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開展稽核工作的政策依據、主要方式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保曉睿:第四章第四十二條是關于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查事項的規(guī)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開展稽核工作的政策依據是1999 年國務院頒布的《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該條例第二十條規(guī)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受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委托,可以進行與社會保險費征繳有關的檢查、調查工作。據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于2003 年頒布了《社會保險稽核辦法》,授權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依法對社會保險費繳納情況和社會保險待遇領取情況進行核查。2018 年,中共中央印發(fā)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要求,將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基本醫(yī)療保險費、失業(yè)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tǒng)一征收。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再承擔社會保險費征繳職責。因此,在《經辦條例》中刪除了對社會保險費繳費情況核查的內容。下一步,將對《社會保險稽核辦法》進行修訂。
保曉菡: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依法對社會保險登記和待遇享受,社會保險服務機構履行服務協(xié)議、執(zhí)行費用結算項目和標準等情況開展稽核工作,在維護社保基金安全方面發(fā)揮了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開展稽核可采取日常稽核、重點稽核和舉報稽核等方式進行。
目前,社會保險登記和待遇享受等情況是核查的重點。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對參保個人領取社會保險待遇情況進行核查,發(fā)現領取社會保險待遇人員喪失領取待遇資格后本人或他人繼續(xù)領取待遇或以其他形式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立即停止待遇的支付并責令退還;拒不退還的,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依法處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保曉睿: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開展稽核工作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應當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定程序進行稽核。在稽核前,應提前將進行稽核的有關內容、要求、方法和需要準備的資料等事項通知被稽核對象,特殊情況下也可以不事先通知;應有兩名以上稽核人員共同進行稽核,出示執(zhí)行公務的證件,并向被稽核對象說明身份;可以要求被稽核對象提供與稽核事項有關的資料,可以記錄、錄音、錄像、照相和復制與稽核事項有關的資料,對被稽核對象參保、待遇享受等情況進行調查、詢問;對稽核情況應做筆錄,筆錄應當由稽核人員和被稽核單位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委托的代理人)簽名或蓋章,被稽核單位法定代表人拒不簽名或蓋章的,應注明拒簽原因;稽核結束后應書面告知稽核結果,存在違反法規(guī)行為的,據實出具意見書,要求限期整改。
二是應當實事求是、客觀公正,不得利用工作之便謀取私利;保守被稽核單位的商業(yè)秘密以及個人隱私;為舉報人保密?;巳藛T存在與被稽核單位負責人或者被稽核人之間有親屬關系;與被稽核單位或者稽核事項有經濟利益關系;與被稽核單位或者稽核事項有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稽核公正實施等情形的,應當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