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各類應用軟件、移動終端等新媒體快速發(fā)展,人們步入新媒體時代。作為新媒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媒體日漸繁榮。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文章采用文獻檢索法,利用知網等工具查詢與本文選題相關的資料,拓寬研究思路,闡述在自媒體時代,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對策略,即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整體素質、健全和完善網絡輿情處理機制、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增強大學生自我教育能力,旨在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關鍵詞:自媒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16-0225-03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2022年山西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思想政治教育專項)“大學生網絡‘亞文化’現(xiàn)象的教育引導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2zsszsx146
自媒體是一種新穎的信息傳播媒介,具有個性化、信息覆蓋范圍廣、傳播速度快、平民化且易于操作等特點,被大眾廣泛應用,改變了人們的交流與生活方式。自媒體的普及,為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載體,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yōu)榉e極主動地學習知識。但在自媒體發(fā)展的過程中,涌入平臺的大量信息質量參差不齊、復雜多樣、真假難辨,如果不能積極、有效地正面引導大學生,他們就很容易受負面信息的影響誤入歧途。因此,為應對自媒體時代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問題,高校須采取相應的措施,搭建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平臺,不斷提升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權威受到質疑與沖擊
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扮演著重要的引導者角色,在學生心中是權威的代表。隨著自媒體的不斷發(fā)展,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日益豐富,他們可以運用自媒體軟件或登錄自媒體平臺獲取需要的信息,教育者不再是知識的唯一來源,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yōu)榉e極主動地學習新知識[1]。例如,學生通過網絡平臺搜集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在自媒體平臺上討論各種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學生的學習方式發(fā)生轉變的同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權威也面臨著沖擊。學生不再依賴教育者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主體意識不斷增強,師生之間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發(fā)生了轉變,自媒體的發(fā)展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平衡。
在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者的話語力量一直處于優(yōu)勢地位,受教育者處于被動接收地位。新媒體背景下,人們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自媒體的發(fā)展為人們表達內心訴求提供了重要的平臺,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者的話語權。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者是話語表達的權威,是信息的輸出者,學生是信息的接收者。進入自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由課堂轉移到課外,高校學生的主體意識增強,不再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通過各種途徑獲取信息,提升自身的話語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網絡話語權逐漸發(fā)生改變[2]。
(二)高校網絡輿情管理和應對機制不健全
網絡輿情管理在高校日常管理領域占據(jù)重要的位置,高校針對網絡輿情能否給予正確的引導和控制,決定了高校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總體實施效果,關系高校輿情的基本導向。
自媒體的發(fā)展拓寬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但同時網絡上涌現(xiàn)出的很多質量參差不齊的信息也影響著人們的生活[3]。一些不實和負面信息在自媒體平臺發(fā)酵,并通過平臺傳播給大學生?!按髮W生是現(xiàn)階段最主要的網絡用戶,其個性化、情緒化的特點,使輿論風波爆發(fā)的概率大大提升?!盵4]相關研究調查表明,在自媒體平臺上,越是不符合實際的報道,傳播的速度就越快。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有近九成的大學生瀏覽過不實或不健康的網頁信息或報道,思想上易被誤導的大學生占七成以上[5]。
目前,多數(shù)高校管理者對網絡輿情的管理仍停留在傳統(tǒng)媒體時代,管理機制陳舊,對自媒體時代的網絡輿情的認知水平不高。不管是對網絡輿情的管理和引導,還是對校園網絡信息的凈化,都處于“空白區(qū)”。部分高校管理者對網絡輿情產生的原因、解決辦法缺乏了解,不能及時針對網絡輿情制定科學、有效的介入機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無法對網絡不實信息進行過濾和屏蔽,只能在課堂上通過講解理論知識來引導學生,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被負面、不良信息誤導的問題。高校亟須制定和完善相關制度規(guī)范,防止因缺乏完善的制度規(guī)范導致的網絡話語和行為的濫用。
(三)學生的價值認知和判斷易受不良信息影響
“自媒體環(huán)境下,各種真假信息、觀點、價值觀念魚龍混雜,呈多元趨勢。”互聯(lián)網自身具有開放、自由等特點,是一把“雙刃劍”。網絡的交互性和開放性,使人們能夠自由地瀏覽和傳播信息。但在自媒體時代,網絡信息傳播缺乏嚴格的審核,各種信息魚龍混雜,其中不乏一些低俗、落后、消極的內容。高校學生社會閱歷不足,自控能力不強,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錯誤思想的影響,甚至做出危害社會的行為。
近年來,微博、微信、抖音等各種網絡媒體的廣泛應用,使大學生普遍出現(xiàn)“手機依賴癥”現(xiàn)象[6]。有的學生過于依賴和沉溺網絡和手機媒體構建的虛擬世界,通過軟件或者自媒體平臺與他人建立緊密聯(lián)系,現(xiàn)實中與他人面對面交流少,導致現(xiàn)實人際交往能力退化,情感嚴重缺失。自媒體的發(fā)展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大學生的眼界,豐富了他們的業(yè)余生活,但網絡海量信息的傳播使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價值取向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
(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整體素質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整體素質是樹立教育者的權威、強化教育效果的前提和基礎[7]。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盵8]自媒體時代,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整體素質,樹立其在學生心中的權威,首先要統(tǒng)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認識,使其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意義和重要性。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適應網絡發(fā)展的趨勢,不斷優(yōu)化教育內容,拓寬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滿足高校大學生的情感需求,同時增強大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激發(fā)其積極向上的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探索,充分挖掘學生感興趣的自媒體平臺的教育意義和價值,創(chuàng)新運用自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和手段,拓寬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二)健全和完善網絡輿情處理機制
自媒體時代,網絡信息紛繁復雜,傳播速度快,短時間內會引發(fā)強烈社會反響,而高校學生缺乏辨別能力,易受網絡不良信息影響。在復雜的網絡環(huán)境中,要保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話語權健康發(fā)展,高校要根據(jù)網絡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健全和完善網絡輿情處理機制,制定全面、系統(tǒng)的相關制度,及時針對網絡輿情信息制定科學、有效的介入機制,對于網絡負面信息和不良信息要及時發(fā)現(xiàn)和引導,凈化校園網絡環(huán)境,使高校師生在表達和傳播網絡話語時有所依據(jù)、有所約束。
為防范網絡不良信息形成輿情危機,高校相關部門要加強溝通和交流,形成自媒體輿情監(jiān)控、跟蹤、研判、引導機制。高校管理部門要加大對校園網絡輿情傳播的管理力度,加強網絡輿情監(jiān)管,密切關注校園范圍內網絡輿情傳播情況,及時遏止不良網絡信息的傳播和蔓延。
(三)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臺
伴隨著自媒體的影響力不斷擴大,高校應充分利用自媒體靈活、傳播速度快的特性,積極搭建思政教育平臺,將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融入自媒體平臺,提升自媒體平臺的應用效率,為師生營造良好的交流和溝通環(huán)境,讓學生通過平臺掌握思想政治知識,推進思想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開展。自媒體時代,要保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開展,高??梢越柚悦襟w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技術、自媒體平臺,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教學方式。自媒體的發(fā)展,使信息傳播轉變?yōu)殡p向互動的形式,高??梢源罱ㄋ枷胝谓逃脚_,充分發(fā)揮自媒體的功能,掌握相關的網絡技術,進一步完善學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及時更新各門學科的課程及安排,方便學生在平臺上了解思想政治課的發(fā)展方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效率。
高校應認識到社會輿論的重要性,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建設,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和思考問題,切實保障學生的基本權益[9]。高??梢蚤_通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的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官方賬號,用大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進行交流,堅持全球視野、國家站位,掌握意識形態(tài)主導權,把握社會輿情的“風向標”[10]。
另外,高??梢岳米悦襟w軟件或者工具發(fā)表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內容等,學生可以在這些平臺上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溝通和交流,這種交流方式可以使學生敞開心扉表達自己的想法。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1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利用自媒體平臺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在其遇到問題時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使思想政治教育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12]。
(四)增強大學生自我教育能力
大學生是自媒體軟件或平臺的主要使用群體。第一,大學生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網絡媒介素養(yǎng),提升專業(yè)技能,正確分析網絡媒體對自身學習和生活的影響。高??梢蚤_設專門的課程,培養(yǎng)大學生的網絡媒介素養(yǎng),提升大學生通過自媒體平臺進行溝通交流的技巧。
第二,大學生要學會辨別網絡信息的真假,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有原則、有底線,切不能盲目跟風,要增強網絡安全意識,學會明辨是非,積極宣傳正能量,抵制不良信息,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
第三,自媒體背景下,網絡信息的發(fā)布者、傳播者要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這是互聯(lián)網媒介素質最核心的構成部分[13]。高??梢栽谖⑿殴娞?、抖音賬號、微博等自媒體平臺宣傳關于網絡信息管理的法律法規(guī),增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定期組織學生參加網絡安全教育培訓與學習,使他們能夠遵守相關的網絡法律規(guī)則,合法使用自媒體軟件。
另外,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在大學生中培養(yǎng)自媒體“意見領袖”[14]。自媒體“意見領袖”即消息靈通、思維敏捷且能引領大多數(shù)學生思想的大學生代表,他們能憑借自身的交往能力,起到重要的引領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應充分培養(yǎng)和挖掘大學生自媒體“意見領袖”,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思想引領作用,提高他們的道德素質[15]。
自媒體時代的到來,改變了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方式,影響著他們的思維方式?!叭藙?chuàng)造環(huán)境,同樣,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人。”自媒體的發(fā)展,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搭建了更加寬闊的平臺,創(chuàng)新了教學方式和手段,優(yōu)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但也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機遇和挑戰(zhàn)。自媒體時代,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引導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應充分利用自媒體平臺,了解網絡文化,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質,充分利用自媒體的優(yōu)勢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關注和了解大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日常生活,激發(fā)大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健康和諧的學習氛圍,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大學生的道德水平。
參考文獻:
[1] 王霂凡.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J].豫章師范學院學報,2021(1):17-22.
[2] 李榮榮.后疫情時代高校輔導員網絡話語能力新提升[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1):127-130.
[3] 陳悅.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10):59-60.
[4] 張巖.自媒體環(huán)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應對[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6,37(12):167-168.
[5] 黃月琴.自媒體時代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提升探究[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21(1):94-99.
[6] 李曉虹.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6.
[7] 劉茂燦,賀琳彥.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J].改革與開放,2017(10):98,100.
[8] 李蘭蘭.自媒體語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J].黑龍江工程學院學報,2020,34(6):64-67.
[9] 宋娟,張靜.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與消解[J].北京教育(高教版),2021(1):86-88.
[10] 劉鳳娟.自媒體時代高校網絡思政話語權式微的表現(xiàn)、成因與改進[J].安康學院學報,2021(4):48-53.
[11] 袁雅莎.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應對途徑[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11):22-25.
[12] 李頌平.心理學角度下的親和力對提升高職思政理論教學質量和水平的路徑探尋[J].高教論壇,2018(8):83-86.
[13] 熊平安.自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3):80-82.
[14] 姜恩來.自媒體環(huán)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論戰(zhàn)線,2019(6):54-56.
[15] 崔艷妮.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淮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2,22(5):19-21.
作者簡介?原媛,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