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薇 帥 宏
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皮膚病醫(yī)院皮膚科(江西 景德鎮(zhèn) 333000)
銀屑病會導致患者皮膚出現(xiàn)紅色斑塊、銀白色鱗屑等,嚴重影響患者的外觀美感及身體健康[1]。銀屑病經(jīng)外用藥物治療后雖可減輕癥狀,但該疾病易反復發(fā)作,且病程較長,難以根治,需長期堅持用藥。但銀屑病患者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可能會出現(xiàn)不遵醫(yī)囑用藥、私自停藥、濫用藥物等治療依從性差的行為[2]。有研究表明,治療依從性與療效間密切相關,依從性高的患者治療效果往往較好[3]。因此,明確銀屑病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差的相關影響因素并進行針對性的干預,可有效提高銀屑病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提高療效?;诖?,本研究旨在探究銀屑病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的相關危險因素,以期為該疾病的臨床護理提供指導?,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72例銀屑病患者,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符合銀屑病診療標準[4],為中重度銀屑病患者;均有閱讀能力及溝通能力;首次參加相關研究;對所用藥物耐受。排除標準:合并其他皮膚病者;認知障礙者;合并心肝腎疾病者;精神疾病者;合并腫瘤疾病者。72例銀屑病患者中男40例,女32例;年齡21-55歲,平均(44.67±3.59)歲;病程1-4年,平均(2.51±0.27)年;疾病類型:尋常型69例,關節(jié)型1例,膿包型2例。
1.2 方法
1.2.1 藥物治療依從性 于銀屑病患者用藥1個月時,用Morisky用藥依從性量表[5]評估患者依從性,該量表共8個條目,1-7項條目均按“是”0分,“否”1分計分,第5個條目為反向計分,第8項條目采用5級評分法記0、0.25、0.5、0.75、1分,總分0-8分,≤6分為不依從,6-8分為依從。
1.2.2 基線資料 收集相關資料,包括:年齡、性別、付費方式(自費、醫(yī)?;蚬M)、外用藥聯(lián)合種類(1-2種、≥3種)、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專科及以上)、社會支持度(社會支持評定量表[6]含主觀支持(1、3、4、5項)、客觀支持(2、6、7項)、社會支持利用度(8、9、10項)等條目,總分12-66分,≥23分為社會支持度良好,<22分為社會支持度低下)、藥物長期使用安全性(低、高)。
1.3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5.0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銀屑病患者的藥物治療依從性影響因素,檢驗水準ɑ=0.05。
2.1 藥物治療依從性情況72例銀屑病患者中藥物治療不依從43例,不依從率為59.72%。
2.2 基線資料及相關因素依從與不依從患者的外用藥聯(lián)合種類、文化程度、社會支持度、藥物長期安全性比較(P<0.05);組間其他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及相關因素分析
2.3 銀屑病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的危險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將表1中有差異因素作為自變量(見表2),將藥物治療依從性作為因變量(1=不依從,0=依從),經(jīng)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外用藥聯(lián)合種類≥3種、高中及以下、社會支持度低下、藥物長期使用安全性低是銀屑病患者藥物治療不依從的危險因素(OR>1,P<0.05),見表3。
表2 自變量說明
外用藥物治療銀屑病具有使用方便、起效快、全身不良反應輕等優(yōu)勢,但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患者往往會因各種因素影響而出現(xiàn)忘記用藥、不按時用藥等行為,影響治療效果,不利于患者恢復[7]。項紅梅等[8]研究顯示,142例銀屑病患者中依從性差者占60.6%。本研究結果顯示,72例銀屑病患者中43例不依從,不依從率59.72%,與上述研究結果相似,差異之處可能與樣本量不同有關。但此研究結果仍可說明銀屑病患者的藥物治療依從性不高,臨床需盡早明確銀屑病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的危險因素,以便采取措施來提高患者的藥物治療依從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外用藥聯(lián)合種類≥3種、高中及以下、社會支持度低下、藥物長期使用安全性低是銀屑病患者藥物治療不依從的危險因素。分析原因在于,①外用藥聯(lián)合種類≥3種:銀屑病為病程較長的慢性病,且易反復發(fā)作,臨床治療時需聯(lián)合多種外用藥物以強化治療效果。但與1-2種藥物相比,外用藥聯(lián)合種類≥3種的治療方案較為復雜,用藥程序較繁瑣,患者用藥期間更易出現(xiàn)忘記用藥、不合理用藥情況,依從性較差[9]。因此,對于外用藥聯(lián)合種類較多的患者,護士可將詳細用藥方案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并將其發(fā)送至患者微信上,提醒患者家屬監(jiān)督患者用藥。②高中及以下:與??萍耙陨舷啾龋咧屑耙韵碌幕颊呶幕潭容^低,對于銀屑病的疾病認知不足,在癥狀緩解后患者會認為病情得到控制,出現(xiàn)私自停藥或減少用量等行為,降低患者依從性[10]。因此,對于文化程度低的患者,醫(yī)護人員可對其加強疾病宣教,告知患者銀屑病的病因、用藥注意事項等,提醒其不遵醫(yī)用藥的危害。③社會支持度低下:銀屑病患者易因皮損原因產生自卑心理,尤其是暴露部位發(fā)生皮損的患者更易因他人異樣的眼光產生自卑、抑郁的心理,喪失治療信心。社會支持度低下的銀屑病患者無法尋求他人的支持與幫助,內心的負面情緒無法得到疏解,更易喪失治療信心,降低用藥依從性[11]。建議醫(yī)院聯(lián)合社區(qū)加強銀屑病的宣傳,增加群眾對銀屑病的了解,鼓勵其積極預防銀屑??;對已患病人群,可組織醫(yī)護人員上門隨訪,了解其治療情況,糾正其不當用藥習慣,鼓勵其堅持用藥治療。④藥物長期使用安全性:銀屑病外用治療藥物除保濕劑外多為激素類藥物,長期使用激素類藥物可能會引發(fā)毛囊炎、皮膚萎縮等不良反應,安全性較低,從而導致患者因擔心藥物長期使用的安全性而產生私自減藥、停藥行為,降低患者依從性[12]。因此,醫(yī)生開藥時可主動告知患者藥物用法及安全性,減輕患者對藥物安全性的憂慮,使其遵醫(yī)用藥。
綜上所述,銀屑病患者藥物治療不依從與外用藥聯(lián)合種類較多、文化程度較低、社會支持度低下、藥物長期使用安全性低等因素有關,可采用強化宣教、上門隨訪等方式來提高其依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