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西洋》10月7日
明年,紐約市將開始對進入曼哈頓下城區(qū)的車輛征收擁堵費。汽車產(chǎn)生的溫室氣體加劇了氣候危機。紐約的空氣質(zhì)量比以前好了很多,但每天仍有70 萬輛汽車以平均每小時7 英里的速度在市中心穿行,向空氣中排放臭氧、微粒物質(zhì)和二氧化碳。僅空氣污染這個因素,每年就會導致大都會地區(qū)約1400 人過早死亡,數(shù)千人住院治療。在紐約,機動車也造成了大量事故。去年有257 名行人和騎自行車的人被司機撞死。每年,汽車、公交車和卡車都會造成約1.3 萬人受傷。
美《時代》11月14日
11 月13 日發(fā)表在《美國醫(yī)學會雜志·內(nèi)科學》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由于因新冠疫情和吸毒過量死亡的男性多于女性,預計美國女性會比美國男性多活大約6 年。近年來,美國人的整體預期壽命有所下降。據(jù)最新估計,美國人的預期壽命約為76 歲,但女性的預期壽命將明顯長于男性。截至2021 年,美國男性的預期壽命為73.5 歲,而女性為79.3 歲。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女性往往比男性長壽。這不僅僅是出于生理原因(如荷爾蒙差異),也有行為原因。例如,女性看醫(yī)生的頻率更高,吸煙和酗酒的可能性更小。
英《自然》11月15日
美國11 月14 日發(fā)布的第五次國家氣候評估報告稱,沒有任何地方可以免受氣候變暖的影響,但一些社區(qū)受到的影響更大。氣候報告稱,全球變暖導致的極端天氣事件每年給美國造成約1500億美元的直接損失。從2018 年到2022 年,美國經(jīng)歷了89 次氣候災害,每次造成的損失至少達到10 億美元—這相當于每三周就會發(fā)生一次氣候災害,而倒退到上世紀80 年代,每四個月才會發(fā)生一次氣候災害。今年,毛伊島的一場野火造成至少97人死亡,是一個多世紀以來美國死亡人數(shù)最多的野火;在颶風“希拉里”過后,加利福尼亞南部發(fā)布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個熱帶風暴警報。
英《新政治家》11月14日
英國每年有多達4.3 萬人因空氣質(zhì)量差而過早死亡,癌癥、中風、心臟病、癡呆癥和哮喘的發(fā)病率也比較高。目前,英國政府制定的英國空氣質(zhì)量目標與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的目標不一致。英國民調(diào)公司Survation 調(diào)查了議員們對空氣污染問題的看法,數(shù)據(jù)顯示,工黨議員(22%)比保守黨議員(1%)更有可能將空氣污染視為其所在地區(qū)的“非常大的問題”。只有不到1/4 的保守黨議員支持向開汽車的人收費,而工黨議員的這一比例為3/4。70% 的受訪議員表示,他們沒有足夠的資金或來自中央政府的資源來妥善解決空氣質(zhì)量差的問題。
美《新聞周刊》11 月17 日
歐洲政策分析中心的文章指出,俄羅斯人口在2020 年10 月至2021 年9 月間減少了約99.7 萬人,是一次歷史性的人口下降。根據(jù)Statista 的數(shù)據(jù),2021 年俄羅斯的生育率已經(jīng)降至每名婦女生育1.49 個孩子,為10 年來最低,2022 年則更低,來到了1.42。早在2020 年1 月,普京就宣布了一系列政策,旨在四年內(nèi)將俄羅斯的生育率從平均每名婦女不足1.5 個提高到1.7個。如今,俄烏沖突還在繼續(xù),30 多萬士兵應征入伍,導致生育問題變得更為棘手。俄羅斯杜馬議員瓦列里·謝列茲尼奧夫提議,釋放因輕微指控而被判刑的女囚,便于她們懷孕,此外,那些被釋放并懷孕的婦女應被取消剩余刑期。
美《哈佛商業(yè)評論》11月15日
遠程工作的能力是考驗公司靈活性的形式之一。新冠疫情的例子證明了這一點,但研究表明,其他原因造成的意外中斷也是如此—極端天氣事件會對那些沒有能力或沒有準備好遠程辦公的公司造成更大的打擊。在新冠疫情期間,員工們無法安全前往辦公室,結果,具備遠程工作能力的公司比準備不足的競爭對手平均少損失了9881 萬美元的季度收入,而且在凈收入等其他業(yè)績指標上也同樣優(yōu)于競爭對手。這種影響在2020 年的前三個季度—也就是新冠疫情剛剛開始時—尤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