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震澤中學育英學校 翁天虹
近年來,學科育人受到一線教師的重視,并在課堂教學中加以探索,但教學實踐中依然存在不少問題。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影響,教師一味追求知識的生硬識記與掌握等技能訓練,知識學習與個人經(jīng)驗理解分離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雖然有對閱讀文本的解讀與主題意義的探究,但仍以淺層理解為主;有深層次的理解問題,但偏離主線,情境創(chuàng)設突兀不自然,影響育人價值。
通過英語閱讀教學提升育人價值,引導學生用目標語言對語篇進行理解、分析、思考、交流,發(fā)展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英語課程的主要任務。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開發(fā)閱讀材料對育人價值的實現(xiàn)至關重要,能在發(fā)揮學科育人價值中保持學科教學的學科味、學科教學的張力、課堂教學的操作性與實在感、學科教學的開放性,能提高學科育人的實效性。
大視界指教師在教學中要有培養(yǎng)學生應對未來社會挑戰(zhàn)的必備能力的眼光。我國目前正處于一個最關鍵時期——從世界人口大國向世界科技強國邁進。未來人才是否有過硬的英語語言能力能產(chǎn)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教育者要明確國家和時代對未來人才的需求。當下面臨的普遍性課堂教學難題是學生接受知識卻未能獲得靈活遷移與使用的能力,而知識的本質(zhì)恰恰在于幫助學生通過解決問題生成新的知識,進而通過知識獲得進行思維創(chuàng)造性的遷移和應用,實現(xiàn)育人價值。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國教育領域?qū)τ藘r值的探索也有了一定的認識。育人價值的實現(xiàn)意味著學生在基于具體主題與語篇的學習活動中,能運用靈活多樣的高階思維,主動參與語言實踐活動中,完成具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并在學習過程中,掌握學科核心知識,發(fā)展語言應用能力,建構具有遷移意義的知識圖譜,培養(yǎng)英語學科素養(yǎng)。
基于此,大視界要求教師做到“四優(yōu)”(4E):
一是優(yōu)數(shù)據(jù)(Excellent grades)。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以較高的興趣、較大的自信和較強的韌性完成學習任務和挑戰(zhàn),獲得優(yōu)秀的學業(yè)成績。
二是優(yōu)品質(zhì)(Excellent quality)。教師在教學設計和實際實施過程中,能創(chuàng)設具有“激勵、適切、啟發(fā)、情知對稱”作用的情境,使學生能保有學習的熱情,保持高階思維的訓練,保證學習能力的提升。
三是優(yōu)策略(Excellent strategies)。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根據(jù)學習任務的差異調(diào)用對應的高階思維,實現(xiàn)與學習任務密切相關知識信息的加工、處理、遷移,最終形成具有個性化的知識網(wǎng)絡。
四是優(yōu)評價(Excellent assessment)。評價針對學習結果的深度和厚度,指學生將教師傳授的知識信息轉(zhuǎn)換成個人知識信息的能力和運用最新生成的知識網(wǎng)絡完成和解決不同問題和任務的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zhì)。
小改進指教師在教學前、中、后期,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適切地創(chuàng)設豐富且有意義、活潑但有思維挑戰(zhàn)的教學情境,盡可能將學生的情感體驗與認知活動有機結合。通過設計層面的小改進,促進學生邏輯思維、批判思維、形象思維和協(xié)助能力的發(fā)展,使學生不僅“樂于學”,而且“學有樂”,提高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高中英語課堂容量大、信息多、難度高,教師通過小改進,使授課方式更加靈活多樣,課堂呈現(xiàn)更形象直觀,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接受能力將有很大改觀。此外,基于主題的情境將賦予學生更有趣、更廣域的思考空間,促使學生的探究意識、思維能力將得到增強。協(xié)助或合作的學習模式,也能讓學生在同伴互助中相互學習,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主性,從整體上提高學習的效率。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實現(xiàn)普通高中英語課程的育人價值的路徑:普通高中英語課程的育人價值是通過具體的語言學習過程逐步實現(xiàn)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基于具體的主題與語篇,主動參與語言實踐活動,運用各種學習策略,學習語篇呈現(xiàn)的語言和文化知識,分析、理解主題意義并使用所學語言進行思考、表達和交流,逐步發(fā)展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zhì)和學習能力等英語素養(yǎng)。
根據(jù)這一路徑的定義,閱讀教學要體現(xiàn)以“真、情、實、悟”為關鍵詞的“REAP”情境設計。
“真”(Authentic)指情境創(chuàng)設的真實性,即教師通過教學語言及教學互動生成的具有生活性、教育性、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真實情境;“情”(Emotional)指注重閱讀教學情境的情感認同和陶冶,即教師在教學中盡可能地讓學生獲得情感體驗,得到思想提升;“實”(Practical)指教學情境設計中學生的實踐與參與,情境設計不僅要注重內(nèi)容與形式,更要使學生有主動參與的意識,進而有所得;“悟”(Reflective)指強調(diào)教學情境對學生思維的訓練,尤指經(jīng)過深度思考的高階思維。
REAP情境設計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能實現(xiàn)育人價值的“四優(yōu)”目標,同時也能在不斷探索中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全過程,傳遞文化知識,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
為了能從深度上促進學科育人價值,筆者在實際教學中將REAP 閱讀教學情境設計進行持續(xù)性應用研究,形成了“4E+REAP”的改進策略。下文以選修課程《新概念英語》第三冊第30 課“the Death of a Ghost”為例,展示“4E+REAP”閱讀教學情境在教學中的嘗試與體悟,希望能為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深促學科育人價值起一定的支架和參考作用。
真實情境能促使學生在貼近生活的教學場景中習得知識,并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逼真感受,從而實現(xiàn)學習的“四優(yōu)”視界。
在本節(jié)閱讀課的第一環(huán)節(jié)(Lead-in)教學時,從文化習俗入手,通過圖片、聲音等非言語方式與言語結合,創(chuàng)建真實的教學情境。“Morning, guys, what is special about November 1st?”在得到學生的回答“Halloween.”后,提出第二個問題:“What do children dress up as on that day?”學生的已學知識和興趣被問題激發(fā)。接著,筆者利用精心制作的小視頻肯定學生的答案,同時也提供了新的信息,第三個問題擇時切入:“When it comes to ghosts, what adjectives will you hit upon and do you believe in the existence of ghosts?”
在多媒體手段的輔助下,筆者直觀地展示了萬圣節(jié)的特點,豐富的裝扮、獨特的風俗、開心的孩子、奇趣的糖果等。學生通過視頻中的這些畫面,不僅好似置身其中,更對本課主題產(chǎn)生了好奇與興趣,對詞匯更是加深了記憶和理解。
情感的陶冶能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和價值認同。筆者在授課中圍繞戰(zhàn)爭與責任設計情境,以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與精神境界。
首先,培植學生的責任意識和愛國情感。本課第三段揭示了“ghost”實際是二戰(zhàn)逃兵,晝伏夜出,只為逃避政府懲罰。筆者提出:“Were you needed by our country on the battlefield, would you make the same choice as Eric? Why?”通過自我反思、深度追問、師生互動等形式,使學生明確個人利益要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要服從整體利益、暫時利益要服從長遠利益的道理,幫助學生樹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責任意識與愛國情感。
其次,增強學生的公民意識,拓寬國際視野。地球村是人類的共同家園,推進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互利共贏共榮的世界,這是國際視野的歸宿點。我國提倡一帶一路和平大合作,實現(xiàn)互聯(lián)、互通、共商、共建、共享,這是造福人民的國家觀念。通過對戰(zhàn)爭與和平的討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公民意識,形成大格局的國際視野。
“悟”源于“啟”,“啟”在于“問”。課堂提問是常見的教學行為,也是一項重要的教學手段,被運用于整個教學活動中,是聯(lián)系師生活動的紐帶,有助于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積極思考、獲得智慧。
筆者在教授“the Death of a Ghost”一文時,除將語言知識通過預習、復現(xiàn)、拓展等方式進行教學,完成知識的深度探究之外,還充分利用教材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設計問題引出“opinion/rumor(觀點/流言),fact/truth(事實/真相)”,繼而提出:“How to enhance our ability to tell opinions and facts apart?”在帶領學生學習語篇時,不僅要讓學生了解觀點與事實間的區(qū)別,還要讓學生意識到辨別事實與觀點的重要性,清楚遇到問題時保持不作片面評價、不附和的態(tài)度,先全面了解問題再做出正確判斷?!拔颉鼻榫车脑O計不僅使學習成為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過程,成為提升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過程,也使學生學會以事實為支撐表達觀點。
學生的積極參與能真正實現(xiàn)教學的“四優(yōu)”,能讓學生體驗與實踐的教學情境需以生為本,凸顯教師的指導、引領以及學生的參與學習、實踐提升。這不僅考驗教師的教學理念,也對教師的教學語言、課堂組織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可以運用師生對話、生生探討、代表發(fā)言等方式創(chuàng)建安全舒適的課堂環(huán)境,引導學生大膽參與教學活動。
筆者在切入文本主題時設計了下面的頭腦風暴題:Had your homework been accomplished every time you want to do it,how would you feel?要求學生兩人一組進行探討,既提高課堂時效,又使學生在探討的過程中充分使用英語進行溝通,培養(yǎng)其語用實操能力。對于英語學習能力相對薄弱的學生而言,這樣的組織形式更是保障了發(fā)言的機會,扭轉(zhuǎn)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在語篇教學中,筆者根據(jù)語篇結構和特點,要求學生通過組間交流進行討論、分享觀點,指導學生在整體閱讀的基礎上把握文本的主要內(nèi)容,使學生明確文章架構,并在結構的基礎上進行更深層的思考:Is it worthwhile to live on as a ghost so as to avoid being a soldier?筆者設計這一問題的目的,一是與學生探討公民義務與責任;二是提供共同思考、討論課文標題的機會?!皌he Death of a Ghost”中的“ghost”一詞雙關含義,字面意思為鬼、靈魂,非物質(zhì)意義的存在;深層含義指一名逃兵從戰(zhàn)場上逃跑,其精神已經(jīng)消亡,只余軀殼,如同“ghost”。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情境設計中可以充分操練語言能力,也能提升精神境界,實現(xiàn)德育滲透,深促學科育人。
總而言之,學科育人是教學理念,也是一種教學態(tài)度,是將教學目標為導向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語言知識層面、能力素養(yǎng)層面、情感態(tài)度層面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技能和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大視界下的小改進,“4E+REAP”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契合新課標所提出的實現(xiàn)普通高中英語課程育人價值的路徑。以“4E”(優(yōu)數(shù)據(jù)、優(yōu)品質(zhì)、優(yōu)策略、優(yōu)評價)為目標的“REAP”(真、情、實、悟)教學情境設計理念,能給一線教師完成我國新時代教育學科育人重要使命指明方向,也能對目前教學中存在的一些淺表、機械、碎片化問題提供解決方案,使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實現(xiàn)遞進層次、邏輯導向、激發(fā)引領,使教學煥發(fā)生機,促進學生高效內(nèi)化知識,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水平,為祖國建設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