)調節(jié),干預細胞生長、凋亡及炎癥反應過程,因此,RAAS系統(tǒng)可參與AP的病理過程。近年研究發(fā)現,當胰腺內皮細胞損傷時,CRP分泌增加,提示血清CRP水平可反映HLAP嚴重程度并與之呈正相關;HLAP患者多伴有胰腺感染,而PCT水平可反映機體受感染情況,若PCT水平上升則表示HLAP患者病情加重;血清HSP70、HSP27可反映機體炎癥狀態(tài),與病情相關[11-13]。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聯合組血清E、Ang-Ⅱ、ALD、PCT、CRP、HSP70、HSP27水平均低于參照組(P<0.05),表明該聯合療法能有效修復內皮細胞,抑制感染,減輕機體炎癥。其原因在于:(1)低分子肝素可釋放脂蛋白脂酶,加速TG水解,達到降血脂的效果;(2)低分子肝素可抑制血管內微血栓形成,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3)生長抑素能夠抑制炎癥介質,減輕胰腺損傷,減輕炎癥反應;(4)生長抑素能夠減緩血小板活性因子釋放速度,防止病情惡化;(5)生長抑素可參與胰腺微循環(huán)中,抑制微循環(huán)內血栓;(6)兩者協同作用,可進一步緩解患者機體炎癥反應,抑制血栓形成,從而達到保護胰腺的效果[14-15]。
綜上所述,低分子肝素+生長抑素聯合治療對HLAP患者療效顯著,能夠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液高凝狀態(tài),降低CRP、PCT及RAAS指標水平,抑制炎癥發(fā)展,加速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