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慧,陳詩琪,丁 斕,周 平,翟曉虎,賀衛(wèi)華*
1.江蘇農牧科技職業(yè)學院,江蘇泰州 225300;2.上海睿金寵物診所,上海 201508
貓自發(fā)性膀胱炎(FIC),是貓下泌尿道疾病的一種。FIC 病因尚不明晰,可能與應激、飲水不足、飼養(yǎng)管理不當等有關[1,2]。患病貓主要表現為尿頻、尿血、排尿痛苦、排尿困難及亂排尿等癥狀,也可能出現頻繁舔舐生殖器或膀胱區(qū)被毛表現。因排尿痛苦、排尿疼痛還可能出現尿閉,進而繼發(fā)血液酸堿平衡紊亂和電解質平衡紊亂,引起急性腎損傷等[3]。本文詳述一例中華田園貓因應激而引起膀胱炎,并出現尿閉的病例報告,經過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恢復良好,期望為同行獸醫(yī)們提供借鑒。
7 歲齡雄性田園貓,體重5.1 kg,疫苗、驅蟲齊全。主訴:該貓于就診前3 天中午被踢一腳后開始不吃飯,小便不暢、帶血。
患貓精神狀況良好,腹圍觸診膨大,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2 s,結膜顏色正常,聽診心肺無異常,體溫為39.0 ℃,心率為156 次/min,呼吸62次/min。
2.2.1 血常規(guī)檢查
由表1 可知,貓患白細胞、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升高,提示該貓患有急性炎癥;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壓積輕度升高,提示該貓輕微脫水。
2.2.2 血液生化檢查
由表2 可知,患貓肌酐、尿素氮升高,提示該貓腎臟功能受損。
血氣結果顯示血鈉降低、血鉀升高、pH 值降低、剩余堿降低,提示患貓出現代謝性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
B 超結果顯示膀胱壁增厚,約6.7 mm,膀胱黏膜不規(guī)則,膀胱內有多個點狀強回聲。
根據發(fā)病全因,結合臨床癥狀、血液學檢查結果、血氣檢查結果以及B 超檢查結果,確診該貓為因應激引發(fā)膀胱炎導致的尿閉。
治療原則為疏通尿路、糾正代謝性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控制感染及對癥治療。該病例因膀胱過度膨大擠壓胸腔而出現呼吸急促,所以先進行膀胱穿刺緩解癥狀后再安裝導尿管。
使用多咪靜鎮(zhèn)靜患貓,舒泰50 麻醉,仰臥保定,新潔爾滅消毒,導尿管涂抹凡士林潤滑;左手下拉包皮并固定,右手將導尿管緩緩插入尿道,向后拉直陰莖,盡量使陰莖部尿道要與脊柱進行平行,將尿液導出后,用抗菌液、生理鹽水反復沖洗膀胱,固定導尿管。3 d 后根據尿液結果確定是否拆除導尿管。
控制感染,0.9%氯化鈉50 mL+拜有利0.3 mg靜脈滴注,1 次/d,連用5 d;甲硝唑50 mL 靜脈滴注,1 次/d,連用5 d;50 mL 乳酸林格靜脈滴注+維生素B 1 mL 靜脈滴注,1 次/d,連用3 d;5%葡萄糖50 mL 靜脈滴注,1 次/d,連用3 d。
止血敏1 mL,皮下注射,1 次/d,連用3 d。
安置導尿管并住院輸液的第1 天,排尿較為順暢,癥狀稍有緩解,精神仍然沉郁,無食欲;第2天,排尿順暢,癥狀緩解,精神恢復較好,有主動進食的意愿;第3 天,排尿正常,精神、食欲恢復正常;第5 天,血液常規(guī)、血液生化檢查指標均在正常范圍,隨后出院,出院后飼喂泌尿道處方糧。一個月后回訪,一切正常,未復發(fā)。
貓生性膽小,對外界的刺激特別敏感,常常出現應激行為表現,且受到影響越大,產生的應激反應越強烈[4]。貓自發(fā)性膀胱炎是貓下泌尿道綜合征中常見的一種疾病,病因復雜,但因應激引發(fā)膀胱炎進而出現尿閉的病例寵物門診屢見不鮮。臨床癥狀和其他下泌尿道疾病的癥狀相似,表現為頻尿、排尿痛苦、血尿甚至尿閉,尿閉一般發(fā)生在公貓身上[5]。因為相比較母貓,公貓的尿道要細而長,而且公貓的尿道會有兩個明顯的狹窄部位。一方面膀胱炎下行感染可能導致尿道感染使尿道變得狹窄而發(fā)生阻塞,另一方面膀胱出現炎癥后也容易形成結石而導致尿道阻塞[6]。
患貓發(fā)生了尿閉,膀胱過度充盈而壓迫胸腔出現呼吸急促癥狀,須先進行膀胱穿刺再安置導尿管,以避免因膀胱過大導致的膀胱破裂。對于尿閉的貓,筆者認為,放置導尿管疏通尿路遠比尿道造口術的治療效果好,而且損傷小。尿閉時間較長可能會導致腎臟急性損傷,出現酸堿平衡紊亂和電解質平衡紊亂以及氮質血癥。治療早期氮質血癥只通過補液即可恢復,一般不需要特殊治,在治療期間要密切關注肌酐和血液尿素氮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