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龍津?qū)W校 李常菊
初中生學習的內(nèi)容增多,年齡已達青春期階段,在某些事情上可能存在一些叛逆心理,甚至會影響學習和生活。團體心理輔導以團體為主要情境,屬于心理輔導方式的一種。經(jīng)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實踐表明,團體心理輔導可以促進學生的人際交往,使學生在和諧的環(huán)境中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使學生更好地去認識自我、探索自我,培養(yǎng)學生與人交往的基本能力,從而促進學生高效學習,得到進步與成長。對于即將面臨中考的初中生而言,實施團體心理輔導干預,可以有效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滿足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需要,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教師應以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為中心,照顧學生學習情緒,使學生找到形成消極情緒的原因,并采取團體心理輔導干預的形式使學生懂得控制、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成為情緒的主人,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推動初中教育教學高質(zhì)量發(fā)展。本文以“立足學生學情,思考情緒特點”為主題,對初中生團體心理輔導干預進行研究。
在初中階段,學生產(chǎn)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有學習和人際交往。因為中考,他們承擔著一定的學習壓力,尤其是遇到重難點知識時,常常產(chǎn)生畏懼心理,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甚至于喪失探究興趣。還有一些學生,受家長寵溺,不善于和同學交際,影響了優(yōu)質(zhì)環(huán)境的建設,也影響了自身社會性發(fā)展。因此,教師應關注學生學習情緒的變化和發(fā)展,以具體的方式照顧學生的學習情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促使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不斷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團體心理輔導干預能夠彰顯教師對學生一視同仁的態(tài)度,使學生感受到教師認為大家是平等的。與此同時,團體心理輔導干預可以使學生處在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之下,更積極配合教師的心理輔導,逐漸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構建優(yōu)質(zhì)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發(fā)揮團體心理輔導的作用,促進全體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在傳統(tǒng)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多數(shù)學校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沒有過多關注,將關注點放在學生學習成績方面,忽視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推進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提出,學校愈來愈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并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為此,教師應主動轉(zhuǎn)變育人方式,具體了解學生的學習情緒,思考初中生團體心理輔導干預的有效策略,以提升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以下幾點是筆者結合自身從教實踐,對初中生團體心理輔導干預策略所提出的建議。
新課標背景下,各學科教師都有強調(diào)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以求學生的個性得以發(fā)展、教育教學質(zhì)量得以提高。因此,教師應立足于學生學習情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關注學生的心理差異,劃分層次小組,進行團體心理輔導干預,以精準的心理指導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幫助學生找到符合自身能力水平的學習方式,以緩解學生的焦慮,使學生能夠在團體中增進了解,取長補短,使學生獲得學會學習的能力,以此發(fā)揮團體心理輔導干預的育人作用。
以“自我認識”為主題的團體心理輔導干預為例,首先,教師可以對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內(nèi)的學習情況做一個簡單論述,讓學生表示自己是否與所論述內(nèi)容相符,以此展開師生交流。教師則通過有效溝通更加精確地了解學生的心理差異,從而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情緒將其劃分成層次小組。其次,教師安排學生在小組內(nèi)互相表達自己對學習的認識,以及用怎樣的情緒學習知識和技能,使其在開放的氛圍中提高對自我認識的程度。再次,教師可以針對各個層次學生的心理差異,引導學生展開提高自我認識的心理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加精準的心理指導,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充分開發(fā)學生的潛能。最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不同動植物的特點,讓學生嘗試以不同的動植物激勵自己,以期學生正確進行自我評價,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
這樣,基于學生的心理差異,為學生提供了精準的心理指導,使學生有勇氣接納他人的觀點,客觀又全面地認識自我,促使學生形成了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和情緒,切實發(fā)揮了團體心理輔導干預的良好育人作用。
網(wǎng)絡是重要的信息資源,在教育數(shù)字化戰(zhàn)略實施背景下,信息技術得到了廣大教育者的高度認可。因此,教師可以借助網(wǎng)絡教育設備,立足學生學習情緒,以設計群組的方式實施團體心理輔導干預,為學生提供在線心理服務,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理解、尊重和接納,在看不見的場景中使學生拋開心理上的防備,使學生在交流中深刻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從而將消極的學習觀念轉(zhuǎn)變?yōu)榉e極的學習觀念,提高團體心理輔導干預質(zhì)量。
以“學習挫折”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為例,此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白挫折在人生中是必須經(jīng)歷的,學習中的挫折只是微乎其微的一個小插曲。教師可以利用網(wǎng)絡教育設備提供在線心理服務。首先,開啟云端課堂,播放《命運交響曲》,為學生簡單介紹貝多芬的追求與挫折,并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追求和遇到的挫折。大部分學生會談自己學習上的追求與挫折。其次,教師為學生介紹追求與挫折的概念,幫助學生理解,追求是用積極的行動實現(xiàn)某個目標,就像大家努力學習想取得良好成績一樣,而挫折則是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受到的干擾和障礙,類似于大家在解決疑難問題時的心態(tài)。再次,教師利用網(wǎng)絡教育設備播放愛迪生受到挫折的故事,讓學生產(chǎn)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以此消除學生消極的學習情緒。最后,教師對學生強調(diào):“學習要找對方法,才能夠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辈⒐膭顚W生在課下閱讀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這樣,借助網(wǎng)絡教育設備為學生提供在線服務指導,充分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團體心理輔導干預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良好素質(zhì),使學生樹立積極主動的學習觀念。
游戲是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重要途徑,在素質(zhì)教育理念實施背景下,游戲教學法的應用愈來愈廣泛。為消除學生因?qū)W習造成的不良情緒,教師可以設計簡單的團體游戲,滿足學生參加團體的興趣和需要,在促進學生人際交往關系的同時,以寓教于樂的方式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發(fā)揮團體心理輔導干預的育人價值,在理解、關愛的氛圍之下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的自信,使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心理體驗,建設充滿良好學習氛圍的班集體。
以“減輕學生學習壓力”為主題的團體心理輔導干預中,首先,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出示喜、怒、哀、樂四張圖片,對學生提出問題:“針對自己現(xiàn)在的學習情緒,你可以用哪一張圖片形容呢?”使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按照喜、怒、哀、樂四種直觀的情緒展示進行思考。其次,教師對表示喜和樂情緒的學生進行表揚,希望這部分學生能夠與自己一起帶領怒和哀情緒的學生走出心理障礙。針對怒的學生,教師應詢問學生產(chǎn)生怒情緒的原因,鼓勵喜和樂情緒的學生幫助該名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學習情緒,并以同樣的方式對哀情緒的學生進行團體心理輔導干預。最后,教師設計煩惱收集小信箱,讓學生將自己因?qū)W習產(chǎn)生的煩惱放到小信箱中,并贈送給每一名學生微笑的小玩具,希望潛移默化地對學生帶來積極影響。
這樣,設計簡單團體游戲,讓學生參與團體心理輔導干預過程,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信心,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了充滿良好班級氛圍的學習環(huán)境。
通常情況下,情緒可以簡單分為兩種,即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持有積極的情緒,往往能夠使人樂觀向上,形成陽光的性格,有益于身心健康;持有消極的情緒,則會對人有不良影響,無益于身心健康,還會對身邊的人造成不良影響。為此,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根據(jù)學生的微表情判斷其情緒,并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滲透情緒療法,讓樂觀的學生更加樂觀,幫助悲觀的學生走出憂愁、緊張、焦慮、痛苦等消極情緒,提升學生自主解決消極情緒的能力,掌握自我調(diào)節(jié)的方法,使學生有對不合理信念的認識,從而通過團體心理輔導干預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以“表演微型小劇”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為例,首先,教師為學生介紹第一個生活情景:中考時間距離我們愈來愈近,有的同學出現(xiàn)了著急、煩躁、不安的情緒。擔心考試成績無法達到理想目標變得愈來愈著急,在忘記某個知識點時,心煩意亂。總是對考試結果憂心忡忡,然而中考還沒有開始呢。于是,教師為學生介紹“考試焦慮消除術”,讓學生了解自貶、求全、他貶、主觀臆想等一些消極的自我意識,幫助學生了解到自我認識設定的考試目標一定要有彈性,正確認識因考試帶來的緊張情緒。其次,將學生劃分成表演小組,讓學生自主劃分角色,分別扮演心理輔導干預的人、考試焦慮情緒的人,為學生提供表演的空間。教師再針對學生的表演給出基礎性點評,使學生在親身參與中認識到輕度的緊張有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但是緊張過度會適得其反。所以,大家要學會尋找有效路徑來放松緊張情緒,進行消極情緒的自我調(diào)節(jié)。再次,教師為學生介紹第二個生活情景:大部分人認為數(shù)學是一個充滿學習難度的學科,總是害怕數(shù)學老師提問自己,產(chǎn)生了放棄學習數(shù)學的想法,但是真正到數(shù)學課上,又想跟著數(shù)學老師的思路學習。面對這種自卑情緒,我們應該如何解決呢?以此為學生介紹正視自卑、善于補償、揚長補短、樹立信心的方法。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表演小組為單位合理劃分角色,共同創(chuàng)編劇本,將解決自卑情緒的方法融入合作表演的微型小劇之中,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自我、客觀評價自我。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分享本次團體活動的收獲和體會,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出客觀評價,讓學生能夠堅信自己是擁有巨大潛能的人。
這樣,展開合作微型小劇表演,充分突出了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團體心理輔導干預的積極作用,為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的主體地位愈來愈被廣大教育者所認可。團體之間的相互評價比起教師直接對其進行團體心理輔導干預更具影響力。為此,教師應詳細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在此基礎之上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題組織團體相互評價,從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多元主體評價中形成更高的心理素質(zhì),更加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最終使學生在團體心理輔導干預下健康成長。
以“評價學生學習情緒”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為例,課前,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緒進行調(diào)查,了解學生是否有煩惱;課中,教師先將學生劃分成交流小組,讓學生在小組中互相交流自己的學習情緒以及學習方法,傾聽者及時對發(fā)言者的表達進行評價,并反思自身的學習情緒與學習方法。以此建構和諧的交流環(huán)境,放松學生的身心。然后,教師對學生強調(diào):“學習方法是靈活的,學習情緒也是可以調(diào)節(jié)的,大家找到符合自身發(fā)展的學習方法了嗎?”對有疑問的學生給予針對性指導,從而培養(yǎng)其健康積極向上的樂觀情緒。最后,教師再針對初中階段課程的學習特點,對學生的學習情緒做一個系統(tǒng)評價,幫助學生正確面對自己遇到的學習問題。
這樣,組織學生團體互相評價,不僅在團體心理輔導干預中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還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為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奠定良好基礎。
總而言之,立足初中生學習情緒實施團體心理輔導干預,可以有效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為此,教師應對自身的教學責任有高度認識,在關注學生學習情緒的同時發(fā)揮團體心理輔導干預的重要作用,繼續(xù)思考如何關注學生的學習心理差異,通過網(wǎng)絡教育設備提供在線心理服務、設計簡單團體游戲、組織團體互相評價等有效策略,對學生的心理加以輔導,促進學生之間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zhì)量,從而充分發(fā)揮團體心理輔導干預的育人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