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偉大建黨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乎如何凝聚人心、匯聚民力,孕育、生成于中國共產黨的奮斗實踐,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必備的精神狀態(tài)。就內在邏輯關系而言,偉大建黨精神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真理靈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偉大建黨精神奠定共識基礎,二者都是當代實踐需求基礎上的價值表達。從精神一般到特殊、再到精神具體,闡述其指導思想、時代內涵和價值,在此基礎上,圍繞“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提出亟須拓展研究的議題,為進一步凝聚全體人民共同價值追求與加強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理論實踐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偉大建黨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價值共識;中國式現(xiàn)代化
中圖分類號:D2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23)05-0072-04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新時代新征程“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一項重要的任務是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圍繞如何凝聚人心、匯聚民力,“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以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1]。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源頭,“偉大建黨精神”首次出現(xiàn)在黨的政治報告中,并上升為大會主題予以凸顯。這些重要闡述表明,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核構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義指向,實現(xiàn)賡續(xù)奮斗精神同偉大建黨精神的根本銜接、推進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體系,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重要的精神條件。因此,厘清和深入理解偉大建黨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邏輯關系,強化對相關議題闡釋,具有重要的理論現(xiàn)實價值。
一、關于奮斗精神、偉大建黨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系的探討
當前,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節(jié)點上,奮斗精神、偉大建黨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關系的有關議題,成為學術界重點關注和闡發(fā)的對象。
奮斗自強、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造性地反映與改造客觀世界、克敵制勝的精神線索和精神動力。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具有天然的先進性,這種先進性除了有科學的理論指導、強大的組織力和政策執(zhí)行力,還有強大的精神動力、精神狀態(tài)。中國共產黨人著重把脈“精神力量對奮斗實踐的推動作用,是在堅持物質對精神、社會存在對社會意識的決定作用的前提下的精神主動,符合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2]。在引領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進程中,以初心使命為精神動力的邏輯起點、理想信仰為精神動力的中心支柱,將精神狀態(tài)與民族精神、中國精神結合,中國共產黨精神動力,尤其是奮斗精神、偉大建黨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厚積淀及所轉化而來的現(xiàn)實力量,“支撐其從精神的高度、信仰的高度構成民族復興得以可能的關鍵要素,體現(xiàn)出‘實踐—認識—實踐的精神作用邏輯”[3]。
(一)偉大建黨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質上都是奮斗實踐的精神產物
偉大建黨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對歷史與現(xiàn)實,對民族、社會與個人,對當前與長遠目標發(fā)展的一貫思考,也滿足了社會的人與現(xiàn)實主體的精神需要。中國共產黨充分地了解時代、把握時代,掌握歷史主動和自覺,堅持本真的精神,開創(chuàng)了民族復興大業(yè)進程中篳路藍縷的實踐;在這個過程中,通過潛心總結歷史,深度挖掘理論內核,凝練形成包括偉大建黨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內的一系列價值理論系統(tǒng)。盡管偉大建黨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各自產生的對象性主體、精神主題、文化要旨等不盡相同,但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出發(fā)來看,它們都是從中國前后歷史性變革的實踐中逐步生成和發(fā)展的。從民族復興史來看,二者都凝結著幾代人的夙愿和夢想,都是中國共產黨人為爭取國家富強的實踐以及全體中華兒女愛國主義實踐的生動表達;從社會主義史來看,偉大建黨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是在馬克思主義真理指導下所形成的共同精神信仰,“包含著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社會主義制度為實質和內容”的具體元素[4]。
(二)偉大建黨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反映了奮斗精神不同的歷史與實踐主題
中華民族的偉大奮斗精神“是歷史與實踐的結合、具體與抽象的結合”[5]。在偉大奮斗精神的凝結過程中,必然與各個時期的奮斗主題、時代需要結合,經歷不同的精神發(fā)展形態(tài)。從奮斗精神在歷史階段、價值理路等方面的具體差異看,偉大建黨精神是共產黨人奮斗精神的基本雛形和歷史起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奮斗精神在當代的集中表達和奮斗主題上的轉換。前者依托于實現(xiàn)人民幸福、國家富強的歷史主題,“在黨的精神發(fā)展史中傳承精神特質、構建精神譜系”[6];后者以黨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的價值觀探索為邏輯起點,且伴隨時代的發(fā)展趨于完善[7]。偉大建黨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屬于與奮斗探索相適應的精神力量,但反映的實踐需求和導向原則卻是不同的: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要解決社會公共信仰的問題,主要受到利益分配體制和利益分配實踐深度的制約[8];另一方面,偉大建黨精神伴隨著黨的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而鍛造出來,一經生成,就標定了黨的性質宗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基因圖譜[9]。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由“站起來”“富起來”向“強起來”的主題序列中,偉大建黨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反映了奮斗精神不同的歷史主題,就如何推進實施塑魂鑄魂工程面臨著不同的實踐境域和時代要求。
(三)實現(xiàn)偉大建黨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銜接是保持奮斗精神的客觀要求
偉大建黨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現(xiàn)實向精神動力轉化的典型形態(tài)。從精神系統(tǒng)屬性來看,偉大建黨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精神動力的內部結構層次上具有一致性:以初心使命為精神起點、以理想信念為精神支柱、以政治品格為精神基石、以愛國情操為精神主線。偉大建黨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契合人民所需,滿足時代之迫,構成了黨領導意識形態(tài)建設的內在精髓[10]。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關鍵時間節(jié)點上,強調偉大建黨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內在耦合具有深刻考量。比如,二者以集體主義精神為原則,提出要講奉獻、講犧牲,旨在小我與“大我”的雙重融合中保持廣大黨員和社會群眾的活力、動力與精神原創(chuàng)力,推進國家社會進步與發(fā)展、助推民族文化走向復興。就偉大建黨精神的價值內涵而言,可以擇要歸結為“真理的力量”“奮斗的精神”和“人民的立場”三重維度,具體而言是:堅定理想信念、錘煉實踐品格、磨煉意志品質、鍛造政治定力,建構一套與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相適應的正確價值觀[11]。
二、偉大建黨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邏輯關聯(lián)
《關于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堅持把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作為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的重要任務,作為培育黨內政治文化的重要內容,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抓手,融入黨員、干部學習教育的日常,體現(xiàn)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平常,做到見人見事見精神?!盵12]偉大建黨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精神內核層面具有一致性,其內在邏輯關聯(lián)可以從政治靈魂、價值共識和精神現(xiàn)實需求三個方面來闡釋和把握。
(一)偉大建黨精神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真理靈魂
偉大建黨精神是由馬克思主義孕育產生出來的。馬克思主義是具有深厚科學內涵的真理性理論,是富有遠大理想的真理性理論,正是這一理論品格孕育了黨“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精神風范。馬克思主義是為人類求解放的理論,是探索人類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邁進的革命性、現(xiàn)實性理論,正是這一理論特質養(yǎng)育了黨“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的精神風骨。馬克思主義是具有強大解釋世界力量和改造世界力量的革命的理論,是具有偉大斗爭精神的理論,正是這一理論氣質孕育了中國共產黨人“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精神品格。馬克思主義是具有真摯人民性的理論,是堅定捍衛(wèi)人民利益的理論,正是這一理論性質養(yǎng)育了黨“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價值情懷。偉大建黨精神以“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為思想基石,以“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為實踐內涵,以“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為精神風范,以“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為價值旨歸,明確了歷史與實踐視域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成的基本框架,為深入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真理要素植入了靈魂力量。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偉大建黨精神奠定共識基礎
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當前強調的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尤其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之間的內在機理,學術界研究得并不夠。當前深入宣傳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偉大建黨精神奠定了社會共識基礎。首先,國家層面獨特的精神標識即“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規(guī)定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建設的應然狀態(tài),對其他層次的價值理念發(fā)揮統(tǒng)領作用。其次,社會層面基本理念的凝練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強調以及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屬性,成為黨堅持不懈、長期實踐的核心價值理念。最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從個體公民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進行提煉,覆蓋了社會道德生活的各個領域,為公民道德行為選擇和評價提供了指引。無論是國家、集體,還是個人維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文化和人類文明成果相承接,為發(fā)揮全黨全社會價值、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凝聚了共同體意識。
(三)當代實踐需求基礎上不同向度的價值表達
馬克思曾說:“每一個社會中的生產關系都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币蚨覀儾⒉荒堋鞍焉鐣w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割裂開來”[13]。黨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決定了在思想上、精神需求上的內在統(tǒng)一,作為黨和人民精神狀態(tài)的直接體現(xiàn),偉大建黨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反映當代實踐需求基礎上的精神指南。一方面,黨在對中華優(yōu)秀文明的自覺傳承中展開自我革命,同時強調也離不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全體群眾的引導,要找到其“最大公約數(shù)”和共同價值信仰。另一方面,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建設的本質要求,蘊含著社會價值共識的倫理訴求,需要黨從源頭上厘清偉大建黨精神,以黨的思想建設為龍頭凝聚社會力量,統(tǒng)一意志,達到精神上的正本清源。盡管二者提出的時空境遇、發(fā)展定位、主體對象及邏輯指向,其內容的側重點各不相同,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偉大建黨精神都反映了當代價值需求,契合時代精神需要,是新時代關于深入推動精神譜系進一步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诟锩椭螄碚嵺`基礎上的客觀精神與時代信仰表達,滿足了人民的精神期待,有利于調動黨內外一切積極因素,以最好的精神狀態(tài)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服務。
三、偉大建黨精神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理論議題
黨的二十大報告三次提到偉大建黨精神,并首次明確將“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上升到黨代會報告的主題,與“高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相并列,同時還在總結“新時代十年,尤其是黨的十九大以來的五年歷史性成就”部分再次強調,“號召全黨學習和踐行偉大建黨精神”。當前,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時間節(jié)點上,黨中央做出了“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同時也提出了“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的重要任務[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成社會主義的本質內容,是中華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本”,對于重構精神世界、多方面引領和整合復雜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都有重大的戰(zhàn)略意義:一方面,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夯實精神支柱、引領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蘊含著規(guī)律必然性、價值指向性與實踐漸進性”[14];另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教育需要靠精神譜系來驅動,沒有偉大建黨精神的內嵌融入,黨的偉大革命也無從談起。梳理偉大建黨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理論議題,把握兩者的內在聯(lián)系,挖掘理論分析主題,不僅助益于深化對其歷史與現(xiàn)實趨勢的認識,也旨在理論與實踐的互動中掌握歷史主動精神。
(一)偉大建黨精神驅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的歷史與實踐邏輯
有學者指出:對偉大建黨精神的傳承與賡續(xù),“既需要一定的社會條件和社會實踐活動基礎,也需要中國共產黨作為主體的積極主動作為,偉大建黨精神傳承賡續(xù)過程中主體主動地喚醒、建構、融入、創(chuàng)造、講述等,構成傳承賡續(xù)的內在機制。”[15]偉大建黨精神傳承融入的過程與結果,就當代中國精神與時代要求而言,最典型的形態(tài)聚焦于偉大建黨精神驅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力傳承。就歷史邏輯而言,偉大建黨精神萌生于中國共產黨人尋求救國道路的探索過程中,在黨領導人民開展的社會主義探索、改革開放實踐的歷程中形成并達到成熟,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變革性實踐中煥發(fā)光彩。就實踐邏輯來看,偉大建黨精神驅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這是歷史性變革的實際需要,也就是由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任務所決定的。
(二)偉大建黨精神契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原則
從學理上深化對偉大建黨精神的理解,不應只停留于靜態(tài)的邏輯把握,還要讓邏輯活起來,在邏輯的矛盾運動和自身展開中把握其深刻意涵[16]?;跉v史自信涵養(yǎng)的視域,通過紅色資源、紅色基因等載體分析,可以發(fā)掘出偉大建黨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其初心使命的本源性,真理的實踐性、歷史探索的斗爭性、持續(xù)性,自我鍛造的人民性上是完全一致的。偉大建黨精神“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精神之源指向了愛國主義原則、集體主義原則、社會主義原則,也創(chuàng)造了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條件。由此,進一步分析相關的精神資源,探討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核心底蘊,挖掘偉大建黨精神與中國氣質建構的原則和重要機制。所以聚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入式”教育的議題可以包括:中國共產黨內在精神性話語資源;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共性生長點;個體的有限性與社會共同體的永恒價值;等等。
(三)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實現(xiàn)路徑
在當代中國語境下,圍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戰(zhàn)略任務,深刻把握偉大建黨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互動邏輯,必須抓住兩大關鍵性問題:其一,偉大建黨精神使中國主動地走上了現(xiàn)代化道路。近代中國曾受屈辱、欺負而被迫地卷入現(xiàn)代化,經過一系列斗爭,尤其是黨創(chuàng)立以后,中國受馬克思主義指導有了真理和理想,指引中國探索形成了自己的發(fā)展道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領導人民開始探索現(xiàn)代化,從提出“四個現(xiàn)代化”到新時代“中國式現(xiàn)代化”。這些探索是對歷史的繼承,也是在偉大建黨精神的指導下理論與實踐的發(fā)展。其二,偉大建黨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通于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特征與本質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xiàn)代化“五個方面”的特征,從九個維度闡明它的本質要求,這些特征與內容很多都與偉大建黨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密切關聯(lián)。例如,中國式現(xiàn)代化強調“人”的現(xiàn)代化,除了物的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中國式現(xiàn)代化著眼于“人”這一主體,強調現(xiàn)代化應當復歸并體現(xiàn)在人的觀念、理想信念、精神狀態(tài)上的現(xiàn)代化。偉大建黨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體現(xiàn)的理想追求、精神風貌,乃至價值情懷,正是全體人民在向現(xiàn)代化邁進的過程中應當具備的精神狀態(tài)。
當前,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理論與實踐創(chuàng)新,從一系列論述中,深刻理解偉大建黨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有機融入,其議題至少包括:其一,關于“人口規(guī)模巨大”的中國式現(xiàn)代化,何以需要偉大建黨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現(xiàn)實來看,這是由實現(xiàn)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艱巨性、復雜性所決定的。其二,關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xié)調”的中國式現(xiàn)代化,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聯(lián)分析。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特征、內容貫穿到偉大建黨精神,與偉大建黨精神的關系更直接,就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而言,包括具備自覺的理想信念、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中,居于根本引領地位的就是偉大建黨精神?!拔覈F(xiàn)代化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fā)展?!盵17]其三,關于實現(xiàn)中國式現(xiàn)代化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偉大建黨精神的必然邏輯。偉大建黨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理論建構聚焦的議題可包括,偉大建黨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真理、道義和人民性特質的根本一致性[18];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精神力支撐;立足人類共同價值視域下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理論與實踐發(fā)展,在國際比較中增進中國精神的闡釋與推介;等等。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26(1).
[2]項久雨,范海群.論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動力[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8(1):1-11.
[3]項敬堯.中國共產黨精神動力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J].思想教育研究,2021(1):60-64.
[4]楊林香.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角度解析愛國主義的結合點[J].思想教育研究,2015(4):43-46.
[5]張彥.以偉大奮斗精神引領新時代征程[J].紅旗文稿,2020(16):36-38.
[6]何虎生,張林.論偉大建黨精神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內在邏輯關系[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2(2):64-73.
[7]韓東云.深化與發(fā)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演進與新時代內涵[J].河南社會科學,2019(2):15-19.
[8]李紅梅.歷史唯物主義視野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機理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15):37-40.
[9]蔡志強,袁美秀.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形成機理與實踐要求[J].思想理論教育,2021(8):4-11.
[10]石云霞.中國共產黨領導意識形態(tài)建設的偉大成就和基本經驗研究[J].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2022(1):27-37.
[11]徐蓉.以偉大建黨精神引領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建設[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6):97-104.
[12]關于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的意見[N].人民日報,2022-03-22(1).
[1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3.
[14]夏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意義、機制與路徑探賾[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4):14-24.
[15]佘雙好,王惠.偉大建黨精神傳承賡續(xù)的內在機制與路徑探析[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6):7-14.
[16]劉建軍.深化理解偉大建黨精神的幾點哲學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2(3):127-132.
[17]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23-124.
[18]白剛.真理·道義·文明: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三大制高點[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2(6):18-28.
(責任編輯:田 苗)
收稿日期:2022-12-06
基金項目:2022年度西南大學研究闡釋黨的二十大精神思政課專項項目“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人民性研究”(22SKZ016)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龔錦濤,特邀研究員,講師,法學博士,從事當代社會思潮與意識形態(tài)安全研究、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