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壯
“我沒什么要補充的?!?/p>
這是在巴菲特股東會上特有的“歡笑時段”,只要這個聲音出來,臺上臺下都會笑聲一片。如果發(fā)出這個聲音的人沒在現(xiàn)場,巴菲特就會拿一個錄放機放這段話,效果仍然拉滿。
這就是芒格:“我沒什么要補充的?!薄皩@睋碛姓摺头铺氐淖罴雅臋n。
巴菲特說,在他1959年與芒格相識之后,他一直企圖在芒格身上找到尋常的東西,但很明顯他失敗了。他覺得,芒格是一個聰明、正直而且獨一無二的人。與巴菲特類似,芒格的追隨者把芒格看作是投資家、思想家,是一個讓巴菲特“從猿變?yōu)槿恕钡男撵`工程師。
而芒格說,即便歷史上沒芒格這個人,巴菲特依然會取得驚人成就,外界對他的評價“名不副實”。他一生心心念念的是如何融入生活。
一個億萬富翁,特別是有思想的億萬富翁,可能要比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人稀少得多,這也意味著他們將自己置于一座一個人的圍城之中,惟有孤獨做伴。芒格拒絕出現(xiàn)這樣的窘境,他不愿接受采訪,不喜歡出個人傳記,盡力避開讓他享受榮譽時刻的演講、頒獎禮等活動,他喜歡沿街逛書店,喜歡在機場等待班機而不是坐自己的私人專機,原因就是,一切智慧源自生活,他從不覺得自己的智慧已經(jīng)達到了讓他可以扮演上帝的地步。
查理·芒格于1924年1月1日出生在美國內(nèi)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家中惟一的男孩。他的父親阿爾弗雷德·芒格是當?shù)氐囊幻蓭?,母親圖蒂·芒格是位聰明風趣、備受孩子們愛戴的人。
芒格出生時正趕上美國的20年代的經(jīng)濟大繁榮,但他6歲的時候——1930年,美國陷入經(jīng)濟大蕭條,4000多萬美國人一夜入貧。惟一的好消息是,那一年巴菲特在奧馬哈出生了,當然彼時芒格根本不知道與他家隔著幾條街區(qū)的一個新生兒會是他未來合作60多年的伙伴。
這場經(jīng)濟大蕭條一直持續(xù)到芒格高中畢業(yè)才結束。芒格對那期間的感受是“貧窮”,街上的流浪漢很多,工作難找,盡管他家經(jīng)濟相對寬裕得多,但他在暑假期間依然被家人安排打暑期工,在費了很大力氣后才找到時薪40美分的工作。
芒格的叔叔和姑姑家則沒有那么幸運。他的一位叔叔在內(nèi)布拉斯加州開一家小銀行,在銀行破產(chǎn)潮中也遭遇停業(yè)整頓,除非有新的資金注入才能免于破產(chǎn)。為了挽救這位叔叔的事業(yè),芒格的祖父——在奧馬哈當?shù)負温?lián)邦法官的托馬斯·芒格,以自己的資產(chǎn)抵押了35000美元并存入那家小銀行,這使得該銀行得以存續(xù),并在后來重新開業(yè)。芒格說,當時的35000美元是一大筆錢,是他祖父畢生積蓄的大半,其承擔了巨大風險。與這位叔叔類似,芒格的一位姑姑也是在祖父的資助下經(jīng)營起藥店并成功渡過經(jīng)濟困難時期。
這些經(jīng)歷也成為了芒格人生中的重要收獲:“我小時候,對于如何以良好的行為來應對重大壓力,家里人樹立了良好的榜樣。祖父一定經(jīng)受了巨大的壓力去解決家庭財政困難問題,如果家里人都像法官一樣,理財問題就不會那么嚴重。不過他還是挺了過來。”
這期間另一段有趣的經(jīng)歷在于,芒格與巴菲特家產(chǎn)生了交集。他當時每個周六都會到巴菲特的祖父開的巴菲特雜貨店打工,每連續(xù)工作12小時會獲得2美元酬勞,這比40美分時薪的工作還差。芒格說,“工作時間很長,報酬很低,不能有任何想法,也不能有任何閃失。巴菲特家的家庭小店提供了理想的從商入門教育。在那里你必須長時間無差錯地干活,迫使包括我以及巴菲特在內(nèi)的年輕人去尋找更輕松的職業(yè),一旦發(fā)現(xiàn)行業(yè)中的劣勢就雀躍不已?!?/p>
相比經(jīng)濟大蕭條,更大的挑戰(zhàn)隨后出現(xiàn),這就是二戰(zhàn)。1941年,二戰(zhàn)的烽火早已燃起但尚未波及美國,芒格當時17歲,進入密歇根大學讀數(shù)學,也開始接觸物理學?!皩ξ襾碚f,那可真是大開眼界?!泵⒏裾f,如果由他來掌控世界,就會要求任何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去學物理,因為這樣就能教會他們?nèi)绾嗡伎肌?/p>
但在芒格就讀密歇根大學幾個月后,珍珠港事件爆發(fā),美國正式加入二戰(zhàn),芒格在1942年底服役參軍。就像經(jīng)濟蕭條時他家幸免于難,參軍的芒格依然有幸運光環(huán)加持,他沒有到戰(zhàn)爭前線,而是被派駐在后方,在美國猶他州服役。在遠離戰(zhàn)火的環(huán)境中,在單調枯燥的軍營中,芒格對未來的期待是“想要一堆孩子、一幢房子、房子里有很多書,還有足夠的財富可以過上自由的生活”。也是在軍營中,芒格學到了一項技能——打牌,“你必須學會的是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及早認輸,而如果有大牌在手,就要下重注,因為你不常拿到大牌。機會出現(xiàn),但不是經(jīng)常的事,所以一旦它降臨就要緊緊抓住?!?/p>
在二戰(zhàn)結束后,芒格經(jīng)人介紹進入哈佛大學法學院,并于1948年畢業(yè),芒格是全班335名畢業(yè)生中12位優(yōu)異學生之一。對于自己的大學經(jīng)歷,芒格不認為自己屬于受到良好教育的那一類,“我通過自學學到的更多,一生中常常都是這樣。我通常更喜歡那些已經(jīng)離世的偉人多過活著的老師?!?/p>
在大學畢業(yè)后,芒格的父親對兒子未來發(fā)展的建議是到奧馬哈外面去看看。這個建議既有對兒子受命運垂青的天然偏愛,還有就是兒子所積攢的能力在奧馬哈那個小池塘中屬于作繭自縛。而父親的建議正中芒格的下懷,他和妻子南希一起在他喜歡的洛杉磯尋求發(fā)展。
作為一名律師,芒格當時收入頗豐。但作為丈夫和幾個小孩的爸爸,20幾歲的芒格為幾年前的魯莽婚姻(1945年)付出了重大代價。他與妻子常常爭吵并最終走到了和平分手的一步,在離婚之后沒多長時間,他的兒子泰迪·芒格被診斷出白血病,臥床兩年,令芒格焦慮而痛苦。芒格的一位朋友說,芒格眼睜睜看著自己兒子等待死亡,芒格在病房里抱抱自己的兒子,然后跑到外面街上邊走邊哭。
那一段時間的暗無天日,是芒格揮之不去的痛楚。在老了之后回憶那段往事,芒格說,“你永遠都不應該在面對一些難以置信的悲劇時,因為自己失去信念而讓一個悲劇演變成兩個甚至三個悲劇。”
與失去兒子的悲劇相比,芒格在第一次婚姻的失敗結局中迅速反省。他的第二任妻子也叫南希,他們在1955年經(jīng)人介紹相識,于1956年1月結婚。南希和芒格的第一個兒子小查理·芒格說,他爸爸的強項是能夠堅決地告別過去一路前行,這其實也是他的致命弱點。
更多的反省在于,芒格的孩子們——包括繼子在內(nèi)的8個孩子均得到了同一待遇——芒格會把自己看待生命的方式、價值觀等無形中分享給他們。尤其是芒格先生以身作則的榜樣教育,對孩子們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
芒格擁有做律師的良好素質,他也的確做得有聲有色。不過,這個職業(yè)在他看來有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自己喜歡共事的人通常遇不上麻煩,尋求他幫助的人通常有性格問題。更重要的是,他不覺得做律師能實現(xiàn)財富自由。
于是,芒格在做律師之余開始投資證券、實體生意等。他在50年代投資了一家小型變壓器制造廠——在當時屬于科技類企業(yè),持續(xù)至1961年,獲得了一定的回報。但在經(jīng)營管理上遇到的種種麻煩,以及商業(yè)環(huán)境變化對公司的直接影響等,都給芒格帶來過痛苦。芒格說,“我從來沒有再回過高科技行業(yè),因為我嘗試過一次發(fā)現(xiàn)有很多問題。我就像馬克·吐溫的貓一樣只要有一次不好的經(jīng)歷就永遠不會再坐到火爐上,哪怕是已經(jīng)冷掉的也不行?!?/p>
芒格還做過房地產(chǎn)開發(fā),時間是1961年及之后。在一個朋友的邀請下,他與朋友合資投資了加州理工學院附近的一處土地,興建自住式公寓。當時美國經(jīng)濟不景氣,他們的項目低速展開以渡過經(jīng)濟低潮期,該項目在1967年銷售一空,芒格投入的10萬美元變?yōu)?0萬美元。接著,芒格和朋友又著手新的公寓項目,芒格發(fā)現(xiàn),底層的公寓最容易銷售出去,高層銷售就非常緩慢。于是,他們在新項目中確定只造價格高的單層平房,結果非常適合市場的胃口,其項目很賺錢。
芒格說:“我和巴菲特各自從學校畢業(yè)進入商場,發(fā)現(xiàn)一些習以為常的事情其實極端不合理,這些不合理的事情顯然對我們要做的事情非常重要,但教授從來沒有提起過。要理解這些不合理的事情很不容易——我?guī)缀踉谶`背自己意愿的情況下去學了人類誤判心理學:我認識到自己的抗拒態(tài)度會讓自己浪費很多錢,還會降低對自己所熱愛的事物起到的幫助作用?!?/p>
也是在房地產(chǎn)開發(fā)過程中,芒格的建筑師天分獲得啟發(fā)。但是,房地產(chǎn)開發(fā)對于借貸的需求會隨項目的擴大而增大,這是芒格擔心的地方。芒格一共做了5個房地產(chǎn)開發(fā)項目,賺到了140萬美元,“然后就收手了,因為不喜歡時常跟別人借錢。當然,還有一個原因,這是一項涉及許多細節(jié)的工作,每個細節(jié)都很重要,全職做都很不容易,更何況是兼職?!?/p>
投資證券、制造業(yè)、房地產(chǎn)開發(fā)等,是芒格嘗試生意、尋找優(yōu)質合伙人的探索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漸漸將重心偏向了證券——實質是資產(chǎn)配置。
芒格在1965年終止律師生涯,幾年后終止房地產(chǎn)開發(fā)事業(yè),他工作的重心基本在證券方面,即惠勒和芒格證券公司。這個公司一開始給予了芒格不錯的回報,但挫折更甚。在1973年—1974年股災期間,惠勒和芒格證券公司兩年的資產(chǎn)分別縮水31.9%(道指下跌13.1%)和31.5%(道指下跌23.1%)。造成惠勒和芒格證券公司表現(xiàn)相對不佳的主要原因是他們持有大量新美國基金和藍籌印花的普通股。其中有些錢是借來的,這對惠勒和芒格證券公司的凈值構成了巨大壓力。到1974年末,惠勒和芒格證券公司的凈資產(chǎn)只有700萬美元。其中61%是價值430萬美元的505060股藍籌印花股票,當時市價5.25美元,另外還有每股售價3.75美元的新美國基金427630股。直到1975年,惠勒和芒格證券公司獲得了73.2%的收益,次年公司做了資產(chǎn)清算。
芒格說,“當一切塵埃落定的時候,我們家從惠勒和芒格證券公司里賺到了300萬美元,還有大概200萬美元來自房地產(chǎn)開發(fā)以及其他一些瑣碎的投資,那時這可是很多錢,也是一段美好的時光。我擁有很多優(yōu)質證券,還有其他一些低價收購來、即將上市的優(yōu)質資產(chǎn)?!?/p>
當然,在芒格廣泛的興趣和投資中,他與巴菲特的合伙才是他財富大增值的秘密,反過來對巴菲特同樣如此。芒格與巴菲特在1959年于奧馬哈經(jīng)人介紹相識。巴菲特說,“我們看到雙方都有些怪脾氣,不過恰巧相當合拍,從此以后就以這樣那樣的形式成了合作伙伴。我們不是非常正式的合伙人,不過精神上我們從來都是合伙人?!?/p>
在芒格和巴菲特一起運作的商業(yè)案例中,包括藍籌印花收購案、成立多元零售公司、收購喜詩糖果等,這些案例帶來了伯克希爾早期的成功,使之從處于破產(chǎn)邊緣的平庸之輩發(fā)展到現(xiàn)在7700多億美元的市值。比如,1972年,藍籌印花以賬面價值的3倍買下了喜詩糖果,這在以前,巴菲特推崇的格雷厄姆策略是無法接受這樣的溢價的,但恰恰是在芒格的推動下,使得該并購成行并使喜詩糖果成為伯克希爾的現(xiàn)金奶牛之一。芒格的理由就是買入優(yōu)質業(yè)務要比買價格低廉生存艱難的平庸公司要更加節(jié)省資金和令人愉快。
也正是在喜詩糖果成功并購之下,巴菲特后來也買入價格不低的可口可樂。有評論指出,“說到是什么因素推動了巴菲特進行可口可樂式的投資,也就是能給幾代人帶來收益的特許經(jīng)營方式,芒格在這一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與芒格如何經(jīng)營自己的人生是一致的。他不追求快速致富,而是尋求長期的成功。”
巴菲特說,“我是逐漸改變的,我并沒有一下子從猿變成人或是從人變成猿。好家伙,要是我只聽格雷厄姆的話,我可能比現(xiàn)在窮很多。我開始非常熱衷于以合適的價格購買優(yōu)質業(yè)務?!?/p>
僅從賬面財富而言,芒格在幫助巴菲特登上財富前幾位的同時,他希望自己剛好在富人榜的門檻線之下,因為他們不喜歡高調。雖然他擁有伯克希爾1.5%的股份——市值約116億美元,但芒格并沒有擁有如此多的財富,《福布斯》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在芒格去世之前其身價約為26億美元,距離《福布斯》美國400強富豪榜門檻差3億美元。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差距,主要是芒格將持有的伯克希爾股票賣出了一部分,捐贈了一部分,甚至送一些給自己喜歡的某人。
在芒格長達99年的生活中,他追求幸福家庭、財富自由等廣泛興趣,也演繹無數(shù)樂事。比如,他樂于當建筑師,每當自己設計建造了一個房子,都會和朋友分享,但僅此而已,他為設計而造的房子最后都是賣掉。比如,他喜歡釣魚,在他們家族傳承百余年的明尼蘇達州的星島上的芒格小屋,他不僅將小屋擴建一倍多,還在主屋前掛上了“釣魚者休息處”的牌子。
從巴菲特的角度而言,芒格是合格的合伙人,但不是個好司機和好船長。芒格曾開車載著巴菲特同行,因為討論一個復雜問題,而忘了車是停在十字路口,紅綠燈幾輪變換,排隊的汽車快按壞了喇叭,芒格還在說個不停。在星島的芒格家族年度聚會上,巴菲特受邀前往,芒格親自駕船帶著巴菲特和李克·古瑞恩去釣魚,結果在波平如鏡的湖面上,芒格在駕船掉頭時竟然操作失誤把船弄翻了,古瑞恩和巴菲特被悶在水下好一會兒才冒出來,“巴菲特的眼珠瞪得和他的眼鏡一樣大。”那是巴菲特第二次去星島,也是最后一次。
對于翻船事件,芒格的關注點是:“即使那次我在明尼蘇達帶他去釣魚時弄翻了船,害得我們不得不游到岸上,他(巴菲特)也沒有對我大吼大叫?!?/p>
對于芒格走完人生全程后最終留下了什么的問題,若讓芒格回答,他或許會說,所有的錢留下來了,所有的一切都留下來了。
芒格生前自稱對財富自由很狂熱,這背后是他渴望擁有獨立的能力,這也能解釋他對于家庭、建筑設計和釣魚的廣泛興趣投資以及公益捐助等行為。
芒格以自己的天才頭腦白手成家,通透地生活。他的繼子、洛杉磯律師哈爾·博思威克認為,大多數(shù)人看到的芒格是在巴菲特股東會上與巴菲特共坐主席臺的那個人,口頭禪是“我沒什么要補充的”,被人稱作“說不大師”,但“坐在那里的都不是真正的查理·芒格”。博思威克說,芒格是一位盡責的繼父、一名精神導師以及敢于直面生活的人。
可芒格說:“生活并不是一個了不起的故事,可能像老太婆的裹腳布——又臭又長。我只知道要想贏得第一,就必須占得先機,千萬不要原地踏步。有趣的是有些人只是因為自己的爺爺是位律師或法官就急急忙忙地和一群富有經(jīng)驗的人一起去讀哈佛大學法學院,而我卻愿意加入許多不同的行當。我總是剛剛涉足某一業(yè)務就比其他人干得都要好。這是為什么呢?答案就是通過自學來提高修養(yǎng),這才是真正行之有效的好主意?!?/p>
被稱作“行走的書桌”的芒格,在他所參加的任何場合都會奉勸人們?nèi)W習,比如他建議年輕人尊重常識、避免做真正愚蠢的事情?!叭缓竽阋囵B(yǎng)良好的性格,良好的心理習慣,你要從你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在你前進的過程中每一個錯誤?!?/p>
芒格反復強調在錯誤中汲取教訓,這是謀求幸福人生的關鍵策略。
芒格在《哈佛中學演講》(1986)中說,這是他這輩子惟一的演講。當然,后來他“食言”了。在這篇“惟一的演講”中,芒格向在場師生充分展現(xiàn)了其特有的逆向思維和價值觀念。他以為什么選擇他來演講以及演講會有多長的問題出發(fā),以回答問題的方式鋪展自己的生命思考。需要說明的是,芒格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僅僅是為了表達向學校邀請的感謝和敬意,實質性的思考均在第二個問題的回答之中。
芒格所說的“多長”其實是為了勾起學生的興趣,再以幸福人生的對立面“痛苦人生”是如何得到的,加強學生們聽下去的意愿。這種操作本身,就是一種逆向操作。他還以自己失敗次數(shù)多,經(jīng)歷的痛苦多,以分享者的姿態(tài)向學生們兜售如何獲得痛苦生活的“秘方”。
曾有人給過上“痛苦生活”開出“卡森藥方”,包含三要素:為了改變心情或者感覺而使用成癮化學物質麻痹自己;妒忌;怨恨。芒格在此基礎上又開了過上“痛苦生活”的“四味藥”,首先是反復無常,不要虔誠地做你正在做的事?!梆B(yǎng)成這個習慣,你們將會永遠扮演寓言里那只兔子的角色,只不過跑得比你們快的不再只是一只優(yōu)秀的烏龜,而是一群又一群平庸的烏龜,甚至還有些拄拐杖的平庸烏龜。”第二是盡可能從你們自身的經(jīng)驗獲得知識,盡量別從其他人成功或失敗的經(jīng)驗中廣泛地吸取教訓,不管他們是古人還是今人。“這味藥肯定能保證你們過上痛苦的生活,取得二流的成就?!钡谌钱斈銈冊谌松膽?zhàn)場上遭遇第一、第二或者第三次嚴重的失敗時,就請意志消沉,從此一蹶不振吧。第四是請忽略小時候人們告訴我的那個鄉(xiāng)下人故事。曾經(jīng)有個鄉(xiāng)下人說:“要是知道我會死在哪里就好啦,那我將永遠不去那個地方。”
芒格四味藥,是四道讓人生失敗的主要原因,避開了這四個原因,那么人生幸福的概率就大大增加。如果把這些失敗的原因乃至更多的導致失敗的原因主動規(guī)避,成功和幸福幾乎就是水到渠成。芒格說,“許多難題只有在逆向思考的時候才能得到最好的解決。”愛因斯坦、達爾文等均是在權威學術之外逆向而行,才獲得新的建樹。芒格對學生們的期待是,“在漫長的人生中日日以避免失敗為目標而成長。”
芒格的思維模型不僅以上幾種,這些模型的綜合運用會是每個能使用這個方法的人應對生活和工作挑戰(zhàn)的法寶。但人生的重頭戲通常平凡且顯而易見,芒格說,“生命中有許多事遠比錢更重要。這種說法的確讓有些人感到迷惑。我的一位高爾夫球友這樣說:‘健康有什么好?就是好在你不能用錢買到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