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敏
立德樹人視角下廣州市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中德育滲透的現(xiàn)狀和路徑構建研究*
蔣 敏
(廣東行政職業(yè)學院 公共課教學部,廣東 廣州 510080)
文章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和邏輯分析法對廣州市五所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和部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對目前廣州市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中德育滲透的現(xiàn)狀進行了調查與分析,得出以下結論: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中的評價體系不夠完善、內容不夠豐富、教師自身素養(yǎng)不夠全面。并提出了以下建議:(1)落實《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加強頂層設計;(2)建立和完善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的評價體系,鼓勵學生積極參與;(3)加強交流與學習,豐富公共體育課德育教學內容;(4)不斷提升體育教師德育意識和能力,構建多層次體育教學。
高職院校;體育;德育;現(xiàn)狀;路徑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1]。由此可見,德育已經(jīng)成為了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時,加強品德教育也成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重中之重。教育部印發(fā)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明確提出,立德樹人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的核心所在,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本質要求”[2]。可見立德樹人已經(jīng)成為了當前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核心,要想為國家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母咚刭|人才,就要把立德樹人這一目標放在首要位置。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德”的重要性,加強德育教育也成為了學術界十分關注的話題,體育作為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所特有的開放性、實踐性、綜合性較強的課程體系,使其在實現(xiàn)立德樹人目標的過程中具備了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因此,本課題通過問卷的調查和分析,了解公共體育課在德育滲透時出現(xiàn)的問題并且進行較為全面的分析,試圖增強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德育滲透效果,提升教學質量,培養(yǎng)更全面的學生,也為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的具體實踐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jù)。
以廣州市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中德育滲透情況為研究對象,以在廣東行政職業(yè)學院、廣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廣州華南商貿職業(yè)學院、廣東生態(tài)職業(yè)技術學院的體育教師和2021、2022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運用中國知網(wǎng)、萬方數(shù)據(jù)庫等分別把“立德樹人”“高職體育”“德育滲透”等作為檢索的關鍵詞,共檢索各類期刊文獻數(shù)百篇,仔細閱讀并認真分析、整理。
1.2.2 問卷調查法
設計《廣州市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中德育滲透現(xiàn)狀調查問卷》的教師調查問卷和學生調查問卷,在廣東行政職業(yè)學院、廣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廣州華南商貿職業(yè)學院、廣東生態(tài)職業(yè)技術學院等學校發(fā)放問卷。其中學生問卷共發(fā)放1315份;回收1315份,有效問卷1314份,有效率為99.9%;教師問卷共發(fā)放 35份,回收35份,有效問卷35份,有效率為100%。
1.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運用相關數(shù)理統(tǒng)計方法,對調查所獲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分析,了解廣州市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中德育滲透現(xiàn)狀等問題。
1.2.4 邏輯分析法
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邏輯分析及處理。
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課程及體育工作的主心骨,他們不僅僅要教會學生體育知識技能,還要引導學生在體育教學和運動過程中更好地使得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都知道在實施德育過程中,體育是相對其他科目來說,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和特點。德育的影響不僅在課堂的內容,還有體育教師的表率。因此在體育教師方面,老師自身的個人魅力、德育態(tài)度等各方面都對學生有著很大的影響。這不僅影響著學生,也影響著整個體育教學的效果。因此通過對廣州市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師的問卷調查,了解到在公共體育課教學中實施德育滲透的現(xiàn)狀,以提升在高職公共體育課教學中實施德育滲透的效果。
2.1.1 體育教師對課程中進行德育滲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認識
體育教師是體育課程和體育鍛煉的引導者和實施者。體育教師對德育的認識和理解直接影響著德育在體育課程的滲透與實施。在調查中顯示體育教師認識體育課中進行德育教育與滲透的必要性高達100%,并且都是可行的,48.57%的老師認為體育教學中去滲透和實施德育教學是十分可行的,只有5.72%的老師覺得一般。這也說明了體育教師對于體育與德育之間的關系認可是非常充分的,也非常地肯定德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與實施,這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表1 體育教師對德育滲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調查
2.1.2 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內容及環(huán)節(jié)
通過調查我們知道,體育教師對于德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與實施是十分必要并且是可行的,但是體育教師在課堂上融入德育內容的程度卻是有限的,通過問卷的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48.57%的老師在課堂上涉及德育內容較少,基本都只是在進行課堂常規(guī)、多樣的體育教學組織和課題突發(fā)時給學生進行少量的德育滲透。很少進行專門的德育滲透,整體德育效果也是有限的。
體育課是一門有著豐富教學內容的課程,它包含了各種運動項目和知識,同時每一種運動包含的德育內容也是各有色彩。因此體育是一項不同于其他課程的科目,它在德育滲透上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3]。在問卷中,我們也針對體育教師經(jīng)常在教學過程中開展的德育內容進行了調查,根據(jù)表2,其中97.14%的體育教師將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作為開展德育教學的主要內容;94.54%的體育教師將培養(yǎng)學生責任、合作和競爭意識這一內容作為經(jīng)常開展的德育內容;94.49%的體育教師將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內容作為經(jīng)常開展的德育內容;還有大部分老師將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積極的社會責任感和體育道德作為德育教學開展內容。由此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大部分體育老師都在體育課上進行了一定的,德育滲透,滲透的內容也基本相似。
而在實施德育滲透的環(huán)節(jié)中,根據(jù)表391.43%的老師會通過課堂常規(guī)教育去德育滲透,教會學生要有規(guī)則意識或是文明用語等等;88.57%的老師會通過多樣的體育教學組織形式進行德育滲透,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了解如何與同學之間溝通合作、交流等;還有71.43%的體育教師會通過課堂突發(fā)的狀況進行德育滲透教學,如通過突發(fā)的事件讓學生在心理素質和處理事務的能力上學習到更多的方法和技巧等;當然也有老師通過教師本身的德育素養(yǎng)、豐富的教學內容去影響學生。在調查中我們還發(fā)現(xiàn)比重最少的選項為典型案例,只有49.4%的體育教師選擇用典型案例去滲透德育,但是筆者認為實際上典型案例卻是一個德育教育中十分有效的方法。側面也說明體育教師在德育滲透教學過程中的方法還需要加強,也需要更加豐富,
表2 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內容調查
表3 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環(huán)節(jié)調查
2.1.3 影響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內容的因素
體育作為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所特有的開放性、實踐性、綜合性較強的課程體系,使其在實現(xiàn)立德樹人目標的過程中具備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但在實際實時調查過程中我們卻發(fā)現(xiàn),體育課在德育滲透這一塊做的并不好,雖然老師們對其認可,但是在實施過程中也受到了很多因素的限制和影響。
根據(jù)表4得知,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影響德育滲透排在前三的因素是無法明確考核和評價、德育目標不夠明確、技術技能教學時間多而德育實踐少和德育工作費時費力所占比例分別是82.86%、60%、51.43%。
表4 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影響因素調查
由此可以看到目前在德育滲透的過程中,大部分老師不太清楚應該如何進行德育考核,所以極大程度影響了學生在德育學習的積極性,高職院校的學生相對來說,學習的積極性較低,筆者在近年來教學中也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的積極性很難調動起來,很多學生的關注點在于能否加分,所以在考核上沒有明確德育的比重對教學有了較大的影響。這一現(xiàn)象也跟德育目標不明確有著很大的關聯(lián),在教學大綱中對于德育目標也是沒有得到完全的重視。同時在體育課上由于體育技術技能的教學所占時間較多,無法拿出更多時間進行德育教學,也對德育工作有了一定的影響,高職院校每學期的體育課基本在32課時左右,包括考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使得德育教學受到了影響,跟此因素同比例的因素還有德育工作費時費力,相對于體育的技術技能考核,德育考核更為細化,加之體育教師還要參與課外體育鍛煉指導工作、體質測試、科研任務等方面工作,德育工作因為費時費力被部分老師“遺棄”。在調查中還發(fā)現(xiàn)體育老師自身的德育知識也是影響德育滲透的較大因素,由此也可以看到部分老師也認識到自身德育知識有所欠缺,無法很好地進行德育滲透。
2.2.1 學生對德育與體育課的關系的認識和收獲
學生是學習過程中的主角也是主體,是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傳授體育知識和技術技能的主要對象。而學生的認知和感受、收獲是教師進行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因此在德育滲透的過程中,充分了解學生的感受與收獲也是推動德育滲透的重要方面。
根據(jù)表5,學生對德育與體育課之間的關系的認識有所不一樣,其中大部分同學認識德育與體育課是有緊密聯(lián)系的,還有11.64%的同學覺得關系一般,還有2.08%的同學認為關系不緊密。這也說明了在體育課上德育滲透的過程中,大部分同學還是能很好的接受德育,但是也有部分同學持有懷疑甚至反對的態(tài)度,這也在一定基礎上影響德育滲透的效果。根據(jù)表6,學生在體育課中的收獲排在前三的分別是增強體質、獲得較高的體育分數(shù)和掌握一定的技術技能,所占比例分別是88.68%、80.7%、78.15%。從調查結果我們也可以得知,高職院校學生在體育課上大部分都是以追求體質健康、更高成績?yōu)槟繕耍雎粤梭w育的其他功能,如調整學生的心理健康。在這個過程中學到的體育知識技能,還有學生的行為習慣、禮儀教育、規(guī)則意識、意志品質等內容。因此這也從一方面影響了德育實施的效果。
表5 學生對德育與體育課的關系的認識
表6 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的收獲
2.2.2 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對教師德育方法的認識
雖然說學生是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但是在學習過程中體育教師的影響也是十分重大的。體育教師的態(tài)度、自身的知識和教學方法在對他們在德育學習過程中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在問卷調查中:體育教師的道德修養(yǎng)及言傳身教對德育培養(yǎng)的影響程度一題中我們發(fā)現(xiàn)79.14%認為影響較大甚至是很大,因此體育教學德育滲透的過程中,體育教師的言行舉止和知識技能等各方面都影響著學生的德育的學習。根據(jù)表7,學生在課堂上最喜歡老師采用的德育教學方法有游戲法、競賽評比法和情境創(chuàng)設法。所占比例分別為86.96%、82.86%和71.43%。從以上三種方法我們可以看到目前高職院校學生都喜歡更為有趣、更輕松的教學方法,這也從另一方面提醒教師們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多思考,將學習的內容進行轉化,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體育教學中去,從而進一步提升德育教學效果。
表7 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對教師德育方法的認識
2.2.3 學生對體育課程中教師評價的認識
表8 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對教師評價的認識
根據(jù)表8,目前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在進行德育評價時,其重要性和比例并沒有很多,同時學生也認為在評價方式上有著不同的認識,其中教師對體能的評價、學習態(tài)度的評價排在前兩位,所占比例分別為80.06%和74%。這也與目前我們體育課評價時一致的,主要包括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而平時成績即為上課的表現(xiàn),而體能的評價對應期末考核。這也從側面說明學生對體育教學在課堂的評價是現(xiàn)實的,當然也有部分學生選擇了情意表現(xiàn)與合作精神的評價、健康行為的評價等方面,比例不超過50%,因此也提醒體育教師在體育課程評價上應該更多元化,增加對德育內容的評價,更完善體育教學評價,也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3.1.1 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評價體系不夠完善
在《全國普通高等職業(yè)(??疲┰盒9搀w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試行)》中,關于課程評價有這樣寫道:學生的學習評價應是對學習效果和過程的評價,主要包括體能與運動技能、認知、學習態(tài)度與行為、交往與合作精神、情意表現(xiàn)等,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定等方式進行。評價中應淡化甄別、選拔功能,強化激勵、發(fā)展功能,把學生的進步幅度納入評價內容。評價成績每學期應包括體育理論知識的考核成績?!秶覍W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成績和學生參與陽光體育活動(課余體育鍛煉情況)也應反映在本學期的體育課程成績中,這二部分成績所占比例在總成績中不應少于30%[4]。但是在所調查的幾所學校中卻得知大部分學校公共體育課的評價相對來說較為簡單,并沒有很好地融合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情意表現(xiàn)、學生的進步等各方面內容包含進去。因此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德育滲透的教學,也成為了公共體育課中德育滲透的阻礙和絆腳石。
3.1.2 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德育內容不夠豐富
體育課是一門相對于其他科目較為特殊的科目,它自身有著豐富的德育色彩,我們都知道體育不僅僅可以促進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還可以培養(yǎng)我們的意志品質、加強與外界的交流等作用。但是目前高職院校的公共體育課德育滲透效果卻不是很好,內容基本類似,沒有創(chuàng)新點。同時發(fā)現(xiàn)滲透的德育內容較為單一,他們更注重學生的體育技術技能,因此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體育課德育滲透的效果。
3.1.3 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師自身素養(yǎng)不夠全面
我們都知道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工作的執(zhí)行者和實施者,他們自身的形象、知識、技能和個人魅力都影響著體育教學工作。在調查中我們了解到體育教師對于德育與體育之間的關系以及在體育課教學中開展德育的可行性都有著較深的認識,但是在具體的開展過程中卻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其中包括自身對德育知識的了解與運用、教學方法和評價等各方面。在調查中學生也深刻認識到教師自身素養(yǎng)在德育滲透中有著較大的影響。同時在教學方法中,學生更喜歡教師采用游戲法、情境創(chuàng)設和競賽評比法,但是教師在教學中卻多采用示范法、分組教學法、語言激勵法等方法。因此在教學中需要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素養(yǎng),不斷完善體育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更好地完成體育教學。
3.2.1 落實《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加強頂層設計
2020年5月,教育印發(f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綱要》中第五點結合專業(yè)特點分類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提到:體育類課程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愛國主義教育和傳統(tǒng)文化教育,培養(yǎng)學生頑強拼搏、奮斗有我的信念,激發(fā)學生提升全民族身體素質的責任感[5]。因此在落實立德樹人、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任務之際,學校必須要落實好課程思政建設的指導綱要,全面規(guī)劃,循序漸進,以點帶面,制訂與學校實際情況相符合的課程思政相關制度,去引導、支持和鼓勵教師開展德育教學,不斷推進體育課程思政,更好地達到全面育人的目標。
3.2.2 建立和完善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的評價體系,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課程的評價體系是一把尺子,它不僅僅可以丈量教師的教學設計、組織等內容,也可以反應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效果。它也是一座橋,帶領教師更好地走向學生的內心世界,達到另一種教育效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評價體系也在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個性成長。因此在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的評價體系中,我們要進一步完善和健全,首先在對教師的評價方面,可以在考核中加入課程思政的建設,而學生評價中我們將以更好地調動學生在課堂的積極性為目的,讓學生更好地參與課堂各項活動,已得到更多的體會與鍛煉。
3.2.3 加強交流與學習,豐富公共體育課德育教學內容
教育部曾明確提出,立德樹人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的核心所在,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本質要求。《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強調,體育類課程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愛國主義教育和傳統(tǒng)文化教育,培養(yǎng)學生頑強拼搏、奮斗有我的信念,激發(fā)學生提升全民族身體素質的責任感。由此可知,體育課的內容不僅僅是身體的健康,還有道德情感、意志品質、社會行為等內容,因此在體育課上應該完善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內容,在課堂上不僅要傳授技術技能,也要在傳授過程中給學生更多思想品德、意志品質等內容的灌輸,比如提高耐力水平的教學中,體育教師可以展示長跑運動員王軍霞案例,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等。在這里體育教師們相互之間可以通過集體備考,分享自己的德育相關知識,豐富老師們的德育知識,并將落實到體育課程。
3.2.4 不斷提升體育教師德育意識和能力,構建多層次體育教學
在全面推進課程思政,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任務中,教師是關鍵。因此學校首先鼓勵和支持教師不斷去提升自身素養(yǎng),推動廣大教師進一步強化育人意識,找準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比如提升教師的思想品德教育,將自我形象,相關的德育理論知識都滲透到體育教學中去;同時要不斷學習新的事物,學習新的教學方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在課堂中要創(chuàng)新,挖掘新的德育資源,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課程中。在此也需要發(fā)揮體育教師隊伍的團隊精神,并不斷合作、共同進步,構建多層次體育教學。
[1]范小坤.立德樹人背景下陜西師范大學公共體育課TPSR模式的建構與實驗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20.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S].教基二〔2014〕4號.
[3]楊琳.立德樹人視角下山西省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德育滲透的現(xiàn)狀研究[D].臨汾:山西師范大學,2020.
[4]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全國普通高等職業(yè)(??疲┰盒9搀w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試行)[DB/OL],http://max.book118.com/html/2017/0112/82701260.shtm,2017-1-12.
[5]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S],教高〔2020〕3號.
[6]趙虹.“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落地措施[J].拳擊與格斗,2022(4):58-60.
[7]王敏武,陳磊,翁優(yōu),等.“立德樹人”視域下高職體育教學改革思路探析——以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2.29(4):122-126.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ath Constru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filtration In Public PE Course in Gu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rality Education
JIANG MIN
(Guangdo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Guangzhou 510080, Guangdong, China)
基金項目:廣東省高等職業(yè)院校教育與體育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2022年度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項目編號:2022G010。
蔣敏(1988—),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及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