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怕冷似乎是人之常情。不過,有些人不僅在室外被凍得瑟瑟發(fā)抖,在溫暖的室內,他們也常常手腳冰涼。
冬天怕冷的人,可以在中醫(yī)師的指導下服用中藥進行調理。另外,您也可以通過食療來改善怕冷、手足不溫的癥狀。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些具體的食療方法。
有些人不僅手腳冷,身體也冷,這類人一般屬于陽虛體質,可以用溫補的藥物或食材進行調養(yǎng)。如補腎陽的山茱萸、枸杞、巴戟天,溫陽的附子、肉桂、干姜等中藥,以及羊肉、牛肉、黃鱔、韭菜等食材,都是不錯的選擇。您可以將其做成藥膳,如干姜羊肉湯、肉桂燉牛肉等。
如果全身冷兼有乏力、氣弱、容易感冒的情況,可以加用補氣的中藥或食材。補氣的中藥有黃芪、黨參等,補氣的食材有雞肉、豬肉、鴿子肉、雞蛋、山藥、大豆等;可以選擇黃芪、枸杞煎湯代茶飲,或是適當吃韭菜炒雞蛋、黃芪煲黃鱔等菜肴。
全身冷兼有臉色蒼白,往往是血虛的表現(xiàn),這類人可加用補血的當歸、大棗等,起到氣血雙補的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附子有一定毒性,您不要自行購買,如有需要,應由中醫(yī)師開具處方后再使用。
有些人覺得手腳冷,但身上不冷,這也是陽虛體質的表現(xiàn),即“陽氣內郁,不能達于四末”。這類人除了使用補陽藥,還需要配合理氣藥。中醫(yī)的經典方劑四逆散就很適合四肢發(fā)涼者使用,該組方主要包括疏通氣機的中藥,如柴胡、枳實、白芍、甘草等。
在飲食調理時,大家可以在溫補的藥膳中加入理氣的藥材,將上述藥物各等份混合,制作香料包,加在肉桂燉牛肉、干姜羊肉湯中。
有的人會出現(xiàn)腳冷但上半身不冷(甚至上半身燥熱,伴有顴紅)的現(xiàn)象。這類人屬于腎陽虛導致心火旺,虛火上炎。治療需要引火下行,可使用經典方劑交泰丸,其組方為肉桂、黃連兩味中藥,專治“上熱下涼”。如果僅下肢涼,上半身沒有燥熱的現(xiàn)象,單用肉桂補陽即可。如果伴有上半身燥熱,可加清熱的黃連。
肉桂還可以做成藥膳。例如,在烹飪肉類時適當加入肉桂,不僅能讓食物具有特殊的香味,還能溫通經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