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旭蕾
9月10日下午,平昌亞洲乒乓球錦標賽決賽,馬龍對戰(zhàn)樊振東。前兩局馬龍比分落后,隨后追平,最終,馬龍以3-2的成績奪得男單金牌。這是自2021年東京奧運會后,馬龍時隔七百多天拿到的第一個單打冠軍。他起身跳躍,難得一見地顯露出激動,“原來一直贏比賽的時候,心情就還好,現(xiàn)在經(jīng)過很多次努力后終于贏了一場比賽,就感覺特別開心?!?/p>
復盤這場決賽,馬龍說:“在前面兩局比賽都落后的前提下,不光靠戰(zhàn)術調(diào)整,也靠著意志的較量,頂過了最困難的階段,狀態(tài)慢慢地越來越好。”
這是一次頂住壓力、走出逆境的體驗,“如果前兩局比賽時自己消極一點,放棄了,可能就輸了?!睂τ诒荣?,馬龍說輸?shù)舯荣惖倪^程堪稱煎熬,對自己也有過質(zhì)疑,“頂過去以后,覺得還行,沒有想象中那么痛苦?!?/p>
乒乓球作為國球,運動員常常在賽場外承載了來自外界的巨大期待,但更大的壓力來源于自己,馬龍說自己“算是心比較重的”,比賽最密集時,一個月參加兩到三場都是常有的事情。在高強度的比賽下,如何迅速調(diào)整狀態(tài),面對下一場比賽,成為他必須面對的事情。
馬龍的流動更多是心態(tài)上的,曾經(jīng),贏是衡量比賽的唯一標準,他在賽場上追求極致,想取得最好的成績,“一場比賽的比分必須是3-0,要達到100%的完美才最好?!爆F(xiàn)在的他依舊把贏看做是一場比賽最高的標準,但不再是唯一的。他不再逼自己表現(xiàn)得無懈可擊,“慢慢地3-1、3-2這種比分,我也是可以接受的,最后能贏得比賽的勝利就好?!?/p>
與家人在一起的時光也讓他常年緊繃的心態(tài)變得平和。這兩年,他喜歡上了騎車。孩子們的自行車都是他教會的,他覺得很有成就感。大兒子從3歲開始學騎車,剛開始總是放不開膽子,馬龍就在一旁鼓勵、保護他?,F(xiàn)在,不用比賽的時候,一家人出門騎車,他還會和孩子比賽誰騎得更快。天氣好的時候,看到綠油油的草木,他的心情也變得舒暢起來。
馬龍5歲學習乒乓球,18歲出征不來梅世錦賽團體賽,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個世界冠軍。年少成名之后,他經(jīng)歷了很長一段低谷期,總是贏不了球,馬龍想,從乒乓球中得到的快樂,是從這項運動本身得到的,還是從比賽的勝利中得到的?
“ 成績一定是競技體育最重要的一個衡量標準,可能我們的快樂就是建立在贏得比賽的基礎上。通過訓練一項技術,達到了別人未曾達到的高度,能夠體會到這項運動的樂趣,但從逆境中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去堅持、取得勝利的那種刺激感,是只有通過比賽才能夠體驗到的?!?/p>
如果有一天不再是一名乒乓球運動員,馬龍想象,以自己閑不下來的性格,一定會找點事情做。他大概率不會離開體育或乒乓球的圈子,比如當教練、去大學教書、開個球館,閑暇時就接孩子上下學。節(jié)假日,和家人去郊區(qū)露營,晚上吃烤串,喝點酒。
現(xiàn)在,退役對于馬龍來說依然是個遙遠的字眼。十幾年前,他覺得一個乒乓球運動員在30歲左右就可以退役了,但一路走來,他還在打,還在一線,還能堅持,“我現(xiàn)在每走一步都是在摸索前行?!?/p>
他聊到這一年的比賽,“我打了挺多比賽,兩個大賽,除了南非世乒賽單打進入四強,亞錦賽拿到男單冠軍,杭州亞運會中也和大家一起拿到了團體賽的冠軍。這次應該也是我最后一次參加亞運會的比賽了。我覺得挺圓滿。無論如何,現(xiàn)在堅持打下去,就是最大的勝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