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華
明朝畫家徐文長曾題夏圭的山水畫說:“觀夏圭此畫,蒼潔曠迥,令人舍形而悅影!”
舍形而悅影,這往往會叫我們離開真實,追逐幻影,脫離實際,耽愛夢想,但古來不少詩人畫家偏偏喜愛“舍形而悅影”。徐文長自己畫的“驢背吟詩”(現(xiàn)藏故宮)就是用水墨寫出人物與樹的影子,甚至用扭曲的線紋畫驢的四蹄,不寫實,卻令人感到驢從容前馳的節(jié)奏,仿佛聽到蹄聲滴答,使這畫面更加生動而有音樂感。
中國古代詩人、畫家為了表達萬物的動態(tài),刻畫真實的生命和氣韻,就采取虛實結(jié)合的方法,通過“離形得似”、“不似而似”的表現(xiàn)手法來把握事物生命的本質(zhì)。唐人司空圖《詩品》里論詩的“形容”藝術(shù)說:“絕佇靈素,少迥清真。如覓水影,如寫陽春。風云變態(tài),花草精神。海之波瀾,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塵。離形得似,庶幾斯人?!彪x形得似的方法,正在于舍形而悅影。影子雖虛,恰能傳神,表達出生命里微妙的、難以模擬的真。這里恰正是生命,是精神,是氣韻,是動?!睹赡塞惿返奈⑿Σ皇窍裼白影泔h拂在她的眉睫口吻之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