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燕,陳水秀(廣東省廉江市婦幼保健院,廣東 湛江 524400)
現(xiàn)階段,異位妊娠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并且許多患者要求保留生育功能,以往臨床多采用手術治療方式,但是這種方式因無法保留生育功能難以被患者接受,導致其應用具有一定局限性,所以早期藥物治療的應用也更為普遍[1]。臨床多采用甲氨蝶呤聯(lián)合米非司酮治療,但是目前對于米非司酮聯(lián)合甲氨蝶呤不同方案治療的效果以及對肝功能影響結果不一,關于聯(lián)合用藥方案尚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定論,所以探討臨床療效好、副反應少的治療方案則成為了當前臨床關注的熱點。本文特此分析米非司酮聯(lián)合甲氨蝶呤不同方案治療異位妊娠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異位妊娠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血清β-hCG值分為對照組(n=60)和觀察組(n=60),對照組患者年齡23-35歲,平均(29.5±2.4)歲。觀察組患者年齡25-33歲,平均(29.7±2.3)歲。患者均同意參加本次研究,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米非司酮溫水口服,50mg/次,2次/d,叮囑患者需要在空腹或者進食2h后服用,每次服藥后需要禁食2h,同時,給予患者連續(xù)肌肉注射甲氨蝶呤,0.4mg/(kg·d),肌肉注射,1次/d,連用5d。觀察組:實施甲氨蝶呤治療,單次劑量肌內注射常用50mg/m2,在治療第4日和第7日測血清hCG,若治療后4-7日血hCG下降<15%,給予重復治療。然后每周測血清hCG,直至hCG降至5U/L,一般需治療3-4周。應在甲氨蝶呤治療期間,應用超聲檢查和血清hCG測定對患者進行嚴密監(jiān)護,并注意患者的病情變化及藥物毒副反應。米非司酮用法同對照組。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分析兩組臨床療效。顯效:用藥后14日血清hCG下降并連續(xù)3次陰性,腹痛緩解或消失,陰道流血減少或停止者;有效:患者癥狀在一定程度上明顯緩解,血清β-hCG值降低15%-20%,附件區(qū)包塊直徑縮小50%-80%;無效:癥狀未緩解甚至有加重跡象,血清β-hCG值降低<15%,附件區(qū)包塊直徑縮?。?0%。
觀察分析兩組肝功能。谷丙轉氨酶(ALT)及谷草轉氨酶(AST)使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實施檢測。
觀察分析兩組血液流變學。抽取患者3ml的空腹靜脈血,纖維蛋白原、血漿黏稠度及全血黏稠度使用血液流變儀進行測定。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應用SPSS18.0進行分析,其中計數(shù)資料[n(%)]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s)進行t檢驗,P<0.05提示有顯著差異。
2.1 觀察組臨床療效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例(%)]
2.2 觀察組ALT及AST值與對照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肝功能對比(±s)
表2 兩組肝功能對比(±s)
組別例數(shù)ALT(U/L)AST(U/L)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6031.14±10.4933.57±8.8621.51±7.3624.73±8.54觀察組6031.12±10.6533.64±9.0421.53±6.8224.31±4.14 t-1.5311.2381.7811.056 P->0.05>0.05>0.05>0.05
2.3 觀察組纖維蛋白原、血漿黏稠度及全血黏稠度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液流變學對比(±s)
表3 兩組血液流變學對比(±s)
組別例數(shù)纖維蛋白原(g/L)血漿黏稠度(mPa·s)全血黏稠度(mPa·s)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604.84±1.433.25±0.951.84±0.271.74±0.335.49±1.483.82±0.87觀察組604.92±1.422.63±0.621.93±0.221.31±0.225.52±1.643.16±0.94 t-1.45610.1451.65710.6781.25811.135 P->0.05<0.05>0.05<0.05>0.05<0.05
近年來,異位妊娠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出逐年上升趨勢,并且許多患者希望保留生育功能,以往采用手術治療的方式通常難以被接受,導致臨床應用具有一定局限。由于異位妊娠在早期可以得到診斷,所以臨床應用藥物保守治療也愈發(fā)廣泛,臨床治療異位妊娠常用甲氨蝶呤與米非司酮聯(lián)合,且聯(lián)用的效果以及作用機制均得到了臨床證實,但是對甲氨蝶呤的用藥方案還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定論,所以尋找一種臨床療效好、副反應少的治療方案成為臨床關注熱點。
米非司酮是一種孕激素受體拮抗劑,其抗黃體酮作用比較強,可以與孕激素受體進行結合,讓靶器官蛻膜組織進行脫落,進而對絨毛組織的供氧和供血作用產(chǎn)生影響,而且米非司酮的抗早孕與抗腫瘤作用可能存在相同機制。但是單一用藥對促使包塊吸收效果不甚理想。甲氨蝶呤是一種二氫葉酸還原酶抑制劑藥物,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干擾葉酸代謝,阻止蛋白質以及DNA等的形成,加快細胞的凋亡,并且還可以促使內源性前列腺素的分泌,并顯著抑制卵泡雌激素以及黃體生成素的釋放,進而顯著縮小包塊的直徑。當甲氨蝶呤應用于異位妊娠患者當中,可以抑制胚胎滋養(yǎng)細胞的增生,并且還能夠對絨毛組織和滋養(yǎng)細胞進行破壞,加快胚胎組織壞死、脫落、吸收。研究表明,甲氨蝶呤與米非司酮聯(lián)合治療能夠發(fā)揮互補作用,加強終止妊娠的效果,促使胚胎死亡?,F(xiàn)階段,甲氨蝶呤治療異位妊娠的給藥方式比較多,但對何種給藥方式能夠達到最佳效果還沒有形成統(tǒng)一認識。本研究通過給予患者甲氨蝶呤單次劑量肌內注射常用50mg/m2,然后于治療第4天和第7天測血hCG,若治療后4-7d其水平下降<15%,則給予重復治療。而且單次使用甲氨蝶呤導致肝功能損傷比較小,而且能夠有效減少肌注次數(shù),降低痛苦。本研究通過單次肌注甲氨蝶呤聯(lián)合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可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并且還不會影響肝功能。本文通過探討米非司酮聯(lián)合甲氨蝶呤不同方案發(fā)現(xiàn),觀察組臨床療效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米非司酮聯(lián)合甲氨蝶呤單次肌內注射能夠顯著提高臨床療效。分析原因可能是甲氨蝶呤經(jīng)過肌內注射進入人體之后,能夠有效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和滋養(yǎng)細胞的繁殖,導致絨毛細胞損傷,進而加快胚胎組織的壞死;而米非司酮作為一種炔諾酮衍生物,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發(fā)揮出抗孕酮作用,加快絨毛組織的蛻膜,進而使黃體逐漸萎縮,其與甲氨蝶呤肌內注射時,能夠發(fā)揮協(xié)同增效的作用,提高臨床效果。
研究[2]表明,米非司酮存在抗孕激素以及抗糖皮質激素活性等方面的作用。米非司酮存在較高的孕酮受體親和力,其可以競爭內膜中的孕酮受體來阻止孕酮,進而達到抗早孕以及催經(jīng)止孕等目的。而單一應用米非司酮治療并不能夠引發(fā)充足的子宮活性,導致發(fā)生不完全流產(chǎn)的情況,所以在治療異位妊娠時需要與其他藥物聯(lián)合使用。甲氨蝶呤雖然能夠抑制滋生細胞的增長,并讓胚胎停止發(fā)育,但是其毒副作用比較大。而米非司酮聯(lián)合甲氨蝶呤單次劑量肌內注射(常用50mg/m2)能提高療效且降低高劑量治療和連續(xù)用藥的不良反應。結果顯示,觀察組ALT及AST值與對照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示米非司酮聯(lián)合甲氨蝶呤聯(lián)合治療對患者的肝功能影響不大。
研究[3]發(fā)現(xiàn),如果血漿黏稠度以及全血黏稠度比較高,極易對代謝功能產(chǎn)生影響,進而引發(fā)出血等一系列并發(fā)癥。因此對患者實施血液流變學監(jiān)測能夠為病情診斷以及治療提供一定依據(jù)。此外,陰道超聲技術與血清β-hCG水平測定應用在異位妊娠的早期診斷以及病情監(jiān)測當中也具有一定價值?;颊呓邮芗装钡手委熆梢杂行б种苹钴S的滋養(yǎng)細胞生長以及分裂,使胚胎組織出現(xiàn)壞死變性以及分解,最終導致死亡。但是這種藥物也是一種高敏感性的抗腫瘤藥物,會出現(xiàn)多種不良反應,極易導致血液流變學發(fā)生異常。而且小劑量的甲氨蝶呤治療效果也不甚理想,若加大劑量,那么患者就會難以耐受?,F(xiàn)階段,臨床常用的甲氨蝶呤給藥方式為單劑量肌注50mg/m2和多劑量肌注0.4mg/(kg·d)。米非司酮存在較高的抗孕激素活性,并且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誘導子宮內膜出血,并作用在子宮頸中,使得降低患者體內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進而使胚囊壞死,終止妊娠。研究[4]表明,米非司酮可以促進盆腔不均質包塊的吸收。也有研究[5]表明,米非司酮聯(lián)合治療可以調節(jié)患者的血液流變學指標。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纖維蛋白原、血漿黏稠度及全血黏稠度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米非司酮聯(lián)合甲氨蝶呤肌內注射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流變學指標。
綜上所述,米非司酮聯(lián)合甲氨蝶呤肌內注射治療異位妊娠能夠取得理想的效果,對患者的肝功能無明顯影響,且能夠改善血液流變學,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