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新芳
在教育信息化程度深化的今天,有人疑惑,我們現(xiàn)在有那么多家園聯(lián)系方式,電話交流、網(wǎng)絡留言、書面交談,有些小事則可以在接送的時間三言兩語與家長交換意見,還有必要非得走進家庭實行這樣傳統(tǒng)的家訪嗎?昔日必需的教育形式之一家訪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是否真的是被優(yōu)勝劣汰了呢?
杜霖是我所教過的一名比較有特點的學生。她雖然是一名女生,但下課經常跟一些同學追追打打,像個假男孩。而且在課堂上經常表現(xiàn)出想怎樣就怎樣的不服管束,隨心所欲的行為。學習成績不理想,聽不進老師耐心的教誨和批評,偶爾會鬧鬧小情緒。屬于那種“勇于認錯堅決不改”的人。多次說服教育但收效甚微,讓人很傷腦筋。于是,我擇日進行了一次家訪。
與父親交流了才深入了解到這孩子的家庭情況,父母一起經商開飯店,生意很忙,幾乎沒有什么時間與她在一起,基本由爺爺奶奶或者親戚朋友幫忙照看的,在學習上缺少有效監(jiān)管。孩子小小年紀比較畏懼父親,卻完全不聽母親的話。父親很客氣的招待著,談起孩子時還是認為小孩淘氣但挺機靈的,只是有點貪玩,耍小脾氣,讓老師給多關照一些。母親比較溫柔,輕聲細語的,言語之間也很煩惱孩子的好動、貪玩,一臉的無奈。孩子在旁邊一直不言語,只是談到她是很有點不屑一顧的樣子。我眼見著孩子的臉色黯淡,于是先談起孩子的智力還是挺不錯的,完全有能力把成績做的更好,更出色,談到她的一些進步表現(xiàn)。如挺愿意幫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勞動能力很突出等等,這樣孩子有點驚訝之外還有點不好意思。父母聽著也露出些高興的模樣,接著,我再從孩子的未來學習和長遠發(fā)展上談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和幫助,應盡量抽出時間來多與孩子溝通和交流,多點關心和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和想法,以及老師的個人意見和建議,老師認為只要她能上課專心聽講,不做小動作,加強自控能力,改掉小學生的陋習,學會正確表達情緒,學習上應該有所收獲,肯定會得到大家的認可和好評,成為一個合格的中學生。
到我回家之前,小孩一直沒有離開,甚至還和父母一起與我道了別。母親送別時又和我單獨談了一會兒,希望老師多多幫忙,我則答應后又再次強烈希望父母能多給孩子一點愛和關心。母親也點頭允諾了。自此家訪結束。
后來的課上,我有意多次點她發(fā)言,肯定她的進步表現(xiàn),課外多與她談心,告訴她上課時應該注意哪些方面,教會她一些簡單容易的學習方法,逐漸培養(yǎng)她的學習習慣。引導她學會尊重他人,如何與他人相處。
后來又進行兩次的校訪,孩子還真是變化不小,行為習慣變好了不少,上課紀律也好了很多,學習也積極些,也愛舉舉手了。當然偶爾還是會犯犯錯??傊?,比以前好多了??偹阌幸稽c點小小的成績了!
事實上即使現(xiàn)代通信再發(fā)達,電話、電腦及網(wǎng)絡再普及,家訪還是具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因為教育是情感與思想的碰撞,需要面對面、心對心地密切相連。而家訪是增進老師與家長溝通,促進兩者建立和睦的情感和良好的教育伙伴關系的一種重要方式,學生的許多校外表現(xiàn)及家庭背景是難以一目了然的,而教育對象的“第一手資料”則需要借助家訪直接渠道獲得,通過家訪,老師們也更好地了解孩子,以及孩子在家的情況,同時通過家訪也消除了誤解,取得了相互理解、信任。從而尋求更加恰當?shù)摹⑿兄行У慕逃绞胶头椒?。家訪是永遠不會過時的,所以,要爭取家長的了解,并從生活中發(fā)掘他們的點滴優(yōu)點,加以擴大,讓孩子在愉悅的心情下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