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慶
“雙減”政策旨在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的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傳統(tǒng)教學模式無法適應當前學生的學習需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亟須變革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才能滿足教育教學改革的現(xiàn)實需要。
一、“雙減”政策下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的現(xiàn)實訴求
“雙減”政策目標是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讓學生學習減負提質,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育部明確要求加強對學生的五項管理,包括手機管理、睡眠管理、讀物管理、作業(yè)管理和體質管理?!半p減”政策一方面讓學生有更多時間從事課外活動、體育鍛煉、體力勞動,另一方面要求學校教學和管理時間更加精準,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率。因此,亟待進一步改革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提高45分鐘課堂教學質量,才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實現(xiàn)減負提質的政策目標。
二、“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轉向
“雙減”政策下學生作業(yè)負擔減下來了,學生有更多的課余時間參加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和體育鍛煉,同時也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學亟須進一步轉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向寶貴的課堂45分鐘要質量,實現(xiàn)三個方面的轉向,促進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1.注重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小學是學習的初步階段,每個孩子都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對許多事物都喜歡探究一番。學生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可以逐漸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半p減”政策下,小學語文學習應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使其轉化為學習動力,才能取得最好的學習成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缺乏興趣就不喜歡學習,更沒有主動自覺的學習意識,因此,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注重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
“雙減”政策順應社會和廣大家庭的現(xiàn)實需求,不但能夠讓學習回歸學?!爸鲬?zhàn)場”,而且有利于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理解和認同。在如今的信息技術背景下,傳統(tǒng)課堂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小學語文的教學需要,信息技術帶來的教學工具和教學手段的不斷革新,使得學習不再是單一的形式。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語文理應采取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方式,例如,探究式學習、質問式學習、拓展型學習等,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能讓學生適應“雙減”背景下課堂教學模式的變革,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加學生的自信心,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根本,大量的課外閱讀是提高語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閱讀有助于學生提前自主預習課文內容?!半p減”背景下,學生有了更多的課余時間,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課后閱讀的習慣,一方面提倡課后自由閱讀,引導學生根據(jù)課堂學習需要自由選擇書籍或網絡資源進行閱讀。網絡上閱讀資源圖文并茂,易在視覺上深深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逐漸使其養(yǎng)成閱讀習慣。另一方面要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引導家長改變教育理念,抽出更多的時間陪孩子閱讀和交流,在閱讀過程中給予表揚、點撥、鼓勵,使其更加自信、樂觀地提升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也能夠為學生接下來的課堂學習做好鋪墊。
三、小學語文“三練式”課堂教學模式設計的實踐路徑
“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實行“三練式”課堂教學模式,大部分作業(yè)在課堂練習環(huán)節(jié)完成,不但能夠在課堂練習中綜合運用知識和技能,提高語文知識實踐能力,而且有效減輕了學生課后作業(yè)負擔。本研究以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第12課《清貧》課堂教學設計為例,具體如表1所示。
1.分段課堂練習,變革創(chuàng)新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與歸宿都是提高教學質量。從課堂教學模式設計來看,“三練式”課堂改變了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采取三段式練習層層推進教學任務進度,分為課前隨堂練習(4-5分鐘)、課中隨文練習(7-8分鐘)、課后鞏固練習(8-10分鐘)三個階段。課堂練習每個階段合理設計練習時間,練習內容緊緊圍繞課堂教學目標展開,把一堂課的教學內容切塊分段,以模塊形式分段練習,促進學生更加深入理解、吸收、鞏固學習內容,進行真實有效的學習。“三練式”課堂注重每一階段的訓練效果和學生反饋,根據(jù)練習過程中的學生評價和教師評價,學生能夠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吸收程度,教師可以及時動態(tài)調整下一階段的練習安排,真正做到在寶貴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根據(jù)“三練式”課堂教學設計,學生的課程作業(yè)大部分在課堂上完成,課后作業(yè)根據(jù)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分為選做題和必做題,學生課后需要完成的作業(yè)量大大減少,可以有更多時間參加興趣活動和體育鍛煉等。
2.關注課堂反饋,凸顯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組織
“雙減”要求減少作業(yè)量,減輕學生校外培訓的壓力,還給學生一片寧靜的學習空間,課堂上真正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這同時給小學語文教師帶來了更大的挑戰(zhàn),要求教師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完成教學任務?!叭毷健闭n堂教學模式設計,讓教師在課堂上不但要注重提高課堂效率,更要關注學生的課堂反饋,及時解決課堂問題,促進學生課后自主學習。例如,《清貧》課前隨堂練習,如果學生要完成這個練習,那么就需要學會自覺提前預習,學生對每一課都做課前預習,長期堅持就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經過提前預習,熟悉了課堂知識的重點難點,教師便可以在學生課堂反饋中關注到其掌握知識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更能夠有的放矢地開展課堂教學,有效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3.多維課堂評價,促進師生雙向互動的教學相長
“三練式”課堂教學模式設計,使得課堂教學更鮮活,學生自我鍛煉的機會更多,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更親近。課堂上教師不再填鴨式教學,而是通過練習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思考、討論、互評,教師及時反饋評價,形成良好的雙向互動。多維度課堂評價讓學生在課堂練習實踐過程中得到了真實的學習體驗,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吸收了知識。教師與學生不再是單一的施教與受教關系,而是多元化的雙向互動關系,教師可根據(jù)課堂反饋和課堂評價以及學生的學習水平程度,制訂更加合適的差異性作業(yè)方案?!叭毷健闭n堂教學設計,不但讓教師熟悉課文知識教學,而且還可以在課堂三個階段練習過程中關注到學生學習的實時反饋及差異,這樣更有利于促進教師及時調整課堂教學計劃,合理安排難易適度的教學任務,有助于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和教學相長。
(作者單位:廣東省清遠市陽山縣黃埔學校)
責任編輯:莊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