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方塊壯字的構(gòu)成理據(jù)及字義辨析

        2023-11-21 07:55:50蒙元耀藍長龍
        辭書研究 2023年6期

        蒙元耀 藍長龍

        摘 要 方塊壯字亦稱古壯字、土俗字,是一種類漢字的書寫符號系統(tǒng)。先輩的文化創(chuàng)作因有這種文字體系來記錄而得以傳世。要挖掘整理和研究壯族古籍,首要條件即能夠正確識讀這些方塊壯字。因壯語方言之間語音有差異,各地歌師的文獻抄本用字各有參差,加上方塊壯字未經(jīng)規(guī)范,要正確識讀需要有科學的方法。梳理方塊壯字的造字理據(jù),參悟其中的結(jié)構(gòu)規(guī)律,有助于壯字字義的辨析,進而正確識讀壯字古籍

        文獻。

        關(guān)鍵詞 方塊壯字 文字性質(zhì) 構(gòu)成理據(jù) 字義辨析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國家相關(guān)部門就很重視少數(shù)民族的古籍文獻整理工作。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同樣重視少數(shù)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工作,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gòu)專門負責這項工作。四十多年來,廣西的少數(shù)民族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績。編纂了《古壯字字典》(廣西民族出版社,1989),出版了《壯族麼經(jīng)布洛陀影印譯注》(張聲震 2004)、《壯族雞卜經(jīng)影印譯注》(何正廷,歐薇薇 2013)、《壯族倫理道德傳揚歌譯注》(梁庭望,羅賓 2005)等一系列重要文獻,讓世人知道了壯族文化底蘊的豐厚程度和壯族古文字的特殊性質(zhì)。近年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的立項,起到了對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加大力度的作用,出版部門也設有專項資金來解決民族文字研究成果出書難的問題。少數(shù)民族古籍之中蘊涵著豐富的各種生產(chǎn)生活經(jīng)驗,把這些知識挖掘整理出來,用于當今的社會文化建設,是很有意義的事情。黨和國家領導人高瞻遠矚,以少數(shù)民族古籍文獻整理出版為抓手,推動各民族之間文化的交往、交流和交融,進而促進民族團結(jié),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各種有利因素的合力作用下,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及出版成為當前民族語言文化工作的一個熱點。

        一、 方塊壯字的性質(zhì)

        方塊壯字亦稱古壯字、土俗字,是一種類漢字的書寫符號系統(tǒng)。壯族先輩借用漢字或漢字的部件來構(gòu)造新字,用來記錄歌謠或書寫各種需要長期保存的文獻。擁有文字,壯族先賢創(chuàng)作的各種文化精品就能長久保存。壯族先輩的文化創(chuàng)作因有這種文字體系的記錄而得以傳世。從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歷程來觀察,一個民族有沒有自己的文字,其歷史發(fā)展速度是大不相同的。就文字的本源而論,方塊壯字是借源文字。壯族知書識字的人為了記錄用自己語言創(chuàng)作的作品,直接就把漢字拿來充當自己的書寫工具。由于方塊壯字產(chǎn)生和使用的年代已經(jīng)相當久遠,目前還無法判定它開始使用的具體

        時間。

        根據(jù)學界的考究,壯字的出現(xiàn)時間有先秦說、秦漢說、唐說,等等。認為方塊壯字產(chǎn)生于先秦時代的人以覃圣敏先生為代表,他在20世紀80年代曾在廣西《三月三》發(fā)表文章,指出《詩經(jīng)》之中有壯語詞匯。舉的例證有“糇(糧)”、“特”(雄、男)、“妲”(女)等,認為它們是壯語詞語,是方塊壯字?!对娊?jīng)》所處時代確是周代,但《詩經(jīng)》是漢文經(jīng)典,雖然里邊有一些字能用壯語音義來解說,可卻不好說它們就是壯語詞語。畢竟壯漢語之間存在同源關(guān)系,上古時代有不少同源詞直到如今依舊能用壯語來解釋,這是很自然的現(xiàn)象。

        方塊壯字始于秦漢時期是覃曉航先生(2010)33的主張。覃先生認為,《爾雅》之中就有方塊壯字出現(xiàn)。如“犩、鯠、蚆、鴀、鵅、”等,明言這些都是方塊壯字中的形聲字。覃書中,“鯠、鴀、鵅”諸字以簡體字形式出現(xiàn)。我們認為,引用古書例證當以原書面貌為好,不宜簡繁混用,故徑改為繁體字。按覃先生的考據(jù),《爾雅》的成書年代至今未能確指。他據(jù)梁啟超等人的分析,認為《爾雅》多釋《詩經(jīng)》之語,且《釋地》解九州、五岳及漢初地理,應是漢儒抄錄過去及同時代人對古書的訓詁,進而推定《爾雅》是秦漢之間的產(chǎn)物。如此,方塊壯字也應該起源于秦漢之間。

        按胡奇光、方環(huán)海(2007)9《爾雅譯注》的說法,《爾雅》定稿于西漢初期。《爾雅》是漢文典籍,其中收錄的字目當有它們的出處。況且在漢代,壯族的族稱尚未出現(xiàn),徑直認定這些是方塊壯字,似乎有草率之虞。我們更傾向把這些漢代及其以前跟現(xiàn)今壯侗語族語言有音義關(guān)聯(lián)的漢字視為同源詞,畢竟百越民族與漢民族有很深的歷史

        淵源。

        認為方塊壯字始于唐代的說法就比較多了。壯族著名學者張元生先生專事壯族語言文字研究及壯語文教育工作,他撰寫的論文《壯族人民的文化遺產(chǎn)——方塊壯字》(1984)455里就明確指出方塊壯字具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在唐代就已經(jīng)仿照漢字創(chuàng)造了方塊壯字。例證是唐代澄州(今廣西上林境內(nèi))壯族首領韋敬辦刻的兩塊石碑,碑文里夾用了方塊壯字。

        張聲震先生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的副主席,長期分管民族工作,對壯族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在《古壯字字典》的序文里,他也以韋敬辦《澄州無虞縣六合堅固大宅頌》(前述兩碑之一)為例,認為碑文里“桑滋耽,耕農(nóng)盡力”之句中的“”即方塊壯字,義為“田”,音na2,會意字,取田里長稻米之意。此外,碑文中的“、、”諸字,也被認為是方塊壯字。(張聲震 1989)5-6由于唐代文人有個人造字的習氣,故學界對這些夾用在漢字碑文中的奇異字并不完全認可為方塊壯字,這些字的音義解說是否妥帖尚存爭議。事實上,《古壯字字典》也僅收錄了“”,讀kau1,指牛羊等動物的“角”。但“、、

        ”等字卻未見收錄。

        學界普遍承認壯族舊稱的“撞、僮”出現(xiàn)在宋代。其實有年代確鑿的資料表明,“撞、僮”作為族稱在唐代已有記載。據(jù)秦煒棋、鄧小飛(2015)93等人考證,唐代文人權(quán)德輿為徐申撰墓志銘,說徐申“復以御史中丞出蒞邕州,領經(jīng)略之任。開南蠻徼道,宣明威信,僮人黃氏納質(zhì)請命。化條風行,獷俗以清明”。徐申曾于公元790年左右任邕管經(jīng)略使,年70而卒。

        若此,則唐代邕州之民有“僮”的族稱應無疑問。然上述澄州唐碑諸字無同時代的音義佐證材料,我們至今仍無法完全確定它們就是記錄壯語的用字。

        真正能夠確定是記錄壯語的方塊壯字是宋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書中“雜志”一段記載了“、、”等十個字,稱之為俗字、土俗書。方塊壯字有土俗字之稱,其源頭即此。此節(jié)文字不多,轉(zhuǎn)錄如下:

        俗字,邊遠俗陋,牒訴卷約專用土俗書,桂林諸邑皆然。今姑記臨桂數(shù)字,雖甚鄙野,而偏旁亦有依附。(音矮),不長也。(音穩(wěn)),坐于門中,穩(wěn)也。(亦音穩(wěn)),大坐,亦穩(wěn)也。仦(音嫋),小兒也。(音動),人瘦弱也。(音終),人亡絕也。(音臘),不能舉足也。(音大),女大及姊也。(音勘),山石之巖窟也。閂(音),門橫關(guān)也。他悉不記。余閱訟二年,習見之。

        上舉10字皆屬自造的土俗書。土俗書即土俗字,今稱古壯字或方塊壯字。宋代尚無簡體字,“、、閂”三字在原著里當是繁體字“、、閂”。如今壯族民間歌師依舊簡繁混用把自造的土俗字夾在漢字里拿來記錄各種壯歌。范成大是平江府(今江蘇蘇州)人,于乾道八年(1172)十二月赴桂林,授命知靜江府,任廣西經(jīng)略安撫使。淳熙二年(1175)正月離職。在桂兩年頗有政聲?!坝嚅喸A二年,習見之”一語可旁證,方塊壯字在當時已相當流行了。

        這則資料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它不僅提供了確鑿的方塊壯字字符,同時還標出近似的土語讀音和字義,讓我們能夠從漢字的讀音來大致推定這些字符對應的壯語語音。由于這些材料出處明確,音義可考(下文有詳細討論),故可認定它們是真正意義上的方塊壯字。從造字方法來觀察,上列10字多屬會意字。不論在漢在壯,會意一途造出的字大體上是表意字。但若據(jù)此而推定方塊壯字是表意文字那就偏誤了。因為在方塊壯字體系里,自造字在數(shù)量上的比例不高,大多數(shù)字符是直接借用漢字。而借用的漢字又以同音或近音替代為多。

        我們曾經(jīng)對馬山18份行孝歌做了統(tǒng)計(蒙元耀 2010),其中七言體兩首,五言體16首,共2962行詩句,16206個音節(jié)(即字)。若不計重復出現(xiàn)的字,這些音節(jié)共有2044個單詞。其中不少是雙音節(jié)或三音節(jié)。記錄這些詞目的方塊壯字一共是2471個,自造字只有412個,僅占16.67%。其余2059個為直接借用的漢字。這些漢字當中,純用來表音(同音或近音)的字有1066個,如:“八”,pa6(莫;暫莫;暫不);“卜”,po6(父)等。連音帶義一起借用的字有671個,如:“丁”,ti?1(人?。?;“打”,ta3(打斗)等。兩者相加共1737字,占借用漢字的84.36%,占總字數(shù)的66.2%。統(tǒng)計數(shù)字表明,方塊壯字雖然借用漢字居多,但其功能卻是表音為主。更何況,自造字里還有一部分也是表音字,因此,整個文字體系里表音字的比例要占70%以上。

        據(jù)此,我們認為方塊壯字是一種表音為主、兼顧表意的文字體系。(蒙元耀 2016)29方塊壯字雖然源自漢語,但它與漢字的文字性質(zhì)根本不同。漢字有時可以根據(jù)義符猜出字義的大致范圍。但漢字用來記錄壯語時,多數(shù)是不能望字生義的,而是要見字明音,才能由音及義。故說方塊壯字的文字性質(zhì)是表音為主。

        二、 方塊壯字的構(gòu)成與理據(jù)

        自從許慎的《說文解字》把漢字按部首分類排列后,漢字的造字法就被歸納為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zhuǎn)注、假借六種。嚴格來說,漢字的轉(zhuǎn)注和假借不產(chǎn)生新字,這兩種只能算是用字之法。發(fā)展至今,漢字的形聲字為最發(fā)達。歷史上漢語辭書里出現(xiàn)過的漢字據(jù)統(tǒng)計有10萬余字,其中形聲字高達90%以上。(劉志誠 1995)63形聲字有義符和聲符,即一半表意一半表音,加上指事、象形、會意等方法造出的字,可以說漢字的性質(zhì)主要是表意為重。而方塊壯字大部分直接借用漢字,以表音為主。兩者的文字性質(zhì)大不相同。自造字大體上也用六書之法造字(借用似可歸假借,但轉(zhuǎn)注無例可舉),壯漢的字形結(jié)構(gòu)基本類似,但因文字性質(zhì)不同,造字的理據(jù)也差異甚大。

        比如上古時代中國最早的貝幣主要是海貝。貝幣的使用歷史悠久。河南仰韶與山西芮城出土的史前文物中就有貝。在殷商時代的考古遺址里,貝的出土就更加豐富了。直到戰(zhàn)國末年還有銅貝、銀貝、金貝和包金銅貝在流通使用。(千家駒,郭彥崗 2014)14貝是象形字。甲文金文皆以貝殼之形示意。篆文隸變再楷化,則是“貝”。由于“貝”是錢財,古人造字之初就把貝作為義符,用來記寫跟財物或經(jīng)濟往來相關(guān)的字。如“財、貨、貸、貧、賤、貪、責(古之債)、賊”等。而在方塊壯字體系里,貝、貝是漢語的音借字。讀pai1時,表示“去”。平果《賊歌》:旗貝如蚆。kei2 pai1 lum3 bu?5ba3. 軍旗去如蝴蝶飛。貝還讀pjai4,“鯉”之義。(《古壯字字典》)貝讀poi2,是“賠”。馬山《二十四孝歡》有:貝情,poi2i?2,還報恩情(直譯是賠情)。田東《贖牛魂經(jīng)》有:批宜蟻啼貝。pai1 di3 mot8 tai6 p?i1. 去跟螞蟻搬泥土。貝讀p?i1,義為“土;泥土”。貝讀p?i1與連用,還有“祈”之義。如:貝,pe??1p?i1,祈禱。(《古壯字字典》)貝的中古音讀*pai,去聲。(李珍華,周長楫 1999)147可見,壯語的pai1、pjai4、poi2、p?i1諸音分別與之相近,這是近音借用。壯語語境里“貝、貝”只是記音的符號,只要能見字知音而引起抄本使用者的音義聯(lián)想即可。

        用來構(gòu)字時,“貝、貝”可做義符。如“、”讀a4,“買”義,“主”是聲符?!?、

        ”讀ta??5,“典當”義,“當”是聲符。“”讀θi1,“賒”義,“史”是聲符。“唄、唄”讀pai1,“去”義,“貝貝”是聲符,“口”只是構(gòu)形符號。像“”是個會意字,讀ji?m2時表 “嫌;嫌棄”之義。“貝”是財物。欠人財物不歸還是很令人厭惡的事情,故用“欠貝”來會“嫌棄”之義?!啊边€讀poi2,“賠”義。如此,“貝”兼具聲符、義符二用。欠人財物必須賠償,則“貝”是義符。若從poi2音考慮,說“貝”是聲符也不為過。

        “口”在漢語中是象形字。甲文、金文、篆文均是一個嘴巴大張的形狀。故其本義是人嘴。因嘴巴是進食和說話的身體部位,故口的構(gòu)字能力很強,從口取義的字很多。如“吃、喝、叫、喊、叮、咬”等??谝部梢猿洚斅暦纭翱?、叩、句”等。不過,以口做聲符的字不多,遠不如做義符的多。

        在壯語中,“口”讀hau3,“進;進入”的意思。讀kau1是“藤”,讀khau3是“稻;米;飯;糧”。這些讀音顯示,“口”在壯語是一個音借字。跟漢語相似,口可以做偏旁,構(gòu)成的字很多。如做義符:讀kn1,是“吃”;讀a?m1,是“問”;讀kheu3,是“牙齒”;讀

        a??2,是“呻吟”;讀na?i1,是“安慰”,等等。做聲符的有:讀kou1,是“我”,也常寫作“”?!翱凇卑次髂瞎僭捊枞胱xkou3,“九”按壯語也讀kou3,兩者皆聲符。讀hau3,“口”按廣西粵語讀hau4,是聲符?!叭搿笔橇x符,表示該字是“入;進入”之義。讀kau6,與連用,即“”,thu2kau6,表示“膝蓋”。(《古壯字字典》),口在“”字中是聲符。讀kau3,義為“看;視”。口亦聲符。跟漢語的情況類似,口做聲符的字比較少,遠不如做義符的字常見。

        、分別由兩個聲符構(gòu)成,這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構(gòu)字方式。覃曉航先生(2010)54在其書中提供了9個這一類型的字:、、、、、、、、。

        讀fa??2,“鬼”義。(《古壯字字典》)房、方皆不表義,兩者均為聲符。

        讀θa?n1,義為“白米”?!豆艍炎肿值洹肥沼写俗?,讀i?m1,“秈”義。此音與字符聯(lián)系不太緊,故不細考。但《古壯字字典》的“”字,讀θa?n5,義為“散;分散;擴散”。從θa?n1、θa?n5之音考慮,“山”的老借詞讀音即θa?n1,“三”的新借詞讀音是θa?n6。故表示“白米”和“散;分散;擴散”義的“”是雙聲符的字。

        讀ra?i4,“倒;傾倒”義?!豆艍炎肿值洹肺翠洿俗?。來、賴二字的漢語讀音與此字壯音接近。兩者皆為聲符。漢語的l-聲母常對應為壯語r-。如“亮”,壯語是ro??6;“漏”,壯語是ro6;“礫”,壯語是re5;“利”(鋒利),壯語是rai6。

        讀kom2,“低;彎;俯”義,是“”字的異體字。(《古壯字字典》)“含”在壯語有ka?m2音;“甘”則讀ka?m1音。兩者與kom2音近,且不表意,故此字亦為雙聲符。

        讀te??1,“對”義。《古壯字字典》收有“”字,字形跟“”稍有變異,但讀音一樣,字義基本相同。登、丁二字的漢語讀音均與te??1相近,皆不表意,故這是雙聲符

        的字。

        讀do3,“躲”義,作“”的異體字。(《古壯字字典》)“朵、可”皆是聲符。此條之下還另有異體字“”,同樣也是雙聲符字?!岸唷币啾硪?。

        讀kau3,“看”義?!豆艍炎肿值洹凡讳洿俗???恋膲颜Z新借詞讀如ko6,九的壯音是kou3,兩個字符皆與kau3音近,兩者均屬聲符。

        讀θa??1,“高”義,是“”的異體字。(《古壯字字典》)“桑”在壯語按新借詞有θa??6音,“上”有a??4音。故覃先生稱此為雙聲符字。其實,從“上”的方位來考察,凡在“上面”的物件都有位置“高”的特性。故“上”也有相應的表意意味。

        最明顯的是字,讀θe?n5,給出的字義是“很久以前”?!豆艍炎肿值洹肺翠洿俗?。在壯語,θe?n5是時間副詞,義為“早;老早;早已;早就”。在壯語中,“善”讀θi?n6,“先”讀θi?n1,“先”的新借詞讀音還有θe?n6。可見“善、先”與θe?n5音近,兩者皆為聲符。但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如同例,字中表示“早、老早、早已、早就”的“先”在壯語中也含有事件發(fā)生時間在“先”的意味。若說“先”在字中充當義符也無不可。如同“”讀to??4,義為“打招呼”。要跟人打招呼,必須動口。故此字可視為會意字,“口”和“動”皆義符。當然也可以把“”當作形聲字,從口,動聲。如此,“動”也可以視為聲符。可見壯族文人造字時的選擇有時也非常巧妙。

        此外,我們還見到“”字,讀mu?n2,“隱瞞”義?!伴T、滿”皆聲符。(《古壯字字典》)這個字有時也寫成簡體的“”。

        在馬山行孝歌里,我們還發(fā)現(xiàn)“”字,同樣是兩個聲符來構(gòu)成一個字,表示人的一輩子?!啊弊xθei5,“世”義。(蒙元耀 2010)342“四、世”都讀θei5,兩者皆屬聲符。但“”

        即“世”義,要說構(gòu)字成分的“世”是義符也無不妥。

        從“口”做義符、聲符而引出雙聲符構(gòu)字的討論,可見方塊壯字的構(gòu)成理據(jù)要遠比漢字復雜。更何況,“口”還另有一種用法。它在字符中既不表意也不表音,只充當構(gòu)形成分。比如“”,讀ta1,義為“眼睛”,是“”的異體字。(《古壯字字典》)“”還讀da1,義為:①安放;擺。②裝。(《古壯字字典》)毫無疑問,“他”在字中顯然是聲符。但不論讀ta1或是讀da1,“口”在字中均與字義無關(guān)涉,所以不能說它是義符。

        在方塊壯字文獻抄本里,以“口”為偏旁的方塊壯字很多。在蒙元耀、韋如柱(2022)新編的《古壯字大字典》書稿中稍做查檢,可以發(fā)現(xiàn)以“口”作為構(gòu)形成分的有不少字。比如:“”讀ka?n2,義為“扁擔”?!啊弊xkjai2,義為“愛”?!啊弊xi1,義為“聽聞;聽見;聽到”?!啊弊xpan5,義為“轉(zhuǎn);轉(zhuǎn)動”;讀fan2,義為“砍”。“”讀lok7,義為“錯”;讀

        duk7,義為“朽、爛、壞;歹毒”。“”讀θik7,義為“撕;破”?!啊弊xpe??2,義為“貴”。

        “”讀pu?n6,義為“伴;陪伴”;讀bo?n5,義為“床鋪”?!啊弊xθak8,義為“洗”。“”讀au1,義為“藏;收藏”。盡管這10個字很像形聲字,它們的右半邊確實也是一個聲符,然而“口”在這些字里不表示意義范圍,只起到構(gòu)形作用。因字中無義符,嚴格來說,這類字不是形聲字。

        除了“口”,其他偏旁也有這類構(gòu)形成分加聲符的字。比如“”讀ta?2,“到”義;

        “”,讀am1,“問”義?!岸 焙汀叭笨隙ㄊ锹暦?,但“月”和“辶”卻明顯不是義符。它們只能算作構(gòu)形成分。

        這些討論充分顯示,方塊壯字雖然借源于漢字,但它的結(jié)構(gòu)方式和造字理據(jù)比漢字還要復雜。受雙聲符的啟示,我們發(fā)現(xiàn),方塊壯字里還存在雙義符的字。比如“、、、

        、”等。

        “”讀?a?u5,“耙”義,名詞動詞同形。舊時的耙具多用硬木打制,故“”的義符從“木”?!岸痹趬炎掷镒x?a1,“找”義(《古壯字字典》);也讀?i?k8,“換”義(《古壯字字典》),指換衣物、換掉容器里的水等。這兩個音跟?a?u5都有一定的距離,不應該是聲符。其實,“而”是一個象形字符,像一把耙子的正面之形。這是表意字,故說“”是雙義符字。

        “”讀?uk7或tuk7,“竹篾;篾條”義。武鳴壯語方言說法是?uk7(《古壯字字典》),對應的標準壯文是tuk7。兩個讀音稍有差異,但字形字義完全相同。兩個“竹”疊加,表示篾條取自竹子。這明顯是兩個義符,沒有聲符。

        “”讀wun2,義為“人”。金城江《覃氏族源古歌》有:行,wun2 he??2 ja?k7,做惡的人?!柏椤笔潜硎尽叭恕钡牧x符,而右邊的“人”同樣也是義符。兩個部件皆為

        義符。

        “”讀dit7,義為“陽光”。(《古壯字字典》)把這個字理解為象形,即“太陽出來放光芒”,取陽光普照之狀而表示“陽光”。若把這個字理解為會意,則以“驕陽似火”來會“陽光”之意象,有陽光氣溫才高?!啊辈徽撌窍笮巫只蚴菚庾?,它的兩個部件在字中皆不表音,全是義符。

        “”讀wun1,“雨”義。(《古壯字字典》)象雨從云層滴落之狀。四點底在這里表示雨滴,所以它是義符,而“云”在這里也是表意,故“”為雙義符字。不過,若按南寧白話的讀音,“云”是wn2,此音與wun1近似,只是調(diào)類有差別。若把“”歸入形聲字也能說得通。四點底表示雨滴的還有“、”二字。這兩個是“雰”的異體字,讀fn1。(《古壯字字典》)由于“”(音bn1)、“伝”(音wun2)與fn1音近,所以說它們是聲符,因此“、”是形聲字。

        上述分析表明,同樣是四點底,漢字除了表示動物的燕、鳥、魚、羆等一些字外,其他多是跟火或熱相關(guān)。但在方塊壯字里,四點底還能表示雨滴,引申為液體。比如“”,讀am3,義為“蘸”。造字理據(jù)即把某物點蘸到液體或其他東西里,如拿毛筆點到墨汁、把食物蘸到調(diào)味汁里等??梢?,方塊壯字的構(gòu)成理據(jù)來自漢字,但演變后卻比漢字還要復雜。

        總的來說,方塊壯字是借源文字,直接借用是最便捷的手法,故借用字占了大部分。自造字所占的比例不大,卻很有自己的特色。張元生先生(1984)456曾對一些武鳴傳統(tǒng)的壯族歌本做過統(tǒng)計,自造字大略在歌本中占20%左右。自造字中以形聲字為最常見,估計這是受漢字的影響,同時也因形聲字具有一定的表音能力,故而更受人們喜愛。除了借用、形聲、指事、會意、象形、構(gòu)形成分加聲符以及雙聲符、雙義符等幾種結(jié)構(gòu)方式外,自造字還有減筆、增筆、曲折表音等比較特殊的造字法。下文結(jié)合字義辨析我們還會進一步申說。

        三、 明理據(jù)而辨字義

        要挖掘整理和研究壯族古籍,首要條件即能夠正確識讀這些方塊壯字。因壯語方言之間語音有差異,各地歌師的文獻抄本用字各有參差,加上方塊壯字未經(jīng)規(guī)范,要正確識讀需要有科學的方法。梳理方塊壯字的造字理據(jù),參悟其中的結(jié)構(gòu)規(guī)律,有助于壯字字義的辨析。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方塊壯字是表音為主、兼顧表意的文字體系,故考察方塊壯字關(guān)鍵是要著眼于語音,由語音而求索字義。

        比如“”,讀ta1,“眼睛”之義。(《古壯字字典》)從目他聲,這是一個左右結(jié)構(gòu)的形聲字,在壯鄉(xiāng)通用的范圍相當廣。如果光看“眼睛”義,“”沒有任何疑難之處??晌覀儼l(fā)現(xiàn)“”還有?a1音,“找”義。(《古壯字字典》)“眼睛”是名詞,可“找”卻是動詞,兩者在義項方面沒有引申關(guān)聯(lián)。難道“找”東西離不開“眼睛”而用“”來表示“找”的音義?其實,用“”來表示“找”另有其構(gòu)成理據(jù)。在武鳴不少地方,眼睛的壯語說法是?a1,恰恰跟“找”同音,于是同音替代,人們就用“”來表示“找”的音義??梢哉f,這個表示“找”的“”是同音關(guān)系而二次造字的結(jié)果。

        再如“冗”,壯語讀am1,“沉”義。(《古壯字字典》)就字源來說,“冗”是“沉”的減筆字。因眾手造字,我們無法考究這個“冗”的產(chǎn)生是形近誤用還是刻意所為,但方塊壯字抄本里這一用法是相當常見的。由于常見且筆畫少,人們還用“冗”來標記“斟”的音義,蓋因“斟”在壯語里也讀am1。這是一個老漢借詞,還保留著-m韻尾。如同上舉的“”例,以“冗”來表“斟”的音義,其實也是因同音而衍生出來的字,同樣屬二次

        造字。

        這種二次造字不一定是同形字,但語音上必定有相應的聯(lián)系。比如“”讀nai5,“看”義,(《古壯字字典》)nai5本當是漢語“睨”的借用。壯鄉(xiāng)的歌師未必認識“睨”字,于是有人用“內(nèi)”作為聲符造了“”來標記這個音義。我們在廣西馬山縣西部手抄歌本里還發(fā)現(xiàn)歌師用“”表示“看”的,一樣讀nai5。可以斷定,“”當是“”的減筆字。表示“看”的動作跟眼有關(guān),這類字多以目為義符。大致可以判斷,“”以“日”為義符應是“目”的形近誤用。這個“”字表明,方塊壯字未經(jīng)規(guī)范,人們造字有很大的隨意性。同時“”也反映了方塊壯字重表音的性質(zhì),人們造字更看重的是字音。像“”寫如“”,讀nin2,“睡”義,也是同樣的造字理據(jù)。

        不過,有些減筆字不是形近誤用,而是刻意所為。如和,這是從漢字的“東”減省筆畫而成。東在漢語是象形字。許慎《說文》:“東,動也。從木。官漙說,從日在木中”,以日在林中表示日出的方向。方塊壯字著眼于方位,把“東”視為一個直立人形,把最末一筆去掉,倒數(shù)第二筆前伸,即“”,讀na3,示意“人的前面;前方”。反之,把“丿”去掉,則是“”,讀la?1,義為“后;后面”??梢姾图仁菧p筆字,同時也是指

        事字。

        減筆字相當常見。值得注意的是覃曉航先生(2010)56-57將這類字分為截部和減筆兩種。每種各給了兩個例字。截部的例字是“部”截出“阝”,再變形為“”,讀pou4,人的量詞?!邦埂苯爻觥袄煛保俸喕癁椤啊?,讀ku6,“做;干”義。減筆的例字是“有”,去掉月中的兩橫,成為“冇”,讀pjou5,義“空;一無所有”?!皷|”去掉“丿”而變成“”,讀la?1,表示“后面”。

        其實,覃先生所舉截部的兩例是有疑問的。在壯鄉(xiāng),“部、簿”有寫如“”的俗字,用作壯字讀pou4,即“個;位”,用作人的量詞;讀pou6,即“簿;本子”。至于“”的演化過程也值得懷疑,該字尚有“”寫法,故我們猜疑該字另有來源。因與論題無涉,此不展開討論。從本質(zhì)上觀察,截部與減筆是同一種造字法,均是在某字的基礎上減省相應的部件或筆畫而成字。如“得”減去雙人旁即“”,壯語讀tak8,做名詞是“男性”,還做量詞用來計算男性的數(shù)量。(《古壯字字典》)前邊討論的“沉”變成“冗”也是

        如此。

        此外,覃書中的替換形旁字和省略形聲偏旁字,我們認為也可以歸入減筆字來討論。這里的形旁或形聲偏旁就是我們所說的義符。覃曉航先生(2010)52-53舉了八個替換形旁的例子。如:

        ,讀pja?i3,“走”義。聲符“派”去掉了三點水。

        掊,讀pei2,“扇”義。聲符“倍”去掉了單人旁。

        ,讀ha3,“給”義。聲符“許”去掉了言字旁。

        ,讀ta?m3,“膽”義。聲符“淡”去掉了三點水。

        ,讀ni?u3,“扭”義。聲符“扭”去掉了提手旁。

        ,讀θai3,“腸”義。聲符“使”去掉了單人旁。

        ,讀 bk7,“女”義。聲符“逼”去掉了走之底。

        熎,讀ji?u2,“窯”義,聲符“瑤”去掉了王字旁。

        按覃先生的解釋,這些字的聲符原先是一個完整的形聲字,因要讓字的義符更貼近壯語字義而換上現(xiàn)今的形旁。其實,“”和“膽”義符相同,“”和“扭”的義符含義也完全一樣。至于“掊”本就是一個多音漢字,讀音有pou2、pou3、fu4、pei2等。第四個讀音就跟壯語的“扇”同音。(《漢語大字典》)我們認為其余5字原先的義符被替換,其實是為了避免字形臃腫而做的減省。覃曉航先生(2010)86-87也指明:形聲字是由兩個漢字組合而成的,筆畫繁雜,書寫起來很不方便,于是,人們在使用它們的過程中,就不得不進行簡化,省略其中的某些偏旁。如前舉的“”,“朵”就是“躲”的省略形式。他還給出

        “”→“”jo3“看”;“”→“”ne??2“昆蟲”;“”→“”do?3“簸箕”;“”→“”

        dak7“睡熟”等多組簡化的實例。其中“所、娘、桶、得”是完整的形聲字做聲符,而它們各自對應的是減省了原先義符的簡化字。

        上述簡化字表明,這些替換或省略形旁的字,其實也都是減筆字,而且都是比較容易辨認的減筆字。像“”讀tak7,“斷”義,(《古壯字字典》)其音義和構(gòu)字理據(jù)就稍顯復雜一些。這個字從斷得義,省去“斤”的義符。斤是斧,跟“砍斷”有意義關(guān)聯(lián)。從徳得聲,省去義符“彳”,照樣讀tak7。可見“”是避免字形臃腫而省減筆畫

        的字。

        有減筆字,相對應就有增筆字。不過壯字中的增筆字比較少見。比如“”讀θan2,“顫;發(fā)抖”義。(《古壯字字典》)“人”的老借詞讀音是θan2,如“人民”讀θan2min2,“人情”讀θan2i?2。這里借θan2音表示“顫;發(fā)抖”。兩者同音,故可替換。至于“人”上的兩小撇,是民間俗字的常見寫法。覃曉航先生(2010)57認為這兩小點是表示人發(fā)抖時身上起的雞皮疙瘩。他還指出“”也是增筆字,讀a??2,做銀兩重量單位的“兩”解。過去中藥鋪稱量藥材時常以“錢、兩”為單位。藥方上表示重量的“錢”常寫成“”或“”,皆讀i?n2。表示“兩”則寫成“”或“”,除了讀a??2,還可以讀li??4。li??4即“兩”的老漢借詞讀音。

        方塊壯字里指事的字不算多,但其中不少是增筆字。比如“”讀um3,“抱”義,此字有些地方也寫如“”?!啊弊xam5,“背”義,動詞?!啊弊xna?6,“坐”義?!啊弊x

        dn1,“站”義?!啊弊x?i??4,“仰”義?!啊弊xe?t8,“女陰”義。這些都是在現(xiàn)成的漢字上加一筆做提示而成字。雖然都是指事字,但壯字是在現(xiàn)成漢字的基礎上二次造字的結(jié)果。因此,分析理據(jù)時需要對各種構(gòu)成要素進行綜合考慮,尤其是一些特殊的構(gòu)字方式。

        提及二次造字,漢字壯讀是一條應該注意的規(guī)律。所謂“漢字壯讀”,就是借用漢字的字形與字義,按壯語讀音來念。比如“黑”讀dam1,直接表示“黑”義。這屬于一次造字。但在壯語,人們還用“黑”讀dam1來表示“種”和“潛”,如“黑那”讀dam1 na2,“種田”之義;“黑淰”是dam1 ram4,“潛水”的意思。這是在同音基礎上對“黑”的第二次利用,故說是二次造字。我們把這種造字方法稱為曲折表音,即利用語音相同或相近,繞了一個彎來表達另外的意思。(蒙元耀 2016)84

        這一手法不僅表現(xiàn)在整字的借用上,有時也體現(xiàn)在聲符上。比如“”,讀dam1,義為“種植”;“”讀dam5,義為“戳;刺;頂;硌”。(《古壯字字典》)這兩個都是借“黑”的壯音來充當聲符而造成的字。再如,斑鳩是壯鄉(xiāng)民眾相當熟悉的一種鳥類。壯語稱“鳩”為?au1,也稱“頭虱”為?au1。利用同音關(guān)系,人們就用“鳩”做聲符給“頭虱”造了“”字。頭虱是寄生蟲,故用“蟲”做義符。

        明了造字理據(jù),能夠有效地解決一些難字的音義問題。比如前述《桂海虞衡志》中列舉的土俗字,按我們的理解可以做出如下解說。

        (),音矮,會意字。馬山壯語把“發(fā)育不良,長不高”的人和動植物皆叫?ai3,意即“矮小”。“矮”,烏蟹切,中古音構(gòu)擬為*ai,今湘語、贛語均讀作?ai3。(李珍華,周長楫? 1999)134壯語“矮小”的說法能與之對應?!鞍 ?,自然就不長、不高了。

        (),音穩(wěn)。坐于門中,穩(wěn)也?!胺€(wěn)”,烏本切,中古音構(gòu)擬為*?uan,今客家話讀vun3,粵方言wn3。(李珍華,周長楫 1999)178 “穩(wěn)固”,壯語的說法是man6。坐得穩(wěn),是na?6 dai3 man6??梢姟啊笔莻€會意字,在屋內(nèi)四平八穩(wěn)地坐著。man6與wn3<*?uan音近,兩者義通。

        ,亦音穩(wěn),大坐?!啊钡囊袅x同“”。壯族方塊字中常有一義多字的現(xiàn)象。如“吃”是kn1,可寫成“、、吟、啃、哏”等。這是文字未經(jīng)規(guī)范,書寫者隨意所造的現(xiàn)象。再者,壯語的方音差異也可能造成書寫者用不同的字來記錄同一意思。

        仦,音嫋,小兒也?!皨枴保B切。中古音為*nieu。(李珍華,周長楫 1999)278“嫋”從“弱”得聲,“弱”是而灼切,上古音為*ǐauk。(李珍華,周長楫 1999)347壯語稱小孩為lk8ai5。lk8是“子”。ai5是“幼小,細小”?!皝灐笔菚庾?,小人兒。兩者音近

        義通。

        ,音動,人瘦弱也。會意字。“動”,徒揔切。中古音構(gòu)擬為*du?。(李珍華,周長楫 1999)12 “動”是定母,屬濁音聲母,對應為壯語的雙數(shù)調(diào),讀作to?6。而人“細瘦”在壯語有 to??6的形容詞用法。to??6本指柱子。用于植物,指莖稈“高直”;用于人,意思是“細瘦”,即“豆芽型”。

        ,音終,人亡絕也。會意字?!敖K”,職戎切。中古音構(gòu)擬為*tǐu?。(李珍華,周長楫 1999)6人“亡絕”,壯語有do??3的說法。do??3本義是“硬;僵硬”。人死后尸體會僵硬,故用do??3來避開說ta?i1(死)。“終”是章母字,按古無舌上音規(guī)律,漢語今讀zh、ch、sh的部分字,可對應為壯語北部方言的t聲母。如“冢”,壯語是to??1;“沖”,壯語是to??3;“豎”,壯語是ta?3(韻尾陰陽對轉(zhuǎn))。同樣從“冬”得聲,“苳葉”在靖西壯語就說 to??1。do??3、to??1音近,用“終”來標記“”do??3的讀音是很有可能的。

        ,音臘,不能舉足也。從不能行走的字義考慮,“”也是一個會意字。在壯語,不能走的最大因由很可能就是下肢骨折。壯語的“斷折”叫rak7,跟“臘”音近。我們懷疑這個“”似應讀rak7,“斷折”義?!芭D”壯音la?p8,韻尾-p、-k交替。同屬韻尾-p、-k交替的還有“級”,可讀kap7、kak7二音。如θ?1kap7、θ?1kak7皆指“升級”。

        ,音大,女大及姊也。在壯語,ta6指姑娘,如:te1 mi2 θo??1 pou4 lk8,tak8 e??5 ta6,她有兩個孩子,一男兒一姑娘。ta6也做青少年女性的量詞,如:θo??1 ta6 θa?u1,兩個姑娘。ta6還做青年女性稱謂的類別詞,如:ta6pei4阿姐,ta6pi?u3表妹。無須繁瑣證明,方塊壯字“”至今依舊讀ta6。(《古壯字字典》)“”是一個形聲字。

        ,音勘,山石之巖窟也?!翱薄?,苦紺切。中古音構(gòu)擬為*khm。(李珍華,周長楫? 1999)455 “巖窟”即“巖洞”,在壯語就是ka?m3。*khm和ka?m3音義對應整齊。

        這9個字只有“、”二字的讀音略有疑問,不好完全斷定。假如有相應的用例,借助上下文的信息,也許我們就能精準破解它們。其余7字的音義應該沒有任何疑問。這也說明,壯語基本詞匯的音義是相對穩(wěn)定的。自宋至今,其傳承的穩(wěn)定性還是如此

        明顯。

        在漢語中,閂(閂)是一個后起字。查多部辭書,所舉書證均來自范成大此例。換一句話說,“閂”最早的出處即《桂海虞衡志》。(谷衍奎 2008)111“閂”音“”,這兩個字同音、同義不同形。按《漢語大字典》的釋文,同閂,閉門機(即關(guān)門的橫木)。閂作動詞時通拴,劉克莊《解連環(huán)》:把柴門定,悄無人到。雖然閂(閂)是記錄桂林土人的俗字,但因筆畫少,如今反而是它得到通行,卻淹沒在歷史長河里了,只存于古書或辭

        書里。

        上文討論只是列舉了常見的大端而已。細細挖掘,可能還會有其他造字方式和結(jié)構(gòu)形式。上述材料充分顯示,方塊壯字是一種與漢字類似的文字,主體部分是源于漢字的次生文字。其文字性質(zhì)、字形結(jié)構(gòu)乃至造字的理據(jù)跟漢字并不完全相同。其復雜程度遠高于漢字。特別是部分自造字用完整的漢字來充當構(gòu)成部件,因而造出的字比相同意思的漢字還要繁復。人們之所以認為方塊壯字的字形復雜,難寫難記,其因由就在這一部分壯字上。要挖掘整理和研究壯族古籍,首要條件即能夠正確識讀這些方塊壯字。壯語方言之間存在語音差異,各地歌師的文獻抄本用字各有參差,這是不容忽視的事實。加上方塊壯字未經(jīng)規(guī)范,眾手造字形成一音多字或一字多音多義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因此,要正確識讀方塊壯字文獻,就需要有科學的方法。梳理方塊壯字的結(jié)構(gòu)和造字理據(jù),參悟其中的構(gòu)成規(guī)律,有助于學人辨析壯字的字義。從事壯族古籍研究的人,至少要熟悉四五千個常用的方塊壯字,再加上工具書的幫助,方可比較熟練地判讀古籍文獻的內(nèi)容。而研究機構(gòu)、古籍出版部門和相關(guān)的業(yè)務主管部門,當務之急是建立一個方塊壯字語料庫,大量收集各種文獻,分析各種例句,識別壯字的讀音和字義,進行科學的分類和歸納。在此基礎上編纂相應的工具書和教材,定期培訓古籍文獻整理人員,進而擴大壯族古籍整理的人才隊伍,提升他們整理壯族古籍文獻資料的業(yè)務能力。如此,壯族傳統(tǒng)的文字和民族文學精華方可賡續(xù),優(yōu)秀的文化精華才能得以

        弘揚。

        參考文獻

        1. 范成大(南宋)著. 嚴沛校注. 桂海虞衡志校注. 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6.

        2. 谷衍奎. 漢字源流字典. 北京:語文出版社,2008.

        3.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少數(shù)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領導小組辦公室編. 古壯字字典(初稿). 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89.

        4.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 漢語大字典(縮印本). 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1992.

        5. 何正廷,歐薇薇主編.壯族雞卜經(jīng)影印譯注. 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13.

        6. 胡奇光,方環(huán)海. 爾雅譯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7. 李珍華,周長楫. 漢字古今音表. 北京:中華書局,1999.

        8. 梁庭望,羅賓. 壯族倫理道德長詩傳揚歌譯注.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5.

        9. 劉志誠. 漢字與華夏文化. 成都:巴蜀書社,1995.

        10. 蒙元耀. 生生不息的傳承:孝與壯族行孝歌之研究.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532-656.

        11. 蒙元耀. 壯族古籍與古文字. 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16.

        12. 蒙元耀,韋如柱主編. 古壯字大字典. 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22.

        13. 千家駒,郭彥崗. 中國貨幣演變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14. 覃圣敏. 略談古代漢語中的壯語. 三月三,1984(1):111-116.

        15. 覃曉航. 方塊壯字研究.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16. 秦煒棋,鄧小飛. “僮”在唐朝就是民族稱謂.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15(2).

        17. 張聲震. 古壯字字典·序.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少數(shù)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領導小組辦公室編. 古壯字字典(初稿). 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89.

        18. 張聲震主編. 壯族麼經(jīng)布洛陀影印譯注. 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4.

        19. 張元生.壯族人民的文化遺產(chǎn)——方塊壯字. //中國民族文字研究會編. 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蒙元耀 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 南寧 530006;

        藍長龍 廣西民族大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南寧 530006)

        (責任編輯 劉 博)

        *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滇黔桂越邊區(qū)百部珍稀土俗字文獻收集譯注與研究”(項目編號21&ZD308)。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免费看| 色综合久久无码中文字幕app| 日本高清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av网站韩日在线观看免费| 91久久精品色伊人6882| 在线成人一区二区| 就去吻亚洲精品欧美日韩在线| 国产男女做爰猛烈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精品天堂色吊丝一区二区| 少妇人妻陈艳和黑人教练| 香蕉成人啪国产精品视频综合网 | 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毛片内射美女-百度 | 伊在人天堂亚洲香蕉精品区| 四虎欧美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八戒网| 国产xxxxx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亚洲一区| 国产最新女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99国产超薄丝袜足j在线播放| 免费看男女啪啪的视频网站| 国产三级精品视频2021| 日本aⅴ大伊香蕉精品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仑| 一道本加勒比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强d漂亮少妇高潮在线观看| 亚洲av三级黄色在线观看| 丰满爆乳在线播放| 亚洲色大成在线观看| 福利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碰碰人人av熟女天堂| 人妻丰满熟妇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三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