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猛 李文超 孫遠航 張 雍 李紫閣 程艷如 于功奇 王 川 田洪青 暴芳芳
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附屬皮膚病醫(yī)院(山東省皮膚病醫(yī)院),山東省皮膚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山東濟南,250022
人乳頭瘤病毒(HPV)是一種小分子雙鏈DNA病毒,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HPV根據(jù)致癌潛力分為高危型(HR)和低危型(LR)。HR-HPV亞型感染人類上皮細胞,被認為是侵襲性宮頸癌和陰莖癌的病因,LR-HPV亞型與增生性病變相關,包括外生殖器疣和尖銳濕疣,并且具有較低的致癌風險[1]。HPV對人皮膚、黏膜有高度親嗜性。目前已發(fā)現(xiàn)該病毒有200余種亞型,根據(jù)不同基因型與癌發(fā)生危險性的高低可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其中高危型HPV包括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2型等,其持續(xù)性感染與子宮頸癌的發(fā)病及男性陰莖及肛周癌變密切相關;低危型HPV包括6、11、42、43、81、83型等,其感染與外生殖器尖銳濕疣等良性病變有關[2,3]。
為了更好地了解近年來山東地區(qū)HPV感染情況,本研究采用PCR-反向點雜交法,選擇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就診于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附屬皮膚病醫(yī)院泌尿感染科門診的6900例患者進行HPV分型檢測。
1.1 標本來源 選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就診于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附屬皮膚病醫(yī)院泌尿感染科門診,且進行HPV分型檢測項目的6900例患者。
1.2 標本采集 男性無菌棉拭子插入尿道2~3 cm,輕輕捻動拭子采集分泌物后,立即取出并置于采集管中,密閉送檢(采集分泌物前2小時禁小便);女性用無菌生理鹽水棉球洗去宮頸外分泌物,再用無菌棉拭子插入宮頸內(nèi),停5 s后,旋動棉拭子采集宮頸分泌物,將棉拭子置入無菌管中,密閉送檢。尖銳濕疣患者標本的采集用無菌棉拭子刮取包皮、尿道口、大小陰唇、陰道口和肛周贅生物組織液,密閉送檢。
1.3 儀器與試劑 使用基因擴增儀(Heam9600)、恒溫雜交儀(YN-H48);人乳頭瘤病毒基因分型(23型)檢測試劑盒,試劑盒與質控品均為亞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產(chǎn)品。
1.4 DNA提取及檢測 向無菌管中加入1 mL滅菌生理鹽水,渦旋震蕩,擠干棉拭子。將全部液體轉移至1.5 mL離心管中,12000 rpm離心5 min,棄去上清液,保留管底的細胞沉淀,沉淀中加入50 μL DNA 提取液充分混勻,100℃恒溫10 min,12000 rpm離心5 min。根據(jù)試劑盒操作說明,吸取5 μL上清液作為模板加入反應管中進行PCR反應。擴增參數(shù)及結果判定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7.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即為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2.1 HPV感染情況 本次調查顯示,6900例次中 HPV感染例數(shù)為4377例,陽性率為63.43%(4377/6900)。針對型別進行亞組分析,HPV(11)型陽性1011例,陽性率為14.65%,其中女性患者251例(11.97%),男性患者760例(15.82%),性別之間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1);HPV(16)型陽性586例,陽性率為 8.49%,其中女性患者203例(9.68%),男性患者383例(7.97%),性別之間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HPV(33)型陽性216例,陽性率為3.13%,其中女性患者86例(4.10%),男性患者130例(2.71%),兩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PV(51)型陽性433例,陽性率為6.28%。其中女性患者153例(7.30%),男性患者280例(5.83%),兩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PV(52)型陽性582例,陽性率為8.43%。其中女性患者221例(10.54%),男性患者361例(7.52%),兩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PV(53)型陽性412例,陽性率為5.97%。其中女性患者148例(7.06%),男性患者264例(5.50%),兩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PV(58)型陽性354例,陽性率為5.13%。其中女性患者147例(7.01%),男性患者207例(4.31%),兩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HPV(59)型陽性373例,陽性率為5.41%。其中女性患者132例(6.29%),男性患者241例(5.02%),兩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HPV分型檢測結果
2.2 單一感染與多重感染 在4377例HPV感染者中,僅感染一種HPV病毒的例數(shù)為2154例,占總陽性例數(shù)的49.21%;二重感染1081例,占24.70%;三重感染550例,占12.57%;四重感染295例,占6.74%;五重感染165例,占3.77%;六重及以上感染132例,占3.02%。其中單一感染的例數(shù)最多,六重及以上感染者最少,由此可見,感染HPV的例數(shù)隨著感染亞型數(shù)量的增加而減少,呈現(xiàn)負相關關系,見圖1。
圖1 單一感染與多重感染對比圖
2.3 不同年齡段HPV感染情況 <20、20~30、31~40、41~50、>50歲不同年齡段的HPV感染率分別為71.78%、64.84%、60.11%、61.51%、68.30%,見表2、表3。<20歲的感染率最高,其中<10歲的兒童HPV感染率為35.48%。男性HPV感染高峰出現(xiàn)在20歲以下及50歲以上,女性則出現(xiàn)在30歲以下及50歲以上,山東地區(qū)女性HPV高危型感染率明顯高于男性,而女性HPV低危型的感染率低于男性;山東地區(qū)男女性HPV感染率隨著年齡的變化均呈“U”型分布,不同年齡段的HPV感染率男女性均有顯著差異(P<0.05),見圖2。
圖2 各年齡段HPV感染情況對比圖
表2 HPV6型-HPV51型感染患者年齡分布表
表3 HPV52型-HPV83型感染患者年齡分布表
本研究對6900例患者進行HPV分型檢測,其中男4803例,女2097例。年齡1~84歲。結果顯示,HPV感染型別居于前六位分別為HPV6(23.52%),HPV11(14.65%),HPV16(8.49%),HPV52(8.43%),HPV42(7.30%),HPV51(6.28%)。與徐州地區(qū)HPV感染人群以HPV16、HPV52、HPV53型最多不符[4],也不同于黑龍江地區(qū)HPV感染率排在前3位的為HPV16、HPV52、HPV58型[5],該結果的差異可能與復雜地理環(huán)境、生活習慣以及研究人群的不同有關。
本文結果發(fā)現(xiàn),在HPV陽性患者中,一重感染最多,在多重感染中,二重感染者最多,且隨著感染型數(shù)的增加,感染人數(shù)逐漸減少,因此臨床仍是以少數(shù)HPV亞型感染為主。HPV的多重感染,可能與機體免疫低下,清除病毒能力不足,導致HPV持續(xù)陽性有關。其中,六重及以上HPV感染的132例患者,其年齡段主要分布在20~30歲,可見HPV的多重感染更多見于年輕人,可能與性生活活躍有關。有研究顯示,高危HPV的多重感染會增加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的發(fā)生風險[6],因此更要引起高度重視,臨床發(fā)現(xiàn)HPV多重感染病例,必須盡快治療。
在本文中發(fā)現(xiàn),HPV感染人群年齡以<20、>50歲為主,HPV感染率最低為31~40歲,總體趨勢呈“U”型分布,高危型HPV持續(xù)性感染與子宮頸癌的發(fā)病及男性陰莖及肛周癌變密切相關[7],隨著社會發(fā)展,人們性意識發(fā)生很大變化,初次性生活低齡化及多個性伴侶等不潔性行為的增加,加大了HPV的感染風險,直接性接觸為HPV主要傳播途徑[8]。HPV疫苗能夠阻斷高危型HPV的持續(xù)感染從而有效降低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的發(fā)生率,在適齡人群中推廣HPV疫苗接種是宮頸癌一級預防的有效措施[9]。>50歲的女性由于更年期后激素水平紊亂,陰道內(nèi)環(huán)境改變,導致HPV感染率較高,以及該年齡段女性機體免疫功能較低下,HPV感染后難以自我轉陰,導致持續(xù)感染陽性,因此該年齡段女性要重視HPV的定期復查,以防HPV的持續(xù)感染,導致宮頸病變。<20歲的女性則是由于該年齡段女性抵抗力較低,初次性生活年齡較小,宮頸發(fā)育還未完全成熟,或者性生活頻繁,未注意個人衛(wèi)生,導致HPV感染發(fā)生,因此更應該對處于青春期的女性進行正確的性知識宣教。
綜上所述,HPV分型檢測對于宮頸癌的早期診斷有重要參考意義,可靠簡便,可降低漏診率,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早治療,為今后臨床對HPV的預防監(jiān)控及治療提供了科學依據(jù)。另外不同地區(qū)、不同年齡人群的HPV感染數(shù)量、亞型分布各有不同,可根據(jù)其特點開展本地區(qū)宮頸癌篩查宣教,扎實推進適齡女生HPV疫苗接種,加強服務保障,確保接種工作高效推進,普及正確科學的醫(yī)學健康知識,降低HPV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