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晨欖
方石的聲樂作品近年來備受推崇,本文論述鋼琴伴奏如何通過曲式結構、特色和弦來輔助歌唱的表達,分別從“樂思、詞句與情感表達”“音樂形象與意境創(chuàng)造”“和聲編配與織體創(chuàng)造”“引導、烘托歌唱者的情緒”四個方面著眼,闡述藝術歌曲《月光近,月亮遠》中鋼琴伴奏與聲樂演唱的對話。
談到中國的藝術歌曲,大家對方石都不陌生?!栋蜕礁栉琛贰段壹揖驮陂L江邊》《親愛的中國我愛你》等作品均為他近年來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他創(chuàng)作的歌曲內在張力很大,充滿激情,并在調性、演唱樣式、節(jié)奏上勇于創(chuàng)新,彰顯出獨具一格的特色。《月光近,月亮遠》感情跌宕起伏,調式節(jié)奏多變,除了旋律上的優(yōu)美,鋼琴伴奏部分也是多姿多彩。筆者從方石的作品特色、作品的藝術分析以及鋼琴伴奏和聲樂演唱對話進行研析,旨在為以后演繹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礎。
方石,作曲家,1982 年畢業(yè)于武漢音樂學院理論作曲系,現(xiàn)為中國音協(xié)理事、創(chuàng)作委員會委員、湖北省音協(xié)常務副主席、國家一級作曲、武漢音樂學院客座教授、湖北省中青年專家、湖北省政協(xié)委員。方石用他獨特的音樂語匯表達了對音樂藝術的追求。
其一,他對紅色題材的運用有獨到之處,將學院派的專業(yè)作曲技法與大眾審美相結合,還不失民族性與地域性,體現(xiàn)了歌曲的藝術價值。即使是莊重嚴肅的題材,方石也會賦予其樸實、真誠的心境,使大眾產生共鳴。例如,歌曲《月光近,月亮遠》就是從平民化的視角,通過通俗易懂的歌詞、轉換自如的調性表達出了最真摯的情感。
其二,環(huán)境對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有著很深的影響。方石的作品中有一部分是描寫土家族質樸的生活場景或者純真的愛情故事,并有意識地活用土家族中典型的口語、方言進行音樂化的表達。例如歌曲《挨到起》,這種民間口語音樂化使音樂作品更富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和生活氣息。
其三,除了善于運用民間口語音樂,方石也注重將民族音樂進行時尚化的處理,在堅持傳統(tǒng)民族音調的同時又順應時代的需求,在和聲配器、演唱方式、題材等方面都進行了新的探索,對年輕人也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體現(xiàn)出風格多樣化的藝術特征。
曲式結構對演唱者對于歌曲的把握以及情緒的表達起著重要的作用。作品《月光近,月亮遠》為單三部曲式(見表1)。
表1 《月光近,月亮遠》曲式分析
前奏(1~7 小節(jié)):以弱起小節(jié)起始,整體在G大調上進行陳述,以左右手交替進行的三連音模進開始,相互追逐,三連音的使用打破了較規(guī)整的節(jié)奏,更能使音樂積累情緒,富有柔情,像平靜的湖面上蕩漾的水波紋,整體營造了寧靜的氛圍。緊接著在第4 小節(jié)末尾,右手以八度三連音進入,左手密集的十六分音符加上右手連續(xù)的八度遞進以及兩個重音記號與漸強的推動,好似平靜的湖面被丟進一塊石頭,但又迅速回歸平靜,為接下來的演唱作好了充分的情緒準備。
A 段(8~19 小節(jié)):是由a 與a’兩個同頭異尾的樂句構成的方整性樂段,依舊在G 大調上進行陳述,鋼琴伴奏的八分音符匿音與歌詞描繪的種種美景融為一體,使純凈抒情的旋律更加空靈。
B 段(20~29 小節(jié)):是由b 與b’兩個同頭異尾的樂句構成的方整性樂段。這段的情緒與A 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通過兩個小結間奏的轉折,巧妙地轉換為同主音小調,整體在g 小調上進行陳述,主旋律的休止符與鋼琴伴奏的密集十六分音符顯示出急促緊湊的律動。強烈的顆粒感豐富了歌曲的情緒,通過28~29 小結的遞進,又將整體轉換為明亮的G 大調,承上啟下,為歌曲的副歌部分作準備。
C 段(30~39 小節(jié)):是由c 與d 兩個對比樂句構成的方整性樂段,在G 大調上進行陳述,這個部分為全曲的高潮部分,旋律大氣磅礴,情緒充沛。鋼琴伴奏的緊湊三連音柱式和弦增強整體的音響效果,情感濃郁的同時不失鏗鏘有力。隨后兩個小結的過渡,又借暗淡的g 小調引出全曲的尾聲。
尾聲(40~48 小節(jié)):就像暴風雨后的寧靜,又回到平靜的情緒,在柔和的g 小調上進行陳述,好似心情沉淀下來,經歷過吶喊后還是默默低吟,接受著殘酷的事實。
1.弱起節(jié)奏的情感表達
節(jié)奏是音樂構成的第一要素。所謂弱起節(jié)奏,有多種情況。比如,弱拍和弱位的起唱就有所不同,此節(jié)奏在歌曲中,表現(xiàn)了含蓄、感懷的情緒,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歌曲《月光近,月亮遠》中運用了大量后半拍起音的節(jié)奏,如律動緊湊的B 段,就是從一個弱拍的后半拍“曾”起始。在演唱的時候,演唱者要注意把重拍落在“曾經”的“經”上。特殊的強弱在情緒上增添了緊迫感,更能表達出B 段的情緒,描繪出戰(zhàn)場上硝煙彌漫的場景,與前后兩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2.休止符的重要性
對一首音樂作品來說,有聲的音符固然重要,但是往往無聲的休止符雖然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卻容易被人忽視。歌曲《月光近,月亮遠》中的前奏部分,在連續(xù)一段旋律之后,并沒有緊接著進入歌唱部分,而是由一個八分休止符過渡。此時的休止符像是演唱者的內心醞釀,連接著聽眾的心。演唱者如果這時忽略休止符直接進行演唱,一方面沒有作好充足的準備,略顯急促;另一方面會使聽眾在聽覺上與所期待的不符,造成落差感。
3.音高的把握
音高問題是指各種音調高低不同的聲音。演唱者只有把握好音高問題,才能更好地塑造音樂形象。例如,筆者在演唱《月光近,月亮遠》時,因為前奏的最后一個音落在Re 上,但第一句旋律“葉子在秋天飄落”的“葉”字落在Mi 上,每每演唱時總有偏差,無法表現(xiàn)歌曲的情境。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熟悉Re 到Mi 之間的音程關系,在聽覺上先形成一個固定的音高關系,其次,在前奏完成后的休止符中,做好準備工作,大腦與耳朵走在聲帶前面,保證高位置進入,這樣一來音準問題就慢慢解決了。
在藝術歌曲《月光近,月亮遠》中,伴奏與歌唱部分的樂思發(fā)展是相輔相成的,它們始終在一個情緒意境里,二者不分彼此。在該訴說的部分,樂思通過平緩的演唱方式或者特有的鋼琴演奏手法來傾訴。例如,作品的A 段,歌唱部分以連貫的八分音符來發(fā)展,在每句的句尾用二分音符來加強句與句之間的連接,而此時鋼琴伴奏部分也同樣運用跳音八分音符,使整個A 段的框架都以八分音符為基礎再繼續(xù)蔓延發(fā)展。在每個小結的后半部分,都運用加花,在保證旋律進行的同時,不忘創(chuàng)設意境,通過波浪音和弦與三連音和弦分解打破低音部分固定的八分音符進行,聲音層次上更豐富,使聽眾陶醉在演唱者的訴說里,好似置身于“陣陣落葉,滿眼蕭條,昔日生機早已不復存在”的環(huán)境中。
在聲樂作品中,鋼琴伴奏的目的是通過演奏塑造音樂形象,使演唱在鋼琴的渲染下,突出音樂所表達的美學意境。鋼琴與聲樂融為一體,通過“一唱一和”使美妙的音樂意境得到完美展現(xiàn)?!对鹿饨铝吝h》中的B 段部分區(qū)別于A 段落,從最開始的輕輕低吟訴說轉變?yōu)閳远ü麛嗟那榫w,在鋼琴伴奏與聲樂演唱上都進行了有別于A 段落的處理。例如,聲樂演唱部分在聲部上從原來的中聲部變?yōu)榈吐暡?,更有助于情緒的宣泄;節(jié)奏上,在保留八分音符節(jié)奏的同時,把二分音符轉變?yōu)槭忠舴偌由习朔中葜狗耐nD,給聽眾聽覺上的沖擊,更顯緊湊急促;同時鋼琴伴奏部分也輔助歌唱部分情緒的遞進,右手從八分音符變?yōu)槊芗氖忠舴笫植糠衷诘谝痪鋾r延續(xù)八分音符和弦半分解,第二句開始轉變?yōu)榘硕群拖仪蟹止?jié)奏,打破了原來規(guī)整的節(jié)奏,改變重音節(jié)奏,使旋律更能表達出戰(zhàn)場上那炮火轟鳴、硝煙彌漫的意境,塑造了急切渴望美好和平的堅定形象。
在藝術歌曲《月光近,月亮遠》中,鋼琴伴奏和聲與織體的發(fā)展,也是與歌唱旋律融為一體的。和聲編配方面,如“寒冷了從前的灑脫”一句的鋼琴伴奏和聲發(fā)展通過離調和弦來輔助旋律音里的bB這個音,使整體籠罩著冬日的寒意,帶有小調色彩,也為接下來第二段演唱作好鋪墊。
織體創(chuàng)作方面也暗藏著鋼琴伴奏與聲樂演唱的對話。如C 段全曲的高潮部分,旋律部分整體處在高音域位置,高聲吶喊將高潮部分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與前面段落形成鮮明的對比,同時織體部分用豐滿、深厚、莊嚴的和弦奏出了號角般的音響。三連音的密集使用使聽眾更能體會那跌宕起伏、悠揚婉轉的情感,感受到因為殘酷的戰(zhàn)爭家園毀滅、寂寞孤獨又無依無靠但還向往和平幸福的場景。
在藝術歌曲演唱過程中,鋼琴伴奏對聲樂演唱有兩種功能:其一,用鋼琴伴奏的技能、旋律音型、節(jié)奏形態(tài)及和聲效果去引導聲樂演唱者用恰當技法、音色及情感態(tài)度去演繹藝術歌曲;其二,鋼琴伴奏者恰當選用各種技法,營造音響效果,暗示歌曲的感情基調,烘托歌曲演唱過程中的情感氛圍。在藝術歌曲《月光近,月亮遠》中,A 段與B 段之間兩小節(jié)間奏部分,調性上直接轉為A 段同名小調g 調,右手的八度和弦與左手十六分音符的音階式進行,仿佛在暗示演唱者接下來的調性轉變,使演唱者更好地轉變情緒,進入情緒宣泄的狀態(tài),同時,也使聽眾深刻地感受畫面的變化,更具有戲劇性。
通過以上幾個章節(jié)的論述,本文分別從“樂思、詞句與情感表達”“音樂形象與意境創(chuàng)造”“和聲編配與織體創(chuàng)造”“引導、烘托歌唱者的情緒”四個方面闡述了藝術歌曲《月光近,月亮遠》中鋼琴伴奏與聲樂演唱的對話。四個方面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以相互關聯(lián)、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的狀態(tài)存在的。因此,我們還需從歌曲的演唱分析、曲式分析以及作者的背景資料,切實融合成整體性音樂思維,將各個方面融會貫通,形成完整的音樂體會認識思維。演唱者在這種整體性思維下去演繹這首作品,就能游刃有余地塑造作品中的音樂形象,表現(xiàn)作品內蘊藏的情感以及作曲家所秉承的樂思。
從藝術歌曲《月光近,月亮遠》的鋼琴伴奏與聲樂演唱角度進行深刻剖析讓筆者對這首作品各個音樂要素、音樂成分之間的相互關系及該曲情感思維等方面有了更豐富的二度創(chuàng)作體驗,使作品的呈現(xiàn)更加盡善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