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思寒
一般而言,合同詐騙大多是虛構交易事實,無中生有地騙取錢財。那么,將不確定的工程信息描述成已確定的事實,進而據此向被害人“借款”作為前期運作資金的,是否構成合同詐騙罪呢?近期,江蘇省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的一紙判決給出了答案。
1973年出生于山西省長治市的崔永剛,原為山西省煤炭地質114勘查院地環(huán)技術中心職員。2010年左右,崔永剛從所在單位辦理停薪留職手續(xù)后,便當起了工程中介,即:通過向他人介紹工程業(yè)務賺取中介費用。因為不用自己具體實施工程,所以崔永剛沒有注冊企業(yè),名下也沒有工程隊。事實上,崔永剛只要在接到工程后,直接聯(lián)系專業(yè)公司分包經營,便可從中賺取中介費。
做工程中介,自然需要了解相關的工程信息。這些年,崔永剛慢慢積累了一些人脈資源,來自河南的一名消息靈通人士劉坤生就是其中之一。
2018年5月30日,中核坤華能源發(fā)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坤華公司”)、中城建第二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二十一局”)與河南省禹州市褚河鎮(zhèn)政府簽訂了“地熱等清潔能源開發(fā)利用合作意向協(xié)議”,準備在禹州建設地熱項目。但這只是雙方合作的一個框架性協(xié)議,有關地熱開發(fā)項目并未立項,尚未進入實體推進階段。時任二十一局副局長的何建強獲悉后,就將此信息透露給了與他相熟的另一個工程中介劉坤生,讓劉坤生引薦工程商分包相關工程。
2018年底,劉坤生向崔永剛透露了中核坤華公司擬與褚河鎮(zhèn)政府進行地熱項目(以下簡稱“褚河地熱項目”)合作的意向性信息,崔永剛遂專程趕到河南禹州市褚河鎮(zhèn)小劉村進行實地考察。
不久后,崔永剛經劉坤生引薦,前往何建強位于浙江舟山的二十一局辦公室,自稱是山西某煤層氣有限公司紀委書記,表示自己有意向承接褚河地熱項目。
2018年11月,崔永剛給長治市光伏公司辦公室主任蔣新明打電話聊天時,提到自己參與褚河地熱項目的事,表示希望其幫自己物色一些有資質的施工隊賺點錢。蔣新明遂向崔永剛推薦了同樣做工程中介的當地人吳國建。
2018年底,蔣新明、吳國建、崔永剛三人相約碰頭協(xié)商合作事宜。蔣新明向吳國建介紹說,崔永剛是山西省煤炭地質114勘查院的紀委副書記,手里有一個集中供熱管道開發(fā)的工程,即褚河地熱項目,可以與其一起合作賺錢。吳國建當即表示同意。
2019年1月18日,崔永剛以內蒙古第三電力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名義與中能博誠公司簽訂了“禹州市地熱巖綜合開發(fā)利用項目合作協(xié)議”。盡管這個協(xié)議只是個框架性合作協(xié)議,卻為其下一步游說他人參與相關工程埋下了伏筆……
在崔永剛向吳國建介紹了褚河地熱項目的情況后,吳國建經到褚河鎮(zhèn)小劉村實地考察確認后,按崔永剛要求著手聯(lián)系施工隊。在此期間,崔永剛叮囑吳國建,稱需要籌集300萬元左右的先期開發(fā)費用。一個多月后,吳國建聯(lián)系崔永剛,稱江蘇溧陽市的一名工程商季蘭成有意承接褚河地熱項目,可與他談談具體合作細節(jié)。
說起吳國建與季蘭成之間的交集,還要追溯到2016年,兩人曾因為合作一個新能源項目而結識,但此后便鮮有聯(lián)系。吳國建為了物色褚河地熱項目的施工隊,便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給季蘭成打了電話,稱其手里有一個叫褚河地熱項目的供熱管道工程,利潤豐厚,但前期需要投資300萬元開發(fā)費用。
季蘭成表示自己需要先了解一下褚河地熱項目相關情況。吳國建便把崔永剛向其介紹的相關情況對季蘭成進行了轉述,強調該工程項目利潤很大,且項目很快就要開工,需盡早加盟。季蘭成有些心動了,表示可以對接洽談一下。
當時,崔永剛在山西長治市金地資源勘查開發(fā)公司(以下簡稱“金地公司”)上班。2019年3月8日上午,季蘭成、吳國建相約來到山西長治,在金地公司與崔永剛會合。吳國建向季蘭成引薦了崔永剛,稱他是這個項目的主導人。
崔永剛在向季蘭成介紹時表示,這個工程總體項目有十個億的工程量,具體有電力站、管線等工程可以做,利潤在25%以上。崔永剛還表示,這個工程的項目部已建好,施工圖紙已經完工,總包方也已全部聯(lián)系好,只是項目前期運作還有300萬元的資金缺口。
為了取得季蘭成的信任,崔永剛提議幾人一起到項目現場去看一下。于是他們驅車來到許昌市禹州市小劉村一個項目部考察。該項目部共有4層樓,就在小劉村村委旁邊,項目部門口放置著一塊牌匾,上面寫著“中核坤華能源褚河地熱項目籌建處”,但整個項目部樓里卻空無一人。
經一番協(xié)商后,季蘭成答應先拿出200萬元作為這個工程的前期開發(fā)費用。崔永剛和吳國建當場答應給季蘭成5億左右的工程量,并允諾在季蘭成支付200萬元先期開發(fā)費用后,項目就立刻開工。
2019年3月12日,幾人相約在河南鄭州一酒店簽訂相關合作手續(xù)。在酒店,按照季蘭成的提議,三人簽了一份借款協(xié)議,大致內容是:崔永剛、吳國建以吳國建的名義向季蘭成借款200萬元,用于褚河地熱項目前期開發(fā),吳國建承諾該項目建設施工部分分包給季蘭成所在的建筑單位施工,借款約定按時歸還,崔永剛自愿對借款提供無限擔保責任。
3月14日,季蘭成安排公司會計將200萬元先期開發(fā)費用轉賬至吳國建名下的銀行賬戶。吳國建將收到上述款項的信息告知崔永剛后,崔永剛授意其將200萬元轉賬到自己的司機徐佳義名下的一張交通銀行卡(以下簡稱“案涉銀行卡”)里。
第二天,吳國建將款項匯入后,崔永剛一直持有并使用案涉銀行卡。據崔永剛案發(fā)后供述稱,這200萬元都被其一個人用掉了,一部分用在項目的前期運作上,包括汽車加油、住宿、買酒,購買辦公沙發(fā)等,另一部分則被其在“陌陌”上消費了。相關證據顯示,案涉銀行卡中的65萬元被崔永剛通過充值“陌陌”幣的方式,直接用于支付其個人消費。
2019年3月17日,在付款后的第三天,季蘭成就安排公司項目負責人楊雙根與吳國建、崔永剛對接,但是對方卻遲遲沒有開工,并一直找借口推脫。同年4月,季蘭成派楊雙根來到禹州,催促項目盡快開工,其間還多次打電話聯(lián)系崔永剛詢問開工事宜,但崔永剛總是以各種理由推脫。
在季蘭成多次詢問下,吳國建終于承認已經沒有這個工程了。據季蘭成表示,其事后在各個網站上查閱過,發(fā)現根本沒有這個工程,這才知道被騙了,遂報警致案發(fā)。
崔永剛因涉嫌犯罪于2020年10月29日被拘留,同年12月2日被逮捕。
江蘇省溧陽市人民檢察院起訴指控崔永剛犯合同詐騙罪,于2021年4月29日提起公訴,溧陽市人民法院于當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
溧陽市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崔永剛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非法占有其中65萬余元,數額巨大,行為已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3年3月15日,溧陽市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崔永剛犯合同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一審宣判后,崔永剛表示不服,提起上訴。江蘇省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于2023年5月29日作出二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文中除崔永剛外,其余企業(yè)名及人名均為化名;本文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