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春芳
拿破侖說:“如果你能夠想到它,相信它,你就能得到它?!蹦闫谕裁?,你就會得到什么。皮格瑪利翁效應啟示我們:積極的心理暗示給孩子以正能量,激發(fā)孩子強大的氣場。
暑假后女兒就要上初一了,語文和數(shù)學成績都非常突出,就是英語一般。做作業(yè)時她先做語文和數(shù)學,總是把英語排到最后。可見,她對英語的興趣不是很高。
偏偏我的英語底子也差,在女兒的英語學習方面幫不上任何忙,只能干著急。如何提高女兒英語學習的興趣,一直是我的一塊心病。
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都重要,中考時滿分都是120 分,英語絕不能差。于是我只好求助于在初中任教的老同學李麗,她真誠地告訴我,學好英語沒別的法子,只有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多讀多練,經(jīng)常給孩子信心。
于是,我絞盡腦汁,想著法子給女兒提振士氣。一天,我告訴女兒:“孩子,上初中了,這是你趕超的機會,可得抓住呀!老媽相信你!”
女兒一開始對自己沒有信心,我再三給她加油鼓勁,她終于開始振作了。
開學了,女兒高高興興地跨進了中學的校園。第一天,女兒一回到家,我連忙讓她把英語課本拿出來,很虔誠地向她求教:“女兒,英語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guān),可惜我二十多年前學的那點東西早就忘得差不多了。如果媽媽也想重新開始學點英語,你愿意當我的小老師嗎?”
女兒聽完直搖頭:“媽媽真會開玩笑,我自己都最怕英語了,哪還能做老師?”
“怎么不能呢?今天你都上初中了?媽媽相信,只要你再加一把勁,一定能做一個合格的小老師!”我進一步鼓勵道。
“真的嗎?那我試試吧!”女兒被我的誠心打動了。
果然,戴上了小老師的帽子后,女兒學英語的勁頭大增,一有空就讀英語課文或聽英語磁帶,唯恐成績不好有損自己“老師”的形象。我也轉(zhuǎn)變了母親的角色,積極主動地給女兒制造更多當“老師”的機會。
每天晚上吃過飯,女兒讀英語課文,我也跟著一起讀、一起學,有時故意請教某個單詞的讀法、某個句子的語法,女兒都會認真教讀或講解。漸漸地,女兒的成就感增加了,學英語的興趣也調(diào)動起來了。在這種心理的刺激下,女兒在教我的同時,不知不覺中自己的知識也掌握得更牢固了。
雞蛋從外部打破是食物,從內(nèi)部打破則是生命。對人來說,內(nèi)在力量的迸發(fā)才是成長,成長最終還是要靠孩子自己。幾個月后,女兒的英語成績有了明顯提高,我們母女之間的關(guān)系也更緊密了。
期待效應又稱羅森塔爾效應,即積極的期待會促使人向好的方向發(fā)展。孩子需要鼓勵和贊美,就像植物需要水和陽光。積極的心理暗示猶如徐徐的春風,暖暖地吹拂著,多給孩子信任、期待和鼓勵,則能激發(fā)孩子的無限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