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民間文藝中的“蘇二姐”意象及其多元審視*

        2023-12-11 08:10:05李祥林
        文學與文化 2023年2期
        關鍵詞:竹枝詞二姐民歌

        李祥林

        內(nèi)容提要:“蘇二姐”這一人物在民歌中常見,也不僅僅見于民歌,其是中國民間文藝所創(chuàng)造的符號化審美意象或意象化審美符號。借助這個約定俗成的符號,不同區(qū)域和不同族群的作者編碼出多姿多彩的作品。時而,“蘇二姐”化身為羌族村寨的“美吶巴嘖”,是一個性情爽利、端莊美麗的羌家女子;時而,《蘇二姐》在地化為四川鄉(xiāng)村蘇姓作者創(chuàng)作的歌曲,蘇二姐以其女兒身份出場,她還做得一手好菜,至今當?shù)赜幸浴疤K二姐”命名的菜肴聞名;時而,這“蘇”姓女子又成了云南“嵩明人越看越親熱”的蘇家村人。凡此種種,體現(xiàn)出“蘇二姐”作為審美能指在鮮活的民間文藝創(chuàng)作中不乏彈性的運用潛力。

        “蘇二姐”是中國民歌里的常見人物,也不僅僅出現(xiàn)在民歌中。著眼民間,結(jié)合方言、相關敘事以及多民族文藝,會發(fā)現(xiàn)其涉及好些富有趣味性也不乏學術性的話題。下面,就此進行梳理和論述,以供學界參考。

        一 市井故事中的“蘇二姐”

        “蘇二姐”之稱,蜀地竹枝詞中有見,且留下相關龍門陣。過去,看相摸骨、測字算命是老風俗,流行于民間。民國時期,省城成都有王姓瞎子替人摸骨算命,以此為生,市井中相傳其功夫了得,神奇、精準得很,四面八方來找他測算者多多,這位生意甚佳的算命先生也自稱“摩骨神相”(摩、摸相通)。某日,來了一伙當兵的找王瞎子摸骨,其中有稱“蘇二姐”者,王瞎子摸來測去,始終不得要領,最后這位“神相”被難倒,窘迫尷尬下不了臺,把自己也搞哭了。市井中這有鹽有味的龍門陣,被記者捕捉到,登上了報紙,傳聲遐邇。當時蜀地文人劉師亮得知此事,也以調(diào)笑口吻在他的《成都竹枝詞》中留下記錄:“相談摩骨具先知,共道王家瞎子奇。底事反遭‘蘇二姐’(士兵的譯音),一摩摩得哭嘻嘻?!痹娔┳宰ⅲ骸皥筝d成都王瞎子自稱摩骨神相,有丘八數(shù)人往求摩相,竟把王瞎子摩哭了?!?/p>

        竹枝詞中提及“蘇二姐”,括號內(nèi)注明是“士兵的譯音”,這是怎么回事兒呢?這譯音,我認為應該是英文的譯音。士兵之英文作“soldier”,其讀音正跟帶兒化音的“蘇二姐”相近。丘八們戲耍王瞎子,故意諧其音報名字“蘇二姐”給算命先生,后者眼睛看不見,以為是來了個女的,可是將來者五大三粗的骨相摸來摸去,要么是怎么判定也不像女的而下不了斷語,要么是給出了測算結(jié)果卻大大錯位。這么一來,號稱神奇的王瞎子便栽倒在惡作劇的丘八手中,“摩骨神相”再也“神”不起來。讀此詩,不難想見當時的場景:光天化日之下,大庭廣眾之中,圍觀者哄堂大笑,出了洋相、臉面盡失的算命先生從此生路斷了,只有哭地無門。在那動蕩的年代,王瞎子也是掙扎在底層社會的庶民。從“底事”(為何)這設問句看,竹枝詞作者盡管是以調(diào)侃的口吻描寫市井事象,歸根結(jié)底還是有某種哀其不幸的同情在詩中的。

        或以為,對上述竹枝詞中作為士兵之英文譯音訛讀的“蘇二姐”,也可換個角度理解為詩作者不過是借用了當時社會上據(jù)英文將士兵訛稱為“蘇二姐”的流行說法。但如此理解,丘八們究竟是怎樣退了“摩骨神相”的神光而惡作劇地將其搞“哭”了,詩中未寫出,讀者也猜測不了,詩作便索然無味。所以,筆者寧愿按照前一種理解來讀劉師亮的這首竹枝詞,為的是更有趣味也更有內(nèi)涵些。不管最終能成立的是哪種理解,有一點倒是明確,“蘇二姐”的確是那個時代的流行字眼(因為“蘇二姐”不僅僅出現(xiàn)在竹枝詞中或文人筆下,其在民間文藝中有更頻繁的亮相,且看下文),詩人借此字眼入竹枝詞,至少當時的讀者是明白意思讀得懂的。那么,誰是“蘇二姐”?為何“蘇二姐”會成為眾所周知的流行詞語?從“蘇二姐”之稱生發(fā)出去,還能讀出些什么信息呢?

        二 作為時髦字眼兒的“蘇”

        劉師亮(1876——1939),字云川,四川內(nèi)江人,做過私塾,自號諧廬主人,為人正直,有文才,好打趣,目光敏銳,見解獨特。1930年,他在成都創(chuàng)辦《師亮隨刊》,著有《師亮詩草》《師亮諧稿》《師亮雜著》《時諺聲律啟蒙》等,留下上千首詩詞,有劇作《胭脂配》《錯吃醋》,還寫了好些膾炙人口的對聯(lián),其作品及故事至今在民間流傳。當年,他借用竹枝詞這種形式,川話連篇地寫了不少記述時事、針砭時弊的作品,自稱:“敢將舊調(diào)說新詩,聊作沿街唱竹枝。點綴太平新氣象,不風不雅亂填詞?!保ā冻啥记嘌?qū)m花市竹枝詞》)又說:“借開玩笑莫張巴,游戲文章共一家。君既抬花人不管,何妨我又再抬花。”(《姑姑筵竹枝詞》)就以《成都青羊?qū)m花市竹枝詞》為例,這位風趣的文人先一口氣寫了30首(1923年),覺得不過癮,幾年后又續(xù)寫了70首(1928年),湊足百首。此外,他還洋洋灑灑地寫了近80首《成都竹枝詞》,以及《新生活竹枝詞》《新式美人竹枝詞》《姑姑筵竹枝詞》,將地方風情寫得活靈活現(xiàn)。前述故事中的“蘇二姐”這一人物稱呼常見于川人的口語中,仔細考究,蘇二姐姓蘇,這“蘇”字在川話中大有來歷。劉師亮筆下屢屢述及與“蘇”有關的世風時俗,出語詼諧,甚至令人捧腹,如前述連篇成套的《成都竹枝詞》又云:“吊梳纂纂學蘇州,浪說披毛近下流?;与S常都在變,而今又尚倒揪揪?!睋?jù)林孔翼輯錄《成都竹枝詞》,詩中“吊”之原文有提手旁①林孔翼輯錄:《成都竹枝詞》,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99頁。在林孔翼、沙銘璞輯《四川竹枝詞》中,劉師亮的《元日游重慶真武山竹枝詞二十首》中有一類似作品,云:“吊梳纂纂說揚州,剪發(fā)而今學美歐。有個女郎存古粹,高堆舊式牡丹頭?!保ㄋ拇ㄈ嗣癯霭嫔?,第14頁)此處寫作“吊梳”,看來是口語記音,字無定型。至于說“蘇”說“楊”,實無二致,都指的是來自蘇地的時髦發(fā)型。另,本文所引竹枝詞,若無特需注明者,均見此二書。,但電腦打不出字來,應是當時使用的俗字。川話“纂纂”和“揪揪”(鬏鬏)指女子發(fā)型,前者似餅狀,后者為條狀,至今二語仍見于民間口頭?!芭敝概宇~前劉海。揣摩其意,“吊梳纂纂”無非是說刻意將發(fā)型梳成“纂纂”樣,此乃女子追求時髦打扮,學的是“蘇州”樣式(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四川人服飾打扮學“海派”“港式”就與此類似)。這首竹枝詞向我們透露的信息是,當年時風使然,大家追捧的正是代表新潮、時髦、洋盤的來自下江或曰江南的蘇州產(chǎn)品、蘇州樣式、蘇州派頭。

        歷史上,四川是移民大省。清末傅崇矩《成都通覽·成都之成都人》載:“成都之地,古曰梁州,歷代皆蠻夷雜處,故外省人呼四川人為川蠻子,也不知現(xiàn)代之成都人,皆非原有之成都人,明末張獻忠入川,已屠戮殆盡。國初亂平,各省客民相率入川,插占土地,故現(xiàn)今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也。”四川方言深受移民文化影響(尤其是明清以來),比如“蘇氣”。1924年的《樂山縣志·方言》:“稱人美好曰蘇氣?!?931年的《重修南川縣志·土語》釋曰:“從前外來服飾之物,蘇州為美,故土語通稱人物文雅脫俗曰蘇氣,曰蘇派,且直曰姑蘇?!笨谡Z記音,亦有寫作“書氣”“舒氣”的(川人說話,卷舌音往往混同于平舌音)。方言研究表明,該詞“不僅反映了蘇州風物對巴蜀文化的影響,而且表明了東吳與西蜀之間的商貿(mào)往來”①崔榮昌:《四川方言與巴蜀文化》,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12頁。除了四川話,類似詞語亦見于湘、贛方言。。清六對山人《錦城竹枝詞》百首刊于嘉慶年間,其中有云:“大姨嫁陜二姨蘇,大嫂江西二嫂湖;戚友初逢問原籍,現(xiàn)無十世老成都?!笔黾爱敃r省城多有來自蘇、贛、陜等地的移民,他們甚至成了市民主體?!盾Q春臺》由清末中江人氏劉省三編著,是用四川方言寫就的一部擬話本小說集,書中保留方言俗語不少,就屢見“蘇氣”“姑蘇”等,如“于是尋些衣服首飾,收拾得蘇蘇氣氣”(卷一《過人瘋》)、“因收賬常到陳家去,他妻子打扮甚姑蘇”(卷三《巧報應》)②劉省三編著:《躋春臺》,蔡敦勇校點,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57、430頁。后引不再加注。,指的是收拾打扮得漂亮、體面?!肮锰K”也用來贊美建筑物,如遂寧民間石工號子有“龍鳳場白塔硬姑蘇,遂寧縣靈泉、廣德出活佛”③《中國民間文學集成·遂寧市市中區(qū)資料集》,四川省遂寧市市中區(qū)民間文學三套集成領導小組印,1988年,第303頁。。四川方言中有“玩格”及“玩格鬧派”,至今常見于蜀人嘴邊,方言工具書亦收錄,意思無非是“鬧享受,擺排場”或“擺闊氣,鬧派頭”④王文虎、張一舟、周家筠編:《四川方言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392頁。。昔日川人的口頭,有語義相近的“玩蘇”及“玩蘇玩款”等,且看《躋春臺》用例:“老子生來家富豪,愛的玩格與玩蘇。就是丫鬟與奴仆,時常打扮美而都”(卷三《南山井》),“有三串多錢,?進合州,每日吃酒吃肉,玩蘇玩款,耍得心中快活”(卷三《巧報應》),“銀錢壯人膽,玩蘇又玩款。日里進秦樓,夜晚宿楚館”(卷三《雙冤報》),“他妻馮氏,亦大家人女,幼少教訓,好款玩蘇,不惟不知勸止,反說野味好吃”(卷一《失新郎》)。這“玩格玩蘇”或“玩款玩蘇”,釋曰“享樂,講排場”⑤李申、于立昌:《〈躋春臺〉詞語例釋》,《南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在諸如此類例子中,“蘇”作為當時社會的流行語是跟洋氣、派頭、面子、排場相關的,關聯(lián)著時尚。

        竹枝詞尤其是中華俗文學研究的對象,借前賢的話來說,研究竹枝詞“必談竹枝之民間性、歷史性、藝術性,方能明確與徹底”(任半塘),因為“竹枝一體,根柢在民間,格調(diào)自然,辭義質(zhì)樸,于以觀一時一地之風俗得失,最為切近”(何韞若)⑥見林孔翼輯錄《成都竹枝詞》中的任半塘序、何韞若跋。。舊時蜀地,女性梳妝打扮之蘇氣、蘇樣、蘇式、蘇派成為時髦,被世人追捧,亦見于清代定晉巖樵叟《成都竹枝詞》:“不乘小轎愛街行,蘇樣梳裝花翠明。一任旁觀閑指點,金蓮瘦小不勝情。”女子打扮蘇氣,招來滿街注目。歲月推移,時風流變,新樣更迭,人們也會以“姑蘇”作為時髦的比較參照,劉師亮《成都青羊?qū)m花市竹枝詞》云:“寶髻由來羨蜀都,牡丹劉海賽姑蘇。而今又變新花樣,鬢鬢多梳太極圖?!雹摺棒W鬢”是我使用的代替字,原詩此字下方不是“賓”而是“丙”(或是詩人所造字,或是當時流行這樣寫),但此字在電腦字庫軟件中沒有。在四川話中,原字所指不是鬢角,而是指頭上挽成餅狀的發(fā)髻,今天民間指此常用“餅餅”,便于書寫而已。詩末自注:“上年成都盛行牡丹劉海式,今則重太極圖頭飾矣?!狈_《四川方言詞典》,“蘇氣”有四義:漂亮、好看;大方、脫俗;痛快;有氣派⑧王文虎、張一舟、周家筠編:《四川方言詞典》,第359~360頁。據(jù)《成都通覽》,舊時成都江湖上的袍哥話也有“不蘇氣”,意思是“對不住朋友”;又如說“某哥子頂蘇氣”,指的是“某大爺講究對于朋友也”??梢?,這的的確確是川人口頭上常用語。。川人日常生活中常見此語使用,比如二人街頭相遇,一人見對方穿著講究不同尋常,便打招呼說:“你今天穿得這么蘇氣,去走人戶么?”(川話“走人戶”,指走親戚去做客)富順方言中有“蘇兒客氣”,意思也是“舒服安逸,干凈漂亮”①胡云昌、徐玉才編著:《富順方言》,富順縣文體廣電和新聞出版局,2013年,第122頁。,如說某人:“大家不要看他蘇兒客氣的,其實家里面惱火得很。”關于“蘇氣”何以成為四川話中的流行語,或曰:“近代成都人對以江浙等沿海地區(qū)為代表的時尚風氣的稱呼,喻指‘蘇廣氣派’,即漂亮好看,大方脫俗”②馬驥:《成都方言》,四川文藝出版社,2012年,第295頁。當然,“廣式”與“蘇氣”又各有來頭。;或曰:“‘蘇氣’:蘇州氣派。多指穿著打扮的高貴,時髦。也說成‘蘇蘇氣氣’”,而“‘蘇’,指舊時商業(yè)繁華的蘇州進入四川的家具服飾。蘇氣,本為‘蘇器’,謂色色精致,器如蘇省制也。后引申為漂亮、高雅脫俗,莊重大方”③《蘇二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4921870102wy0d.html,發(fā)布時間:2015年10月10日,采擷時間2018年7月27日上午。;或曰:“四川地處較為偏僻的西南,自古交通不便,因此,四川人對外面的世界特別向往。明清時期,蘇州、杭州經(jīng)濟發(fā)達,風氣時尚很得四川人青睞。因此‘蘇州氣派’、‘追捧杭州樣式’成了四川的時尚標準,由于‘蘇州氣派’、‘杭州式樣’使用頻率高,加上四川人特有的幽默詼諧,‘蘇州氣派’演變?yōu)椤K氣’,‘杭州式樣’演變?yōu)椤际健雹苤軕c平:《簡談方志中方言的用字規(guī)范——從“蘇氣”、“杭式”和“巴式”說起》,《中國地方志》2007年第12期。。說來說去,無非是對人之相貌儀態(tài)好看、梳妝打扮時髦的美譽,多用于女性,如民間圣諭《十美圖》中謂美女“一個個天姿國色”、“穿戴蘇派又齊整”、“好似仙姑下凡塵”⑤王洪林:《四川方言匯通》,巴蜀書社,2008年,第64頁。。由此延伸,民間在口頭習稱的“二姐”這個大眾化稱呼上再冠以“蘇”姓,用來贊美“蘇氣”的年青女子,其意思不言而明。

        “蘇杭二州出美人”,此見于《蜀籟》卷四,乃是彼時蜀地流行語。該書為民國十九年(1930)石印本,是遂寧人唐樞輯錄四川方言的集子。民間文藝中,屢屢有見的“蘇二姐”實系泛化的角色稱呼(猶如“兩小戲”中與“幺妹”相對的丑角“唐二”)。在川南地區(qū),古藺地處川、滇、黔三省交匯處,是多民族雜居地,古藺花燈歌舞《干妹出嫁》便唱道:“一把鋤頭二面快喲,做些喲,做些莊稼逗人愛;蘇二姐有心跟倒我喲,黃瓜茄子吃不完?!雹蕖豆盘A花燈,童年記憶中最好看的戲》,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525/20/7108612_914518818.shtml,發(fā)布時間:2020年5月25日,采擷時間2021年3月7日上午。地方志書引此作:“一把鋤頭二面快喲,做些莊稼逗人愛;蘇二姐有心跟倒我喲,黃瓜茄子吃不完?!雹摺吨袊褡迕耖g舞蹈集成·四川卷》,中國ISBN中心,1993年,第105頁。古藺是多民族雜居地,漢族民間花燈在居住于此地的彝、苗等民族中也有傳習。古藺有彝族鄉(xiāng)鎮(zhèn),據(jù)調(diào)查,“古藺彝族花燈只在春節(jié)期間開展活動,是彝漢文化交融的產(chǎn)物。古藺彝族花燈節(jié)目內(nèi)容有‘賀年賀?!?、‘贊勤斥懶’以及傳播公理公德等,但主要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則是山區(qū)彝家男女之間純樸的愛情。傳統(tǒng)劇目有《干妹出嫁》、《摘仙桃》等”(唐繼紅:《恒部扯勒彝族音樂的整理研究》,《瀘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年第3期)。查查網(wǎng)上,有“蘇二姐”條,并稱《蘇二姐》是宣漢民歌(宣漢在川東達州地區(qū)),云:“《蘇二姐》是四川民歌最具代表性作品之一,在全國有極大影響,成為川東北地區(qū)一筆重要的口頭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K二姐’一語還作為該民歌中的襯詞而反復出現(xiàn),使之獲得了很高的知名度,‘蘇二姐’完全有可能打造成川東北民間的一個文化象征,所傳達的內(nèi)涵便是美麗、純潔、質(zhì)樸、親善。陜西‘蘭花花’、廣西‘劉三姐’、湖北土家‘黃四姐’都已是著名文化品牌,深入人心,分別打上了特定地域標記。那么,‘蘇二姐’也完全可以打上川東北大巴山標記,成為一個著名品牌,走向全川全國?!雹佟短K二姐》,https://baike.so.com/doc/4264625-4467371.html,采擷時間:2021年3月7日上午。宣漢民歌《蘇二姐》以馬渡鄉(xiāng)為代表,1950年9月宣漢縣文聯(lián)曾編民歌集,收入32首民歌,第一首便是《蘇二姐》。主持此事的是馬渡人李依若(1911——1959),民歌《蘇二姐》亦經(jīng)過他手整理。當時,“李依若整理和創(chuàng)作了一批民歌資料,擬編印成書,得到宣漢縣文化館館長符風、宣漢師范學校音樂教師冉永繼的支持。1951年初,李依若找到新華書店經(jīng)理龔汝強,協(xié)商出版《宣漢民歌集》。2013年10月,時年82歲的龔汝強對筆者回憶:‘《宣漢民歌集》收錄民歌32首,署名作者李依若的有《跑馬歌》《蘇二姐》。該書用的是白色土紙,三十二開本,淡紅色封面,書名是扇形排列,由桂卓煦手寫石印,共印500本,遺憾的是東找西尋,現(xiàn)在一本也找不到了?!保ㄈ娇骸妒篱g女子任我愛世間男子任你求——〈康定情歌〉作者李依若考證》,https://www.so?hu.com/a/409807338_120158407,發(fā)布時間:2020年7月26日)相關研究不多,論者主要是從音樂切入對之進行探討并從非遺搶救保護角度提供一些建議,如趙琴《馬渡民歌的藝術特色及演唱分析——以〈蘇二姐〉為例》(四川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20年)、趙柵凌:《“非遺”視閾下原生態(tài)民歌的藝術架構(gòu)與生存路徑——以馬渡鄉(xiāng)民歌為例》(《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6期)等。另有若干媒體報道。民歌《蘇二姐》在當?shù)亓鱾魇鞘聦?,但“蘇二姐”作為藝術形象是否僅僅屬于川東地區(qū),這個問題可以再討論。本文擬追問的是為何這一藝術化的女性角色姓“蘇”?或者說,賦予該女性角色“蘇”姓有沒有特別的含義?對此,若結(jié)合上述語言民俗來解讀,不無趣味。民間口語稱人“蘇氣”,是褒義詞。蜀地長篇小說《死水微瀾》中,便如此描寫“不像一個村姑,而像一個城里人”的鄧幺姑(蔡大嫂):“新婚之后,新娘子只要一到柜臺邊,鎮(zhèn)上的一班少年必一擁而來,紛紛喊著蔡大嫂,要同她攀談。她雖是怯生,卻居然能夠?qū)Υ饚拙?,或應酬一杯便茶,一筒水煙;與一般鄉(xiāng)下娘子,只要見了生人,一萬個不開口,比并起來,自然她就蘇氣多了?!雹诶顒氯耍骸端浪憽?,作家出版社,1956年,第22頁。前述《樂山縣志》亦載“稱人美好曰蘇氣”。由此觀之,民間文藝中常見的“蘇二姐”,定位正屬于長相漂亮、行事得體、為人大方的女子,其形象約定俗成。

        四川話中,與“蘇氣”相對的是“苕氣”,這“苕”是紅苕(紅薯)的苕,指說話、舉止或打扮土里土氣(如說某人穿著“苕眉苕眼”或長得“苕頭苕腦”)。鄧幺姑之所以如“蘇氣”的城里人而不像“苕氣”的鄉(xiāng)下女子,蓋在嫁入蔡家之前,她老早就從鄰近的韓家二奶奶處聽說了許許多多關于省城的故事。韓二奶奶是成都大戶人家女兒,如小說所寫,鄧幺姑從其口中“零零碎碎將整個成都接受過來”,儼然已是“成都通”。她知道成都有東南西北四道城門,城墻有好高好厚。她知道由北門至南門有九里三分長,西門這面有個滿城,里面住的是與漢人有別的滿人。她知道成都北門有個大寺廟叫文殊院,平時吃飯的和尚都有三四百人。她知道城里有很多大會館,每個會館里單是戲臺就有六七處,都是金碧輝煌的;江南館尤其闊綽,一年要唱五六百本整本大戲,一天總是兩三個戲臺在唱。她知道許多熱鬧大街,東大街、總府街、湖廣館;這湖廣館是頂好買菜的地方,新出的菜蔬野味這里全有。她還知道大戶人家多么講究,房子如何高大,家具如何齊整,差不多家家都有一個花園。她更知道當太太的、奶奶的、少奶奶的、小姐的、姑娘的、姨太太的是多么舒服安適,日常睡得晚晚的起來,梳頭打扮,空閑哩,做做針線,打打牌,到各會館女看臺去看看戲,吃得好,穿得好,又有老婆子丫頭等服伺……透過小說描寫,我們看到了昔日蓉城“五方薈萃”的多元文化,看到了來自江南的會館、物品、戲劇及風習的影響。上海與蘇州同屬吳方言區(qū),來自上海的物品也對蜀地影響不小,如織繡行業(yè)的“顧繡”③自古以來,江南織繡業(yè)發(fā)達?!冻啥纪ㄓ[·成都之美術出品及價值》記載:“成都之繡工鋪,其招牌則曰‘顧繡’二字?!鳖櫪C又稱“露香園顧繡”,漢族傳統(tǒng)刺繡工藝,源于明代松江地區(qū)的顧名世家,因此得名。相傳顧繡之繡法出自皇宮大內(nèi),顧家先后出現(xiàn)了繆氏、韓希孟和顧蘭玉等顧繡名手。顧繡劈絲精細,繡品精工奪巧,聞名遐邇。顧繡弟子有男有女,分布四方,尤其集中在江蘇、四川、湖南、廣東等地,對四大名繡的發(fā)展都深有影響。除了刺繡,江南風物影響蜀地也反映在飲食方面,如定晉巖樵叟《成都竹枝詞》:“三山館本蘇州式,不及新開四大園。請客何須自設饌,包來筵席省操繁?!斌阃ⅰ冻啥寄昃爸裰υ~》:“白粉紅糖共和勻,作來最好數(shù)南人。一氣蒸成磚塊似,壓倒方圓式樣新?!保ㄕ裟旮猓?,昔有竹枝詞云:“舒家綾子碎花工,頂好宮綢洪義隆。見樣雖高能學到,一般顧繡與倭絨。”(六對山人《錦城竹枝詞》)

        三 “蘇二姐”在民間文藝中

        在筆者看來,民間文藝中的“蘇二姐”指漂亮大方人好的女子,為之冠以“蘇”姓實際上正體現(xiàn)出民間藝人在塑造人物時的某種模式化角色審美意識。歸根結(jié)底,這個意象化的“蘇二姐”,是民間審美意識的體現(xiàn),是民間藝術創(chuàng)造的產(chǎn)物。因此,順從民間心理需求,民間戲曲中不管是哪個地方、哪家戲班搬演蘇二姐故事,“蘇”(漂亮大方脫俗)都是這個女子的基本角色定位,在此基礎上再將其進而化身為各有地域、族群特色的藝術形象。

        先看四川地區(qū),川北燈戲是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作名錄的項目,其傳統(tǒng)劇目有《三看親》,內(nèi)容是“蘇二姐不愛屠夫、裁縫,偏愛種田的牛二娃”①呂子房、辛身、肖善生等編著:《川北燈戲》,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年,第79頁。。燈戲是中國民間小戲的類別之一,“蘇二姐”題材搬演在不少地方的燈戲中,入鄉(xiāng)隨俗,形成因地而異的多種版本。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四川燈戲集續(xù)編》(2010年)就此題材收錄了若干燈戲本子,比如《三訪親》,劇演王媒婆貪圖錢財,分別為員外之子丁七癩、當鋪老板龔逢才、莊稼漢劉大海說親,但對象都是蘇家村那個“人人夸獎的蘇秀英,蘇二姐”。來到蘇家村,見了蘇媽媽,三人爭相求親,都覺得“蘇二姐應該嫁給我”。蘇媽媽讓女兒自己挑選,蘇二姐便出考題讓三人回答,最后她選中的是“種出莊稼人喜歡”的劉大海。王媒婆只好把提親的錢退給了龔、丁二人。該燈戲本子依據(jù)的是藝人陳華興口述。又如南充新聞網(wǎng)報道,南部縣柳樹鄉(xiāng)楊家觀村有“天燈戲”,自清末流傳到現(xiàn)在,春節(jié)期間演出,村民喜聞樂見。據(jù)年逾古稀的藝人楊子群(第五代傳承人)介紹,“天燈戲只有一幕,表演總時長僅一小時左右,是一種民間土生土長、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小戲,塑造了媒婆李二嫂、李二嫂干女兒蘇二姐以及張裁縫、李屠夫和莊稼漢兵郎子等人物形象”,其內(nèi)容是“媒婆李二嫂想將干女兒蘇二姐嫁給有錢的李屠夫或者張裁縫。蘇二姐卻看中了‘上無片瓦,下無鼠糧’但積極上進的莊稼漢兵郎子。經(jīng)過一番激烈抗爭,蘇二姐最終如愿以償嫁給兵郎子”。這位民間藝人說:“作為一種祭祀活動,天燈是從儺戲中的‘跳加官’‘端公跳壇’演化而來,和地燈、花燈一脈相承?!雹诶罟?、王林均、白剛:《寓教于樂:柳樹天燈百年流傳》,http://www.cnncw.cn/2019/0508/277159.shtml,發(fā)布時間:2019年5月8日,采擷時間:2021年3月20日中午。

        在中國西部,“蘇二姐”的藝術形象亦見于四川周邊省份。甘肅文縣玉壘鄉(xiāng)有民間花燈戲班,所演劇目有《三看親》,據(jù)老藝人口述本,該劇演述蘇家灣蘇大娘的女兒蘇二姐人品出眾,龔裁縫、茍屠夫、青年農(nóng)民丁蘭子都看上了她,蘇大娘讓女兒自己擇婿。三人同去相親,裁縫、屠夫嘲笑丁蘭子“窮”,后者唱:“我一把鋤頭鋒鋒快,收的五谷惹人愛,只要蘇二姐看上我,紅苕芋子當小菜?!弊罱K蘇二姐選擇了勤勞的莊稼漢。③該小戲由袁俊德、袁懷成、袁貴德等民間藝人口述,華杰搜集整理,輯入《玉壘花燈戲研究·歷史資料卷》。川、甘相鄰,出四川廣元境,入隴南文縣,經(jīng)碧口鎮(zhèn)沿江上行不久便到了玉壘關(位于今玉壘鄉(xiāng)),白水江與白龍江在此匯合為嘉陵江。2019年2月中旬,我應邀赴甘肅文縣參加“兩省三市(州)三縣創(chuàng)建中國白馬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推進會”,途經(jīng)此地,與蘭州城市學院教授王萍聊起玉壘花燈戲。我說花燈戲源頭在長江流域,隨著歷史上移民的腳步也有往北傳播并地方化的種類,盡管不多,但值得關注,如玉壘花燈戲這樣的個案。她告訴我,玉壘花燈戲班至今猶存,演小戲也能演大戲,由袁姓家族(以及與之有姻親關系的張家)承頭,袁家祖上是湖廣填四川又從四川酉陽來甘肅文縣的移民(起初是來嘉陵江上游淘金,后來定居在玉壘坪一帶),花燈戲由他們帶入此地,是其維系家族歷史記憶的重要民藝。滇、黔、川接壤,彼此文化交流多。《三訪親》見于云南花燈戲,又名《三探親》,說的是地主少爺劉興富、當鋪老板龔逢財和青年農(nóng)民丁耐勤經(jīng)王媒婆介紹同時向聰明美麗的蘇秀英提親,面對三個求婚者,蘇二姐用巧妙的方式表明了愛憎,選擇了質(zhì)樸勤勞的丁耐勤。在云南,甚至有花燈戲《三訪親》源于嵩明縣的傳說,稱“每逢新春佳節(jié),嵩明縣大鬧花燈,各燈班演出的劇目中,都有《三訪親》,人們百看不厭……據(jù)傳說,《三訪親》劇中的人和事,都是嵩明的真人真事。劇中的蘇家村、丁官屯、小街、劉家壩、王家村這些村莊,都在嵩明壩子方圓八公里之內(nèi)”而“劇中人都是這幾個村中的人,其姓氏至今這些村子都有,占的比例很大”①《中國戲曲志·云南卷》,中國ISBN中心,1991年,第527頁。。劇中人唱的是當?shù)鼗羟{(diào),老百姓看戲也感到格外親切。貴州花燈劇亦有《三訪親》,又名《三會親》,主要人物有農(nóng)家女蘇幺妹、農(nóng)家后生賓啷啷、封裁縫、毛屠戶以及說媒的王婆。該劇演農(nóng)家女蘇幺妹(從二姐到幺妹,“蘇”姓未變)美貌出眾,貪財?shù)耐跗乓齺砣伺c幺妹相見,蘇幺妹不為裁縫、屠戶的錢財所動,愛上質(zhì)樸厚道、勤勞誠懇的農(nóng)家后生。1978年遵義曾據(jù)此戲整理改編《蘇幺妹挑郎》,搬上舞臺。此外,儺戲是黔地民間戲劇中的大類和強項,“貴州儺堂戲、陽戲也有此劇目,內(nèi)容大致相同”②《中國戲曲志·貴州卷》,中國ISBN中心,1999年,第82頁。,這是“蘇二姐戲”跨劇種交流的結(jié)果。再看中部地區(qū),湖北楚劇有《丁癩子討親》,題材相同,“開端為孤女蘇二姐主動招親,干娘王氏作媒。重場在裁縫、屠戶向媒人行賄”③《中國戲曲志·湖北卷》,中國ISBN中心,1993年,第118頁。;湖南零陵花鼓戲中亦有《三看親》。

        著眼族群互動和文化交融,蘇二姐在川西北羌族聚居區(qū)花燈戲中也有亮相,其形象較之漢族地區(qū)是同中有異,一方面是按通行標準塑造漂亮大方人品好的女子,一方面又在地化為生于羌山長在羌寨的“羌族姑娘”,以之為軸心展開的劇情也洋溢著羌風羌味。羌地燈戲中演述蘇二姐故事的有《龔男子討親》④又作《丁郎子討親》,過去曾誤為《龔男子招親》。關于這出羌族花燈戲,我有專文論述,此處不贅。,劇中三男欲娶的女主角叫“蘇二姐”。20世紀50年代,汶川縣派去刷經(jīng)寺參加全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文藝匯演的即是此劇。2020年6月“自然與文化遺產(chǎn)日”,該劇又由汶川縣羊角花藝術團在挖掘傳統(tǒng)的基礎上推出,目前在申請藝術基金資助,劇名之羌語叫“角若勒”(漢語譯音,羌族有語言無文字),共有“祭山邂逅”、“智奪花魁”和“姻緣利雙”三幕。整個演出,糅合使用漢語和羌語,男女主角除了漢語名字龔男子和蘇二姐,還有羌語名字,前者叫“哈樂瓦支”,后者叫“美納巴嘖”,由帥哥、靚女扮演,很受觀眾歡迎。根據(jù)當?shù)靥峁┑墓?jié)目單,劇情如此:“率真善良的羌族姑娘蘇二姐(美納巴嘖)與勤勞樸實的羌族小伙子龔郎子(哈樂瓦支)在祭山會上邂逅互生愛慕,在招親大會上,嫌貧愛富的王阿媽卻百般阻擾……一波三折,最終王阿媽被哈樂瓦支誠實真摯的美好品質(zhì)打動,成全了這樁婚姻?!眲≈?,對蘇二姐的形象定位是“天生麗質(zhì)、聰慧善良”。當時,縣上演出該戲是在岷江大橋頭的鍋莊廣場,后來又進中小學演出。此外,據(jù)我所知,除了由專業(yè)團體搬上舞臺的版本,在汶川縣雁門鄉(xiāng)索橋、月里等羌族村寨,老百姓至今能演《龔男子討親》這出花燈戲,有漢語版也有羌語版⑤李祥林:《從民間文學看民間小戲》,《文藝報》2019年1月25日。,而據(jù)年逾古稀的羌族老人告知,當年這出戲去刷經(jīng)寺(曾為阿壩州州府)參加全州文藝匯演時,原本是用羌語演唱的,但為了在匯演中讓更多人聽得懂,才改為漢語演唱也就是有了漢語版。

        說罷竹枝詞,又談了不同地區(qū)和不同族群的民間戲劇,再回到本文開頭的民歌話題。“蘇二姐”是流行于民間的意象化審美符號,在民間文藝中有較廣泛運用,甚至作為襯詞。談到宣漢民歌《蘇二姐》的襯詞特征,有人指出:“馬渡山歌一般以虛詞作襯詞,也有用實詞作為襯詞的。如:‘清早起來去(吔)放牛(噢),去(吔)放牛(噢),一根(那個)田坎(蘇二姐),(你呀我呀妹兒娃子),放出頭(噢)(二嫂喲)。’”①《馬渡關:山歌響處是故鄉(xiāng)》,https://www.sohu.com/a/402775081_100137573,發(fā)布時間:2020年6月18日。一般說來,民歌襯詞多是虛詞,有論者以上饒民歌為例將襯詞分為八類,指出有二類并非虛詞,一是稱謂性的如“哥呀”、“妹呀”、“親郎哥”等,一是“有一定實義的,寄托美好愿望的,如‘麥子嗦’、‘金馬唆’”等②蘇前忠:《上饒民歌的襯詞初探》,《黃河之聲》2017年第8期。。“前山落雨后(哦)山晴(羅),后(哦)山晴(羅),盼來(那個)紅軍共產(chǎn)黨,(你呀我呀妹娃子),好喜歡羅(二嫂喲)。”“一桿大旗紅(歐)又紅(歐),紅(歐)又紅(歐),打到(那個)土豪和劣紳,(你呀我呀妹娃子),分田地喲(二嫂喲)?!边@是四川民歌《我隨紅軍鬧革命》,該歌共四段,每段歌詞有別但襯詞均如此。以此歌為例,有論者指出:“在這首作品里,作者使用了語氣詞‘羅’、‘哦’、‘那個’,還加上了人稱代詞‘你呀我呀妹娃子’、‘二嫂呀’等等,既表達了紅軍的到來,讓勞苦大眾歡樂開懷,奔走相告的喜悅氣氛,又天衣無縫地將整首作品融為一體?!雹坶Z兵:《中國民歌中襯詞成因初探》,《青島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第1期。行內(nèi)人知道,這首四川民歌正是根據(jù)傳統(tǒng)民歌《蘇二姐》曲調(diào)填上新詞而來的?!暗胤轿墨I記載,土地革命時期,《蘇二姐》曾被川陜蘇區(qū)群眾改編為《我隨紅軍鬧革命》,在紅軍中廣為傳唱?!雹軐O和平:《四川方言文化——民間符號與地方性知識》,巴蜀書社,2007年,第227頁。據(jù)該書介紹,現(xiàn)有宣漢民歌《蘇二姐》是“宣漢籍音樂家李依若改編”。老版四川民歌《蘇二姐》是如此唱的:“清早起來去放牛哦/去放牛哦/對著那個田坎蘇二姐/你呀我呀妹娃子/快梳頭嘛二嫂喲/快梳那個頭嘛二嫂喲?!雹荨肚逶缙饋砣シ排E妒鞘裁锤枥锏母柙~》,https://wenda.so.com/q/1476879175722313,發(fā)布時間:2018 年4 月28 日,采擷時間:2021年3月7日上午。由此看來,“蘇二姐”之稱在民歌中的使用情況當有二:一是整個作品以蘇二姐為主角并唱述蘇二姐故事,一是沿用此民歌曲調(diào)但“蘇二姐”僅僅是借作襯詞使用。

        綜上所述,“蘇二姐”是中國民間文藝所創(chuàng)造的符號化審美意象或意象化審美符號,借助這個約定俗成的符號,不同時代、不同地區(qū)、不同族群的作者編碼出多姿多彩又膾炙人口的作品。在汶川,“蘇二姐”化身為爾瑪村寨的“美吶巴嘖”,是一個性情爽利、端莊美麗的羌家女子;在宣漢,《蘇二姐》在地化為“李依若為同村好友蘇清玉創(chuàng)作的歌曲”,蘇二姐以后者女兒身份出場,她還做得一手好菜,至今當?shù)剡€有“蘇二姐熱米豆腐”和“蘇二姐滑肉”兩個土菜遠近聞名⑥徐洋、徐麗莎:《一曲〈蘇二姐〉唱響山鄉(xiāng)迎賓客》,《四川日報》2019年5月23日。;在云南省嵩明縣,這“蘇”姓女子又成了“嵩明人越看越親熱”的蘇家村人。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體現(xiàn)出“蘇二姐”作為審美能指在鮮活的民間文藝創(chuàng)作中不乏彈性的運用潛力。

        猜你喜歡
        竹枝詞二姐民歌
        二姐的善心
        金秋(2020年5期)2020-12-04 06:13:45
        竹枝詞
        當代音樂(2020年8期)2020-08-17 01:30:27
        書法《竹枝詞》
        黨員生活(2020年12期)2020-01-07 00:53:42
        民歌一樣的小溪(外二章)
        散文詩(2017年19期)2018-01-31 02:47:11
        藤縣水上民歌
        西江月(2017年4期)2017-11-22 07:24:05
        《竹枝詞兩首》其一
        創(chuàng)作(2017年2期)2017-05-03 00:47:08
        中呂 十二月帶堯民歌 十九大勝利閉幕
        岷峨詩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23
        竹枝詞視野下的徽商婦形象
        苦澀的甜蜜
        幸福家庭(2016年10期)2016-11-25 08:08:45
        穿花衣 唱民歌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2:36:19
        99精品国产第一福利网站|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爽| 爱情岛论坛亚洲永久入口口|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av区二区三区| 日本区一区二区三视频|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大陆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黄色在线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在线不卡| 日本视频在线观看二区| 高潮抽搐潮喷毛片在线播放| 风韵饥渴少妇在线观看| av狼人婷婷久久亚洲综合|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一区|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视频| 日本另类αv欧美另类aⅴ| 三上悠亚久久精品| 亚洲AV秘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三|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视频| 亚洲爱婷婷色婷婷五月| 国产午夜精品美女裸身视频69|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av|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国产中文欧美日韩在线| 妺妺窝人体色www在线直播| 热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14 | 少妇高潮惨叫喷水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 亚洲av香蕉一区区二区三区| 丰满人妻被黑人中出849| 538亚洲欧美国产日韩在线精品| 性感熟妇被我玩弄到高潮|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