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學生學會提問,是培養(yǎng)高階思維的重要途徑。本文通過英語讀寫選修課自選散文“The Work You Do, The Person You are”的教學,探討如何有效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提問,培養(yǎng)高階思維能力。
從對文章的初步印象上引導學生提問。學生對文章的初步印象,往往是在初讀之后產(chǎn)生的一個模糊概念。要鼓勵學生把自己對文章的初步印象在問題中體現(xiàn)出來,提出的問題可能跟文章的標題、主要內(nèi)容、主要目的相關(guān),也可能跟文章中某個細節(jié)相關(guān)。然后,讓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進一步閱讀和思考。
從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和重要細節(jié)上引導學生提問。文章的精讀一般是從對主旨的把握開始的。對主旨進行提問時,學生提出的最常見的問題是:“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之后,學生自主回答:“It talks about the work Morrison did when she was young.”教師引導學生把握關(guān)鍵詞“work”。繼而引導學生將社會與生活相關(guān)聯(lián),提出:“What benefits/challenges do we have if we work after school?”也可以引導學生從文章的重要細節(jié)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從文章的篇章結(jié)構(gòu)和修辭手法上引導學生提問。進一步理解文章需要把握文章架構(gòu)與手法。引導學生多問“怎樣”或者“為什么”,分析文章的架構(gòu)和修辭手法,有助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的結(jié)構(gòu),學習寫作方法和技巧。學生可以就“某一部分的內(nèi)容是如何呈現(xiàn)的”來提問,如“How does the writer present the benefits of her job?”也可以讓學生思考段落與段落、部分與部分之間的聯(lián)系,如“How does the writer move from talking about‘benefits’to‘challenges’?”同時,學生還可以思考文章中所使用的修辭手法,如“Why does the writer give the brand name of the vacuum cleaner?”此類問題的提出不僅有助于學生更準確地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也能激發(fā)他們進一步思考其背后的原因,理解修辭的意義和效果。
從文章的詞句上引導學生提問。對文章進行深度理解需要把握難詞和難句。對文章中出現(xiàn)的重點詞句進行提問,能幫助學生準確地理解詞義和句義,思考特定詞句背后的意思。如有學生發(fā)現(xiàn)“squander”的意思跟“spend money”意思接近時,問道:“Why didn’t she use the word‘spend’instead? How are the two words different?”
學會提問是深度思考的開始,通過提問,學生的概括能力、理解和分析文本的能力、與文本進行關(guān)聯(lián)的能力得到加強。但學會提問是一個較長的過程,需要學生不斷練習,更需要教師對文本進行精準分析,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有效引導。
編輯 _ 于萍" " 柳帆(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