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電子化簽名的證據(jù)歸屬及其鑒定面向研究

        2023-12-14 00:00:00李學軍陳雨晗
        數(shù)字法治 2023年5期
        關鍵詞:電子數(shù)據(jù)筆跡鑒定

        內容提要: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及無紙化辦公的需要,電子化簽名被廣泛應用。以傳統(tǒng)筆跡形態(tài)呈現(xiàn)、以電子數(shù)據(jù)方式形成并存儲的電子化簽名,具有筆跡物證和電子數(shù)據(jù)兩種證據(jù)歸屬。電子化簽名在概念上和邏輯上與電子簽名存在沖突,不宜用《電子簽名法》來判斷其真實可靠性,而應從筆跡物證和電子數(shù)據(jù)兩個層面展開。對于筆跡鑒定,在人的書寫習慣未根本性改變的基礎上,可以注重于書寫條件變化而展開,且鑒定方法以及電子化簽名的檢材和樣本也需遵循特定的要求。對于電子數(shù)據(jù)鑒定,可圍繞篡改偽造、挪用、濫用和抵賴等情形展開,其與筆跡鑒定存在內在的邏輯及步驟聯(lián)系。當電子化簽名與其他技術結合時,可按照其他技術常用的鑒定方法驗證可靠性;而電子化簽名的量化鑒定則還在研究進程中。因此,為充分實現(xiàn)電子化簽名的價值,還需在其應用及鑒定層面進一步完善、發(fā)展。

        關鍵詞:電子化簽名 證據(jù)歸屬 筆跡 電子數(shù)據(jù) 鑒定

        一、引言

        簽名,也稱為簽字,系有書寫能力者即認識文字并能寫出文字的人,手持鋼筆、鉛筆、圓珠筆、毛筆等書寫工具,在紙質材料上以有色墨料寫成的自己的名字。無論古今中外,簽名均意味著紙質材料里的文字內容已被簽名者認可,或是簽名者的意思表達,因此,一些文書的形成,如合同或協(xié)議、遺囑、委托函、申請書等,都需當事人親自簽名以示文書的真實可靠性。

        隨著互聯(lián)網的問世和廣泛使用,以及計算機等電子設備的迭代升級,電子商務已常態(tài)化,諸多商貿活動也不再需要當事方線下謀面而為。但虛擬化的相關線上操作,卻帶來新問題,即電子商務相關文書的真實性和效力令人質疑。為此,我國于2005年施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以下簡稱《電子簽名法》),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些問題。只是,其關鍵詞,即“電子簽名”雖可確認電子商務方的身份,在功能上有等同于紙上簽名的效力,但其涉及的“簽名”,即便打印成文,也不具備傳統(tǒng)紙上簽名的形態(tài)樣式,不便人們“一目了然”地知悉相關人是否已簽名,因為該“電子簽名”是基于密碼學及現(xiàn)代科技而研發(fā)出的一種數(shù)字式鎖定或核查身份的技術手段。

        或許恰恰是因為人們普遍愿意直接觀看到“可視可識”的具體簽名,故而相關技術的研發(fā)有了突破性變革:無須認證特別是電子認證、無須關聯(lián)密碼學,人們的手寫簽名可以直接在電子屏板上形成并呈現(xiàn)。該技術于2011年開始在我國試點、推廣【相關報道集中出現(xiàn)在2011年之后:如2011年3月《山西經濟日報》報道中國移動山西太原部分營業(yè)廳運用電子屏板簽字系統(tǒng);2011年9月《人民郵電報》報道Wacom公司提供手寫簽名軟件,實現(xiàn)被國家法規(guī)認可的營業(yè)廳無紙化辦公;2014年《通信世界》報道Wacom公司承擔了中國移動的電子手寫簽名項目,用戶可以確認信息后在簽名數(shù)位板上進行手寫簽名。此外,有關電子化簽名技術與應用的專利和科技研究成果也逐漸增多,出現(xiàn)了諸如遠程簽署文件,以及在自助終端、酒店、教學、辦公、醫(yī)療、民航等領域的電子屏板技術專利?!?,相應的,以專用筆或手指在電子屏板即電腦、手機、數(shù)位板等電子設備的屏幕或平板上簽寫自己名字并同步存儲于電子設備或打印在相關紙面的電子化簽名逐漸在銀行業(yè)務辦理、房產售賣、保險行業(yè)廣泛應用。特別是,應近三年來新冠疫情防控的需求,大量工作線上展開,如遠程提訊或會見犯罪嫌疑人、線上開庭審理案件、線上筆試考生等,越來越多的文書材料均需相關人員線上簽名,于是,電子化簽名的應用場景進一步擴大。

        無疑,電子化簽名的問世,特別是其應用場域的不斷擴展,提高了簽名的效率,也降低了成本,即隔空就可生成讓人看得見、讀得懂的形態(tài)化簽名,并能大量省去紙質材料的使用及存儲空間。但就這些最終可在相關協(xié)議、委托函等文書上呈現(xiàn)并打印出來的簽名之真?zhèn)危c傳統(tǒng)紙質材料上的簽名一樣時有爭議,相關問題同樣頻出:某協(xié)議或委托函等文書上的電子化簽名是否由該姓名者本人所簽?

        為解決真?zhèn)螁栴},實務中通常將其委托給鑒定機構進行鑒定,因為,簽名的真?zhèn)螌崬樵V訟中的專門性問題,理應由有專門知識的專業(yè)人員即鑒定人員來解決。但卻又出現(xiàn)了新問題:有的鑒定機構認為電子化簽名與傳統(tǒng)紙質筆跡有別,因此本機構不具備資質而終止鑒定;【參見肖某某訴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2021)吉0104民初6781號民事判決書。】有的法院認為,電子化簽名屬于電子簽名圖案,應進行電子數(shù)據(jù)真實性檢驗而非以圖案筆跡鑒定來對其真實性進行驗證;【參見陳某、賓某某等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案,廣東省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2022)粵20民終4589號民事判決書?!坑械蔫b定機構雖視電子化簽名為筆跡進而進行了相關鑒定,但因缺乏針對電子化簽名鑒定的方法及規(guī)范且就樣本的選擇未達成共識等原因,鑒定意見的可靠性被人質疑。【參見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惠州中心支公司訴羅某幸、羅某卓、羅某浩、羅某興、楊某某、楊某端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廣東省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粵13民終3677號民事判決書?!?/p>

        與“電子簽名”相比,電子化簽名有本質上的不同,即電子化簽名能以看得見的“形象”樣態(tài)即傳統(tǒng)的筆跡形式呈現(xiàn),但其卻是以電子數(shù)據(jù)的方式形成并存儲。那么,電子化簽名究竟是屬于電子數(shù)據(jù)進而需以電子數(shù)據(jù)鑒定方式就其真?zhèn)芜M行鑒定,還是屬于傳統(tǒng)筆跡物證、以筆跡鑒定方式就其真?zhèn)芜M行鑒定?且即便歸屬于筆跡物證之列,那么又該如何針對電子化簽名的特質性展開鑒定以確保相關鑒定意見真實可靠?顯然,當下就這些問題已有了紛爭及疑惑,因此,有必要就電子化簽名的界定、證據(jù)歸屬及其鑒定面向等展開理論上的探析。

        二、電子化簽名的界定及其與電子簽名的關系困惑

        (一)電子化簽名的概念界定

        電子化簽名,也有稱之為“電子簽名筆跡”【王勇、涂舜:《電子簽名筆跡:概念厘定及稱謂解析》,載《河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22年第2期?!俊坝|屏電子簽名”【黃李彥、詹康輝、周廣存:《觸屏電子簽名與紙筆簽名的筆跡特征比較研究》,載《刑事技術》2020年第6期?!俊皵?shù)字手寫筆跡”【閆龍飛:《數(shù)字手寫筆跡的特點及其檢驗研究》,載《北京警察學院學報》2015年第3期?!俊半娮踊东@的簽名【 Heidi H. Harralson, Forensic Document Examination of Electronically Captured Signatures, Digital Evidence and Electronic Signature Law Review,Vol.2012(9),p.67-73.】(Electronically Captured Signatures)”的,但究竟何為電子化簽名?迄今為止,并未有權威或統(tǒng)一的界說。而從其形成過程及相關特點來看,筆者認為,所謂電子化簽名,是人們在電子屏板【電子化簽名通常在電子屏板上書寫形成并呈現(xiàn)。電子屏板包括在線上或線下辦理業(yè)務、簽署文件時,以電子化方式簽名需使用的手機、平板電腦、觸摸屏、數(shù)位板等。當然,也可將電子屏板稱為電子手寫板、電子書寫板、書寫屏等。由于此類屏板,既包括專用于書寫電子化簽名的數(shù)位“板”、書寫“板”(如漢王、Wacom公司的產品),也包括非專用于書寫電子化簽名,但其“屏幕”同樣可用于書寫并呈現(xiàn)簽名的手機、平板電腦、觸摸屏等,因而本文以“電子屏板”這一術語統(tǒng)稱前述各種“板”“屏”?!考词謾C、電腦、數(shù)位板等電子設備的屏幕或平板上,用專用電子筆或手指觸屏書寫形成的,能夠記錄并呈現(xiàn)書寫人書寫動作軌跡,切實反映書寫動作習慣、以姓名為內容、以電子數(shù)據(jù)為信息載體或存在介質的文字痕跡。相較于傳統(tǒng)紙上簽名而言,電子化簽名具有如下特點:(1)其書寫工具乃專用電子筆如電容筆、電磁筆、壓感筆,或者書寫者的手指頭;書寫載體即電子屏板為非紙質的電子設備之屏板,如手機或電腦顯示屏幕、數(shù)位板、智能教室電子黑板等。(2)其形成時,不僅在電子屏板上呈現(xiàn)書寫人相關文字筆跡的靜態(tài)特征,進而直觀地反映出書寫人慣常的書寫動作習慣,而且還可能因相關電子設備的專用性(如Pendotech品牌的“筆跡精靈”或Wacom品牌的CTL-472等),其書寫時的筆畫、筆序、筆壓、筆速、簽署時間等動態(tài)特征將被留存在電子設備里。(3)其外在形態(tài)的呈現(xiàn),并非由傳統(tǒng)墨料即墨水、圓珠筆油等染料或顏料來展示,而是因專用電子筆或人的手指觸碰電子屏板等傳感設備后,引發(fā)位置和壓力等信號變化來展現(xiàn)。(4)其在形成、傳輸、使用、存儲各個環(huán)節(jié)以電子數(shù)據(jù)為存在介質,實現(xiàn)了電子化辦公和高成效等目的。

        (二)電子化簽名與電子簽名的關系困境

        “電子簽名”與“電子化簽名”僅有一字之差,但其內涵與外延不同,且二者間的關系紛繁復雜。明確電子化簽名與電子簽名的關系,對于電子化簽名是否適用《電子簽名法》來評判其真實可靠性,以及如何在實務中鑒定電子化簽名的真?zhèn)涡詿o疑十分重要。而現(xiàn)有的法律界說及實務案例均表明,電子簽名與電子化簽名間的關系模糊不清。

        1.從法律層面觀覽

        《電子簽名法》第2條規(guī)定,“電子簽名”是指數(shù)據(jù)電文中以電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識別簽名人身份并表明簽名人認可其中內容的數(shù)據(jù)。換言之,識別簽名人身份并表明簽名人認可數(shù)據(jù)電文中內容的,是含于或附于數(shù)據(jù)電文之中的“數(shù)據(jù)”。電子化簽名是否滿足這一要素,決定電子化簽名能否被電子簽名的定義所包含。

        2.從實務層面探析

        在北大法寶以“電子簽名”為關鍵詞檢索裁判文書,共獲得131250篇(1993—2022年)。通過抽樣選取,在每年的案件中選取1/500的案件(不足500個案件的年份選取1件),共262個案件。其中,有152個案件的裁判文書明確闡釋了“電子簽名”所指代的技術內容。在這152個案件中,電子簽名指代的技術內容主要體現(xiàn)于:電子化簽名、數(shù)字簽名、電子郵件、短信、密碼等(見圖1)。

        判決書中電子簽名所指代的技術手段,主要為電子化簽名和數(shù)字簽名。但涉及《電子簽名法》的電子化簽名案件量卻遠遠少于數(shù)字簽名:81個應用電子化簽名的案件中,只有5個案件涉及《電子簽名法》,占比6%。其中,4個案件采取了電子化簽名與數(shù)字簽名相結合的技術,法院認定其滿足《電子簽名法》對于電子簽名的定義和可靠電子簽名的要求;1個案件中僅應用電子化簽名,法院未認定其滿足電子簽名的定義,并依據(jù)《電子簽名法》第3條認為“僅以無電子簽名不能否認合同效力”【參見李某某訴北京領先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等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北京金融法院(2022)京74民終1139號民事判決書?!?。59個使用數(shù)字簽名的案件中,29個案件適用《電子簽名法》,占比49%。換言之,實務中,雖從形式上以“電子簽名”指代電子化簽名,但是在實質的法律適用上,電子化簽名很少適用《電子簽名法》,《電子簽名法》難以在電子化簽名的規(guī)范應用中發(fā)揮作用。

        電子化簽名與電子簽名的關系不清,原因是對于電子化簽名這一事物本身的認知不足。因此,本文從電子化簽名的證據(jù)歸屬這一角度對電子化簽名予以探析,然后在此基礎之上厘清電子化簽名與電子簽名、《電子簽名法》的關系,并明確電子化簽名的鑒定面向。

        三、電子化簽名的證據(jù)歸屬

        (一)電子化簽名證據(jù)歸屬的實務樣態(tài)

        對于電子化簽名真?zhèn)蔚馁|疑,法院及關涉的鑒定機構有多種處理方式。在北大法寶上以“電子簽名”和“筆跡鑒定”為關鍵詞,或以“電子簽名”“電子數(shù)據(jù)”和“鑒定”為關鍵詞全文檢索,再經人工篩選,剔除與電子化簽名無關的案件,共獲得相關案例235個。對這235個案件判決書進行閱讀分析,發(fā)現(xiàn)法院及關涉的鑒定機構對于電子化簽名真?zhèn)钨|疑的相關處理大致有以下四種情況(見表1):

        由此可見,法院及關涉的鑒定機構對于電子化簽名真?zhèn)钨|疑的相關處理并不一致。電子化簽名是數(shù)字技術和生物特征結合的產物,因此將其歸屬于筆跡或電子數(shù)據(jù)這兩種處理方式的存在均有其一定合理性。而從電子化簽名是“非關聯(lián)性證據(jù)”這一處理方式,可以看出,目前的電子化簽名很多時候并未能夠發(fā)揮作用。身份需通過人臉識別、上傳身份證等環(huán)節(jié)來輔助證明,則從側面反映出電子化簽名的相關制度以及規(guī)定并不完善,導致人們不認可電子化簽名的作用及價值。

        筆者認為,應將電子化簽名是否為當事人書寫納入案件事實重建中的考量,且電子化簽名具有筆跡和電子數(shù)據(jù)雙重證據(jù)歸屬,但兩種歸屬下的電子化簽名對案件事實的查證、確定各有側重。因此,應在理論上同時從上述兩個角度對電子化簽名進行分析,實踐中也應結合兩種證據(jù)歸屬對電子化簽名的真實可靠性進行鑒定。

        (二)電子化簽名歸屬于筆跡的理論探析

        電子化簽名歸屬于筆跡具有理論基礎。所謂筆跡,從理論上言,是人們在某種書寫動機下,把大腦中記憶的文字符號表象通過神經系統(tǒng)的傳導,由書寫器官控制書寫工具外化形成的、能夠反映書寫者個人書寫特點的形象系統(tǒng)?!緟⒁婈悤约t:《司法筆跡鑒定》,科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10頁?!恳簿褪钦f,筆跡,不僅僅是文字內容的具體表達,而且其所呈現(xiàn)出的形象學或形態(tài)學跡象,還能反映出書寫者個人獨有的書寫動作習慣——而正是基于筆跡所呈現(xiàn)出的外在的、物理性的形態(tài)學跡象即筆跡特征,便可以識別其反映出的不同書寫人的不同書寫動作習慣,進而認定筆跡的具體書寫人究竟是誰。因此,筆跡也被稱為筆跡物證。

        結合如上理論基礎,筆者認為,借助當代科技成果形成的電子化簽名,完全可歸屬為筆跡物證。

        首先,從人自身而言,能用手指頭或專用電子筆等新式書寫工具在手機、電腦、數(shù)位板等電子屏板上簽名以示其記錄下了相關文字,或對相關文字內容予以認可的人,其一定已依據(jù)傳統(tǒng)的書寫筆跡方式形成了每個文字、符號的自我書寫動作習慣;而其經過長期書寫學習、訓練、使用,已在大腦皮層形成以第二信號系統(tǒng)為主、第一信號和第二信號相互作用的條件反射系統(tǒng)即高度自動化的書寫動力定型,無論其在何種書寫載體上、以何種工具書寫,均會依靠神經系統(tǒng),自動有節(jié)律地將包括自己姓名在內的文字符號書寫出來,而這些文字符號的書寫壓力、方向、幅度、間隔、速度、筆順、連筆等特征,也就會自然呈現(xiàn)。

        其次,從書寫載體即電子屏板來看,常見的技術主要有電阻式、電容式、電磁式,它們均遵循一定的物理原理與數(shù)學公式,計算出人在電子屏板上書寫文字符號筆畫時的過程坐標;【參見陳維娜:《電子簽名筆跡量化檢驗的可行性探究》,載《刑事技術》2018年第4期。】而絕大多數(shù)屏板具有壓感【筆者對友基、樂寫、Wacom、Xppen、高漫、漢王等品牌的110個電子屏板參數(shù)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其中107個具有壓感級別這一參數(shù),可以感應到人的書寫壓力?!?,能根據(jù)書寫人書寫文字時用力的大小,呈現(xiàn)出不同粗細、深淺的筆畫線條。電子屏板上述技術原理,無疑能讓人的書寫動作習慣較好地通過筆跡的形式反映出來。橫向上,書寫人起筆、運筆、停筆的位置決定了筆跡的坐標;縱向上,書寫人書寫過程中的壓力決定了筆跡的粗細、深淺。筆跡的坐標和粗細深淺決定了筆跡所呈現(xiàn)的形態(tài)及相關特征?!緟⒁娪诒?、杜英杰、班智慧:《電子觸控筆簽名與正常簽名筆跡特征比較的實驗研究》,載《中國刑警學院學報》2017年第4期?!?/p>

        最后,從書寫人與電子屏板、專用電子筆或手指頭的關系看,手機、電腦、數(shù)位板等電子設備上的屏板無疑與紙質材料大有不同,專用電子筆或手指頭與人們常規(guī)使用的鋼筆、鉛筆、圓珠筆等也有所不同。因此,初始用手指頭或專用電子筆在電子屏板上簽名,無疑會出現(xiàn)落筆遲疑、書寫速度變化等書寫動作習慣受干擾的情形;但隨著電子設備在人們工作、學習、生活中普遍運用,特別是當下不少場域都在推廣運用電子化簽名設備及技術,故而,人們逐漸熟悉在電子屏板上的簽名、寫字,相應地,人們漸漸能消除環(huán)境因素、心理因素對筆跡的影響,更好地將自己的書寫動作習慣體現(xiàn)于電子化簽名中。因此,在電子屏板上手寫形成的電子化簽名同樣可以反映書寫人的書寫動作習慣,具有筆跡的形態(tài)學意義,可以歸屬為筆跡物證。

        歸屬于筆跡物證的電子化簽名,因其自然地呈現(xiàn)出書寫人的筆跡特征,反映出不同人的不同書寫習慣,所以,可便捷地實現(xiàn)身份認證的功能。雖然數(shù)字簽名、密碼等電子簽名技術在《電子簽名法》的明文規(guī)定下被賦予了同等的身份識別之功能,但該功能蘊含或附著于數(shù)據(jù)之中,還需依據(jù)U盾、證書等物理介質才能真正實現(xiàn),故相對于電子簽名而言,電子化簽名直接呈現(xiàn)出的形態(tài)學痕跡即筆跡之特征,更便于簽名人身份的識別。

        (三)電子化簽名歸屬于電子數(shù)據(jù)的理論探析

        電子化簽名的形成、傳輸、使用及存儲,均以電子數(shù)據(jù)的形式存在,離不開電子數(shù)據(jù)這一信息載體或存在介質。

        從形成過程來看,電子化簽名的形成技術主要有電阻模擬量技術、電流感應技術、電磁感應技術?!就ⅰ?2〕?!侩娮踊灻男纬墒菍鴮懭嗽陔娮悠涟迳系臅鴮憚幼鲝墓P畫的坐標和深淺粗細等維度記錄下來,同時轉化為數(shù)據(jù),并通過采集系統(tǒng)的屏板加以顯示。電子化簽名形成時生成的電子數(shù)據(jù),或是實質上的原始底層數(shù)據(jù),即以筆跡的簽名時長、書寫力度、書寫速度、書寫坐標為代表,如Movalyzer軟件可以記錄筆跡的原始數(shù)據(jù);或是主要以其哈希值、MD5值等為代表的簽名圖像數(shù)據(jù)。

        電子化簽名的傳輸及使用,即電子化簽名附著于合同、協(xié)議等文書并經傳輸以用于所需的商務、辦公等活動的這一過程,在不同領域呈現(xiàn)不同的形式與特點,而每一種形式都離不開電子數(shù)據(jù)這一信息載體。第一種為“整體型”,這種類型下電子化簽名的使用及傳輸通常是完整系統(tǒng)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常見于銀行、醫(yī)療等領域,如銀行系統(tǒng)的“手寫數(shù)字簽名系統(tǒng)”【參見馬臣云:《手寫數(shù)字簽名助推金融無紙化》,載《金融電子化》2014年第4期?!?。該類型電子化簽名除書寫簽名外,其他環(huán)節(jié)一般均沒有人為操作;各個流程均在系統(tǒng)中完成,其真實性、可靠性依賴于系統(tǒng)的設置。第二種為“分離型”,這種類型下電子化簽名的使用及傳輸多為線上辦公或線上商務:一方通過手機、平板等終端設備在文書上進行電子化簽名,并通過微信、郵箱、上傳網站等方式將簽名或者簽名所附的文書傳輸給接收方,即以微信記錄、郵件、網頁數(shù)據(jù)等電子數(shù)據(jù)的方式將附有電子化簽名的文書傳輸出去并使用——在學校畢業(yè)論文系統(tǒng)【參見《關于啟用大學生畢業(yè)設計(論文)管理系統(tǒng)電子簽名功能的通知》,載北京物資學院新聞中心官網,https://news.bwu.edu.cn/info/1021/45070.htm,2023年5月10日訪問?!恐泻炇鸩⑸蟼饔须娮踊灻恼撐谋銓儆谶@種類型。該類型中的電子化簽名在書寫、傳輸、使用過程中均有可供人為操作的環(huán)節(jié),于是便有了容易被濫用、盜用的可能。

        電子化簽名在生成的同時,便以電子數(shù)據(jù)為介質存儲于計算機及服務器中。防止篡改是存儲過程中的重中之重;以電子數(shù)據(jù)存儲的電子化簽名及其所附的文書均可能產生篡改的情況,若篡改,電子數(shù)據(jù)會發(fā)生相應的改變。

        (四)電子化簽名與電子簽名的關系判定

        考慮到電子化簽名的形成要素及《電子簽名法》對電子簽名的界定和該制定法的相關條文寓意,并結合前述裁判文書中電子化簽名和電子簽名的具體展現(xiàn),筆者認為,電子化簽名難以被電子簽名的概念所包含。

        電子化簽名可歸屬于筆跡之列,代表著電子化簽名具有傳統(tǒng)紙上簽名的屬性,即以電子化簽名的外觀形象特征也就是筆跡特征,便能認知簽名者的書寫動作習慣,進而判斷簽名者是誰。顯然,該屬性并非電子簽名所有。第一,從概念上看,電子簽名是指數(shù)據(jù)電文中以電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識別簽名人身份并表明簽名人認可其中內容的數(sh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需用U盾、證書等基于密碼技術而生成的物理介質來識別簽名人身份;而電子化簽名的形成要素,特別是其筆跡歸屬,則意味著對簽名人身份的識別重點,在于其以具體的“外貌形態(tài)”呈現(xiàn)出的簽名者簽寫名字時的書寫動作習慣。換言之,電子化簽名有著與傳統(tǒng)紙上簽名極為契合的直觀性,便于人們一目了然地順暢使用;而非電子簽名的數(shù)據(jù)中隱含著的公、私密鑰等密碼,難以直接呈現(xiàn)。第二,從邏輯上而言,電子簽名法的立法目的是實現(xiàn)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有等同的功能。如若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是有包容關系的概念,則無須用功能等同的規(guī)則來確立電子簽名的效力。因此,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屬于兩個互不包容、相互對立的概念——而既然電子化簽名具有手寫簽名的屬性,那么其便難以被電子簽名的概念所包含。

        筆者認為,概念和邏輯的前述沖突,決定了不宜適用《電子簽名法》來判斷電子化簽名的真實可靠性。此外,還有兩點原因也同樣表明,電子化簽名不宜適用《電子簽名法》:第一,電子化簽名并非《電子簽名法》推薦的技術?!峨娮雍灻ā吩趯﹄娮雍灻枰院暧^規(guī)定后,其第16條以后均為有關數(shù)字簽名電子認證服務的規(guī)定,而這些規(guī)定均與電子化簽名技術無關聯(lián)。第二,電子化簽名的廣泛應用產生于《電子簽名法》施行之后,盡管《電子簽名法》經歷了2015年和2019年的兩次修正,但并沒有在主體內容上有變動,無疑依然無法對電子化簽名的應用進行有效的規(guī)范。因此,對于電子化簽名,應從筆跡和電子數(shù)據(jù)兩個層面審查其可靠性,若產生爭議,可以進行筆跡鑒定和電子數(shù)據(jù)鑒定,而非依照《電子簽名法》來判定其真實、可靠與否(見圖2)。

        四、電子化簽名的筆跡鑒定展開

        電子化簽名的筆跡鑒定是在出現(xiàn)電子化簽名真?zhèn)螤幾h后啟動的一種確認簽名身份的措施。因為簽名時用的書寫工具及書寫載體等均異于傳統(tǒng)的簽名,所以電子化簽名的筆跡鑒定如何更為科學、可靠地解決簽名者的真?zhèn)紊矸葜疇?,無疑需要結合實務中的樣態(tài)并從理論上進行探析。

        (一)電子化簽名筆跡鑒定的實務情況

        在前述157個法院或鑒定機構認為電子化簽名歸屬于筆跡,并應鑒定申請而啟動電子化簽名筆跡鑒定的案件中,筆跡鑒定的委托、實施以及鑒定意見的出具、采信呈現(xiàn)出了不同的情況(見表2)。

        對如上157個涉及電子化簽名筆跡鑒定的案件進行分析總結后發(fā)現(xiàn),電子化簽名筆跡鑒定目前主要有三大困境:(1)電子化簽名檢材的要求未明確,實務鑒定中,往往法院或關涉的鑒定機構認為缺少“電子化簽名原件”——或是因為僅有復制的紙質文書或簽名,或是因為缺少保存和提取電子化簽名的電子圖片及數(shù)據(jù)、電子化簽名所附著文書的電子文書及數(shù)據(jù)的措施,因而不具備鑒定條件。此外,具備充足比對條件的樣本也較少。(2)技術有限、電子化簽名筆跡鑒定標準缺乏、鑒定人的能力和認知不同,導致是否可以對電子化簽名進行鑒定的評判標準并不一致。(3)法院對于電子化簽名的效力以及在文書簽署中的重要性認知不一,導致對于電子化簽名鑒定意見的采信標準也有不同。

        隨著電子化簽名的逐漸增多并普及,電子化簽名的筆跡鑒定將會時有出現(xiàn)。而結合實際案件中發(fā)現(xiàn)的前述三大問題,本文從電子化簽名筆跡鑒定的理論基礎和技術方法兩個維度展開研究及探討,以期電子化簽名的筆跡鑒定踏上標準化、科學化之路。

        (二)電子化簽名筆跡鑒定的理論基礎

        首先,以電子化方式簽名時,人的書寫動作習慣并未有根本性改變。業(yè)經基礎學習、反復訓練、長期使用,人們的書寫動作習慣得以養(yǎng)成,并具體體現(xiàn)為特定性、反映性和穩(wěn)定性??梢哉f,恰恰是以條件反射理論、心理學、生理學等學理為支撐的該三性,為筆跡鑒定的科學性夯實了基礎,使得源遠流長的筆跡鑒定持續(xù)長存。誠然,書寫動作習慣的穩(wěn)定性嚴格意義上只是相對的,因為人的書寫動作一定程度上會受到書寫工具、書寫樣態(tài)、書寫心理等書寫條件以及書寫者年齡、身體狀態(tài)等因素的影響。但是,已達到高度自動化的動力定型的書寫動作習慣這一筆跡的本質所在,通常還是會“一如繼往”地由筆跡這一形式呈現(xiàn)出來。具體到電子化簽名,其確實與傳統(tǒng)紙上簽名有不同之處,但本質上,此簽名與彼簽名,不過是書寫器具的不同,以及簽名的“外貌”體現(xiàn)方式不同:傳統(tǒng)的簽名,系用含有色料的鉛筆、毛筆、鋼筆、圓珠筆、簽字筆等書寫工具,去觸碰紙質材料并留下色料所形成;而電子化簽名,則是由有人體靜電影響的手指頭,或能夠變動電容、電阻或紅外線的專用電子筆,去觸碰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上的屏板,觸碰點的坐標值及電容或電阻變化值則被同時存儲于電子設備并經相關軟件轉化而顯示于電子屏板上。盡管此二種簽名有如此不同,但毫無例外地未改變簽名的主體,即傳統(tǒng)紙上簽名和電子化簽名,均是由具有獨特書寫動作習慣的同一主體來完成,而該簽名主體固已形成的書寫動作習慣,雖會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響,但筆畫的連筆動作、筆順、筆速、偏旁部首的搭配比例等,均不會有本質性的改變。

        其次,電子化簽名筆跡鑒定可注重于條件變化而展開。如前所述,人們的書寫動作習慣往往會因書寫工具、書寫樣態(tài)等書寫條件因素的影響而有所變動,但即便是傳統(tǒng)的手寫簽名鑒定,也需結合具體的書寫樣態(tài)、書寫工具等書寫條件,來綜合分析、評判鑒定時在檢材簽名與樣本簽名之間所發(fā)現(xiàn)的特征差異點及符合點。而就電子化簽名而言,由于其書寫條件與傳統(tǒng)手寫簽名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對有真?zhèn)沃疇幍碾娮踊灻礄z材簽名進行筆跡鑒定時,應關注該檢材簽名與樣本簽名在筆跡特征也即書寫動作習慣方面出現(xiàn)的差異,究竟是不同人簽署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還是同一人簽署時書寫條件的不同所造成的非本質性差異,以作出真實、可靠的鑒定意見:(1)電子化簽名檢材與樣本簽名的特征差異是否系傳統(tǒng)手寫工具、紙質載體與新型電子書寫工具、書寫載體不同所造成。因為這二者在形成簽名的機理上有很大不同,以致所形成的筆跡特征之間也就存在一定差異?!緟⒁娡克矗骸峨娮雍灻P跡與普通簽名筆跡的筆跡特征比較分析》,載《中國刑警學院學報》2019年第4期。】(2)電子化簽名檢材與樣本簽名的特征差異是否系新型電子書寫工具、書寫載體之間的不同所造成。因為電子化簽名用手指還是專用電子筆書寫,會使簽名筆跡特征有所不同;再者,電子屏板還有電阻、電容、電磁、紅外線等類型之分,其均對筆跡特征存在不同影響;【參見涂舜:《不同感應方式的書寫設備對電子簽名筆跡的影響研究》,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年第3期?!慷恳痪唧w類型電子屏板的傳感器、屏幕大小、壓感、讀取速度、感應高度、分辨率等硬件技術的不同,同樣對筆跡特征也有影響?!緟⒁娻u亦、王相臣、欒儀:《不同電容屏上的電子簽名筆跡特征規(guī)律》,載《廣東公安科技》2020年第1期?!看送?,電子屏板以及專用電子筆內設的形成筆跡的數(shù)學公式、算法和模型的差異,對筆跡的形態(tài)呈現(xiàn)同樣也存在一定的影響。【參見余斌、孫濟洲等:《基于紙的物理建模的水墨畫擴散效果仿真》,載《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5年第9期。】(3)電子化簽名檢材與樣本簽名之間的差異是否系采集設備和軟件的不同所造成。因為簽名即使用同一電子屏板和專用電子筆書寫形成,但采集的設備和軟件不同,也會導致簽名與簽名之間有所差異。如單就計算機上的采集軟件而言,就有photoshop、windows電腦自帶畫圖軟件等之分,通過這些軟件設置筆畫的顏色、粗細、形態(tài)(毛筆、鋼筆、鉛筆等),便會影響電子化簽名的筆跡特征。(4)即便是產生于同一個書寫設備的電子化簽名檢材與樣本簽名,也會受到條件變化的影響。其原因在于,在電子書寫設備上書寫形成的簽名會呈現(xiàn)出書寫設備(包括電子屏板和專用電子筆)自身的特征而非人的特征。該現(xiàn)象類似用圓珠筆或鋼筆書寫時會產生其特定的筆痕特征,若將圓珠筆或鋼筆的特征認定為人的特征,則會影響鑒定的準確性。因此,正確認識書寫設備的個性特征,也為電子化簽名筆跡鑒定科學展開奠定了基礎。

        最后,雖然電子化簽名筆跡特征,也即其坐標位置和壓力大小的呈現(xiàn),往往因條件的變化導致諸多差異,但是這些差異可以被認識、研析。如前所述,筆跡特征差異由書寫設備的硬件設備技術和軟件處理技術決定并影響,而硬件設備技術遵循一定的物理原理,軟件處理技術遵循一定的數(shù)學公式、算法和模型,所以電子屏板和專用電子筆工作原理具有科學性,且鑒定專家們可就這些書寫條件變化對筆跡特征的影響展開系統(tǒng)研究,并針對性地加以運用。就目前的研析情況來看,電子化簽名產生的變化以及彼此間的差異基本可以歸結為兩種:一是筆跡特征呈現(xiàn)的全面性差異,即人的書寫動作習慣能否全面地被反映,不存在筆跡信息的減少和增加;二是筆跡特征呈現(xiàn)的精準度差異,即人的書寫習慣能否被正確、準確地反映,不存在筆跡信息的扭曲。而這些差異受客觀科學條件限制,且在逐漸被認識:(1)從全面性差異來看,就硬件設備技術而言,傳感器的種類會影響書寫動作習慣的信息采集。如單維力傳感器或組合單維力傳感器無法獲取完整的筆力信息,而多維力傳感器獲取的信息則較為全面。就軟件處理技術而言,將書寫習慣的“力”轉化為數(shù)字化的數(shù)據(jù)時,需要算法輔助完成,以減少干擾因素對有用數(shù)據(jù)的影響,而不同算法對數(shù)據(jù)有不同的處理方式?!緟⒁娏_健飛、吳寶元等:《支持筆交互的手寫設備設計與實現(xiàn)》,載《儀器儀表學報》2012年第9期。】(2)從精準度差異來看,硬件設備技術如電阻式屏板本身電阻材料的均勻性、電壓值轉化為坐標值的轉化精度等影響電阻式屏板筆跡坐標變化定位的精準度;【參見崔如春、譚海燕:《電阻式觸摸屏的坐標定位與筆畫處理技術》,載《儀表技術與傳感器》2004年第8期。】屏板或壓感筆壓力筆觸的提取采集方式會影響壓力大小的呈現(xiàn)形式?!緟⒁娦湎?、李強等:《基于數(shù)位筆壓感的三維手繪筆觸表達與深度轉換》,載《農業(yè)機械學報》2016年第5期?!寇浖幚砑夹g如坐標校準算法會影響坐標位置,【參見許榮斌、謝瑩、朱永紅:《觸摸屏校準常用算法分析》,載《工業(yè)控制計算機》2006年第4期?!坎⑶耶斪鴺诉B成筆畫時,需要將坐標點以連續(xù)而非離散的方式呈現(xiàn),不同的屏板在這一過程中遵循的算法或數(shù)學方式可能不同。【同注〔24〕?!科涟寤驂焊泄P壓力筆觸的表現(xiàn)方式與筆畫光順程度的處理也因數(shù)學公式的不同而呈現(xiàn)差異?!就ⅰ?5〕。】(3)已有學者通過研究總結出電子屏板的工作原理與筆跡特征之間的關系。如由于電阻式屏板壓感級別較低,因此書寫在電阻式屏板上的筆跡會出現(xiàn)筆畫粗細反映不明顯、書寫壓力不精準等現(xiàn)象;【參見周桂雪、潘自勤等:《電阻式手寫板采集靜態(tài)簽名筆跡特點的實證研究》,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年第1期。】由于電磁式屏板記錄、傳輸或導出字跡時存在信號的處理、增加和減少,電磁式屏板會出現(xiàn)直起筆因信號增加轉化為頓壓起筆等現(xiàn)象?!緟⒁娭芄鹧?、艾攀楓、潘自勤:《電磁式手寫板數(shù)字簽名的靜態(tài)筆跡特點研究——以Wacom Bamboo Slate CDS610S數(shù)位板為例》,載《中國司法鑒定》2019年第5期?!繐Q言之,當下學界就電子屏板對筆跡的影響在定性的層面已有一定認識,卻未從定量角度,就具體硬件參數(shù)與軟件算法對筆跡特征影響展開研究?;谧鴺俗兓c壓力大小的呈現(xiàn)受硬件設備技術和軟件處理技術等客觀條件制約,筆者認為,隨著認識和研究的深入,電子化簽名鑒定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將逐步提高。

        (三)電子化簽名的筆跡鑒定方法

        因為電子化簽名可能受前述諸多條件因素的影響而呈現(xiàn)出不同的筆跡樣態(tài),故可將其簡稱為“條件變化筆跡”【童章毅:《條件變化筆跡的研究》,載《中國司法鑒定》2003年第3期?!?。對于電子化簽名這種條件變化筆跡,無疑應有針對性的具體鑒定方法,為此,學者們提出了特征分類應用法和同一設備樣本鑒定法這兩大主要方法(見表3)。

        特征分類應用法是諸多學者認可的方法,其為電子化簽名筆跡鑒定提供了方向。然而,不同學者在這一方法下得出的筆跡特征穩(wěn)定程度的結果并不一致。例如,涂舜認為,相對于紙質簽名,電子化簽名在布局特征和連筆特征上變化較??;黃李彥認為,布局特征、連筆特征變化明顯;閆龍飛認為,連筆特征屬于穩(wěn)定特征。通過比對不同學者的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得出如上不同結果的原因有三:第一,選取的電子屏板不同。涂舜選擇的是電阻式屏板,而黃李彥和閆龍飛選擇的是電容式屏板,且品牌類型和參數(shù)等硬件設備技術和軟件處理技術均不一樣。第二,特征分類的方式不一。涂舜的分類方式為三分法(穩(wěn)定特征、變化較小特征和容易變化特征),而黃李彥和閆龍飛的分類方式為二分法(穩(wěn)定特征和明顯變化特征)。第三,特征穩(wěn)定性的標準不一致。學者總體采取筆跡特征變化的個數(shù)和比例作為筆跡特征是否穩(wěn)定的依據(jù),涂舜將變化占比40%~50%的認定為變化較小特征,而黃李彥將變化比例45.5%的認定為變化明顯特征。因此,學者雖對特征分類應用法達成了一致,但是對特征分類的方法、分類的標準及應用方式出現(xiàn)了分歧??傮w而言,特征分類應用法的優(yōu)勢在于可以全面分析并應用簽名的筆跡特征,并且滿足條件的樣本較多;缺點則在于對特征穩(wěn)定性的精準把握有一定難度。

        同一設備樣本鑒定法是最理想的鑒定方法,也是將條件變化筆跡轉化為普通筆跡的方式;采用該方法進行筆跡鑒定,可以將檢材與樣本直接進行比對。但是,滿足此類鑒定法相關條件的自然樣本較少,若無法得知檢材的書寫載體、書寫工具以及采集設備和軟件的設置這三個要素,也無法收集相關實驗樣本,會出現(xiàn)因樣本不足而無法鑒定的情況。此外,由于某些細節(jié)特征在電子化簽名上難以完全呈現(xiàn),導致可以使用的筆跡特征不多。

        同一設備樣本鑒定法的準確性要高于特征分類應用法,但是前者的鑒定條件、鑒定啟動難度高于后者,對于特征的全面把握情況也不如后者。然而,這兩種方法均忽略的一個問題是,運用專用電子筆或在電子屏板上書寫形成的筆跡可能會出現(xiàn)特定性的特征,如圓珠筆會呈現(xiàn)出其獨特的筆痕特征,即筆畫中間凹陷、筆油淺淡,筆畫兩側筆油濃厚;書寫設備的特定性特征也會對筆跡鑒定的準確性產生影響。雖然目前在鑒定方法上達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識,但未在筆跡特征如何應用上達成共識,由于書寫設備即專用電子筆或電子屏板類型、參數(shù)的多樣化,結果共識難以從理論探討及實驗中得出,因此,可以將其放于鑒定實踐中進行個案討論。

        鑒定意見的準確性是最終極的鑒定目標,實踐中應以同一設備樣本鑒定法為原則來展開鑒定;但若因為原設備已經不存在或無法判斷檢材的設備,則可以用特征分類應用法進行鑒定。當采用特征分類應用法時,應當按照筆跡特征體系進行模擬實驗,準確認定穩(wěn)定特征、變化較小的特征、變化明顯的特征。無論應用哪種方法,均需注意對因書寫設備所產生的特定性特征的識別。

        (四)電子化簽名檢材和樣本的要求

        由于電子化簽名具有筆跡和電子數(shù)據(jù)兩種證據(jù)歸屬,故而進行電子化簽名鑒定時,其檢材和樣本需要滿足特定的要求。明確這一要求,可以使得電子化簽名筆跡鑒定的啟動條件得以確立。

        1.電子化簽名檢材的“類原件”認定規(guī)則

        實務中存在因為不滿足“電子化簽名原件”之條件而被鑒定機構退鑒或法院不同意鑒定申請的情形,但是何為“電子化簽名原件”,卻并不明確。有的法院認為打印的電子化簽名不屬于原件;【參見嚴某烽、嚴某漢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廣東省鶴山市人民法院(2021)粵0784民初1637號民事判決書?!坑械蔫b定機構因缺乏紙質版的電子化簽名原件而退鑒;【參見陳某某訴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畢節(jié)中心支公司財產保險合同糾紛案,貴州省畢節(jié)市七星關區(qū)人民法院(2019)黔0502民初2599號民事判決書?!坑械姆ㄔ簞t因缺乏電子文本的原件而不同意鑒定申請。【參見陽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邯鄲中心支公司、劉某某、陽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財產保險合同糾紛案,河北省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冀04民終4923號民事判決書?!客ㄟ^對前述這些實務案例的研析發(fā)現(xiàn),實務中對于“原件”的要求不一,既有要求紙質原件的情形,也有要求電子原件的情形,且要求均不明確??紤]到實務中有確定“電子化簽名原件”的需求,故從理論分析的角度,筆者認為有必要建立電子化簽名檢材的“類原件”認定規(guī)則。

        “原件”,顧名思義,即“原始樣態(tài)的文書、文件”。源自“文書審”并在后續(xù)建成的最佳證據(jù)規(guī)則中體現(xiàn)出的“原件”二字【參見何家弘、劉品新:《證據(jù)法學》,法律出版社2022年版,第14~16頁。】,強調的是,將以書證發(fā)揮證明作用的文書材料,應為原始的文書。因為,唯有原始樣態(tài)的文書,方能便于書證使用者判斷其真實可靠性——在紙質材料上書寫、蓋印、簽字而成的文書,其紙張的材質、色澤,其紙上色料的顏色、光亮度以及文字筆畫、印文等的抑壓凸凹痕跡,是人們直觀判斷或借助鑒定手段確定該文書有無涂改、添加等篡改變造行為的基本依據(jù)。無疑,這是從字面角度及其原始出處,陳明何為原件且原件的核心功效所在。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各種電子設備頻出、軟件或小程序不斷迭代,文件或文書的形成不再僅限于以附著或含有墨料的工具筆如毛筆、鋼筆、圓珠筆、簽字筆及印章等,在紙質材料上形成相應文字內容及信用承諾(簽名和/或印文)——敲鍵盤形成電子文檔再打印成文書已常態(tài)化。因此,有學者從形成時間、記載或保存載體、內容及證明力的角度,對“原件”予以新的勾勒:原件其最終形式應是最早時間形成的;其未被其他記載、保存或顯示方式轉化;其內容或許有改動或變動,但其附注、簽注或一定程度的損壞,并不構成對原件的否定;其證明力高于復制件?!緟⒁妼O占利:《電子合同與原件要求:立法、比較及借鑒》,載《行政與法》2008年第3期?!?/p>

        當然,文書內容有改動或變動或有一定程度損壞,究竟與原件有何關系尚需進一步探析,原件證明力是否一定高于復制件有待商榷,但結合電子化簽名自有的形成特點,以及學者在原件形成時間、記載或保存載體方面的前述表達,筆者認為,符合如下兩方面要求的電子化簽名檢材,便可認定為具有類似于“原件”之核心功效的“類原件”。

        (1)送檢的電子化簽名及其所附文書應具有簽名書寫完成后的原樣態(tài)電子數(shù)據(jù)。

        由前文可知,電子化簽名在電子屏板及打印出的文書上雖都以形態(tài)學方式呈現(xiàn),但其形成及存儲均需由電子數(shù)據(jù)來支撐,因此,在意電子化簽名的原樣態(tài)電子數(shù)據(jù),無疑很重要。所謂原樣態(tài)電子數(shù)據(jù),即人們在操作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時,在這些設備內存中最初生成的字母代碼、格式信息等。誠然,電子數(shù)據(jù)如同紙質文書一樣也可復制,但其復制件與紙質文書的復制件有本質上的不同:以U盤等媒介復制或隔空投送等方式復制的電子數(shù)據(jù),其字母代碼、格式信息等,實與其在設備內存中生成的原生電子數(shù)據(jù)相同;【參見汪振林:《電子數(shù)據(jù)原件問題研究》,載《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5期?!慷诰唧w操作時,經如上復制后的這些電子數(shù)據(jù)是否有變動或更改,通常難以確定,進而有可能影響電子數(shù)據(jù)真實性的判斷?!纠碚撋辖涍^復制的電子數(shù)據(jù)與原生電子數(shù)據(jù)相同,但是由于電子數(shù)據(jù)自身的易變性,以及在具體操作摻雜的其他因素,如復制工具性能的客觀因素、人為改變電子數(shù)據(jù)的主觀因素等,對復制的電子數(shù)據(jù)進行鑒定通常不推薦。這也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23條、《關于辦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審查判斷電子數(shù)據(jù)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8條和第9條在收集電子數(shù)據(jù)時以收集“原始載體”“原始存儲介質”為原則的原因?!克裕瑧笏蜋z的電子化簽名及其所附文書應具有簽名書寫完成后的原樣態(tài)電子數(shù)據(jù)。電子化簽名采集設備的擁有者,應依照電子化簽名的鑒定需求,提供最早形成于該設備原始載體上的電子化簽名及其所附電子文書的電子數(shù)據(jù)——該原樣態(tài)電子數(shù)據(jù),類似于未經復印、抄寫、轉述等轉化的紙質簽名文書原件,使得電子化簽名的筆跡鑒定有客觀依據(jù)。

        (2)送檢的電子化簽名及其所附文書應為前述電子數(shù)據(jù)直接打印形成。

        就電子化簽名產生異議,實為否定文書材料上的形態(tài)學簽名。而筆跡鑒定則是針對紙張上簽名等文字的筆跡特征通過各種比較方法進行的鑒別和判斷活動,因而送檢的電子化簽名通常已在紙質文件上呈現(xiàn)。紙質材料經復制,如復印、傳真、翻拍,就可能失真,即不完整、不清晰而不再是直接打印而成的原件。因此,為確保電子化簽名的筆跡鑒定意見真實、可靠性,便需在呈現(xiàn)了形態(tài)學電子化簽名的原始紙質文件上,精準查驗該電子化簽名的筆跡特征。換言之,送檢的電子化簽名及其所附文書應為相關原樣態(tài)電子數(shù)據(jù)直接打印形成,是直接由電子數(shù)據(jù)轉化而來的紙質輸出物,而非紙質輸出物的復印件、影印件等復制件。

        2.電子化簽名樣本的收集要求

        樣本的選擇對于筆跡鑒定非常重要,樣本數(shù)量的充足性和質量的可比性對筆跡鑒定意見的準確性有很大的影響。傳統(tǒng)紙質簽名的筆跡鑒定,通常會收集當事人在各類文書中所書寫的自由簽名樣本;當自由簽名樣本數(shù)量不充足、質量不佳時,將通過收集實驗簽名樣本的方式予以補充。由于電子化簽名的特殊性,其在數(shù)量充足性和質量可比性方面均面臨一定的困難,因此對電子化簽名樣本的收集也有特殊的要求。

        若采取同一設備樣本鑒定法,那么電子化簽名樣本的書寫載體及工具應當與檢材的載體、工具保持一致。這往往需要在正式鑒定之前明確電子化簽名檢材的形成方式,進而需要法院等委托方來組織、鑒定機構與鑒定人做指引、當事人積極配合。具體來說,此時獲得電子化簽名樣本時需考慮如下三要素:電子屏板的品牌類型及硬件軟件設置、書寫工具是手指還是專用筆、配套采集設備及軟件的設置情況。明確這三要素后,可以相應地根據(jù)要求收集自由樣本或實驗樣本。由于電子化簽名設備種類的多樣性,滿足要素條件的自由樣本并不多,因此電子化簽名樣本可能更多為實驗樣本。

        若采用特征分類應用法,則應盡可能收集與檢材形成設備相同或近似的樣本。若無法判斷設備,則可以用紙質簽名作為樣本。此外,無論采用哪種方法進行,都應當收集充分的紙質簽名樣本,用于判斷、識別書寫設備的特定性特征。

        五、電子化簽名的電子數(shù)據(jù)鑒定要素

        同紙質簽名一樣,電子化簽名也有可能被添寫、改寫等,或被復制后“粘貼”到其他文書上。基于電子化簽名以電子數(shù)據(jù)為其存在介質而生成、使用并存儲,為了確定某電子化簽名是否被添寫改寫,即為了確定電子化簽名之電子數(shù)據(jù)的真?zhèn)涡?,則需要對其進行電子數(shù)據(jù)鑒定。

        (一)電子化簽名電子數(shù)據(jù)鑒定的實務樣態(tài)

        前文檢索到的將電子化簽名歸屬于電子數(shù)據(jù)的10個案件,均未成功開展電子數(shù)據(jù)鑒定:有3個案件因選取的鑒定機構不具備電子數(shù)據(jù)鑒定資質而無法鑒定,有2個案件則是法院不同意當事人就電子化簽名進行電子數(shù)據(jù)鑒定的申請,而其余5個案件中的當事人,雖提出了電子化簽名涉及利用photoshop軟件【參見趙某某偽造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印章案,天津市河西區(qū)人民法院(2022)津0103刑初34號刑事判決書。】、利用電腦合成偽造等情況【參見林某華、林某杰保險糾紛案,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閩民申5150號民事裁定書?!?,卻并未申請就其進行電子數(shù)據(jù)鑒定。從前述這些案例可以看出,電子數(shù)據(jù)鑒定并非被視為確認電子化簽名真實可靠性的方法;雖有幾個關乎電子數(shù)據(jù)鑒定的案件,但由于鑒定機構、法院或當事人的原因,電子化簽名的電子數(shù)據(jù)鑒定依然無法開展。

        電子數(shù)據(jù)鑒定可以用來確認電子化簽名應用流程的可靠性,該可靠性對電子化簽名的真實可靠性十分重要,系證明當事人親自簽名的重要依據(jù)。如在許某、黃某某等與徐某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2020)湘0121民初10616號]中,當事人提出“彭某某”的每一處簽名均一致,明顯屬于復制粘貼;而這樣的復制實為在彭某某不知情的情況下其前述簽名被多次重復使用。當事人并未申請電子數(shù)據(jù)鑒定以證明復制粘貼行為的存在,法院也并未肯定其不知情的主張。因此,依賴于電子數(shù)據(jù)的電子化簽名的篡改、濫用等情況,需要電子數(shù)據(jù)鑒定來確認。

        (二)電子化簽名的電子數(shù)據(jù)鑒定方法

        對于電子化簽名需要進行電子數(shù)據(jù)鑒定的情形通常有:電子化簽名可能被篡改偽造、濫用、挪用和抵賴等。篡改偽造是指當事人通過電子屏板書寫簽名后,其簽名的形態(tài)經篡改發(fā)生一定的改變,而被用于文件來否認簽名人與文件之間的關系。濫用、挪用是指當事人通過電子屏板書寫簽名后,其電子化簽名未經本人同意而被使用,往往表現(xiàn)在幾份文件上的電子化簽名完全一樣或極度相似。抵賴的情況一般發(fā)生在當事人認可簽名是其所寫,但否認將電子化簽名授權使用。

        1.篡改偽造的鑒定

        對于涉嫌篡改偽造的電子化簽名,其筆跡一般都發(fā)生了改變,因此相關電子數(shù)據(jù)鑒定為電子化簽名筆跡鑒定的前置步驟。若筆跡被篡改偽造,一般無需對電子化簽名再進行筆跡鑒定,而認定此簽名為虛假的簽名或還原電子化簽名的原貌。

        篡改偽造一般會涉及對電子化簽名圖像以及底層數(shù)據(jù)的修改,此時所進行的是數(shù)字圖像的真?zhèn)舞b定。篡改偽造的目的是通過修改簽名圖像的形態(tài)達到切斷簽名與簽名人之間聯(lián)系的效果。電子化簽名以電子數(shù)據(jù)為存在介質存儲在計算機中時,這些圖像文件很容易被各種圖像處理和編輯軟件如photoshop軟件加工處理。常見的篡改偽造法有:圖像拼接處理,如將兩份簽名剪切、拼接成一份簽名;圖像的信息刪除與添加,如將電子化簽名中的連筆特征予以刪除,或增添不屬于該簽名的連筆特征;圖像的信息篡改,即改變簽名的大小、比例、顏色等特征,如將電子化簽名起筆特征的中端起筆篡改為頓壓起筆等。此外,也可能在同一個電子化簽名圖像中存在多種篡改偽造的方法。

        對于電子化簽名圖像的真?zhèn)舞b定,要結合案情,發(fā)現(xiàn)圖像中的可疑點,并分析其產生的原因。首先,需要固定原始的檢材,要求當事人提供書寫載體、書寫工具、采集設備和軟件的信息,并用原書寫設備收集一定的樣本。其次,進行圖像文件基本信息與圖像內容信息的檢驗,發(fā)現(xiàn)其是否來源于原書寫設備,主要檢測文件名稱、創(chuàng)建時間、修改時間、色彩編碼等基本信息,以及對圖像的色彩、光線分布、圖像幀的連續(xù)性等內容信息進行檢驗。最后,也可以對電子化簽名的生成設備和存儲設備進行檢驗,將這些設備生成圖像的格式、分辨率等與檢材進行比對,以發(fā)現(xiàn)有可能存在的一些異常。

        2.濫用、挪用、抵賴的鑒定

        對于電子化簽名濫用、挪用、抵賴等情況,電子化簽名的筆跡一般不會發(fā)生改變。因此,對濫用、挪用、抵賴情況的電子數(shù)據(jù)鑒定,是電子化簽名筆跡鑒定的后置步驟。當電子化簽名經筆跡鑒定為簽名人所寫,尚未當然確認簽名的真實性;若存在濫用、挪用、抵賴的情況,還需要進行電子數(shù)據(jù)鑒定,來明確電子化簽名與簽名人之間的關系。

        濫用、挪用和抵賴一般不涉及電子化簽名圖像及其底層數(shù)據(jù)的修改,這類操作行為會出現(xiàn)在為電子化簽名傳輸、使用提供技術支持的軟件與計算機設備中,相應地,電子數(shù)據(jù)會發(fā)生變化。在“整體型”的傳輸、使用等操作過程中,電子化簽名書寫完成后,在當事人不知情或其他技術參與者超越自我權限的情況下,電子化簽名被用于多份文件。在“分離型”的傳輸、使用等操作過程中,未經當事人許可,其電子化簽名的圖像被插入某文件、提交某系統(tǒng)。前述操作系濫用、挪用。而抵賴則是,前述情況原本為當事人即簽名人自己操作但其卻否認。這種情況下,可能涉及的鑒定事項為電子數(shù)據(jù)存在性鑒定,一般是對異常操作時的相關電子數(shù)據(jù)進行提取、固定及恢復。

        綜上分析,電子化簽名的筆跡鑒定與電子數(shù)據(jù)鑒定二者之間存在內在的聯(lián)系,可遵循一定邏輯及步驟來實現(xiàn)電子化簽名的真?zhèn)涡耘袛啵ㄒ妶D3)。

        六、電子化簽名的其他鑒定面向

        (一)電子化簽名與其他技術結合應用時的鑒定

        電子化簽名和其他技術結合一般是在呈現(xiàn)“整體型”特點的電子化簽名的應用過程中,即電子化簽名的書寫、傳輸與使用在同一個系統(tǒng)之中完成,電子化簽名有時會與其他身份識別技術相結合以增強電子化簽名的安全性。例如,法大大、契約鎖等平臺將電子化簽名與數(shù)字簽名技術結合使用增強電子簽名的可靠性;【參見周桂雪、潘自勤:《數(shù)字手寫簽名的認證功能分析及應用建議》,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年第4期?!吭诤炇痣娮踊灻斑M行人臉識別等生物特征的驗證等。當電子化簽名與其他技術結合應用后,依然產生爭議,那么除了對電子化簽名進行筆跡鑒定或電子數(shù)據(jù)鑒定外,還可依照其他技術常用的確認方法來判斷相關可靠性,如對數(shù)字簽名可以依據(jù)相應的驗證算法來驗證。

        然而,無論電子化簽名與何種技術相結合,均不宜架空電子化簽名的地位與價值。對于電子化簽名本身是否為姓名人書寫,以及是否涉及篡改偽造挪用等情況的鑒定均不能被忽視,也不宜以其他技術可以識別簽名人身份來推定電子化簽名的真實性。

        (二)電子化簽名的量化鑒定

        筆跡鑒定和電子數(shù)據(jù)鑒定是目前已經規(guī)范化、標準化的鑒定事項。電子化簽名若以這兩種方式進行鑒定,可以通過參考或完善已有標準來展開。隨著電子化簽名技術的發(fā)展,書寫設備不僅可以形成筆跡的靜態(tài)圖像,還可以記錄筆跡的動態(tài)書寫特征,如書寫壓力、書寫時間、書寫速度等。這一類既有靜態(tài)圖像又記錄動態(tài)書寫特征的,被稱為動態(tài)電子化簽名。對此類動態(tài)特征,可以進行量化鑒定?!就ⅰ?2〕?!?/p>

        量化鑒定需要一定的技術基礎,一是需要電子化簽名的書寫設備具有時間記錄、壓力感應等裝置,二是需要能夠收集、記錄、分析電子化簽名動態(tài)特征的軟件。目前可以實現(xiàn)該功能的書寫設備有Wacom品牌的數(shù)位板等;軟件有美國Neuroscript公司提供的Monolyzer以及Topaz公司提供的SigAnalyzeTM和SigcompareTM,也有學者通過Python【參見黃飛騰、郝紅光等:《電子簽名筆跡的量化檢驗研究》,載《遼寧警察學院學報》2020年第2期?!?、Excel【參見涂舜:《電子簽名筆跡中電子數(shù)據(jù)的Excel表格分析法》,載《中國刑警學院學報》2018年第5期。】、SPSS【參見王政華、謝朋:《利用判別分析統(tǒng)計方法處理電子簽名數(shù)據(jù)》,載《廣東公安科技》2021年第2期?!寇浖﹄娮踊灻膭討B(tài)特征進行了關于收集、記錄和分析方面的研究。

        量化鑒定需要依據(jù)動態(tài)特征對簽名人的特性進行識別。曾苗苗通過實驗研究認為,筆跡的時長特征和壓力特征在用于檢驗鑒定時具有可行性?!緟⒁娫缑纭⑼跸喑迹骸峨娮雍灻P跡時長特征和壓力特征的實驗研究》,載《廣東公安科技》2018年第3期?!奎S飛騰通過對書寫時長特征、書寫壓力特征、書寫速度特征進行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同一人簽名動態(tài)特征表現(xiàn)出相似性,模仿簽名和本人簽名的動態(tài)特征數(shù)據(jù)具有明顯差別?!就ⅰ?1〕?!客克磳灻麜r長、書寫速度/加速度、簽名字跡大小、筆力特征的價值與運用進行分析。【參見涂舜:《電子簽名筆跡的動態(tài)特征:種類、價值及其運用》,載《證據(jù)科學》2019年第2期?!看送?,有學者通過機器學習算法對簽名進行同一認定,黃飛騰結合鑒別分析、k近鄰、隨機森林、支持向量算法構建分類模型對簽名進行分類識別?!緟⒁婞S飛騰、郝紅光等:《基于動態(tài)特征的電子簽名筆跡分類識別研究》,載《現(xiàn)代計算機》2020年第7期?!?/p>

        意欲以量化鑒定法實現(xiàn)簽名同一認定這一目標,最重要的是構建簽名的同一認定模型。但目前的研究集中于動態(tài)特征價值及其運用之上,對于動態(tài)特征的運用如何實現(xiàn)同一認定尚未構建合理有效的模型,對于能否實現(xiàn)同一認定也未進行有效和準確的研究。盡管如此,筆者依然認為,電子化簽名的量化鑒定離不開計算機算法的參與;擁有了海量動態(tài)特征數(shù)據(jù),再利用計算機算法,可在短時間內對簽名進行識別,并通過調整算法提高準確性,以更好地處理動態(tài)數(shù)據(jù)。

        以電子化簽名的動態(tài)特征進行簽名的同一性認定即量化鑒定,是新的鑒定嘗試,雖然目前在筆跡鑒定或電子數(shù)據(jù)鑒定中尚未展開,但其原理還是有一定理論支撐的:量化鑒定的本質是識別反映書寫人書寫動作習慣的筆跡特征,因此在鑒定原理及相關依據(jù)上與筆跡鑒定具有一致性;從鑒定的方法、內容上看,量化鑒定是對電子數(shù)據(jù)的分析和判斷,與電子數(shù)據(jù)鑒定也具有一致性。因此,筆者認為,在進一步深入探析量化鑒定原理、方法的基礎上,可以在實務中試用量化鑒定——當然,試用的量化鑒定意見不得用作證據(jù),而應由其他證據(jù)來佐證鑒定的得當性、合理性、科學性以及鑒定意見的可靠性。

        七、電子化簽名的應用及其鑒定的完善路徑

        (一)出臺電子化簽名應用的規(guī)定及標準

        在電子化簽名逐漸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yè)的當下,相關部門并未重視有關電子化簽名的應用規(guī)定及標準的設定,于是便出現(xiàn)了一些亂象:同一電子化簽名被多次使用,部分小程序、簽名系統(tǒng)可以通過一次簽名完成多份文件的簽署;【參見昌某某、唐某某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川01民終18086號民事判決書。昌某某、唐某某、張某某、齊某某、何某某對平安公司提供的證據(jù)材料均有異議:案件中6個電子化簽名均是發(fā)生在57秒至59秒。而簽一個名字差不多需要3秒,且3秒鐘以內不可能完成條款閱讀和6個簽名,因此當事人對簽名的效力不認可?!颗c數(shù)字簽名、人臉識別等身份識別方式結合使用的電子化簽名,部分情況下僅起到完成程式化確認流程的作用,即使電子化簽名不為真實的簽名(如當事人不書寫真實簽名、他人任意代為簽名等),也可以成功完成文件的簽署【同注〔49〕。另參見朱某某訴李某某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福建省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22)閩06民終865號民事判決書。該案存在此類情況:當事人否認電子投保單上的簽名為本人所簽,法院認為,簽名在電子投保的情形下并不具有傳統(tǒng)投保方式所具有的唯一識別投保人身份的意義,僅以電子化簽名非本人簽名不能否定電子保單免責條款的效力。】——相應地,電子化簽名的實際價值被架空。這些情況的出現(xiàn),雖可以通過調查、鑒定等方法來還原事實,但事后的這些過程往往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消耗司法資源。

        為此,應出臺電子化簽名應用的規(guī)定,確立相應的標準,使符合規(guī)定的電子化簽名被得當應用,進而避免在技術不佳的書寫設備上形成的電子化簽名的使用,減少電子化簽名在傳輸、使用和存儲過程中的不規(guī)范操作。首先,電子化簽名書寫環(huán)節(jié)是應用過程的起始,也是影響電子化簽名能否發(fā)揮作用的關鍵所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關涉筆跡的呈現(xiàn)、固定和提取技術,這三者均需確立相關的標準。具體包括:筆跡特征原樣態(tài)呈現(xiàn)之支撐技術的標準、原樣態(tài)電子化簽名固定技術的標準、電子化簽名靜態(tài)和動態(tài)特征提取技術的標準。其次,對于電子化簽名傳輸和使用環(huán)節(jié),(1)應保證系統(tǒng)的安全性及防攻擊性;(2)即時對電子化簽名及其所附文書的哈希值、MD5值等予以計算,并在每一流程予以確認;(3)應注意技術參與者的權限管理,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電子化簽名的篡改、濫用、挪用等情況;(4)明確涉及電子化簽名有關主體的權責,對于所有權、使用權、管理權等權限,原件提供、簽名使用等職責應在簽名人與技術參與者間妥善分配。最后,對于電子化簽名的存儲環(huán)節(jié),應確立有關電子化簽名及其所附文書存儲設備、存儲方法的標準,以防丟失、泄露和篡改等情況的發(fā)生。

        (二)完善現(xiàn)有筆跡鑒定技術標準以滿足電子化簽名筆跡鑒定之需求

        電子化簽名的電子數(shù)據(jù)鑒定可以參考現(xiàn)有的技術規(guī)范展開;但目前現(xiàn)有的筆跡鑒定技術規(guī)范無法完全滿足電子化簽名筆跡鑒定的需求。相關技術規(guī)范有國家標準及行業(yè)標準。國家標準為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和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頒布的GB/T 37234—2018《文件鑒定通用規(guī)范》、GB/T 37239—2018《筆跡鑒定技術規(guī)范》;行業(yè)標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頒布的筆跡檢驗相關技術規(guī)范?!揪唧w包括:GA/T 1310—2016《法庭科學筆跡鑒定意見規(guī)范》、GA/T 1313—2016《法庭科學正常筆跡檢驗技術規(guī)程》、GA/T 1315—2016《法庭科學筆跡特征的分類規(guī)范》、GA/T 1442—2017《法庭科學摹仿筆跡檢驗技術規(guī)程》、GA/T 1443—2017《法庭科學筆跡特征比對表制作規(guī)范》、GA/T 1444—2017《法庭科學筆跡檢驗樣本提取規(guī)范》、GA/T 1697—2019《法庭科學書寫條件變化筆跡檢驗規(guī)程》、GA/T 1699—2019《法庭科學復制筆跡檢驗指南》、GA/T 1953—2021《法庭科學筆跡檢驗規(guī)范》等?!科渲?,GB/T 37239—2018《筆跡鑒定技術規(guī)范》在3.7書寫工具的列舉中提到了計算機輸入設備中專用的電子書寫筆,在3.8書寫載體的列舉中提到了計算機輸入設備中專用的電子寫字板或書寫屏。GB/T 37239—2018《筆跡鑒定技術規(guī)范》、GA/T 1953—2021《法庭科學筆跡檢驗規(guī)范》、GA/T 1697—2019《法庭科學書寫條件變化筆跡檢驗規(guī)程》中提到書寫條件變化筆跡的鑒定方法和要求,但沒有對于電子化簽名筆跡鑒定的具體要求??梢钥闯?,目前的筆跡鑒定技術規(guī)范肯定了使用專用電子筆并形成于電子屏板上的符號是筆跡,但是未對這種筆跡的鑒定方法作出指引。對于電子化簽名的筆跡鑒定,可以在現(xiàn)有的標準框架里添加“電子化簽名筆跡鑒定的要求/規(guī)程”,并對鑒定方法、鑒定要求、注意事項等作出具體規(guī)定,以便指導鑒定人科學有序地開展相關鑒定活動。電子化簽名的量化鑒定技術發(fā)展成熟后,也應將其納入筆跡鑒定的技術規(guī)范。

        (三)規(guī)范人工智能筆跡鑒定的應用及發(fā)展

        利用計算機系統(tǒng)進行手寫簽名的鑒定從20世紀80年代末便開始,但由于傳統(tǒng)算法過于單一,故而該方法并未得到廣泛的應用。近些年來,以深度學習技術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算法飛速發(fā)展,簽名的電子化則使得其以電子數(shù)據(jù)作為存在介質,且因紙質簽名提取方式所導致的噪聲不再存在;再加上電子化簽名具有紙質簽名未有或不便記錄、提取的動態(tài)特征;因此,簽名的人工智能鑒定再次進入大眾視野,即:可對電子化簽名的靜態(tài)圖像予以提取并使用的孿生網絡、深度表征學習、2Channel-CNN網絡等技術,以及能對電子化簽名的動態(tài)特征數(shù)據(jù)加以獲取并運用的LSTM特征鏈接模型、AutoEncoder自動編碼器、Early-Concat筆畫分割模型等技術,可以融合形成人工智能筆跡鑒定?!緟⒁姀埿校骸度斯ぶ悄茉谑謱懞炞骤b定應用中的研究》,載《信息安全研究》2020年第7期?!?/p>

        誠然,人工智能鑒定可以提高筆跡鑒定的效率,也可以對電子化簽名的大量動態(tài)特征進行處理。然而,人工智能鑒定還存在其自身缺陷:判斷方式較為機械,無法結合案情對簽名的狀態(tài)進行分析;無法給出產生某一結果的原因,結果具有不可解釋性。正是因為人工智能筆跡鑒定的前述機械性及不可解釋性,而分析、解釋等離不開人的思維,所以人工智能鑒定技術當下在筆跡鑒定中只能起到預處理、輔助判斷的作用。如若之后將人工智能鑒定技術用于電子化簽名筆跡鑒定中,那么相關鑒定機構、鑒定人依然應首先分析判斷某個簽名是否可以適用人工智能鑒定,并對可予以人工智能鑒定的電子化簽名的鑒定結果【人工智能鑒定的核心是算法。在筆跡鑒定領域,人工智能是通過提取檢材和樣本筆跡的特征,并利用算法來計算檢材與樣本特征的相似度。而從過程、“結果”以及應用三個維度來看,人工智能鑒定是基于概率、計算、數(shù)據(jù)的純客觀化判斷,得出的實為一個相似度數(shù)值,且該數(shù)值的應用還需鑒定人復審復核。因此,本處用的是“鑒定結果”而不是“鑒定意見”這一術語?!窟M行復審復核。

        八、結語

        電子化簽名在我國從試點至廣泛應用已歷經十余年,但其概念、應用及鑒定規(guī)則一直處于模糊混雜的狀態(tài)——在概念上與紙質簽名、數(shù)字簽名、電子簽名的混同、交叉,在應用及鑒定規(guī)則上適用《電子簽名法》或是進行筆跡鑒定和電子數(shù)據(jù)鑒定的不明確,均抑制了電子化簽名的價值和作用的發(fā)揮。技術的良性發(fā)展和應用離不開規(guī)則的指引,明晰電子化簽名的概念,以及其筆跡和電子數(shù)據(jù)的兩種證據(jù)歸屬,分離其與電子簽名的關系,并構建電子化簽名筆跡鑒定、電子數(shù)據(jù)鑒定、與其他技術結合時鑒定以及量化鑒定的方法與規(guī)則,有助于電子化簽名身份識別功能的發(fā)揮,并實現(xiàn)個案中電子化簽名的正確認定。此外,在規(guī)則的指引下,也期待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電子化簽名技術如何更全面、精準地反映人的書寫習慣、電子化簽名設備及系統(tǒng)如何能夠保證流程上的防篡改和濫用,是技術進一步發(fā)展的方向,也是促使電子化簽名更好應用的良方。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the need for paperless working, electronically processed handwritten signatures are widely used. Electronically processed handwritten signature is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handwriting, but generated and stored in the form of electronic data. It has two types of evidential attribution: handwriting and electronic data. Electronically processed handwritten signature is conceptually and logically in conflict with electronic signature, so 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apply Electronic Signature Law to determine its authenticity and reliability. Instead, its authenticity should be judg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andwriting and electronic data. For the appraisal of handwriting, we could focus on the changes in writing conditions assuming that the writer’s writing habits have not fundamentally changed. Appraisal methods, the materials used and samples of electronically processed handwritten signatures must also meet 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electronic data assessment, which has an inherent logical and procedural link with handwriting assessment, we could focus on situations such as tampering, misappropriation, misuse and repudiation. Where other technologies are involved, the reliability of electronically processed handwritten signatures can be verified according to the appraisal methods commonly used in such technologies. In addition, the quantitative appraisal of electronically processed handwritten signatures is still under research. In order to fully realize the value of electronically processed handwritten signatures, we should further improve its application and evaluation.

        [責任編輯 邢峻彬]

        猜你喜歡
        電子數(shù)據(jù)筆跡鑒定
        巧克力能否去除桌上的油性筆筆跡
        少兒科技(2021年3期)2021-01-20 13:18:34
        電子病歷保全與認證研究
        法制博覽(2016年12期)2016-12-28 13:05:51
        淺析電子數(shù)據(jù)保全證據(jù)公證
        經濟師(2016年10期)2016-12-03 07:42:22
        淺議檢察機關司法會計鑒定的主要職責
        法院審判中的電子數(shù)據(jù)證據(jù)問題探析
        青銅器鑒定與修復初探
        資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0:23:20
        八種氟喹諾酮類藥物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鑒定
        筆跡泄露大秘密
        快樂語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
        高職院校教學檔案的鑒定與利用
        電子數(shù)據(jù)在檢察實務中的應用分析
        区二区三区玖玖玖| 中文字幕人妻互换激情 | 偷拍夫妻视频一区二区| 人与动牲交av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av无码特黄一级| 你懂的视频网站亚洲视频 | 中文字幕乱偷无码av先锋蜜桃| 风流少妇又紧又爽又丰满| 2022AV一区在线|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 狠狠的干性视频| 亚洲不卡av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天堂无码AV一二三四区| 麻豆国产av在线观看| 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美女自卫慰黄网站| 久久99国产亚洲高清观看首页| 国产亚洲一本二本三道|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免费观看| 波多野结衣免费一区视频| AV无码系列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人妻免费视频一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 在线国产小视频| 日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天堂一区av在线| 欧美日韩不卡合集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网站视频| 视频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 日本一区午夜艳熟免费 | 国产人妻久久精品二区三区特黄|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四虎| 亚洲激情视频在线观看a五月|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爆乳|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三| 日本丰满少妇高潮呻吟| 亚洲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天美传媒一区二区| 三级国产女主播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