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榮
我老家的村口有條小河,河水清澈見底,水流湍急,波光蕩漾,日夜不息。
河岸上生長著一棵身軀高大的老榆樹。我對樹的年齡沒有印象,只覺得它一定很老了。從我記事的那天起,它就巍然屹立在那里。面臨清澈的河水,它在亂石碎瓦中孤獨挺拔,飽經(jīng)風(fēng)霜,安然無恙。每當(dāng)我經(jīng)過它的身邊時,都不知不覺地停下腳步凝視很久。
那堆亂石碎瓦,不知陪老榆樹度過了多少個春夏秋冬。那些裸露在外面,奇形怪狀的亂石碎瓦,被厚厚的青苔覆蓋著。不知名的小草從石縫中鉆出來,纖細得就像溫室中的弱苗一樣,讓人頓生憐憫之情。
老榆樹老干柔情,暮景桑榆,有柳樹的溫柔,松柏的挺拔堅強。它不怕風(fēng)吹雨打,不畏酷暑嚴(yán)寒,高傲而頑強地屹立在村頭,守護著這里的人們。為他們遮風(fēng)擋雨,朝夕相伴,形影不離。
那是我七歲時的一個下午,我悄悄地爬上老榆樹去掏鳥蛋。在我的手剛剛摸到老鴰窩的一瞬間,老烏鴉飛回來了,它落在樹頂上,一邊大聲地叫著,一邊用驚恐的雙眼望著我,嚇得我急忙從樹上跳了下來。這一幕正好讓路過的爺爺看見了,爺爺走到老榆樹下,摸著我的頭說:“小孫子,烏鴉是益鳥,它不但吃害蟲,還保護莊稼,是人類的朋友,以后不要掏鳥蛋了,那是烏鴉的孩子,我們要保護鳥類。以后也不要上樹玩耍了,以免劃破衣服,再摔著你可咋辦呀?!?/p>
我一邊點頭,一邊和爺爺順著小路回家去。我問爺爺:“這棵老榆樹有多大年齡了?”爺爺說:“我聽你太爺爺說,我們祖上從山東逃荒過來的時候就有了,大約有一百五十多年了。不過那時候,它還是一棵小樹。”說著,我和爺爺停下了腳步,又一次向老榆樹望去,只見五六丈高的樹干直刺藍天,枝杈和葉片,像巨大的綠傘遮蓋著大地。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爺爺接著說:“一到春天,榆樹先花后葉,不久便結(jié)出一串串的榆錢,沉甸甸地綴滿枝頭。一陣微風(fēng)吹過,飄落下片片榆錢,引來貪嘴的孩子前來爬樹采摘。鬧饑荒的那些年,多虧了有這棵老榆樹,榆錢剛下來就被人們擼光了,可憐這棵老榆樹,整個春天都是光禿禿的?!?/p>
記得我小時候,母親把采回來的榆錢洗干凈,與適量的玉米面攪拌在一起,再加點鹽,做成了窩窩頭。吃的時候先蘸點辣醬,再蘸點香油和蒜泥,好吃極了。我和哥哥一邊吃一邊唱:“窩窩頭,蘸辣醬,吃的我們白又胖。”
爺爺是個閑不住的人,天天下地勞動。雖然年逾古稀,仍然精神抖擻神采奕奕,鶴發(fā)童顏,村里的人都叫他“老榆樹”。
每年夏秋兩季的傍晚,飯后無事的爺爺,總是習(xí)慣地叼著他那根老煙袋,就像清朝末年國人手中的那桿大煙槍,噴著濃濃的煙霧,坐在老榆樹下和人們聊著老榆樹的故事。
一說起老榆樹,爺爺就喜形于色。爺爺講,老榆樹的生理機能好,既耐干旱又耐寒。因為老榆樹根扎得深,布得廣,所以能保證自身的營養(yǎng)。像柳樹和松柏一樣堅強,體現(xiàn)了它頑強的生命力。
孩子們問爺爺,老榆木有什么用途嗎?爺爺更是滔滔不絕。他說,由于榆木結(jié)構(gòu)密、紋理清晰,用途非常廣泛。可用于建筑,也可做家具、車輛、農(nóng)具等。好的榆木做出來的家具經(jīng)過打磨和油漆,能映出人的影子。
榆樹葉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用榆樹葉做的藥物,可以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衰弱;可以止血消炎,可以消腫止疼。老榆樹還是我國樹文化中的一種重要樹種。
有詩曰:“百載蒼榆古道邊,悠然郁莽欲參天。風(fēng)中憑性揚宏韻,春上隨心灑綠錢。日曬雨淋枝杈勁,飆飄雷砍樹干堅。疙瘩老木藏情智,匝地濃蔭盛意牽?!?/p>
在我參軍、工作的六十余年里,老榆樹的影子在我的腦海里一直揮之不去。每當(dāng)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就想起了老榆樹。它的高大挺拔、獨立頑強、坦蕩無私給了我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
——選自《西部散文選刊》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