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嬌
福建省漳州市中醫(yī)院脾胃科 363000
失眠是一種由軀體疾病、無規(guī)律的生活作息、情志失調、長期服用藥物等原因引起的睡眠障礙疾病,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入睡困難、睡眠質量差、夜間覺醒多、睡眠時間短等。該病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以及免疫力下降、注意力無法集中、記憶力減退等,給患者的身體健康、生活質量和日常工作帶來嚴重影響[1]。因此采取有效的手段促進患者睡眠,給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意義?,F(xiàn)臨床上針對該病主要使用西藥治療,但部分患者單純使用西藥療效不理想,癥狀改善較差。耳穴壓豆是一種通過刺激人體五臟六腑在耳郭上的相應穴位,從而起到防治疾病的中醫(yī)療法。耳部刮痧是采用“徐而和”的手法對耳部進行刮痧,重點針對耳部穴位,具有舒筋通絡、活血化瘀等效果,從而起到防止疾病的作用[2]。為了探究失眠患者更好的治療方式,我院采用耳部刮痧配合耳穴壓豆對失眠患者進行干預,旨在提高患者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取得一定成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7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失眠患者110例作為觀察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CCMD-3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3]關于失眠的診斷標準;(2)無耳穴壓豆和耳部刮痧禁忌證;(3)家屬自愿參加本次試驗。排除標準:(1)患者合并心、腎等重要臟器器質性病變;(2)妊娠或哺乳期婦女;(3)伴精神障礙或有精神疾病家族史;(4)酗酒或藥物依賴者。全部患者家屬均了解本次研究內容,自愿入組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將患者分成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55例。試驗組男25例,女30例,平均年齡(42.84±8.67)歲,平均病程(1.86±0.53)年,失眠程度:輕度失眠17例,中度失眠23例,重度失眠15例;試驗組男26例,女29例,平均年齡(43.15±9.02)歲,平均病程(1.88±0.57)年,失眠程度:輕度失眠18例,中度失眠24例,重度失眠13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失眠程度、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2 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耳部刮痧配合耳穴壓豆,具體內容:(1)健康宣教:為患者介紹失眠相關知識的同時向患者介紹中醫(yī)對失眠的認識,告知患者耳部刮痧和耳穴壓豆治療失眠的原理、具體治療方式、治療流程和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疼痛感,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2)耳部刮痧:①事先準備好刮痧用的銅砭、刮痧油、治療巾、紗布、棉簽等物品。②患者去枕仰臥位,頭偏向一側,用紗布將患者耳部清洗一遍并進行消毒,然后將刮痧油涂抹于患者耳部,用銅砭根據(jù)耳朵的形態(tài)按照自上而下、從內到外的順序對耳部進行刮痧。③重點對患者耳部的重要穴位進行刮痧,如安眠穴、翳風穴、耳門穴、聽宮穴、聽會穴以及心、肝、腎、交感、心血管皮質下在耳部對應的穴位。④刮痧完成后清潔患者耳部并檢查皮膚是否破損,如有破損及時進行消毒處理。⑤告知患者刮痧后的注意事項,如30min內不能見風、不能用涼水洗手洗腳、3h內不能洗澡等。⑥待患者耳部退痧后即可進行下一次刮痧,連續(xù)治療1個月。(3)耳穴壓豆:①選擇心、枕、交感、神門、三焦、失眠、腦點、垂前、耳中等穴位為主穴并進行皮膚消毒,將王不留籽用膠布粘貼于主穴上。②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辨證,并根據(jù)患者的辨證類型選取肝、腎、膽胰、脾、胃、耳等穴位為配穴進行耳穴壓豆,如當患者表現(xiàn)為心煩、五心煩熱、健忘且舌紅少苔時,增加肝穴、腎穴進行壓豆。③耳穴壓豆完成后囑咐患者對壓豆的穴位進行按壓,每次按壓出現(xiàn)發(fā)熱和腫脹的感覺即停止,每日按壓5次。持續(xù)治療1個月。
1.3 觀察指標
1.3.1 治療效果。治療1個月后根據(jù)患者的恢復情況,將療效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患者夜間睡眠不少于6h且醒后精神狀態(tài)好,無頭暈、乏力等癥狀;有效:患者夜間睡眠時間增加不少于3h,且醒來后精神狀態(tài)較好,頭暈、乏力等癥狀明顯減輕;無效:夜間睡眠時間增加不足3h甚至睡眠時間減少,醒來后精神狀態(tài)差,頭暈、乏力等癥狀無明顯改變。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3.2 睡眠質量。于治療前和治療1個月后,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SQI)[4]量表進行評定,該量表從睡眠障礙、睡眠效率、睡眠時間、睡眠質量、入睡時間、催眠藥物、日間功能障礙7個維度對患者的睡眠質量進行評估,每個維度0~3分,得分越低表示患者睡眠質量越好。
1.3.3 睡眠結構指標。于治療前和治療1個月后,采用睡眠腦電圖儀測定患者的睡眠時間、覺醒次數(shù)和睡眠潛伏期,并進行比較。
2.1 治療效果 治療1個月后,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χ2=4.950,P=0.026<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2.2 睡眠質量 治療前,兩組患者PSQI量表各維度評分均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1個月后,兩組患者PSQI量表各維度評分均顯著低于治療前,且試驗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睡眠質量對比分)
2.3 睡眠結構指標 治療前,兩組患者睡眠時間、覺醒次數(shù)、睡眠潛伏期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1個月后,兩組患者睡眠時間均顯著長于治療前,且試驗組顯著長于對照組,而兩組患者覺醒次數(shù)和睡眠潛伏期均顯著低于治療前,且試驗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睡眠結構指標對比
充足的睡眠是人類保障身體健康和順利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出現(xiàn)失眠癥狀,失眠已經(jīng)成為影響人們正常工作生活和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5-7]。臨床上治療失眠主要使用合成的西藥,但長期使用西藥進行治療存在諸多弊端,且部分人治療效果較差,失眠癥狀無法達到有效改善。因此探尋有效的治療手段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增加患者睡眠時間,對患者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至關重要。為了探究失眠患者更好的治療方式,我院采用耳部刮痧配合耳穴壓豆對失眠患者進行治療,旨在提高患者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取得一定成果。
耳穴壓豆是一種簡單、方便、費用低的中醫(yī)治療方式,它可以對患者的耳部穴位產(chǎn)生持續(xù)的刺激,起到調節(jié)氣血運行、疏通經(jīng)絡、調理臟腑功能的作用,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耳部刮痧是中國傳統(tǒng)的自然療法之一,它根據(jù)耳部全息理論,用刮痧板作用耳部相應的穴位,再運用“徐而和”的手法對耳部進行刮痧,具有行氣活血、散結消腫、維持機體陰陽平衡等功效。劉艷玲等[8]研究指出耳部刮痧配合耳穴壓豆能有效改善骨折后失眠患者的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蘇雪娟等[9]研究指出耳穴壓豆可以改善失眠患者睡眠結構,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本文結果指出: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后PSQI量表各維度評分以及覺醒次數(shù)和睡眠潛伏期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睡眠時間顯著長于對照組。提示耳部刮痧配合耳穴壓豆應用于失眠患者能提高臨床療效,提升患者睡眠質量,改善患者睡眠結構??赡艿脑蚴?(1)中醫(yī)認為,失眠(即不寐)是患者在久病、內傷、飲食等因素下導致機體出現(xiàn)陰陽失調、臟腑功能紊亂、氣血不和等證候,從而引起患者發(fā)生失眠。而耳部刮痧配合耳穴壓豆具有行氣活血、維持機體陰陽平衡、調理臟腑功能的作用,屬于對因治療,對治療失眠有較好的療效。(2)西醫(yī)認為,失眠是由患者腦部睡眠中樞神經(jīng)功能失衡導致,而通過對耳部交感穴進行刮痧和壓豆,能持續(xù)刺激患者交感穴,起到調節(jié)植物神經(jīng)、改善神經(jīng)功能紊亂狀態(tài)的作用。(3)神門穴具有安定心神、清心調氣的作用,對其進行刺激可以幫助患者調節(jié)自律神經(jīng),幫助患者入眠,是治療失眠的主要穴位。(4)心穴主神明,為君主之官,心寧方可入眠,選擇心穴治療失眠可以幫助患者寧心安神、調節(jié)情緒,幫助患者更好地入睡。(5)垂前穴、耳中穴、三焦穴、失眠穴等穴位均有寧心安神、通經(jīng)養(yǎng)血、凝神靜氣的功效,各穴位配合使用可以幫助患者安神寧靜,緩解煩躁等情志,再根據(jù)患者的病情辨證選取肝、腎、膽胰等穴位作為配穴,可以快速調理患者臟器,恢復臟器功能,促進患者睡眠。(6)皮質下耳穴位具有健脾益腎、下氣通腑的功效,肝耳穴具有養(yǎng)血平肝、通絡止痛的功效,腎耳穴具有益精氣、強肌肉的功效,胃耳穴有行氣消食的功效,使用這些穴位對癥治療,具有調節(jié)腸胃功能、舒經(jīng)止痛等功效。
綜上所述,耳部刮痧配合耳穴壓豆應用于失眠患者能提高臨床療效,提升患者睡眠質量,改善患者睡眠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