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陽貨篇
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p>
【譯文】孔子說:“到了四十歲還被厭惡,他這一輩子也就完了?!?/p>
【評析】孔子的這句話是在勉勵人們及時改過遷善,否則,到了本該成熟且“不惑”的四十歲時還為人所厭惡,就為時已晚了。四十歲是成德之時,此時還被人所討厭,說明這個人根本就沒有覺悟??鬃诱f這句話是在勉勵人們要及時發(fā)奮努力,以實現(xiàn)自我價值。
論語·微子篇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zhí)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痹唬骸笆囚斂浊鹋c?”曰:“是也?!痹唬骸笆侵蛞印!眴栍阼钅纭h钅缭唬骸白訛檎l?”曰:“為仲由?!痹唬骸笆囚斂浊鹬脚c?”對曰:“然?!痹唬骸疤咸险咛煜陆允且?,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p>
【譯文】長沮和桀溺一同耕地,孔子從那里經(jīng)過,讓子路去打聽渡口在哪兒。長沮問子路:“那個駕車的人是誰?”子路說:“是孔丘?!遍L沮又問:“是魯國的孔丘嗎?”子路說:“是的?!遍L沮說:“他應該知道渡口在哪兒?!弊勇酚窒蜩钅绱蚵?。桀溺說:“你是誰?”子路說:“我是仲由?!辫钅缯f:“是魯國孔丘的學生嗎?”子路回答:“是的。”桀溺說:“普天之下到處都像滔滔洪水一樣混亂,和誰去改變這種狀況呢?況且你與其跟從逃避壞人的人,還不如跟從逃避污濁塵世的人?!闭f完,繼續(xù)不停地用土覆蓋播下去的種子。子路回來將這些話報告給孔子。孔子悵然若失地說:“人是不能和鳥獸合群共處的,我不和世人在一起,又能和誰在一起呢?如果天下有道,我就不會和你們一起來改變它了?!?/p>
【評析】這一章反映了孔子關于社會改革的主觀愿望和積極的入世思想。儒家與道家不同,不倡導消極避世的做法。儒家認為,即使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也要獨善其身,做一個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鬃泳褪沁@樣一位身體力行者,所以他有社會責任心。正因為社會動亂、天下無道,他才與自己的弟子不辭辛苦地四處呼吁,為社會改革而努力,這是一種可貴的歷史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