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升強
隨著新課改的穩(wěn)步和持續(xù)推進,全面探索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道德與法治大單元教學策略和方法,已然成為每一名教師推進課程教學創(chuàng)新和改革的重要抓手,同時也是道德與法治教師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的主動選擇。本文對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道德與法治大單元教學的意義所在、原則遵循和具體策略開展研究,希望可以深化教師對大單元教學規(guī)律的把握,為更好地落實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和促進每名學生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道德與法治大單元教學意義
(一)有助于轉變課堂教學組織方式
傳統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一般以具體的小節(jié)為基本單位進行教學,使得教師的組織方式固定化,教學視野狹窄化,不利于全面地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大單元教學可以促使教師從大單元視角出發(fā),對課堂的互動策略、教學方法運用、具體講解策略、師生互動方式等進行全面優(yōu)化和改進,從而為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注入勃勃生機和濃濃新鮮感,給予學生更為良好的學習體驗。
(二)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總體質量
傳統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和水平提升的因素還有很多,如課堂教學目標不明確、課堂教學方法應用固定化、課堂教學評價模式固化等,使得課堂教學質效受到了較大程度的影響。積極地開展大單元教學探索和研究,可以促使教師站在大單元教學的視角,對當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精準化和有針對性解決。如,課堂教學被動灌輸問題,則促使教師引入合作與探究學習法,課堂教學評價模式固化,則促使教師引入多元化評價法,從而補足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有效突破教學瓶頸,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更好地達成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目標鋪路架橋。
(三)有助于全面落實核心素養(yǎng)目標
在傳統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只注重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忽視了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使得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積極地探索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道德與法治大單元教學策略,可以促使教師從大單元教學的視角來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并積極地在后續(xù)的大單元教學中注重夯實學生基礎,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探究合作能力、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等,從而助力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的落實,逐步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道德與法治大單元教學原則遵循
(一)要遵循以生為本原則
全面探索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道德與法治大單元教學的策略,其最根本的目的是借助大單元教學模式的突出優(yōu)勢,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服務。因此,教師要積極地在大單元教學探索中遵循以生為本的原則,將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大單元教學是否促進了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作為評價教學工作的重要考核標準,同時將促進學生發(fā)展作為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大單元教學工作的出發(fā)點、著力點和落腳點,唯有如此才能不違背大單元教學探索的初心,才能真正地讓核心素養(yǎng)之花在大單元教學中盛放。
(二)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則
每名學生都是不同的,都是獨一無二的,只有兼顧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才能讓每名學生都能在大單元學習中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和提升。因此,教師需要積極地在大單元教學探索中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和理念,立足學生之間存在的不同,在大單元教學中采用差異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組織教學,并立足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學生精準化、恰當化和有效化的學習指導,從而真正地在遵循因材施教原則的基礎上,逐步發(fā)展學生的個性,促進每名學生的更好提升與不斷發(fā)展。
(三)要遵循循序漸進原則
全面探索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有效教學的方法和策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每一名教師遵循循序漸進和長期探索的原則,積極地制定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大單元教學探索實施目標和規(guī)劃,同時明確不同階段大單元教學探索的中心點和突破口,明確各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按照一定的節(jié)奏有效推進道德與法治大單元教學探索工作的開展和實施,為教師更好地把握大單元教學規(guī)律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道德與法治大單元教學實施策略
(一)精準解讀課標要求,科學設定大單元教學目標
恰當定位大單元教學目標,是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道德與法治大單元教學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從當前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目標的定位情況分析來看,存在教學目標定位不科學、不合理,且與教材內容關聯不夠緊密、無法凸顯教學的重難點與核心點等問題,使得后續(xù)大單元教學質量的提升受到影響。因此,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科學定位大單元教學目標的重要性,在深化對新課程標準研究的基礎上,以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基本導向,積極地設計與教材內容關聯緊密,啟發(fā)性、針對性強的大單元教學目標,為后續(xù)高質量的教學組織與教學實施指引明確的方向。
例如,在講解部編版(五四制)六年級第一單元“成長的節(jié)拍”時,教師要認真梳理該單元包含的基礎內容和不同模塊之間的對應關聯,并分析新課標對該單元教學的基本要求。同時,在此基礎上設計凸顯教學重難點、具有較強啟發(fā)性和指引性的單元學習任務,如了解中學的特點、分析中學學習的特征等,還要明確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要求,為后續(xù)的單元教學指引方向。
(二)全面深化教材研究,科學調整大單元教學順序
深化對教材主題內容的研究,科學調整大單元教學順序,同樣是推進初中道德與法治大單元教學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的重要組成內容。從目前的大單元教學基本情況來看,存在教學順序安排不合理、不恰當等突出問題。因此,教師需要以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基本導向,結合具體教學內容的不同,按照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基本原則,對課程內容的教學順序進行科學化、合理化與恰當化調整,從而為更好地優(yōu)化學生學習體驗和提升大單元教學質量創(chuàng)造良好的前提條件。
例如,在講解部編版(五四制)六年級第二單元“友誼的天空”時,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分析包含的基礎知識、學習重難點,并明確不同模塊的學習難度系數,然后將這些不同難度系數的教學內容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進行科學調整。如,《交友的智慧》小節(jié)內容學習難度系數較大,教師可以將該節(jié)課的教學順序后調?!队颜x與成長同行》小節(jié)內容教學難度系數較小,教師則可以將該節(jié)課的教學順序后置,并在具體的知識模塊講解過程中也按照該原則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真正滿足學生的需要,促進單元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注重學生主體地位,優(yōu)化大單元教法
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模式會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質量與水平的逐步提高產生重要的影響。從目前課堂教學方法應用情況的分析來看,存在課堂教學方法應用固定化、單一化、陳舊化等突出問題,使得教學方法的應用難以更好地滿足單元教學需要,也難以全面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影響了大單元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教師需要認識到大單元教學法的意義和價值所在,立足該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合理地引入合作與探究學習法,有效地轉變師生角色,讓學生在學習中挑大梁和當主角,從而逐步釋放課堂教學潛能,促進大單元教學總體質量和水平的逐步提高。
例如,在講解部編版(五四制)六年級第三單元“師長情誼”時,教師可以引入合作學習法,引導學生分小組對師生交往、親情摯愛等課時內容進行開放式、自由式與全模式討論,讓不同小組、不同學生積極發(fā)言,說出自己對師生交往、親情摯愛內容的理解,說說自己對該節(jié)課的學習經驗、學習方法、學習總結等。教師則可以結合學生的討論情況及時引入不同的案例,為學生進行答疑解惑,并開展課堂互動交流,啟發(fā)學生的學習思維,將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思路引向縱深,促進學生學習質量和學習能力的逐步提高。
(四)強化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優(yōu)化大單元教學評價
在大單元教學結束之后組織學生進行有效化和高質量的教學評價,是教師開展大單元教學的重要組成內容,也是精準了解學生具體學習情況、促進學生學習查漏補缺的重要實現路徑。從目前初中道德與法治評價組織情況來看,存在評價的組織方式單一化,組織模式固定化且評價更加注重結果性評價,忽視過程性評價等突出問題,使得教學評價難以精準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利于每名學生的更好改進與提升。因此,教師需要充分立足當前教學評價組織中存在的問題,以強化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目標指引,合理地引入多元化的評價機制,對學生的大單元主題內容學習情況進行更為客觀化與合理化的評價,并立足學生存在的問題,為其制訂具體的改進策略,從而促進每名學生的不斷發(fā)展。
例如,在講解部編版(五四制)六年級第四單元“生命的思考”時,教師可以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養(yǎng)成情況納入對總體評價中,不斷提高評價考核的分值占比。同時,在具體的評價組織與實施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診斷評價,注重小組框架輪流評價,積極進行學生互動評價。教師則要從學習過程的視角對學生的課程內容學習情況進行全面考核與評價。如,更加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學習情況、個人法治意識培養(yǎng)情況、個人對生命的認識情況等考核,并結合學生遇到的問題為其指引改進的方案和策略,真正在多元化評價中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不斷提升。
(五)開展靈活學習,拓寬大單元教學路徑
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靈活化學習,全面地拓展大單元教學的路徑,也是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大單元教學創(chuàng)新的重要組成內容和突破口,同時還是有效避免學生知識回生現象的發(fā)生和全面鞏固學生大單元主題內容學習效果的重要一環(huán)。從當前的大單元教學組織情況來看,大單元教學一般在線下和課堂的幾十分鐘內進行,使得大單元教學的路徑固化、渠道單一、視野狹窄,不利于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因此,教師需要全面立足當前大單元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積極地構建線上大單元教學空間,引導學生開展更為靈活化和有選擇性的線上大單元主題內容學習,同時加強對學生線上學習的引導和幫助,從而真正地提高大單元教學的靈活性,為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綜合能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前提條件。
例如,在講解部編版(五四制)七年級第一單元“青春時光”時,教師可以申請微信公眾號,每天推送關于單元“青春時光”主題講解的課件資源、圖片資源、微課視頻資源等,讓學生分小組開展線上互動學習,并借助微信交流群、QQ群等開展自由式與開放式交流,讓不同學生在線分享學習經驗、學習思路、學習疑惑點,一起解決學習問題。教師則要合理運用線上群視頻、線上直播等不同的方式答疑解惑,真正助力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
(六)查漏補缺,注重大單元教學反思
在大單元教學結束之后開展高質量的教學反思工作,對于強化大單元教學查漏補缺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從目前的初中道德與法治大單元教學情況來看,存在忽視教學反思、教學反思的視野狹窄、教學反思針對性不強等突出問題,影響了大單元教學總體質量的提高。因此,教師需要積極立足當前大單元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重視大單元教學反思工作,提高教學反思的精準性、針對性和有效性,為全面補足大單元教學薄弱環(huán)節(jié)、有效提高大單元教學總體質量鋪路架橋。
例如,在講解部編版(五四制)七年級第二單元“做情緒情感的主人”時,教師應認真對單元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模塊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了解自身在單元主題教學中核心培養(yǎng)目標的定位情況、個人教學方法選擇、課堂師生互動情況、教學目標達成情況等并進行認真梳理,針對發(fā)現的各種問題,制定針對性更強的改進策略。如,針對課堂教學被動灌輸問題,教師可以在單元教學中引入合作學習法、講練結合法、問題驅動法等,轉變課堂教學組織方式,避免課堂教學被動灌輸。針對課堂教學大水漫灌問題,教師可以在單元主題教學中貫徹因材施教教學思想,真正在教學反思中補足大單元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促進大單元教學質量的提高。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推進初中道德與法治大單元教學研究,既是新課標對初中教師課程教學創(chuàng)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師貫徹素質教育理念、更好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的主動作為。教師要重視大單元教學探索和研究,深入解讀課標要求,科學設定大單元教學目標,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優(yōu)化大單元教學評價和教學反思,拓寬大單元教學路徑,從而真正地借助良方妙藥來發(fā)揮大單元教學模式的應用優(yōu)勢,為逐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落實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注:本文系煙臺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課堂教學改革專項課題“指向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道德與法治單元模塊教學策略研究”(立項批準號:RWXBZX067)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