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泳
為貫徹“以體育人”的全人教育思想,落實《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筆者所在學校通過“藍精靈”體育與健康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施,撬動每一名學生快樂成長的支點,使“活力校園”成色更重,學生健康成長本色更亮,快樂運動底色更足。
一、整體規(guī)劃,體智兼修
高品質體育與健康課程體系建設離不開校本課程的打造。學校以國家課程為根基,深度整合校內外課程資源,提質亮化校本課程,使課程體系更加豐富化、多元化、個性化。具體地講,學校以學生喜愛的卡通形象“藍精靈”為意象,以“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為目標,在國家課程的基礎上,通過對校本課程(表1)的整體規(guī)劃,形成層次分明、相互融通的“藍精靈”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體系。
二、堅持“四有”,學有所得
有體能。在課堂中準確定位并合理設計體能練習目標,嚴格保證體能練習時間,借助梯度式教學、分段式教學等方法,優(yōu)化體能練習,增強學生身體體質,塑造良好的身體體形。
有技能。重點落實“教會”“勤練”要求,幫助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扎實推進大單元計劃,通過學、練、賽、評等手段,提升學生的運動技能。
有競賽。重點落實“常賽”,合理組織好每堂課上的體育比賽,通過比賽激發(fā)興趣、強化技能、提升水平、檢驗效果。
有趣味。將“體育趣味課課練”融入課堂,讓學生樂學樂練。
三、多維兼顧,全面提質
1.體育社團
學校為學生提供走班制體育社團課程,包括競技運動類、思維運動類、模型運動類等,利用每周五下午2個課時的課后延時服務時間開展。全校學生每學年初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在學校網(wǎng)絡選課平臺自主選擇課程,每人限選1種。在此基礎上,學校成立校隊社團,以梯隊模式開展運動訓練,如田徑、擊劍、啦啦操、跆拳道、籃球、足球等。根據(jù)學生的身體條件、運動基礎和發(fā)展?jié)摿Φ冗M行選拔,配備專業(yè)教練員指導,讓學生能享受專業(yè)的技能訓練。
2.體育大課間
陽光體育與健康課程以上下午的大課間活動為切入點,“集體展示”和“自主趣味”相結合,讓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全員參與、享受體育、學會合作。上午的大課間活動為全?!凹w展示”活動,內容既有常態(tài)運動項目“花樣跑操”,也有學校自編集體操,如熱身操、啦啦操、街舞操、武術操等。大課間活動將體能鍛煉和韻律美感融為一體,充分展現(xiàn)學生的活力;下午的大課間活動為“自主趣味”活動,各班自主選擇簡單易行、喜聞樂見、富有鍛煉實效的“趣味田徑”和“體育游戲”開展活動,如跳長繩、跳皮筋、滾鐵環(huán)、打沙包、跳山羊、滾輪胎等,不僅鍛煉了學生體魄,還提高了團隊合作精神。
3.體育項目化學習
體育項目化學習聚焦關鍵體育知識和能力,在任務驅動、問題導向、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進行體育與其他學科、體育與生活、體育與人際的聯(lián)系與拓展,最終呈現(xiàn)個性化的項目成果。
體育項目化學習每學年進行1次,利用每周五下午第一節(jié)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時間進行,歷時2~3個星期,由體育教師主導,相關學科教師共同實施。如,針對肥胖學生較多的現(xiàn)狀,開展“燃燒我的卡路里”項目化學習, 通過了解肥胖成因、繪制宣傳漫畫、制訂健康食譜、編制健身計劃等探究過程,提高學生健康飲食、合理運動的意識和能力。
4.家庭體育鍛煉
學校將國家課程的相關要求和內容進行“二次加工”,多樣化組合,分年級梳理出“我們愛運動”家庭體育菜單,包括鞏固技能類、項目化練習類、自主性練習類、親子互動類等。學生在父母的陪伴下,自主選擇參加,做到“有目標”“有新意”“有激勵”,讓運動真正成為學生的居家生活方式,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四、多元評價,促進發(fā)展
“藍精靈”體育與健康課程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創(chuàng)建多元課程評價體系,通過評價維度的指向,助力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
1.對學生學習的評價
學校從“知、能、行、健”4個維度對學生參與“藍精靈”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進行綜合評價,其涵蓋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具體內容,明確指向全面育人(表2)。學生可以按照各類評價根據(jù)等級高低獲得相應的電子積分,利用積分進行圖書兌換、公益行動報名資格兌換、體育社團課程優(yōu)先參與資格兌換等,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內在動力和持久熱情。
2.對課程實施的評價
對教師的評價是保證課程實施質量的關鍵點。學校以學生在課程學習中得到的提高與發(fā)展為基點,同時關注教師在研發(fā)與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指向全方位的合理評價。評價內容包括教師是否積極參與課程開發(fā)與實施、課程是否受學生歡迎、教師在參與課程開發(fā)中的收獲與成長、課程實施的成果是否豐富等,在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同時,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
3.對課程建設的評價
對課程建設進行評價能有效把握課程研發(fā)實施現(xiàn)狀,促進課程體系不斷優(yōu)化、動態(tài)發(fā)展。一方面,學校每學期對課程方案進行自我評估,如目標定位是否準確、方案設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方法選擇是否多樣合理、時間安排是否恰當?shù)?。對社團自主選課菜單中學生選擇少的課程進行淘汰,并及時更新學生喜歡、質量更高的課程;另一方面,學校每學期通過在線平臺,邀請全校學生及家長進行課程評價,了解學生的參與度、滿意度、需求與建議,及時總結經(jīng)驗,改進不足,不斷完善學?!八{精靈”課程設置。
五、創(chuàng)新機制,有效保障
課程的有效開展,需要時間、空間、師資等方面的保障,學校創(chuàng)新機制,整體規(guī)劃,對各方面條件進行優(yōu)化,確保課程體系扎實、穩(wěn)健和有效的實施。
1.明確管理機制
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校長室及分管行政、部分教研組長、部分體育骨干教師、部分優(yōu)秀班主任、部分家委會成員組成的“藍精靈”體育與健康課程建設共同體。共同體實行子項目領銜人制度,由領銜人做好課程規(guī)劃、教師培訓、課程研發(fā)、評價考核等工作,同時聘請區(qū)體育研修員擔任項目顧問,正確把握項目建設方向。
2.加強師資配備
以體育學科組為主體,根據(jù)課程需要提升教師知識儲備,打造可以落實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雙師型”教師;學校統(tǒng)籌有體育專長的家長資源,組建“小水滴”家長義工聯(lián)合會,在每周一課后延時服務時間,指導學生開展體育社團活動;學校按照規(guī)范程序吸引校外優(yōu)質專業(yè)培訓機構,在校內以非營利形式開展開設社團課程。
3.打造學習中心
學校積極探索數(shù)字化賦能體育,構建體育線上學習中心。學生可在線上“進入體育場館”,并隨時開啟一門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云上教室有課程介紹和豐富的微視頻、電子課件等資源,并設置互動社區(qū),教師在這里可以發(fā)布學習任務,學生在這里參與課程學習、上傳學習成果。如,“跟著丁老師學街舞”線上課程已經(jīng)推出20期,課程把教師示范與學生學練、合作學練和探究學練有機結合,讓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提高了學習效率。
4.搭建競賽體系
比賽是體育與健康課程順利實施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按照“常賽”的要求,學校形成了“班級競賽、年級聯(lián)賽、校級競賽、選拔性競賽、校外交流賽”一體化競賽體系,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內在動力。對于學校傳統(tǒng)體育項目,適時進行“輻射性”比賽,如,由班級籃球俱樂部聯(lián)賽“輻射出”俱樂部吉祥物設計、啦啦操評比、板報設計、籃球征文等活動,豐富了賽事內涵,提升了課程的綜合育人價值。
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最終任務在于育人,在推進課程實施過程中,學校將更加突出育人的功能,不斷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引領學生擁有強健體魄、健全人格,努力成長為幸福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