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玲
(黔南州人民醫(yī)院,貴州 都勻 558000)
呼吸衰竭是一種嚴重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1],一般是由于呼吸道或肺組織病變及肺血管疾病等引起的嚴重肺通氣急換氣功能障礙,患者還可能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引發(fā)生理和代謝紊亂的一種綜合征[2]。在對呼吸衰竭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護理干預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近些年,隨著人們自我健康管理意識的提高,對臨床護理質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護理理念逐漸發(fā)展為“以人為本”[3]。本文探討在重癥監(jiān)護呼吸衰竭患者護理中采用人性化優(yōu)質護理干預的效果,報告如下。
選取2021年4月— 2022年12月黔南州人民醫(yī)院收治的98例呼吸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9例。對照組男31例,女18例,平均年齡(59.48±1.32)歲;觀察組男30例,女19例,平均年齡(59.67±1.45)歲。2組基線資料對比,P>0.05,可比。
納入標準:① 實驗室、影像學確診呼吸衰竭;② 資料完整無缺失;③ 生命體征平穩(wěn);④ 患者及其家屬知道研究內容,同意參加。
排除標準:① 感染性疾??;② 惡性腫瘤;③ 免疫疾病;④ 精神疾病;⑤ 中途死亡或者資料缺失;⑥ 肝腎臟器功能障礙。
對照組采用ICU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的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征進行密切關注,根據患者的意識情況做簡單的口頭宣講以及安撫情緒,按照醫(yī)生囑咐用藥[4]。
觀察組采用人性化優(yōu)質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成立ICU人性化優(yōu)質護理小組,組長1名,為護士長,組員4名,為責任護士,入選標準為具有5年護士經驗、溝通能力強。組長負責培訓的組織,崗位的分配,護理質量的監(jiān)管等工作,組員在上崗前則需要輪流學習呼吸衰竭關聯的護理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組織學習人性化優(yōu)質護理的內容和風險防范內容,組員考核過關才可以上崗。
(2)對呼吸衰竭患者監(jiān)測病情,保證每隔2 h 就對患者的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征進行1次監(jiān)測;針對嚴重患者,將間隔控制在1 h,如發(fā)現異常,要第一時間向主治醫(yī)師報告。
(3)對ICU環(huán)境進行護理,除保證室內溫濕度適宜,規(guī)范清潔和消毒外,還要將各式儀器設備的聲響降低,將光線刺激、集中護理情況減少,盡可能不要影響患者睡眠,也不要讓患者受驚。護理人員減少床旁不必要儀器,讓患者身心處于放松狀態(tài),以便更好地接受治療。
(4)在保證患者意識清楚的情況下,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根據患者的文化、認知、理解能力等做針對性宣講,除與呼吸衰竭有關的病因、發(fā)展、后果基礎知識外,還要告知患者使用呼吸機的好處和注意事項;根據情況向患者及其家屬講明可能發(fā)生的并發(fā)癥,讓其有心理準備。健康教育的形式為口頭宣講,如果患者文化度較低,可以多用圖片、視頻等具象信息方便其理解,健康教育一定要注意患者是否達到了理解,遇到重點的信息要反復陳述或者是通過溫馨提示的方式加深患者的理解。護理人員與家屬之間的溝通也要加強,讓家屬也能夠接受健康教育,對疾病達到正確的認識,從而積極參與到患者治療中。
(5)患者的心理情緒波動會影響疾病的恢復,當患者到達ICU 以后,要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再通過評估結合患者文化、家庭做針對性的心理疏通,而在與患者溝通的過程中,患者若是在傾訴自身的疑慮、痛苦時,要做耐心的傾聽者,讓患者感受到自身被重視、被尊重、被認同;對于患者的提問,也要給出積極的回應,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6)在患者使用呼吸機前,做好消毒清潔工作,保證呼吸機能夠正常運行;選擇跟患者臉型相適宜大小的面罩,保證松緊帶適宜,既能妥當固定,也不會出現勒壓患者皮膚的情況。根據患者情況調整呼吸機參數,監(jiān)督患者不能張口呼吸,定時更換和添加濕化液。
(7)呼吸衰竭患者會因為氣道黏膜上皮發(fā)生脫落以及呼吸道分泌物增加等情況,出現氣道堵塞。護理人員須密切關注患者氣道通暢程度,定時更換體位、叩背,幫助患者正確咳嗽咳痰。如遇患者氣道堵塞嚴重,可用吸引器和霧化吸入設備對氣道內分泌物進行清除,以降低患者肺部感染、低氧血癥等發(fā)生率。
(8)要注意防治并發(fā)癥,護理人員準備護理操作前,注意宣講操作目的和操作中的注意事項,告知可能發(fā)生的不良情況,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對患者的病情變化做好密切的關注,還要對出現頻率較高的并發(fā)癥做好提前的預防和應對方案。護理人員無論何時都要保證“無菌操作”原則,護理具體操作的前后都要做手消毒,每日按時替患者翻身,對下肢進行按摩放松防治壓瘡、靜脈血栓的形成。密切關注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加強腸內營養(yǎng)輸注,防止患者發(fā)生營養(yǎng)不良。對患者每日進出量、排便情況進行記錄,防治便秘發(fā)生,根據情況采用促進排便的藥物[5]。
(1)不良情緒: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焦慮抑郁心理狀況;采用醫(yī)學應對問卷(MCMQ)評估回避、應對、屈服心理情況。
(2)血氣分析指標:包括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
(3)肺功能指標: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呼氣峰流量(PEF)。
(4)生活質量:內容包括社會交往、精神健康、活力指數、物質生活。
數據運用SPSS 22.0 軟件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以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以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后,2組SAS、SDS、MCMQ回避、應對、屈服評分均顯著降低,且觀察組2組SAS、SDS、MCMQ回避、應對、屈服評分均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1。
表1 2組護理前后SAS、SDS、MCMQ回避、應對、屈服評分對比(分,±s)
表1 2組護理前后SAS、SDS、MCMQ回避、應對、屈服評分對比(分,±s)
項目時間觀察(n = 49) 對照(n = 49)t 值P 值SAS 評分護理前77.36±1.4377.42±1.310.2170.829護理后41.51±1.7952.99±1.9930.0230.000 SDS 評分護理前69.32±1.4769.26±1.520.1990.843護理后43.34±1.5754.13±1.6333.3740.000 MCMQ(回避)護理前15.89±1.2715.86±1.360.1130.910護理后11.01±1.5614.63±1.5311.5970.000 MCMQ(應對)護理前17.83±1.4217.81±1.460.0690.945護理后22.74±1.3219.88±1.3710.5230.000 MCMQ(屈服)護理前11.65±2.1611.63±2.180.0460.964護理后7.89±1.1210.97±1.3212.4540.000
護理后,2組PaO2、SaO2均顯著提高,PaCO2均顯著降低,且觀察組PaO2、SaO2均比對照組高,PaCO2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2。
表2 2組護理前后血氣分析指標對比(±s)
表2 2組護理前后血氣分析指標對比(±s)
組別時間觀察(n = 49) 對照(n = 49)t 值P 值PaO2(mmHg)護理前52.45±3.3652.58±3.370.1910.849護理后73.36±6.2769.76±6.262.8440.005 PaCO2(mmHg)護理前82.93±4.8782.58±4.910.3540.724護理后70.45±3.2876.31±3.878.0860.000 SaO2(%)護理前89.58±10.4789.86±10.320.1330.894護理后94.49±2.6591.53±2.585.6020.000
護理后,2 組FVC、FEV1、PEF均提高,且觀察組FVC、FEV1、PEF均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3。
表3 2組護理前后FVC、FEV1與PEF對比(±s)
表3 2組護理前后FVC、FEV1與PEF對比(±s)
組別時間觀察(n = 49) 對照(n = 49)t 值P 值FVC(L)護理前2.49±0.382.55±0.580.6060.546護理后3.52±0.782.69±0.376.7300.000 FEV1(L)護理前2.49±9.282.47±0.380.0450.964護理后3.73±0.172.74±0.788.6810.000 PEF(L / s)護理前3.32±0.363.28±0.140.7250.470護理后4.62±0.323.78±0.2813.8290.000
護理后,2組生活質量各項目評分均提高,且觀察組生活質量各項目評分均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4。
表4 2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s)
表4 2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s)
組別時間觀察(n = 49) 對照(n = 49)t 值P 值社會交往護理前69.32±2.5369.43±4.520.1490.882護理后86.64±7.8175.31±3.739.1630.000精神健康護理前68.78±6.2368.75±1.360.0330.974護理后84.89±9.3276.67±2.315.9920.000活力指數護理前71.43±4.4671.47±6.420.0360.972護理后88.89±9.5977.45±9.635.8920.000物質生活護理前68.43±3.6668.47±8.440.0300.976護理后89.89±1.7972.45±7.6515.5380.000
針對ICU呼吸衰竭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能夠改善患者呼吸困難等癥狀,但患者可能出現焦慮、恐慌等負面情緒,影響整體護理質量。人性化優(yōu)質護理將“以人為本”作為護理理念,將人性化護理和優(yōu)質護理進行了整合,具備了兩者的優(yōu)勢,不僅對患者的生理需求達到滿足,還高度重視患者的心理、精神需求,更加針對性強、高人性化的優(yōu)質護理將患者治療舒適度與滿意度提升,讓患者具有較強的依從性,從而提高了臨床治療結果。相較于常規(guī)護理,人性化優(yōu)質護理不再單一、機械地進行護理工作,將更多的時間運用到與患者的溝通中,在滿足基礎護理基礎上,側重于對患者心理、精神、情緒的調整和護理,保證基礎護理的操作規(guī)范,提高患者舒適度和愉悅度,讓患者不僅享受安全的治療,還能恢復治療信心,從而提高治療依從性[6]。
本次研究說明,人性化優(yōu)質護理能夠促進患者病情穩(wěn)定,采用病情監(jiān)測和呼吸機、呼吸道、并發(fā)癥等護理方式,能夠及時發(fā)現病情變化和異常情況,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有助于患者肺功能恢復;人性化優(yōu)質護理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實施健康宣教、環(huán)境、心理護理,患者和家屬對疾病的認知也得到提高,從而積極參與到遵醫(yī)治療中;通過心理護理,患者精神壓力降低,負面情緒得到緩解,治療信心得到提高,生活質量自然得到提升[7]。
綜上所述,在探討重癥監(jiān)護呼吸衰竭患者護理中運用人性化優(yōu)質護理,可顯著改善患者血氣分析指標和肺功能,緩解不良情緒,提高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