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廷廷 張艷
(1.榆林市中醫(yī)醫(yī)院耳鼻喉科,陜西 榆林 719000;2.西安市人民醫(yī)院(西安市第四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陜西 西安 710004)
水平半喉切除術為聲門上型喉癌常用術式??祻颓耙评砟钍侵笇⒊R?guī)康復訓練方案提前至入院伊始,使治療和康復同時進行,并注重心理指導、理論培訓、康復模擬及營養(yǎng)飲食的一種護理理念[1],因而,應用康復前移理念或可通過對水平半喉切除術患者多方面的指導和有效訓練,使患者提前掌握康復知識和技能,做好可能預見的困難的心理準備,從而提高康復質量,促使患者吞咽功能的盡早恢復?;诖?本文旨在探討康復前移理念對喉癌行水平半喉切除術后患者的吞咽康復訓練效果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行水平半喉切除術的喉癌患者5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8例。對照組中男24例,女4例;年齡38~60歲,平均年齡(54.05±5.34)歲;T1、期19例,T2期9例。觀察組中男22例,女6例;年齡41~60歲,平均年齡(54.23±5.17)歲;T1期17例,T2期11例。納入標準:符合喉癌診斷標準[2];聲門上型喉癌;行水平半喉切除術。排除標準:預估生存期<6月;有放化療史;伴嚴重消化道疾病;依從性差。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本研究通過本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予常規(guī)康復訓練:患者于術后第8日進行咳嗽、空咽、吸吮、鼓腮以及屏氣發(fā)聲訓練;舌操;頸部動作,飲食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康復前移理念:(1)心理干預。在患者入院后即開始心理指導,在術前1天至開始康復訓練,以減少患者焦慮并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準備。(2)理論培訓。手術方案確定當天,主管醫(yī)生、責任護士、患者及其家屬共同制定術后康復計劃,責任護士就計劃內容每日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一部分訓練技巧和要點以及每項康復目的,并于術前1日完成知識點普及。(3)模擬訓練。確定康復計劃當日進行常規(guī)康復內容的模擬訓練,直至患者可單獨正確完成所有動作。術后第5日則開始模擬經口進食流程:用湯匙孔空喂食物,然后引導患者空嚼,繼而將湯匙伸入口腔多角度按摩,3 min/次,2次/d。(4)前移訓練。術后1d至第4日進行咳嗽、空咽、吸吮、鼓腮訓練,3次/d,每次每個動作做10下,第5日開始以上動作5次/d,15下/次,并同時開始屏氣發(fā)聲、舌操及頸部動作訓練,第7日則開始經口進食訓練。(5)營養(yǎng)飲食。術后第3日據患者吸收情況制定個體化營養(yǎng)飲食計劃。兩組均訓練并觀察至術后3個月。
1.3觀察指標和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完全經口進食時間;術后3日、3個月,比較兩組患者上臂肌圍及淋巴細胞計數、血清白蛋白、血紅蛋白水平;術后3日、1個月、3個月,比較兩組患者吞咽功能;術后3日、3個月,采用生命質量測定量表-30評估兩組患者生活質量。
2.1兩組患者完全經口進食時間比較 觀察組完全經口進食時間(9.27±1.34)d短于對照組的(11.33±2.15)d(t=4.303,P=0.000)。
2.2兩組患者營養(yǎng)狀況比較 術后3個月,觀察組上臂肌圍、淋巴細胞計數、血清白蛋白、血紅蛋白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營養(yǎng)狀況比較
2.3兩組患者吞咽功能比較 術后1個月、3個月,觀察組吞咽功能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華只能和吞咽功能比較分,n=28]
2.4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術后3個月,觀察組生活質量各功能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分,n=28]
水平半喉切除術因切除部分舌根或會厭等使舌根前移上抬能力減弱,上呼吸道保護屏障缺失,影響患者吞咽過程,并在這一過程中易出現誤吸、嗆咳等[3]。因此,術后吞咽功能的康復尤其重要。本文結果顯示,術后觀察組完全經口進食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說明康復前移理念應用于喉癌行水平半喉切除術后患者的吞咽康復訓練能縮短完全經口進食時間。
本文結果顯示,術后3個月觀察組上臂肌圍、淋巴細胞計數、血清白蛋白、血紅蛋白均高于對照組(P<0.05),康復前移理念應用于喉癌行水平半喉切除術后患者的吞咽康復訓練能改善營養(yǎng)狀況。相關資料顯示[4],喉癌術后發(fā)生營養(yǎng)不良的患者達一半以上,而營養(yǎng)不良又將嚴重影響患者的術后康復??祻推陂g先予以固體食物,其凝聚性較好,可減慢流速,使食物通過咽部的時間延長,由此增加食物順應性,降低誤吸或吸入性肺炎風險[5],然后再采取固體-半流質-流質食物的階梯式過渡方案,有利于緩解患者畏懼進食的恐懼,正常進食,從而保證營養(yǎng)吸收。
本文結果還顯示,術后1個月、3個月觀察組吞咽功能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術后3個月觀察組身體、情緒、社會、認知、角色各功能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康復前移理念應用于喉癌行水平半喉切除術后患者的吞咽康復訓練能提高吞咽功能和生活質量??祻颓耙评砟畹男睦砀深A中,告知患者該手術可保留部分甚至全部的吞咽和發(fā)音功能,并將術后可能會出先的問題合理預測,前移至術前,使患者明確意識到術后進食障礙或嗆咳是正常的,只要持續(xù)規(guī)范的進行康復訓練,就能有效緩解甚至完全康復,可降低患者焦慮恐懼狀態(tài),增強其康復信心,推動康復訓練的順利進行。在康復前移訓練中,強調家屬的精神支持,因此醫(yī)護與患者及其家屬共同制定康復計劃,并為患者和家屬一起提供技術指導,對醫(yī)護人員準確了解患者的具體康復情況并據此調整康復計劃以進一步促進患者康復,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6]。
綜上,康復前移理念應用于喉癌行水平半喉切除術后患者的吞咽康復訓練能縮短完全經口進食時間,改善營養(yǎng)狀況,提高吞咽功能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