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茵芬
一場暴雨之后,整個世界被淋了個濕透,一片混沌。
我緩慢地挪動著腳步,走走停停。人行道一側(cè)的圍墻下,一叢叢細竹斜立著,失去了往日的灑脫,而葉片翠色欲滴。墻腳布滿濃綠的青苔,細密,清新。
青苔是季節(jié)的一種表情,裸露在背陰處,附屬在一些物體身上,于墻壁、瓦礫、石縫、樹干、沼澤……肆意蔓延。
青苔,讓我記憶猶新?!包S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碑斘易x到這樣的詩句時,已經(jīng)長大。有關(guān)梅雨、池塘、老屋、梔子花、青苔等事物組成的畫面里,少不了一個梳著兩條羊角辮的我,還有一個白胡子爺爺。
黃梅天里,接連不斷的雨使大人們只能蝸居在屋內(nèi),做一些針線活,或弄好吃的,比如裹粽子。母親把幾個煮熟了的紅豆粽放進一只小竹籃,吩咐我,去送給村西頭住在兩間老屋里的白胡子爺爺。這是我樂意做的一件事,因為我喜歡老屋和白胡子爺爺,更喜歡小河邊的梔子花。
老屋外有兩棵大樹,一片竹林,伙伴們習慣來這里玩耍。白胡子爺爺是個孤寡老人,他有一肚子的故事,我們最愛聽他講《西游記》。夏天的屋里陰涼似水,有一把竹椅老得泛著暗紅的光澤,爺爺說它和他一樣年紀。坐在上面,光滑的竹面透著冰般的涼意。每到火熱難熬的時候,自然會念想它。
我第一次認識叫作青苔的植物,是在白胡子爺爺?shù)膱鲈呵?,場院前的河岸上種著一株梔子花樹。
梔子花開在水邊,開在雨季中。點綴在碧綠枝葉里的白色花朵,飽滿而清新,幽幽的香氣在村子里飄飄忽忽。我不顧漫上來的河水,脫下塑料涼鞋,赤腳走向花樹,爺爺看見我蹚著水過去,急忙追出來。我在將要接近那些潔白花兒時,腳下一滑,跌坐在水中。
爺爺上來憐愛地攙扶起我,說:“乖囡,不能赤腳的,地上有青泥苔,摔疼了嗎?”
我感覺屁股有點痛,問:“青泥苔是怎樣的呢?”
爺爺樂了,牽著我的手來到老屋的墻根下,指給我看那生滿下半堵墻壁的深深淺淺的植物,像綠絨毯一樣。村人們都叫它青泥苔。
每個雨季,這些景象漸次重現(xiàn),像青苔一樣深植在我的生命里,溫潤如翡翠。
(常朔摘自微信公眾號“B座西窗” 圖/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