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層漸消,花苞競放,春天到了。柳條,是春的使者,春的尖兵。二月,紫竹院,那年剛降過一場春雪,凈雅的白沙飄在銀灰色的天空。在這種寒冷時節(jié),湖面上的水沒有一點生機。小徑上,人蹤難覓。我走到石橋的橋頭,看到了一株柳。柳條如長發(fā)細垂,朦朧了遠景,罩上一層綠色小斑點。我走近了,吹落柳條上的雪,我被震撼了。星星點點的芽兒,被纖細的柳條串起,昭示著春的駕臨。柳條在春天是綠得最早的,有時春節(jié)便可以看到強壯的柳條,背著風雪,向春天進發(fā)。白雪蓋住了小路,柳芽格外顯眼,旁邊的迎春此時還未顯出色彩。這不正是先人一步,取得春的訊息,讓世人對著它嬌弱的身子感嘆!雖然夏日的柳最美,但那時它已普通,唯有早春的柳,獨特在雪中。
每到三月份,春姑娘就會邁著輕快的步伐朝我們走來……人們對春天的普遍印象是春暖花開、百鳥爭鳴……但我對春天的熱愛卻并不來源于此。泥土——再平凡不過的事物——便是我對春天的愛。春初來時,泥土總是第一個反應(yīng)過來,它喚醒了地下的種子,催它們生根發(fā)芽。每當我走進一片空曠的草地,首先注意到的不是那逼人的綠,而是那沁人心脾的泥土芳香——那是一種無法描述的氣息。我一聞到那令我迷戀的香氣,便感覺到空氣被凈化了,人也變得輕快了許多……我愛這氣息愛得沒有任何理由。不,或許是有原因的——無論人類何等踐踏泥土——它仍對我們百般容忍,為我們的生活,獻出那最美的色彩!
春天到來,看到那百花綻放、蜂蝶飛舞的景象時,我就會回憶起三年前的那個春天。傍晚,春風拂面,緩緩掠過我的臉龐,小溪邊那金黃的土路,上面有著深深淺淺的腳印,還有溪邊一簇簇盛開的小花。正當我欣賞那花時,瞥見了一朵被人折斷的花躺在地上,它卷曲著,泥土染臟了它那潔白的花瓣??伤雌饋硐袷潜M力在伸向賴以生存的水源,我趕緊拾起它,用溪水小心翼翼地清洗它的臉頰,用礦泉水瓶裝了些水,才把它裝回了家。它在我家待的那短短幾天,散發(fā)了無盡的清香。它站在窗臺上,迎接著一個又一個日出日落。它向它們招手,仿佛堅信這不是最后一面……一朵無名小花卻告訴我了這么深刻的道理——生不是死的倒計時。最終它還是凋零了,但它開在我心里,我的內(nèi)心永遠有一片春天……
枝頭漸漸泛起綠,腳下草色映入眼中。萬物,都在證明著春天的到來。漫步到湖邊,陽光像清澈的流水,嘩啦啦漫瀉在四周。向著光往下看,湖水已經(jīng)開始融冰了。遠處,有冰雪微微泛白,在水上靜臥著,未融開,在光下,薄而透明,似要化了,似要凍上。近處的湖水綠盈盈的,在陽光下波光粼粼,泛起層層漣漪,像是冒著熱氣,給人暖洋洋的感覺。白云在湖面走,湖面映著白云,柳枝對湖水梳妝,湖水映著她的倩影,還透出條魚兒,在湖中嬉戲。這水,似深似淺。深,因其廣闊無垠,深邃無邊,將萬物都溶在里面;淺,因其清澈見底,近處的生物都一覽無遺。一只只鴨子從湖面游過,分開兩道水波。順著波紋望去,天映著水,水映著天,水天映為一體。到了傍晚,紅日西垂,在湖面上搖搖欲墜,最后緩緩沒入水中,留下一片殷紅,碎開了……春天的水,是最令人喜愛的。它是純粹的,像你看著長大的小孩,就在那陽光下,由冰化成了水,冬天,再由水結(jié)成冰。其余的,什么也沒有了。
(北京市第八中學初一年級 指導老師:閆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