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2歲的老王,平時在社區(qū)可是個活躍人物,經(jīng)常喜歡外出,可最近街坊鄰居卻總不見他下樓,對此都感到莫名其妙,心說他這是怎么了,難道病啦?正當大家胡亂猜測之時,有知情人透露:老王家孩子出事了。聽說他兒子遭人誆騙,不慎卷入一場經(jīng)濟糾紛,由于本案牽扯較多,還在審理當中,他家孩子也被傳喚到公安局協(xié)助調(diào)查。
這事一出,一貫愛面子的老王臉上可掛不住了,他自小就被教育要老實本分,連他家孩子也被教育得乖巧聽話,怎么都想不到孩子會進局子!雖說兒子是被人忽悠的,但也改變不了他被關(guān)局子的事實,于是他既生兒子的氣,又替孩子發(fā)愁,這成了他的一塊心病。
自此,喜歡外出的他再也不愿出門,剛開始是羞于見人,對老友的邀約也都婉言拒絕,整天躲在屋里胡思亂想,擔心孩子的前途會受影響,為此會丟了工作,還會遭人歧視,等等。經(jīng)常唉聲嘆氣、愁眉不展、茶飯不香,晚上幾乎整宿不眠,睡不著還總想事,控制不住總把事情往壞處考慮,越想就越睡不著,偶爾瞇一會兒還總做噩夢,一晚上在床上翻來覆去,第二天自然就覺得沒精打采、頭昏腦脹。
老王的老伴兒其實也很心煩,可她明白這不是著急的事,只能盼著兒子盡快洗脫嫌疑,反復勸老王想開些,可老王還是很難接受,每天哪兒都不想去,整天把自己關(guān)在屋里。慢慢地,他感覺氣力像被抽干了一般,一天到晚只想躺著,白天感覺犯困卻怎么都睡不著,懶得動、不想吃飯和講話,老伴兒經(jīng)常得軟硬兼施,逼他吃飯。到了后來,他連個人衛(wèi)生也不顧了,每天不主動洗漱和更換衣物,也不修邊幅,老伴兒勸他,他依然我行我素。
看著他日漸消瘦、邋遢的樣子,老伴兒實在于心不忍,在反復勸說和生拉硬拽下,終于能帶他到精神科就診。醫(yī)生診斷他患上了抑郁癥,給開了抗抑郁藥和輔助睡眠的藥物,并建議老王按時按量服藥,定期復診。剛開始老王不愿意吃藥,可在老伴兒的反復勸說和監(jiān)督下,他還是不情愿地每日服藥。
經(jīng)過連續(xù)2個月的藥物治療,加上他兒子的事終于得以澄清,從公安局回來了,他的臉上終于慢慢恢復了笑容,開始慢慢增加活動量,愿意從屋里走出來,外出曬曬太陽、和熟人打個招呼,有時也會應邀和老朋友簡單聊聊天、去郊外釣釣魚,做些簡單的娛樂放松活動。
家人覺得他情況日漸好轉(zhuǎn),老伴兒就不再每日督促他吃藥了,他開始偷偷自行減藥或是隔一天吃一次藥,也很長時間不再來院復診了。等再在診室見到他時,他表現(xiàn)得非常高興、主動和醫(yī)生打招呼,講話時神采飛揚、聲音高亢、滔滔不絕,周圍人很難打斷他,有時他還會開幾個詼諧的小玩笑。
陪他來的老伴兒說他最近心情是很好,就是脾氣變大了,凡事都得依著他的性子來,但凡有點兒不順他心意的地方就和家人鬧脾氣。每天一大早他就醒了,到處聯(lián)系朋友外出活動、到處跑,不是去爬山就是去郊游,又主動結(jié)交了一些新朋友,夜間很晚才回來,而且比以前愛花錢了,頻繁網(wǎng)上購物,主要是總買些沒用的東西,特別注重外出時自己的打扮。
可老王一聽老伴兒這么說自己,立馬就不樂意了,不停指責老伴兒講話太絮叨,對自己管得太多,還說自己是因為感覺病都好了,心情很好,每天忙忙叨叨,過得充實,精神很足,自覺有使不完的勁兒,走路都帶風,每晚只需睡兩三個小時就行,完全不影響自己第二天的活動,他甚至感覺超出了平常的好心情,表示很喜歡自己目前的狀態(tài),問醫(yī)生自己是不是可以不用吃藥了。雖說老王正常是個開朗外向、喜交際的人,但他家人還是覺得目前情況比平時有些過了。
結(jié)合老王的病情和各項測評結(jié)果,醫(yī)生考慮他目前處于抑郁狀態(tài)的另一個極端,即躁狂狀態(tài),他的最終診斷改為雙相障礙,重新又調(diào)整了他的治療方案,給其加用了一種穩(wěn)定情緒的藥。在醫(yī)生反復建議和家人的督促下,老王又連續(xù)服用了一兩個月的藥,情緒漸趨平穩(wěn),慢慢恢復平時的狀態(tài),每日規(guī)律作息,適當活動,能自行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再動不動就發(fā)火了。
對于部分抑郁癥患者來說,最初可表現(xiàn)為典型的抑郁癥狀,不過在經(jīng)過抗抑郁藥治療期間患者有轉(zhuǎn)入另一種極端情緒—— 躁狂狀態(tài)的可能,尤其是那些一貫外向開朗、話多、興趣活動廣泛的患者出現(xiàn)上述異常的可能性相對更大,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及時調(diào)整治療方案。也建議家屬一旦發(fā)現(xiàn)患者病情有異常,應及時帶患者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