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強
第一次讀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時,年少的我還沒有完全體會到作者蘊藏于字里行間的深情,只是覺得這篇文章的文字樸實、情感真摯。初讀時,一種莫名的情緒在腦海里橫沖直撞,我想要去抓住它理清楚,無奈又找不到頭緒。
再讀《背影》時,已是十幾年后。上周末,我參加文友組織的圍讀會,賞析的文學作品恰巧是朱自清先生的這篇《背影》。當年在課本上讀到這篇文章時,我還處于懵懂的年紀,長大后再去回味,其中的感受一言難盡。
十幾位文友圍坐在一起,大家紛紛分享著自己記憶中關(guān)于父親背影的故事。我在腦海中仔細搜索,發(fā)現(xiàn)與父親背影有關(guān)的記憶少之又少,懊惱、慚愧、自責……百感交集的情緒瞬間占據(jù)了我的內(nèi)心,也讓我慌亂不已。
聽著大家的分享,思緒慢慢飄回到過去的時光。2006年九月秋初,北方的天氣已漸寒涼,離家去大學報到時,父親送我去火車站。那天,我和父親起了個大早,正是霧氣彌漫的時刻,整個站臺都被白霧籠罩,父親拎著行李箱擠過人群送我上車,下車后他遲遲沒有離開?!奥飞献⒁獍踩?,到了給家里打電話,別不舍得花錢!”父親隔著車窗反復(fù)叮囑我,連腦門上流下的汗珠都顧不得擦。
直到火車啟動,父親才依依不舍地轉(zhuǎn)身離開。我透過車窗注視著父親遠去的背影,那個時候他高大挺拔,寬厚的肩膀仿佛蘊藏著無窮的力氣。火車漸漸駛離站臺,父親的背影變得越來越小,直到白霧阻擋住了視線,再也無法辨識出人群中父親的背影。秋天的清晨渲染了離別的愁緒,但是父親偉岸的背影給予了我敢于面對一切未知的勇氣,因為我的內(nèi)心深處知道它會為我撐住一切。
今年五月上旬,父親要回老家一趟,我送他去機場。辦理完托運后,我目送他過安檢,這是多年后我再一次良久注視父親的背影。父親的背影讓我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背影來自于同一個人,陌生的是與我記憶中父親背影的樣子相去甚遠,完全無法重疊。這個背影微微地駝著,肩上的背包好似有千斤重,瘦削的肩膀讓黑色的外套更顯得松垮、空蕩。
父親過完安檢要進去時,轉(zhuǎn)過身來揮動手臂讓我回去,我驀然發(fā)現(xiàn)他的個子矮了許多,也瘦了許多。突然想到許飛唱的《父親寫的散文詩》歌詞里有一句:“我的父親已經(jīng)老得像一個影子……”
時光就這樣在忙碌中匆匆而過,讓人來不及察覺,記憶中那個給予我無限勇氣的背影早已被塵封于腦海深處。曾經(jīng)的我自詡多么多么地熟悉父親,卻發(fā)現(xiàn)只是情感上的錯覺。等到再次面對父親的背影時,才知道自己忽略了很多。
思緒漸漸回籠,文友還在分享著自己的故事。我假借低頭掩飾自己眼角的淚意,正好看到文章里的這句話:“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笔前?!時光雖然壓彎了父親的背影,但那彎曲的弧度飽含著父親對我沉默如山的愛。那一刻,我感覺有一種東西沖破了封鎖情感的枷籠,我讀懂了父親沉默的牽掛,也讀懂了父親蒼老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