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 高媛
(北京市大興區(qū)人民醫(yī)院,北京 102600)
血液透析屬于腎臟替代治療,通過透析排出機體代謝廢物,維持機體的電解質平衡與酸堿平衡,并排出多余水分,使患者機體浮腫現(xiàn)象得到緩解,臨床效果良好。血液透析在治療時,所使用的半透膜是10 ~ 20 um,膜上孔徑為3 nm左右,僅僅能夠通過低于1.5萬小分子與部分中分子,而3.5萬以上大分子物質則無法通過,使得有害或者多余的細菌、病毒、致熱原、蛋白質、血細胞等物質無法隨血液排出體外。對于長期血液透析患者而言,血管通路便是生命線。有效血管通路為血液透析治療過程順利進行的重要前提。透析所用中心靜脈導管屬于人工合成材料雙腔導管,采用穿刺皮膚方式將其置入腹腔、胸腔的右心房或靜脈。在透析過程中,血液從紅端口處引出,在過濾以后經(jīng)藍端口向體內回輸。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中屬于重要環(huán)節(jié),建立良好血管通路是治療效果的重要保障[1]。血管通路若未得到有效護理,可引起多種并發(fā)癥,如血管通路血栓形成等,對治療效果產生影響,威脅生命安全。因此,血液透析治療患者需加強護理干預。本文以2019年1月— 2022年1月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為對象進行研究,報告如下。
選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為對象,隨機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2組各25例。參照組男女比例為14∶11;年齡區(qū)間為28 ~ 69 歲,平均年齡為(41.85±5.67)歲。研究組男女比例為12∶13例;年齡區(qū)間為29 ~ 67歲,平均年齡為(41.76±5.45)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 資料齊全;② 行血液透析治療;③ 認知正常并自愿參加。排除標準:① 妊娠期、哺乳期;② 惡性腫瘤;③ 精神異?;虿慌浜涎芯空?。
參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監(jiān)測患者體征變化,加強應急處理。
研究組應用預防性護理。
(1)心理護理:通過播放音樂、健康教育等方式對患者進行疏導和引導;耐心傾聽患者訴說,鼓勵患者發(fā)泄情緒,并學會心理調節(jié)方法。
(2)健康教育:開展健康教育,講述血液透析治療重要性、內瘺的常見并發(fā)癥、護理方案、注意事項等,掌握并發(fā)癥預防、日常護理等知識。強調飲食重要性,了解患者日常飲食,要求膳食平衡、營養(yǎng)豐富、清淡,不可飲食辛辣刺激類食物。講述日常注意事項,不可飲食過量,少進食過酸食物,充分咀嚼食物,飲食規(guī)律,少食多餐,睡覺前應當禁食。
(3)穿刺護理:選擇合理穿刺部位與血管,采用多條靜脈輪流穿刺。并使用中橫切穿刺方法實施穿刺,固定穿刺;完成穿刺以后實施血流阻斷,保障血流量充足;引血時,指導患者伸指與握拳等,在拔針以后實施壓迫止血,并熱敷穿刺部位。血液透析患者在穿刺前,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穿刺操作要求快、準、穩(wěn),控制進針角度,觀察血管回血,在回血以后對針柄妥善固定。密切關注穿刺點滲血情況。
(4)并發(fā)癥預防護理:血液透析患者伴隨多種并發(fā)癥,如內瘺出血、血路阻塞、血路感染等,須重視預防護理,及時采取措施進行干預。血液透析時瘺管處無震顫、雜音,伴隨疼痛,提示可能存在血栓,應當引起重視,對瘺管情況進行檢查,保持其通常。一旦瘺管有疼痛、發(fā)熱等現(xiàn)象時,提示為感染,需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治療,同時對局部皮膚定期清潔。重視內瘺預防護理?;颊咴谄綍r要注意觀察皮膚是否有紅腫熱痛,觸摸血管是否有變硬、有硬節(jié)等;每天至少3次自我檢查內瘺是否通暢,自我對比一下震顫強弱、范圍、血管雜音是否有變化,如果有變化,或震顫減弱,就要去醫(yī)院檢查。日常避免內瘺側肢體暴露在過熱或過冷的環(huán)境中,禁止穿緊袖口上衣;內瘺側肢體避免受壓,不要佩戴戒指、手鐲、手表等飾品,有利于肢體的血液回流,防止指端腫脹;禁止使用內瘺側肢體量血壓、抽血、輸液、負重;內瘺側胳膊不要長時間下垂;注意日常的持續(xù)鍛煉。
(5)用藥指導:患者多伴隨高血壓、貧血等現(xiàn)象,須講述治療藥物可能存在的不良反應,強調遵醫(yī)囑用藥的重要性,在治療過程中若存在不良反應,須及時給予有效處理。
(1)統(tǒng)計2組患者的中心靜脈導管感染率、血管通路血栓形成發(fā)生率、血流量、導管留置時間。
(2)評估患者的腎功能,測量2組患者的BUN、Scr水平,進行對比分析。抽取靜脈血測量所有患者的營養(yǎng)指標,包括血清總蛋白、血紅蛋白。
(3)評估護理滿意度,使用護理滿意度量表進行評估。
使用SPSS 20.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計數(shù)資料使用t檢驗、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參照組患者中心靜脈導管感染4例,感染率16.00%,血栓形成4例,形成率16.00%。研究組患者中心靜脈導管感染0例,血栓形成0例。研究組患者中心靜脈導管感染率及血栓形成率均低于參照組,差異P<0.05(χ2= 4.981 2)。
研究組護理后腎功能指標優(yōu)于參照組,差異P<0.05。見表1。
表1 腎功能比較(±s)
表1 腎功能比較(±s)
血清BUN(umol / L)血清Scr(umol / L)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研究組259.06±0.434.83±1.7356.89±4.2696.73±11.83參照組259.17±.547.94±1.1856.73±4.8974.89±11.57 t值—0.568 64.784 50.365 65.947 7 P值—0.612 10.000 00.785 60.000 0組別n
研究組護理后營養(yǎng)指標(血清總蛋白、血紅蛋白水平)均優(yōu)于參照組,P<0.05。見表2。
表2 營養(yǎng)指標比較(±s,g / L)
表2 營養(yǎng)指標比較(±s,g / L)
血清總蛋白血紅蛋白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研究組2529.98±1.4236.43±2.4391.87±6.73123.28±8.56參照組2530.71±1.1234.75±2.1892.13±4.93116.54±7.48 t值/0.568 65.893 40.365 66.454 6 P值/0.612 10.000 00.785 60.000 0組別n
研究組血流量、導管留置時間均優(yōu)于參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血流量與導管留置時間比較(±s)
表3 2組患者血流量與導管留置時間比較(±s)
組別n血流量(mL / min)導管留置時間(天)研究組25268.94±2.61315.78±3.89參照組25262.67±2.75309.78±3.45 t值/5.022 35.677 6 P值/0.000 00.000 0
參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是84.00%,其中十分滿意11例,比較滿意10例,不滿意4例;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是100%,其中十分滿意20例,比較滿意5例,不滿意0 例。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參照組,P<0.05。
當前,我國腎臟病患者數(shù)量增多,隨著病程延長,引起終末期腎臟病,須實施腎臟替代治療。臨床常見替代治療方法為血液透析,延長腎臟病患者生存時間,促使生活質量有效提高[2]。對于長期血液透析患者而言,血管通路便是生命線,效血管通路為血液透析治療過程順利進行的重要前提,將血管通路連接血液透析機,透析機的蠕動泵轉動,可通過導管將體內血液引至體外,血液在體外進行液體交換,濾出毒素和水分,再通過導管回到體內。若護理人員在進行血管通路管理時,若管理不善,極易引起并發(fā)癥,造成護患糾紛,對醫(yī)院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十分不利[3]。
有學者[4]提出,血液透析患者實施穿刺護理,患者血管通路血栓形成發(fā)生率低于常規(guī)護理組,與本次研究結果保持一致。預防性護理屬于預先控制護理模式,針對可能存在的不良事件實施預防管理,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預防性護理重視預防大于治療,強調防患于未然,合理利用資源,對執(zhí)行后情況進行探討,明確治療方案,繼而改善不足之處,達到預防目的[5]。
綜述所述,血液透析患者實施預防性護理,可預防血管通路血栓形成,改善營養(yǎng)狀態(tài),提高腎功能,護理效果顯著,可廣泛應用于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