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淮海集箋注》補遺詩文考辨

        2024-01-01 00:00:00耿森
        貴州文史叢刊 2024年4期

        秦觀(1049—1100),字少游,號淮海居士,北宋淮南路揚州高郵1人。史載其才情出眾,詩詞文俱佳,與黃庭堅、晁補之、張耒并稱“蘇門四學士”,著有《淮海集》等。徐培均先生以乾道癸巳高郵軍學刻《淮海集》為底本,兼參眾本,在1994年版《淮海集箋注》的基礎(chǔ)上,更正訛誤,輯佚詩文,編成《淮海集箋注(修訂版)》(以下稱“《箋注》”)。此本不僅保留了宋本原貌,而且多方搜考,從前人別集、選集、筆記、方志中輯得集外詩文數(shù)十篇,是目前秦觀詩文集較完善的整理本,為學者研究提供了方便。但此書補遺時輯入了若干他人的作品,其中部分作品學界已有考證2,現(xiàn)對《箋注》補遺中其他誤收、存疑作品略加考辨,以期對《淮海集》的修訂有所助益。

        一、《納涼》

        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3

        此詩《箋注》輯自蔡正孫《詩林廣記》后集卷八。《詩林廣記》于此詩后引呂氏《童蒙訓》評曰:“少游此詩,閑雅嚴重。又云:‘雨砌墮危芳,風軒納飛絮。’李公擇以為謝家兄弟得意不能過也?!?此評亦見載于《箋注》之《匯評》部分。呂氏《童蒙訓》,《匯評》作呂本中《童蒙詩訓》。《全宋詩》卷一〇六八亦收此詩。1《秦少游年譜長編》(以下稱“《年譜》”)認為,此詩作于熙寧十年(1077),是時“先生有《納涼詩》及《行香子》詞,亦作于村居時”2。此詩又見載于《劍南詩稿校注》卷十一,系陸游《橋南納涼》詩前四句,其中“攜”作“曳”。3《箋注》按曰:“錢仲聯(lián)《劍南詩稿校注》卷十一收有此詩前四句,‘攜’作‘曳’,后增‘半落星河知夜久,無窮草樹覺城荒。碧筒莫惜頹然醉,人事還隨日出忙’四句。謂陸游‘此詩淳熙六年六月作于建安’。陸游一生向慕秦少游,蓋因喜少游此首七絕而增為七律。不然,早于陸游的呂本中何以稱之?!?

        按:此詩應(yīng)為陸游詩中句,其原因大略有三:

        其一,《劍南詩稿》前集系陸游生前親自審定,按年編次,淳熙十四年(1187),由鄭師尹在嚴州刻成《新刊劍南詩稿》二十卷本;紹定二年(1229)前后,陸子遹在嚴州刻成《劍南詩續(xù)稿》六十七卷本;另有嘉定十三年(1220)陸子虡在江州刻成《放翁先生劍南詩稿》八十五卷本?!艾F(xiàn)在通行的八十五卷本《劍南詩稿》,是明末常熟毛晉汲古閣刻本。其祖本當即出于子虡的江州刊本,卷數(shù)相符,且卷末有子虡跋文可證”5。據(jù)此可知,此詩在文獻出處上較為可靠。而且,陸游平生喜歡用詩歌記錄生活,“每逐月日記寒暑,讀其詩如讀其年譜也”6。此《橋南納涼》詩前有《夏日》《伏中官舍極涼戲作》《暑夜》等詩,此詩后有《荔子絕句》《夏夜不寐有賦》《初秋書懷》等詩,基本以時令為序,順序井然??梢姡稑蚰霞{涼》詩為陸游所作無疑。

        其二,《箋注》稱此詩系陸游傾慕秦觀,而將其七絕增為七律,此說應(yīng)誤。陸游詩歌敘事性極強,“酒酣耳熱,跌宕淋漓,至于漁舟樵徑,茶碗爐熏,或雨或晴,一草一木,莫不著為歌詠”7。陸游詩歌通常會注明其詩句與前人成句間的模仿關(guān)系,“有些詩句僅用前人詩文中的個別語詞,或僅是撮其大意而另組新句,本來不必要一一注明的,陸詩自注中也往往照注不誤”8。倘若陸游直接襲用秦觀詩句,則一定會在詩題或自注處予以說明。像此詩整首襲用,而未加注明是不符合陸游的創(chuàng)作與注解習慣的。清潘德輿曰:“人即不善作詩,未必有全首或數(shù)句相襲者。于《巫山高》極佳,固錚錚者,而肯八句詩襲隱四句乎?”9

        其三,證明《納涼》詩為秦觀所作的依據(jù),還有蔡正孫《詩林廣記》后集卷八于此詩后所引呂氏《童蒙訓》的評論,《箋注》以此認為“不然,早于陸游的呂本中何以稱之”。事實上,蔡正孫所生活的時間比陸游晚。蔡氏生于南宋嘉熙三年(1239),宋亡后隱居建安,“暇日采晉、宋以來數(shù)大名家及其馀膾炙人口者,凡幾百篇,抄之以課兒侄,并集前賢評話及有所援據(jù)摹擬者,冥搜旁引”10,輯成《詩林廣記》。而且,《箋注》誤將呂氏《童蒙訓》視作呂本中《童蒙詩訓》。中華書局本《童蒙訓》整理說明指出:“自宋至清,論詩衡文的著作,鮮有引自《童蒙詩訓》的論述。今輯本散見于《苕溪漁隱叢話》《竹莊詩話》《仕學規(guī)范》《詩人玉屑》《修辭鑒衡》《馀師錄》諸書,諸書一律稱輯自呂氏《童蒙訓》。筆者頗疑呂氏是否真實存在過《童蒙詩訓》,或作者另有其人。”1可見,呂氏《童蒙訓》并非指呂本中《童蒙詩訓》。

        此外,《詩林廣記》所引呂氏《童蒙訓》此評,可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少游此詩,閑雅嚴重”,此條僅見于蔡正孫《詩林廣記》,韓酉山輯?!锻捎枴份嬝糠植⑽词珍?。第二部分:“‘雨砌墮危芳,風軒納飛絮?!罟珦褚詾橹x家兄弟得意不能過也。”此條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卷十八、宋何汶《竹莊詩話》卷二十三均已收錄,來源俱為呂氏《童蒙訓》,韓酉山輯?!锻捎枴份嬝糠忠惨咽珍?。綜上,署名秦觀的《納涼》詩以及署名呂氏《童蒙訓》的“少游此詩,閑雅嚴重”條,作者較為可疑?!都{涼》詩應(yīng)為陸游《橋南納涼》詩中句。清潘德輿亦稱:“秦少游‘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臼瞧呓^,放翁七律直以此為前四句,殆秦集誤入耳。”2

        二、《白鶴觀》

        復殿重樓墮杳冥,故基喬木尚崢嶸。銀河不改三千尺,鐵馬曾經(jīng)十萬兵。華表故應(yīng)終化鶴,謫仙未解獨騎鯨。林泉一二兒童舊,白發(fā)衰顏只自驚。3

        此詩《箋注》錄自王本《補遺》,并見于光緒《江西通志》卷一一四《寺觀》。《全宋詩》卷一〇六八亦收此詩。4《箋注》于詩后案曰:“觀本詩‘華表’句及結(jié)二句,乃寫重游之感慨??忌儆紊?,尚未見‘白發(fā)衰顏’重游廬山之史料,姑存疑。”5《年譜》將此詩編于元豐五年(1082),是時秦觀“過廬山,訪大覺璉師舊跡,南游玉笥而歸”6?!赌曜V》亦案曰:“詩之結(jié)句,似為重游白鶴觀之語,而‘白發(fā)衰顏’,亦與少游年齡不侔,疑為偽托,或云紹圣三年貶徙郴州時過此,待考?!?

        按:此詩應(yīng)為黃庭堅佚詩。明正德《南康府志》卷十收此詩,署名黃山谷。明桑喬《廬山紀事》卷六作黃庭堅詩。而清李瀅《增定廬山志》卷七、清毛德琦《廬山志》卷七、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五四、蔡瀛《廬山小志》卷十五、同治《星子縣志》卷四等作秦觀詩,可見此詩明代時還署名黃庭堅,至清代時才作秦觀詩。而且據(jù)《年譜》,元豐五年(1082),三十四歲的秦觀首次前往廬山;紹圣三年(1096),秦觀貶徙郴州,溯江而上。秋至廬山?亭湖廟下,“廟甚靈,能分風送往來之舟……秦少游南遷,宿廟下,登岸縱望,久之,歸臥舟中”8;十月,秦觀已至江夏,其間并未前往廬山游覽。而黃庭堅系洪州分寧9人,一生數(shù)游廬山10,據(jù)鄭永曉《黃庭堅年譜新編》考證,黃庭堅前往廬山有明確記載的時間共有兩次,一次在元豐三年(1080)十二月,黃庭堅三十六歲時經(jīng)南康軍,游廬山;第二次在崇寧元年(1102)五月,黃庭堅過江州,游廬山。1綜上,此《白鶴觀》詩應(yīng)為黃庭堅五十八歲時,重游廬山所作,《全宋詩》卷一〇二七已收此詩2,劉琳等點校《黃庭堅全集》補遺卷一也已收錄。3

        三、《獻東坡》

        十里荷花菡萏初,我公所至有西湖。欲將公事湖中了,見說官閑事亦無。4

        《箋注》曰:“此篇《淮海集》不載,錄自宋蔡正孫《詩林廣記》后集卷之八,注云‘或云秦少章作?!嘁姟队罉反蟮洹芬粌跃矶灰涣锻踔狈皆娫挕?,同卷引《臨安志》作‘秦少章作一絕’。然蘇軾《西湖秋涸東池魚窘甚》詩,查慎行注云:歐公自揚移汝,有‘都將二十四橋月,換得西湖十頃秋’之句;秦少游亦有詩云‘十里荷花菡萏初,我公所至有西湖’。案:東坡守潁,嘗有詩和陳傳道,少游亦有之,而少章則無。故疑此詩為少游作?!?《全宋詩》卷一〇六八據(jù)《翰苑新書》亦收此詩,題作《東坡守杭》。6《年譜》認為此詩當作于元祐六年(1091)7。

        按:此詩署名存疑。檢《永樂大典》卷二二六三,此詩共出現(xiàn)兩次,咸淳《臨安志》作“秦少章因作一絕”8,而同卷引《王直方詩話》作“秦觀少游作一絕”9。周輝《清波雜志》卷十一載:“‘欲將公事湖中了,見說官閑事亦無’,乃秦少章所投坡詩,蓋狀其實?!?0除此外,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卷四甲編、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四十一、《詩話總龜》卷二十九《書事門》亦收此詩,署名秦少章。其中《苕溪漁隱叢話》、咸淳《臨安志》、《詩話總龜》的史料來源俱為《王直方詩話》。而宋祝穆《方輿勝覽》卷一載:“蘇子瞻……及守杭,秦少游有詩云,詩略?!?1宋謝維新《事類備要》后集卷七十三,《翰苑新書》前集卷五十三,《事文類聚》外集卷十等署名秦觀。梳理文獻可知,此詩在宋時作者就已有爭議,因此《詩林廣記》才稱“或云秦少章作”,此詩當存疑待考。

        四、《除中書舍人謝執(zhí)政啟代》

        一時承乏,方慚越俎以代庖;數(shù)月為真,更愧操刀而制錦。才微任過,恩重懼滋。茲蓋伏遇某官以仁義興《韶濩》,載賡巖廊;以禮樂易干戈,爰靖海宇。故眾美之備具,宜諸福以沓來。俊人向臻,曾何殊于皋朔;頌聲胥穆,蓋遠繼于猗那。微健筆其誰宜為,豈老生敢專數(shù)事?蕪詞累句,亦復見收;延閣崇名,猥加褒賁。在于流俗,至所寵光,某敢不體朝廷含垢之慈,勵畎畝愿忠之志?指青山而長往,忍自棄于明時;鏤白玉以紀封,尚竊期于后日。1

        此文《箋注》錄自王本、《四部》本《補遺》,又見于《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十八?!度挝摹肪矶迤呶逡嗍沾宋摹?《箋注》稱此文“似作于元祐六年辛未(1091)七月。啟云‘數(shù)月為真,更愧操刀而制錦’與卷二十七《代中書舍人孫君孚謝表》所云‘拜命為真,更竊非才之愧’相似,故知為代孫升(君孚)作”3。然而,此文又見于《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十八,《全宋文》卷四二八六據(jù)此收錄,題作《除閣職謝宰相啟》,署名程敦厚,其中“一時承乏,方慚越俎以代庖;數(shù)月為真,更愧操刀而制錦。才微任過,恩重懼滋”,程文作“幽谷孤音,陶太和而俱作;嚴宸茂渥,忽非據(jù)以疏榮。祗服恩靈,彌深震懼”。4

        按:此文應(yīng)為王敬之等人誤輯。檢《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十八,秦觀此文題作《除中書舍人謝執(zhí)政啟》,已見于《箋注》卷二十九,題作《代謝中書舍人啟》,除前六句外,內(nèi)容與此補遺文《除中書舍人謝執(zhí)政啟代》并不一致。5道光十七年(1837),高郵王敬之“懼文獻之馴至于無征也,亟取舊本與同志諸君正其脫誤,厘為二十卷。又念集中尚多缺遺,復與茆君云水(泮林)于集外搜采若干條為補遺一卷,并付剞劂氏”6。此即王本,道光二十一年(1841),又在王本基礎(chǔ)上補刊《考證》一卷,此為《四部備要》本。王敬之、茆泮林輯錄此文的來源系《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十八,然而因此卷均為“謝除授啟”文,以致二人誤輯,將秦觀《除中書舍人謝執(zhí)政啟》前六句與程敦厚《除閣職謝宰相啟》后半部分,結(jié)合而成此補遺文《除中書舍人謝執(zhí)政啟代》。而《箋注》沿襲王本、《四部》本之誤,未能核查原集,沒有詳加甄別,以致誤收。此文修訂時應(yīng)予以剔除。

        五、《蝗蟲謝神祝文》

        比以旱氣搆沴,災螣群翔。方谷之蕃,敕來勤捕,致襘祠典,祈稔農(nóng)收。至誠如答,飛孽無災。噍類訖息,粢盛迪嘗。惟神之貺,屆夫多祉。匪曰嘉薦,聊用謝誠。7

        此文《箋注》錄自《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八十五,并見于王本、《四部》本《補遺》?!度挝摹肪矶寰农栆嗍珍?。8《箋注》認為此文作于元豐二年(1079),秦觀至越省親期間。9宋祁《宋景文集》卷四十八亦錄此文,僅數(shù)字異,題作《酺神文》?!度挝摹肪砦迦栆嗍珍?。10

        按:此文作者當存疑。宋祁晚年不愿編纂文集,直到其去世三十多年后,才由其子編輯其集。宋祁詩文集付梓后流傳坎坷,散佚嚴重,在清代之前已近亡佚。今存《四庫》本《景文集》是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中輯佚而來,其后,日本又發(fā)現(xiàn)南宋建安麻沙本《景文宋公集》殘帙。筆者檢宋殘本《景文宋公集》,未見此文,而《四庫》本與武英殿聚珍本《宋景文集》均載此文。但四庫館臣在輯錄時的失誤較多,作者歸屬難成定論。故此文據(jù)文獻出處以及文本內(nèi)容實難確定作者,當兩存,以待再考。

        六、《請高飛新老開堂疏》

        藕絲孔內(nèi),既可追軍;牛蹄泓中,何妨說法!況此三家村里,亦是百丈竿頭。儻若當人,自堪選佛。令起南宗之規(guī)矩,政資本色之鉗錘。新公禪師,出自梵嚴之叢林,來佐天王之法席。但知跛跛挈挈,何曾曖曖昧昧?忽有悟于吹毛,遂難藏于硙米。今茲拈出,分明對箭當匈;但看行令,不是呼雞作鳳。喚回癡種子,接取眼明人。坐令蟻穴蜂房,俱為佛地;何用龍宮玉食,徒美人觀!好振雷聲,仰祝堯算。1

        此文《箋注》錄自《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七十八,《全宋文》卷二五九〇亦據(jù)此收錄。2此文又見于宋鄧肅《栟櫚集》卷二十三,題作《高飛新老開堂疏》,僅數(shù)字異,《全宋文》卷四〇一八亦錄此文。3檢《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七十八,此文與前三文均未署名,再前一文署作者為秦少游,此文后為鄧肅《請?zhí)焱跽胬祥_堂疏》。

        按:此文應(yīng)為鄧肅所作。鄧肅,字志宏,號栟櫚,南劍州沙縣4人,有《栟櫚集》二十五卷。南宋乾道六年(1170),由其甥始刻《栟櫚先生文集》二十五卷于沙陽;南宋淳祐四年(1244),段震午又予以重刻。然南宋二刻本今已不傳,鄧肅集現(xiàn)存最早者為明正德十四年(1519)羅珊所刊二十五卷本?!罢卤局剑m非乾道本之舊,而兩本之內(nèi)容并無出入”5。而《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雖為宋本,但此書“多采宦途應(yīng)酬之作,取充卷數(shù),不能一一精純。又仿《文選》之例,于作者止書其字,人遠年湮,亦往往難以考見。疑為書肆刊本,本無鑒裁,故買菜求益,不免失于冗濫”6。此書內(nèi)容多有訛誤,如此文后為鄧肅《請?zhí)焱跽胬祥_堂疏》,題中“真老”應(yīng)作“稱老”,由文中“稱公禪老”句,可知此標題明顯有誤7,而鄧肅《栟櫚集》卷二十三則作《天王稱老開堂疏》。另外,此書署名也不甚嚴謹。祝尚書稱此書“最令人頭痛者莫過于作品歸屬。作者只署其字號,往往難以恢復真名,已如《四庫提要》所述。此問題尚可考之宋代文獻,實在無考或待考者,亦只能依舊。而歸屬則關(guān)系到作品真贗,不可不慎”8。由此可見,《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雖為宋本,但《栟櫚集》在文獻上較之更為可靠。

        此外,此文系鄧肅延請主持新公禪師開堂講法的疏文。雖然新公禪師其人難以詳考,但其主持開講的寺廟“天王之法席”卻較為明確。鄧肅《題稱老開堂疏》曰:“稱老掛錫延平廣教,禪悅之馀,閉戶讀書,時出好語。使君太博莊公聞而喜之,令居天王,為制疏文?!?“掛錫”指僧人投寺暫住,“延平廣教”系南劍州之廣教院,此“天王”應(yīng)指鄧肅故鄉(xiāng)南劍州沙縣之天王院,《栟櫚集》卷二十三有《天王稱老開堂疏》,鄧肅好友李綱有《天王院新塑釋迦像金色珠贊》,均指此處。檢秦觀《箋注》與《年譜》,其中并無名為“天王”的寺院。綜上,此文作者應(yīng)為鄧肅。

        七、《論書貼》

        學書端正,則窘于法度;側(cè)筆取妍,往往豐左而病右。故端書如右軍《霜寒表》、子敬《乞解臺職狀》、張長史《郎官廳壁記》,皆不以法度病其精神。至于行書,則王家父子隨意肥瘠,皆有佳處。近世惟顏魯公、楊少師特窺其妙,其用筆能左右之,不好處〔更覺娬媚,求一點一畫俗氣不可得,比來士大夫〕惟王荊公書有古人氣,而不甚端遒;司馬公正書不甚善,而隸法極端〔勁,似其為人〕。1

        此文《箋注》輯自孫承澤《庚子銷夏記》,曰:“少游書不多見,端勁大約得之顏魯公、楊少師。其論書云:文略。觀淮海所論書而其書可知矣?;春Ec黃豫章同為坡公門下士,皆善書。陸放翁言‘豫章晩自稱許,淮海則退避不敢以書自名。故淮海之書傳世者少,益足重也?!?倪濤《六藝之一錄》卷四〇六《秦少游論書帖》亦載此文。3此文又見于《黃庭堅全集》外集卷二十四,題作《論書》4,《全宋文》卷二三一九亦錄此文5,二文內(nèi)容略有不同。周義敢、周雷編《秦觀資料匯編》于此文后跋曰:“少游論書,文集未存,錄以俟考。《清河書畫舫》以為黃庭堅作?!?《箋注》亦按曰:“本篇據(jù)鮑廷博題識曰‘山谷集有之’,姑存疑?!?

        按:此文應(yīng)為黃庭堅所作。南宋乾道本《類編增廣黃先生大全文集》卷四十九、南宋慶元三年(1197)書隱齋刊本《新刊國朝二百家名賢文粹》卷四十四、明嘉靖六年(1527)本《山谷集》外集卷九均收此文。

        除刻本系統(tǒng)外,此《論書帖》或有兩個墨跡本傳世,其一題作《秦少游論書帖》,文后引陸游之語。孫承澤《庚子銷夏記》卷一、孫承澤《研山齋墨跡集覽》、倪濤《六藝之一錄》卷四〇六等均有著錄。其二題作《黃山谷書評》或《黃庭堅論書》,為“素箋本,縱九寸五分,橫一丈七寸二分,行楷書”8,其后有宋蘇文瓘、元袁桷、元班惟志、明楊士奇、明楊榮、明黃淮、明李時勉等人題跋,另有歷代鑒藏印記四十馀方。明孫鳳《孫氏書畫鈔》、明張丑《清河書畫舫》卷九、《石渠寶笈續(xù)編》寧壽宮藏一〇等均有著錄。此帖自宋至清,流傳有序,應(yīng)為真跡,而《秦少游論書帖》應(yīng)為后人偽作。9

        正因此帖有兩種墨跡本,因此乾隆二十六年(1761)七月,鮑廷博將《庚子銷夏記》所錄《秦少游論書帖》與《山谷集》及《清河書畫舫》所錄《黃山谷書評》對比后,跋曰:“此卷秦少游論書一則,語多脫誤,參以諸本皆同。刻既成,偶讀《山谷集》有之而語亦小異,既又見《清河書畫舫》所載山谷論書真跡與此吻合?!霉P能左右之’下脫二十馀字,附書于此。”1王本據(jù)《庚子銷夏記》補遺后,又將鮑氏題跋附于文后,“附錄亦俟參考”2,《箋注》亦襲此說。梳理文獻可知,此文作者應(yīng)為黃庭堅。

        以上僅從文獻源流與文本內(nèi)容等方面對《箋注》補遺中誤收、存疑詩文作初步考證,供后續(xù)研究參考。盡管《箋注》補遺部分略有瑕疵,卻并不影響其學術(shù)價值。筆者認為,前代詩文在后世不同文獻著作的流傳轉(zhuǎn)錄中,無論是文本面貌還是作者歸屬,都可能發(fā)生變化。此類疏失較難避免,為后人輯佚造成了一定困難。因此,在利用前人別集、類書、筆記、方志等文獻輯佚時,尤需追本溯源,核查文獻的原始出處,梳理文獻的流傳情況。若有篇目重出互見,則需核查原集,詳加分辨,避免沿襲致誤。

        Supplementary Examination of the Annotations"of Huaihai Collection

        Geng Sen

        Abstract:The Annotations of Huaihai Collection is a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compilation of Qin Guan's poetry and prose. However, this edition has mistakenly included some works by others. After verification, the poem Naliang is sentences from Qiaonan Naliang by Lu You. Baiheguan should be written by Huang Tingjian. Chuzhongshusherenxiezhizhengqidai was erroneously compiled by Wang Jingzhi and others.The author of Qinggaofeixinlaokaitangshu is Deng Su. Lunshuties hould be created by Huang Tingjian. The author of Xiandongpo and Huangchongxieshenzhuwenremains uncertain and requires further investigation.

        Key words:Qin Guan;The Annotatations of Huaihai Collection;Supplementary;Examination

        責任編輯:李子和

        作者簡介:耿森,1997年生,陜西西安人,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詩文。

        1 揚州高郵,今江蘇省揚州市代管高郵市。

        2 按,相關(guān)成果如:廖盛春:《秦觀〈江月樓〉等詩辨白》,《廣西地方志》1994年第三期;阮堂明:《〈全宋詩〉誤收金元明詩考》,《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一期;程杰:《墨梅始祖花光仲仁生平事跡考》,《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一期;韓立平:《〈題浯溪中興頌〉作者為秦觀辨》,《中國詩學研究》2023年第二期等。

        3 秦觀撰,徐培均箋注:《淮海集箋注(修訂本)》補遺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版,第1784頁。

        4 蔡正孫撰,常振國、降云點校:《詩林廣記》后集卷八,中華書局1982年版,第361頁。

        1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卷一〇六八,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53頁。

        2 徐培均:《秦少游年譜長編》卷一,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76頁。

        3 陸游著,錢仲聯(lián)校注:《劍南詩稿校注》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83頁。

        4 秦觀撰,徐培均箋注:《淮海集箋注(修訂本)》補遺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版,第1785頁。

        5 陸游著,錢仲聯(lián)校注:《劍南詩稿校注·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頁。

        6 王士禛著,夏閎校點:《帶經(jīng)堂詩話》卷一,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版,第43頁。

        7 愛新覺羅·弘歷:《唐宋詩醇》,上海科學技術(shù)文獻出版社2020年版,第993頁。

        8 莫礪鋒:《論陸游詩自注的價值》,《中華文史論叢》2012年第四期,第190頁。

        9 潘德輿著,朱德慈輯校:《養(yǎng)一齋詩話》卷四,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67頁。

        10 蔡正孫撰,常振國、降云點校:《詩林廣記》,中華書局1982年版,第3頁。

        1 呂本中撰,韓酉山輯校:《童蒙訓·整理說明》,中華書局2019年版,第961頁。

        2 潘德輿著,朱德慈輯校:《養(yǎng)一齋詩話》卷四,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66~67頁。

        3 秦觀撰,徐培均箋注:《淮海集箋注(修訂本)》存疑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版,第1841頁。

        4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卷一〇六八,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55頁。

        5 秦觀撰,徐培均箋注:《淮海集箋注(修訂本)》存疑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版,第1842頁。

        6 徐培均:《秦少游年譜長編》卷三,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206頁。

        7 徐培均:《秦少游年譜長編》卷三,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210頁。

        8 惠洪撰,陳新點校:《冷齋夜話》卷二,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25頁。

        9 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修水縣。

        10 黃庭堅《書苦筍賦后》:“每過廬山,常不值其時,無以信其說?!秉S庭堅著,劉琳等點校:《黃庭堅全集》補遺卷八,中華書局2021年版,第2094頁。

        1 鄭永曉:《黃庭堅年譜新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年版,第101、367頁。

        2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卷一〇二七,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11739頁。

        3 黃庭堅著,劉琳等點校:《黃庭堅全集》補遺卷一,中華書局2021年版,第1961頁。

        4 秦觀撰,徐培均箋注:《淮海集箋注(修訂本)》存疑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版,第1843頁。

        5 秦觀撰,徐培均箋注:《淮海集箋注(修訂本)》存疑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版,第1844頁。

        6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卷一〇六八,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53頁。

        7 徐培均:《秦少游年譜長編》卷五,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448頁。

        8 鄭福田主編:《永樂大典》卷二二六三,內(nèi)蒙古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424頁。

        9 鄭福田主編:《永樂大典》卷二二六三,內(nèi)蒙古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431頁。

        10 周輝撰,劉永翔校注:《清波雜志校注》卷十一,中華書局1994年版,第468頁。

        11 祝穆撰,祝洙增訂,施和金點校:《方輿勝覽》卷一,中華書局2003年版,第8~9頁。

        1 秦觀撰,徐培均箋注:《淮海集箋注(修訂本)》補遺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版,第1822頁。

        2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卷二五七五,上海辭書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37頁。

        3 秦觀撰,徐培均箋注:《淮海集箋注(修訂本)》補遺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版,第1822~1823頁。

        4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卷四二八六,上海辭書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49頁。

        5 魏齊賢、葉棻:《圣宋名賢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十八,《宋集珍本叢刊》第九十五冊,線裝書局2004年版,第403頁。

        6 祝尚書:《宋人別集敘錄》卷十二,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567頁。

        7 秦觀撰,徐培均箋注:《淮海集箋注(修訂本)》補遺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版,第1832頁。

        8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卷二五九〇,上海辭書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6頁。

        9 秦觀撰,徐培均箋注:《淮海集箋注(修訂本)》補遺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版,第1832頁。

        10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卷五三〇,上海辭書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頁。

        1 秦觀撰,徐培均箋注:《淮海集箋注(修訂本)》補遺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版,第1833~1834頁。

        2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卷二五九〇,上海辭書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05頁。

        3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卷四〇一八,上海辭書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6頁。

        4 南劍州沙縣,今為福建三明市沙縣區(qū)。

        5 黃曾樾:《讀〈栟櫚文集〉》,《福建師范學院學報》1962年第一期,第151頁。

        6 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八七,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698頁。

        7 魏齊賢、葉棻:《圣宋名賢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七十八,《宋集珍本叢刊》第一〇〇冊,線裝書局2004年版,第459頁。

        8 祝尚書:《宋人總集敘錄》卷四,中華書局2004年版,第191頁。

        9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卷四〇一六,上海辭書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頁。

        1 秦觀撰,徐培均箋注:《淮海集箋注(修訂本)》存疑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版,第1865頁。

        2 孫承澤撰,白云波、古玉清點校:《庚子銷夏記》卷一,浙江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19年版,第19頁。

        3 倪濤編,錢偉強等點校:《六藝之一錄》卷四〇六,浙江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15年版,第8287頁。

        4 黃庭堅著,劉琳等點校:《黃庭堅全集》,中華書局2021年版,第1300~1301頁。

        5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卷二三一九,上海辭書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頁。

        6 周義敢、周雷編:《秦觀資料匯編》,中華書局2001年版,第206頁。

        7 秦觀撰,徐培均箋注:《淮海集箋注(修訂本)》存疑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版,第1866頁。

        8 王杰等輯:《欽定石渠寶笈續(xù)編》,《續(xù)修四庫全書》第一〇七三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頁。

        9 李永:《〈庚子銷夏記〉校疏札記》,《藝術(shù)探索》2015年第六期,第28頁。

        1 孫承澤撰,白云波、古玉清點校:《庚子銷夏記》卷一,浙江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19年版,第24頁。

        2 秦觀撰,徐培均箋注:《淮海集箋注(修訂本)》存疑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版,第1866頁。

        日韩精品欧美激情亚洲综合| 高潮潮喷奶水飞溅视频无码| 变态 另类 欧美 大码 日韩| 试看男女炮交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中文字幕av网址|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a国产片国产| 草草网站影院白丝内射| 中文无码制服丝袜人妻AV|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 日日碰狠狠躁久久躁96avv | 亚洲成人电影在线观看精品国产| 亚洲成片在线看一区二区| 精品在线观看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无遮挡又爽又刺激的视频老师| 在线观看免费午夜大片|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 特黄三级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国产视频午夜| 国产后入又长又硬| 视频一区欧美| av男人的天堂手机免费网站|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 男人边吃奶边做好爽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福利成人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三区麻豆| 97日日碰人人模人人澡| yeyecao亚洲性夜夜综合久久| 日韩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 青青草在线成人免费视频| 丝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 久9热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丝袜美腿中文字幕| 欧美真人性野外做爰|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 日本一区二区高清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热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