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龍
(遼寧葠窩水力發(fā)電有限責任公司,遼寧 遼陽 111000)
柴河供水系統(tǒng)是某重點供水工程二期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總長56.18 km,主要由鐵嶺市老城區(qū)供水工程和沈鐵共用供水工程組成[1]。其中沈鐵共用供水工程為有壓自流輸水方式,供水線路的起點為柴河水庫庫區(qū)小河貝村新建取水頭部,終點為沈鐵分水口,供水線路由有壓隧洞和管線組成,線路長度9.05 km,其中隧洞長度為7.35 km,管線長度為1.69 km。該工程輸水隧洞D1+203~D2+522洞段存在一條斷層破碎帶,碎石占比較大,碎石間隙為砂和黏性土填充。同時,由于該洞段處在河谷地帶,地下水較發(fā)育,因此工程風險高。為了防止施工過程中的系列地質(zhì)災害,綜合采用超前帷幕注漿、超前小導管和砂漿錨桿加固措施,采用三臺階帶仰拱一次開挖工法,支護盡快封閉成環(huán),以獲得一定的安全系數(shù)冗余量,保證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
在地下洞室工程施工過程中,保證掘進面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十分重要,特別薄弱地質(zhì)因素會對掘進施工造成相當程度的干擾和破壞,導致圍巖出現(xiàn)較大變形甚至坍塌破壞,引發(fā)嚴重的施工安全事故[2]。因此,保證掘進面的穩(wěn)定性是保證隧洞施工安全的關鍵所在[3]。背景工程由于線路長、地質(zhì)構(gòu)造條件復雜,同時施工工期要求較高。為了保證工程的安全高效施工,展開掘進面的穩(wěn)定性的分析和超前加固研究就顯得尤為必要,不僅對保證隧洞施工安全穿越斷層破碎帶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可以為相關類似工程提供參考?;诖?,此次研究以施工掘進面的穩(wěn)定性系數(shù)為標準,分析圍巖荷載、漿液凝固后的黏聚力以及注漿范圍的掘進面安全性影響,獲得合適的超前注漿參數(shù)。
FLAC3D是美國ITASCA公司推出的一款基于快速拉格朗日差分分析的巖土力學計算軟件,被廣泛應用于支護設計和評價、地下洞室施工設計、河谷演化分析和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等眾多工程研究領域[4]。因此,此次研究利用該軟件進行背景工程的計算模型構(gòu)建。
為了方便模型研究分析,模型構(gòu)建過程中將隧洞圍巖視為各向同性均質(zhì)連續(xù)介質(zhì);圍巖巖體符合摩爾-庫倫本構(gòu)模型,滿足彈塑性變形特征,地下水不會對巖石產(chǎn)生軟化作用[5];隧洞埋深用上覆巖體的自重模擬,不考慮構(gòu)造應力的影響。
根據(jù)背景工程的初始設計資料,首先利用MIDAS GTS建立網(wǎng)格模型,然后導入FLAC3D模型形成模型主體[6]。為了減少計算過程中邊界約束效應,模型的左右邊界按照5倍洞徑確定并取整,整個模型的尺寸為100 m×50 m×80 m,劃分為122 780個網(wǎng)格單元,156 886個節(jié)點。
計算模型采用位移約束條件,對模型的下部邊界施加豎向位移約束,左右邊界施加水平位移約束,前后邊界施加縱向位移約束,上部邊界為自由邊界條件不施加位移約束條件[7]。為了模擬隧洞深度,將等效于塌落拱高度的巖土體自重應力施加于模型的上部邊界。計算模型采用靜力模式,在破碎帶的表面施加梯度靜水壓力,不考慮滲流影響[8]。本文分析的重點是斷層破碎帶,因此根據(jù)相關施工規(guī)范和工程經(jīng)驗確定正常圍巖物理力學參數(shù),斷層破碎帶圍巖物理力學參數(shù)則通過現(xiàn)場取樣試驗獲取,具體見表1。
表1 模型材料物理力學參數(shù)
研究中結(jié)合計算斷面的實際情況,確定上部荷載為32 MPa不變,對3 MPa、4 MPa、5 MPa、6 MPa和7 MPa等5種不同漿液凝固后黏聚力條件下的掘進工作面的穩(wěn)定性進行計算,結(jié)果如表2所示。由計算結(jié)果可以看出,在注漿范圍相同的情況下,隧洞掘進面的安全系數(shù)隨著漿液凝固化黏聚力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說,提高注漿后漿液結(jié)石體的黏聚力,可以有效提升掘進面的安全系數(shù)。另一方面,在注漿漿液凝固后黏聚力相同的情況下,隧洞掘進面的安全系數(shù)隨著注漿范圍的增加而增大,且呈現(xiàn)出比較顯著的線性相關關系。具體來看,要達到工程設計的1.15的安全系數(shù)值,漿液凝固后的黏聚力越大,需要注漿范圍就越小。從具體的計算結(jié)果來看,當漿液凝固后黏聚力為3 MPa時,注漿范圍需要達到440 cm;當漿液凝固后黏聚力為4 MPa時,注漿范圍需要達到425 cm;當漿液凝固后黏聚力為5 MPa時,注漿范圍需要達到420 cm;當漿液凝固后黏聚力為6 MPa時,注漿范圍需要達到415 cm;當漿液凝固后黏聚力為7 MPa時,注漿范圍需要達到410 cm。
表2 不同漿液凝固后黏聚力的安全系數(shù)計算結(jié)果
研究中保持漿液凝固后黏聚力為4 MPa不變,對15 MPa、20 MPa、25 MPa、30 MPa和35 MPa等不同圍巖荷載條件下的隧洞掘進面安全系數(shù)進行模擬計算,結(jié)果如表3所示。從計算結(jié)果可以看出,在注漿距離相同的情況下,圍巖荷載越大,隧洞掘進面的安全系數(shù)就越小。由此可見,隧洞的埋深越大越不利于提高掘進面的安全系數(shù),需要采取更有效的加固工程措施。在圍巖荷載不變的情況下,掘進面的安全系數(shù)隨著注漿范圍的增加而增大。具體來看,在滿足安全系數(shù)1.15的工程設計要求情況下,圍巖荷載為15 MPa時,注漿范圍需要達到400 cm;圍巖荷載為20 MPa時,注漿范圍需要達到405 cm;圍巖荷載為25 MPa時,注漿范圍需要達到410 cm;圍巖荷載為30 MPa時,注漿范圍需要達到415 cm;圍巖荷載為35 MPa時,注漿范圍需要達到420 cm。
表3 不同圍巖荷載的安全系數(shù)計算結(jié)果
通過上述研究,同時結(jié)合背景工程的實際情況,對注漿參數(shù)進行如下設計:
根據(jù)相關施工規(guī)范和工程經(jīng)驗,水灰比為1.0、0.8和0.6的水泥漿液在凝固后的黏聚力值分別為3.6 MPa、4.5 MPa和7.5 MPa。根據(jù)上述研究成果,選擇水灰比為1.0的水泥漿液注漿時,其注漿范圍至少需要達到440 cm;選擇水灰比為0.8的水泥漿液注漿時,其注漿范圍至少需要達到425 cm;選擇水灰比為0.6的水泥漿液注漿時,其注漿范圍至少需要達到410 cm。
查閱研究洞段斷層破碎帶的滲透率值并進行注漿漿液的滲透率計算,結(jié)果顯示注漿漿液的水灰比為1.0時方可滿足注漿滲透系數(shù)的要求,因此在注漿施工過程中選擇1.0的水灰比進行注漿。
考慮到注漿壓力的影響,研究中對不同注漿壓力下水灰比為1.0的水泥漿液的注漿范圍進行試驗,結(jié)果如表4所示。從試驗結(jié)果可以看出,在注漿壓力分別為0.5 MPa、1.0 MPa、1.5 MPa和2.0 MPa的條件下,分別需要600 s,450 s,450 s和300 s即可達到440 cm的注漿范圍要求。由此可見,由于圍巖比較破碎,較低的注漿壓力也可以達到較好的注漿效果,滿足注漿半徑的要求。當然,增加注漿壓力可以增加注漿半徑或減小注漿時間,但是注漿壓力的增加也會導致不可逆損失風險的加大?;诖耍诠こ淌┕ぶ型扑]采用水灰比為1.0的水泥漿,注漿壓力為0.5 MPa,注漿時間不低于600 s。
表4 注漿范圍試驗結(jié)果
超前注漿可以有效提高輸水隧洞圍巖的整體性和承載力,對保證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是穿越斷層破碎帶輸水隧洞施工中的重要工程措施。當然,超前注漿施工的工程效果與工程地質(zhì)和注漿參數(shù)有密切關系。因此,此次研究深入分析了圍巖荷載、漿液固結(jié)后黏聚力和注漿范圍對施工安全性的影響,并以此為基礎確定具體的注漿施工參數(shù),對背景工程施工設計和相關類似研究具有一定的支持和借鑒意義。當然,此次研究沒有考慮地下水的影響,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在該方面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便為相關研究和工程建設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