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勇,嚴 鋒,錢雙慶,付新峰
(1. 沙洲職業(yè)工學院 智能制造學院,江蘇 張家港 215600; 2. 南通大學 機械工程學院,江蘇 南通 226019)
在電鑄過程中,除了金屬離子的沉積外,大多數(shù)陰極反應(yīng)都伴隨著析氫反應(yīng)。氫氣泡在電鑄層表面的吸附,將導致針孔、凹坑等缺陷的形成,從而降低電鑄層的機械性能。為了改善上述缺陷,研究人員從改變電流波形、調(diào)整電解溶液組成、調(diào)整添加劑和改進電沉積工藝參數(shù)等方面進行了相關(guān)研究[1-5],但仍不能徹底解決電鑄層缺陷的生成。
摩擦輔助電鑄技術(shù)是一種可以改善電沉積過程的電鑄成型新技術(shù),其作用原理是通過游離的硬質(zhì)顆粒與陰極表面自由摩擦,起到防止氫氣泡和溶液中可能存在的雜質(zhì)等在陰極表面上吸附,從而避免電鑄層中針孔、凹坑和結(jié)瘤等缺陷的生成。已有研究表明,摩擦輔助電鑄技術(shù)可以有效改善以往電鑄層的缺陷問題,目前該技術(shù)已在電鑄銅、鎳、鐵-鎳、鎳-錳合金和鎳-鈷合金等方面進行了相關(guān)試驗研究[6-10],結(jié)果均顯示硬質(zhì)顆粒與陰極的摩擦會干擾電沉積過程,抑制氫氣泡在陰極表面的吸附,細化電鑄層晶粒,改善電鑄層的力學性能。研究還表明,通過控制摩擦強度等工藝參數(shù),可以制得較大范圍內(nèi)不同機械性能的電鑄層。
鎳鈷合金因其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耐腐蝕和耐磨性,以及出色的電催化性能和磁性能,使其及鎳鈷基的電鑄層已在諸多行業(yè)中被廣泛應(yīng)用[11-14]。在電鑄雙元合金時,電解液中金屬離子的補充常采用兩種方式:一種是以合金成分中的一種金屬作為可溶性陽極,另外一種金屬離子則以鹽的形式添加到電解液中;另一種是采用可溶性雙陽極,其優(yōu)點是溶液成分更加可控,經(jīng)濟性更佳。對電鑄陽極的研究,以往較多地集中在陽極形狀對陰極表面電流密度分布的均勻性方面[15-19],現(xiàn)在陽極面積對電鑄層的影響,尤其是采用雙陽極電鑄合金時陽極面積的影響,也開始引起了研究者的關(guān)注[20]。本文采用摩擦輔電鑄技術(shù),在不同的鈷、鎳陽極面積比下進行了電鑄鎳鈷合金的試驗,并對鎳鈷合金電鑄層的顯微硬度、鈷含量、SEM照片和XRD進行了相應(yīng)分析。
鎳鈷合金摩擦輔助電鑄試驗裝置如圖1所示。
圖1 摩擦輔助電鑄試驗裝置示意圖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friction-assisted electroforming test device
所用硬質(zhì)顆粒是平均直徑為1 mm 的陶瓷球,使用前用去離子水洗凈,烘干后裝于一個開口的陰極沉積框中,它們在重力作用下與陰極表面自由接觸。陰極框內(nèi)側(cè)包裹一層紗布,以防止硬質(zhì)顆粒漏出;陰極位于陰極框內(nèi),側(cè)面開有小孔,以利于電解液的流動。使用尺寸為12 mm×15 mm 的不含硫鎳板和鈷板作為可溶性陽極,分別固定置于陰極兩側(cè),通過采用703 硅橡膠屏蔽鈷陽極面積的方式來改變鈷、鎳陽極面積的比。電沉積陰極為直徑12 mm、長15 mm 的304 不銹鋼圓柱體外表面,階梯軸的小端與電機相聯(lián)結(jié),并接電源負極,浸入電解液的非沉積區(qū)均用703硅橡膠做好屏蔽處理。
電鑄電源采用直流穩(wěn)壓電源,陰極電流密度4 A/dm2,電鑄液組成為:Ni(NH2SO3)2400 g/L,Co(NH2SO3)240 g/L,H3BO330 g/L,NiCl2·6H2O 15 g/L,電鑄溫度為45 ℃,聯(lián)結(jié)陰極的電機轉(zhuǎn)速為250 r/min,在鈷陽極面積與鎳陽極面積的比分別為15%、25%、45%和55%條件下進行電鑄試驗。
使用鑲嵌機將部分電鑄層鑲嵌在鑲嵌粉中,待鑲嵌粉固化后取出,使用TWVS-1 型顯微硬度計測量電鑄層的顯微硬度,載荷為0.98 N,保荷時間10 s,每個樣件在不同部位測量5 個點,取平均值。采用JSM-6510 型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電鑄層的形貌。使用K-Alpha+型X 射線光電子能譜儀(XPS)和Ultima IV 型X 射線衍射儀(XRD)分析鍍層的組分和結(jié)構(gòu)。
圖2(a)為在沒有硬質(zhì)顆粒摩擦時制備的電鑄層SEM 照片,圖2(b)~圖2(e)為在4 組不同鈷-鎳陽極面積比下,采用摩擦輔助電鑄技術(shù)制得的電鑄層SEM 照片,可以看出,采用摩擦輔助電鑄技術(shù)后,電鑄層晶粒較無摩擦時制備的電鑄層晶粒明顯細化,見圖2(a),且電鑄層表面有明顯的摩擦痕跡。對比圖2(b)~圖2(e)可以看出,當鈷-鎳陽極面積比為15%時,晶粒尺寸相對最大,隨著鈷-鎳陽極面積比的增大,鎳鈷合金電鑄層的晶粒呈逐漸略微減小的趨。對比圖2(c)、圖2(d)和圖2(e),隨著鈷-鎳陽極面積比的增大,鈷陽極的利用效率提高,在電鑄陰極表面鈷核的形成加快,導致電鑄層晶粒尺寸減小,使得鎳鈷電鑄層結(jié)晶細致。
圖2 無摩擦和不同鈷-鎳陽極面積比下的電鑄層SEM圖Fig.2 SEM images of electroformed deposits without friction and with the different ratio of Co anode area to Ni anode area
圖3為鈷-鎳陽極面積比對電鑄層中鈷含量的影響。從圖3 可以看出,當鈷-鎳陽極面積比從15%增加到25%時,鎳鈷合金電鑄層中的鈷含量顯著增加;但當鈷-鎳陽極面積比由25%增加至55%時,鎳鈷合金電鑄層中的鈷含量幾乎不變,均為63.5%左右。表明在本試驗參數(shù)下,鈷-鎳陽極面積比小于25%時,鈷陽極的溶解速率低于電解液中鈷離子的消耗量,電鑄層中的鈷含量會逐漸下降,從而影響電鑄層中的鈷含量;當鈷-鎳陽極面積達到25%時,鎳鈷合金電鑄層中的鈷含量趨于穩(wěn)定,在本試驗中鈷-鎳陽極面積25%即可滿足溶液中鈷離子的消耗。這是因為鎳鈷合金電鑄屬于異常共沉積,負電位較高的鈷離子優(yōu)先沉積。
圖3 鈷-鎳陽極面積比對電鑄層中鈷含量的影響Fig.3 Effect of the ratio of Co anode area to Ni anode area on Co content
圖4顯示了鎳鈷合金電鑄層顯微硬度隨鈷-鎳陽極面積比的變化趨勢。從圖4 可以看出,不論鈷陽極面積與鎳陽極面積比是多少,其顯微硬度都高于傳統(tǒng)電鑄技術(shù)下制得的顯微硬度在550 HV 左右的鎳鈷合金。其主要原因一是硬質(zhì)顆粒在陰極表面的摩擦,屏蔽了部分陰極,相當于提高了陰極電流密度,從而提高了陰極過電位,使得晶核的形成加快,晶粒細化,顯微硬度提高;二是硬質(zhì)粒子與陰極摩擦,對電鑄層起到了類似機械磨削的作用,從而抑制了晶粒的長大,起到細化晶粒的作用,從而顯微硬度提高。結(jié)合圖4和圖3可以看出,顯微硬度的變化與鈷含量的變化趨勢有所差異,即當鈷陽極面積與鎳陽極面積比由15%增大到25%時,鎳鈷合金電鑄層的顯微硬度從603 HV 提高到635 HV,即提高32 HV,此時對應(yīng)著鈷含量的顯著變化;當鈷-鎳陽極面積比由25%增大到55%時,鎳鈷合金電鑄層的顯微硬度從635 HV 提高到671 HV,即提高36 HV,此時對應(yīng)著鈷含量幾乎保持不變。因此可以認為,當鈷-鎳陽極面積比較低(< 25%)時,電鑄層顯微硬度的提高主要是由于電鑄層中鈷含量的增加;當鈷-鎳陽極面積比較高(> 25%)時,電鑄層顯微硬度的提高主要是因為隨著鈷-鎳陽極面積比的增大,盡管鈷含量沒有增加,但電鑄層晶粒細化(見圖2),從而顯微硬度提高。
圖4 鈷-鎳陽極面積比對顯微硬度的影響Fig.4 Effect of the ratio of Co anode area to Ni anode area on microhardness
圖5顯示了鈷-鎳陽極面積比分別為15%、25%、45%和45%時,所制備的鎳鈷合金電鑄層的XRD圖。從圖5可以看出,4組參數(shù)下制得的鎳鈷合金均具有面心立方結(jié)構(gòu)的(111)、(200)和(220)晶面和密排六方結(jié)構(gòu)的(100)和(101)晶面,對比標準峰發(fā)現(xiàn)此時各晶面衍射峰的位置均向左偏移,這是因為鈷原子固溶到鎳晶格中引起晶格擴張所致[21]。鈷-鎳陽極面積比由15%提高到25%時,面心立方結(jié)構(gòu)的(111)、(200)和(220)晶面衍射峰強度降低,密排六方結(jié)構(gòu)的(100)和(101)晶面衍射峰強度增大,這是由于鈷含量的增加所致,這與前述鈷含量的變化趨勢相一致。結(jié)果還顯示隨鈷陽極面積比的增大,(111)和(200)晶面峰逐漸寬化,表明晶粒尺寸逐漸減小,這與前述顯微硬度的變化趨勢相一致。
圖5 不同鈷-鎳陽極面積比下的電鑄層XRD圖Fig.5 XRD patterns of electroformed deposits under different ratios of Co anode area to Ni anode area
(1)采用摩擦輔助電鑄技術(shù),當陰極電流密度為4 A/dm2,鈷陽極面積與鎳陽極面積之比從15%增大到25%時,鎳鈷合金中的鈷含量增加較大,顯微硬度明顯提升;當鈷-鎳陽極面積比由25%增大到55%時,鈷含量幾乎無變化,但顯微硬度繼續(xù)提升。SEM 照片顯示隨著鈷-鎳陽極面積比的增大,鎳鈷合金的電鑄層晶粒呈略微細化趨勢。
(2)不同鈷-鎳陽極面積比下,制得的鎳鈷合金電鑄層均具有面心立方結(jié)構(gòu)和密排六方結(jié)構(gòu)。當鈷-鎳陽極面積比由15%增加到25%時,XRD 分析顯示面心立方結(jié)構(gòu)的含量有所降低,密排六方結(jié)構(gòu)的含量有所增大,且晶粒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