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6日,以“新課標·新教材·新教法與新評價”為主題的嘉興市第24屆“南湖之春”教育教學改革展示小學體育與健康專場活動在平湖市東湖小學教育集團東湖小學東湖校區(qū)舉行。浙江省體育教研員余立峰,嘉興教育學院義務教育研究處處長張建芳,平湖市教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張偉,全國模范教師、黨的二十大代表鐘華燕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嘉興市各縣市區(qū)的體育教研員、骨干教師代表、嘉興大學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等近300人現(xiàn)場觀摩學習。
張建芳在致辭中指出,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是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舉措,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戰(zhàn)略行動,也是實現(xiàn)基礎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根本保障。對于嘉興來說,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推進教育共富、促進城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和共同打造“優(yōu)學在嘉”民生優(yōu)享品牌的一個重要載體。
據(jù)張建芳介紹,以南湖命名的“南湖之春”是嘉興基礎教育的教改品牌,也是嘉興基礎教育的教研品牌。而強化教研是基礎教育的獨特經(jīng)驗和優(yōu)良傳統(tǒng),是保障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順利推進的重要支撐。他進一步表示,要充分利用“南湖之春”這一教研平臺,突出教研專業(yè)引領,協(xié)同組建課改指導團隊,形成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專業(yè)支撐力量,做好課程實施指導工作,引導廣大教師在參與教研活動過程中不斷提升教學能力,以高品質教研助力高水平教學和高品質育人,保障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順利推進。
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是重要導向、新教材是重要載體、新教法是重要路徑、新評價是重要抓手。本次小學體育與健康專場活動設計了課例展示、互動研討、運動技能測評、微報告、專家報告等環(huán)節(jié),并通過大單元設計等踐行課堂教學轉型和學教方式變革,通過足球專項運動技能測評實現(xiàn)以評促學、以評促教,充分體現(xiàn)了體育與健康課程理念和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要求。
以課為例 研思共進
在課例展示環(huán)節(jié),海寧市王國維小學教育集團教師陳艇和平湖市東湖小學教師任文炳認真落實《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關于“教會、勤練、常賽”等課程理念,積極踐行《浙江省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關于教學內容結構化、教法學法問題化、教學評價精準化、教學組織小組化的課堂轉型“四化”要求,圍繞內容結構化精心設計單一練習、組合練習與游戲或比賽;抓住關鍵問題,通過精準設計子問題和增值問題,提升問題導向實效;通過小組化學習和任務單導學,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體現(xiàn)課堂教學的時效性。其中,陳艇執(zhí)教了五年級《足球運球傳接配合》大單元的第7課時《小足球傳跑配合練習方法4:二傳一搶》。陳艇以傳跑時機的問題為主線,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在闖關游戲中學習,從無干擾下的傳球“過龍門”到弱干擾下的兩人三點過障礙,再到三人四點過2個障礙,以及到動態(tài)防守的二過一過封鎖區(qū),再到最后的2VS2+2的足球小組比賽,學生在合作中解決問題,在比賽中提升能力,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任文炳執(zhí)教了同一單元的第8課時《小足球傳接配合的練習方法5:四人三點傳接球》,他聚焦關鍵問題:同伴呼應,通過兩人之間的配合來滲透同伴呼應的概念;同時聚焦呼應的運用,設計了四人三點傳接球、半場三傳一搶、4VS2比賽等場景,通過3個練習解決本堂課的關鍵問題,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啟發(fā)了學生的思考,促進了學生對球類學習應在真實情境下進行理解分析與問題解決的新認知。
嘉興市名師、嘉興市輔城教育集團教師黃美勤以《架起知識與素養(yǎng)之間的橋梁——新課標背景下小學體育與健康教育課程學教方式變革的思考》為主題,從“觀念轉變是架起知識與素養(yǎng)橋梁的前提”“真實學習是架起知識與素養(yǎng)橋梁的關鍵”2個方面著手,對2堂課進行了點評。她從“學校應該教給學生什么”這個問題出發(fā),通過分析2堂課的教學設計和教學目標,對教學目標設定及教學內容設計的合理性進行了闡述和反思。
課堂展示環(huán)節(jié)結束后,南湖區(qū)團隊對任文炳上課班級部分學生進行了專項運動技能——足球項目測評。專項運動技能采用表現(xiàn)性評價的方式進行測評,對單元教學進行診斷,從而改進學與教的方式,實現(xiàn)以評促學。
深思致遠 引領變革
本次活動的微論壇由平湖市體育教研員姚玉良主持。來自浙江師范大學附屬秀洲實驗學校的教師況成武以“素養(yǎng)導向下專項運動技能大單元設計思考與實踐”為題,通過解讀如何進行大單元教學設計,圍繞單元核心任務分解相應“關鍵問題”,梳理核心知識。他認為,課堂教學要關注教學方式的變革,踐行課堂轉型,指向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平湖市東湖小學教師范鄭佳以“‘靈動’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方案介紹”為題,闡述了平湖市東湖小學體育與健康教育實施方案,他提出,構建學校體育課程實施方案,要打通《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并引導與會人員提出疑惑,共同探討優(yōu)化實施建議。
活動最后,浙江省體育教研員余立峰作了題為“新課程 新教學 新評價”的專題報告,他從新課程、新教學和新評價3個方面深入解讀了學校體育教育在《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背景下的改革方向和發(fā)展趨勢。他表示,新課程要從“雙基”轉變到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發(fā)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新教學則需要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手段,注重學生的實踐體驗,讓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合作學習,真正感受到運動的樂趣和價值;新評價則要求教師轉變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注重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進步和發(fā)展,以評價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余立峰的主題分享聚焦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拓展了與會教師的教學思路,讓與會教師深受啟發(fā),為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實施指明了方向。
正如張建芳所指出的,“南湖之春”各學科專場是引領教師規(guī)范課堂教學行為的重要平臺,活動以研討各學科實際教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為主題,以高質量、高品位的課堂教學展示、研討、觀點報告等形式,引領各學科明確教學方向,交流學科最新教改信息。本次“南湖之春”教育教學改革展示小學體育與健康專場活動是對嘉興市小學體育教育教學改革發(fā)展的一次檢驗,也必將進一步引導嘉興市各小學高標準落實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高要求建設校本課程,高水平培育學生核心素養(yǎng),高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個性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