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曉娟 黃艷 趙靈 謝遠祥
(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人民醫(yī)院 上猶 341200)
高血壓是臨床最常見疾病之一,以心悸、耳鳴、頭痛眩暈等為主要癥狀,若長期血壓控制不佳,可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腦卒中等。該病有兩種類型,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以前者最為常見,近年來,患病率不斷上升,因高血壓死于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亦不斷增加[1]?,F(xiàn)階段臨床針對該病以藥物治療為主,通過服用降壓藥物可有效控制血壓,但降壓過程中血壓波動較大,且長期服用藥物副作用較大[2]。中醫(yī)藥在本病治療中表現(xiàn)出較好的優(yōu)勢,受到臨床高度認可。中醫(yī)學并無原發(fā)性高血壓(EH)的記載,但其癥狀與中醫(yī)學中“眩暈、頭痛”等相近,從中醫(yī)辨證及長期治療經(jīng)驗分析,本病以肝陽上亢型較為常見,治療應從平抑肝陽著手[3]。天麻鉤藤飲是治療肝風上擾、肝陽偏亢證的有效方劑,始載于《雜病證治新義》,具有平肝潛陽之效。本研究探討肝陽上亢型EH 患者予天麻鉤藤湯加減治療對其血壓的調節(jié)作用。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醫(yī)院2021 年4 月至2022 年11月收治的72 例EH 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6 例。對照組男20 例,女16 例;年齡35~77 歲,平均(56.24±5.12)歲;體質量指數(shù)18.2~28.5 kg/m2,平均(23.15±1.14)kg/m2;病程1~15 年,平均(5.05±1.13)年;高血壓分級:1 級23例,2 級13 例;合并癥:糖尿病19 例,冠心病17 例。觀察組男23 例,女13 例;年齡37~80 歲,平均(56.81±5.30)歲;體質量指數(shù)18.5~28.4 kg/m2,平均(23.21±1.20)kg/m2;病程2~13 年,平均(5.10±1.17)年;高血壓分級:1 級25 例,2 級11 例;合并癥:糖尿病20 例,冠心病16 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批號:20210125001)。
1.2 診斷標準 符合EH 的診斷標準[4],即在未用任何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 次測量,靜息舒張壓(DBP)/收縮壓(SBP)>90/140 mm Hg。中醫(yī)辨證為肝陽上亢型[5],癥見頭痛頭暈、面紅目赤、少寐多夢、煩躁易怒,舌紅苔黃,脈弦。
1.3 入組標準 (1)納入標準:35~80 歲;符合上述診斷標準;依從性好,可遵醫(yī)囑用藥;符合高血壓1~2 級診斷標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正在參加其他方案治療者;妊娠期或哺乳期者;嚴重肝腎功能損害者;其他系統(tǒng)惡性腫瘤或轉移瘤者;有精神疾病,無法配合完成本研究者;繼發(fā)性、惡性高血壓者;近1 個月內應用降壓、調脂藥治療者。
1.4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西藥治療??诜醣降仄娇蒯屍▏帨首諬20203375)治療,30 mg/次,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天麻鉤藤湯加減治療。組方:杜仲(鹽炒)30 g、石決明20 g、益母草30 g、朱茯神15 g、炒梔子15 g、鉤藤20 g、天麻30 g、黃芩各15 g、夜交藤30 g、桑寄生30 g、川牛膝20 g。隨癥加減:頭痛頭暈嚴重,加羚羊角10 g,煅龍骨及煅牡蠣各20 g;肝火旺盛,加夏枯草15 g,龍膽草30 g;嚴重失眠,加炒柏子仁20 g,炒酸棗仁、遠志各15 g。加水浸泡30 min 后大火煮至沸騰,后轉小火繼續(xù)煎煮30 min,取汁200 ml,1 劑/d,早晚溫服。兩組均連續(xù)治療3 周。
1.5 觀察指標 (1)中醫(yī)證候積分。于治療前、治療3 周后評估,包括面紅目赤、頭痛頭暈、少寐多夢、煩躁易怒、舌紅苔黃5 項癥狀,按照無、輕度、中度、重度分別計0 分、2 分、4 分、6 分。得分越低則癥狀越輕。(2)臨床效果。療效標準:SBP 降低≥20 mm Hg或DBP 降低≥10 mm Hg,且降至正常水平為顯效;SBP 降低≥30 mm Hg 或DBP 降低≥20 mm Hg,但未至正常水平為有效;未達上述標準為無效??傆行?顯效率+有效率。(3)血壓水平。于治療前、治療3 周后采用MPZ80 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意大利索靈集團)檢測24 h 平均DBP(24 h DBP)、24 h 平均SBP(24 h SBP)、晨起平均DBP(dDBP)、晨起平均SBP(dSBP)、夜間平均DBP(nDBP)和夜間平均SBP(nSBP)水平。(4)不良反應。如皮疹、低血壓、惡心等。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分,)
表2 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分,)
?
2.3 兩組血壓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24 h DBP、24 h SBP、dDBP、dSBP、nDBP、nSBP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壓水平比較(mm Hg,)
表3 兩組血壓水平比較(mm Hg,)
?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例(%)]
EH 是一種以血壓升高為特征的慢性疾病,病因復雜,由飲食、遺傳、環(huán)境、精神等單因素或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血壓若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可減弱腦循環(huán)自動調節(jié)能力,使腦灌注量減少,進而對血腦屏障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6~7]。EH 會對血管造成持久的壓力而導致血管破裂、堵塞,誘發(fā)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我國心血管疾病致死的首要因素[8]??诜祲核幨乾F(xiàn)階段西醫(yī)主要治療措施,臨床上降壓藥物眾多,常用的有非洛地平、厄貝沙坦片、硝苯地平控釋片等。其中本研究所應用的硝苯地平控釋片作為一種鈣通道阻滯劑,為一線降壓藥物,可通過阻斷鈣離子內流使血管平滑肌細胞、心肌細胞內的鈣離子濃度降低,使血管擴張而達到降壓的作用。但長期使用會出現(xiàn)耐藥性,導致降壓效果不佳,并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臨床應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中醫(yī)學認為,該病是由飲食失調,膏粱厚味不避,耗傷脾胃,脾失健運,津液凝結,痰濁水濕內生而“因痰致?!保换蛞騽诶圻^度,耗損陽氣,陽氣不能上榮于腦,而出現(xiàn)乏力、眩暈等癥狀;或因先天稟賦異常,如體質偏瘦者多為陰虛火熱之體,陰虛不能制陽,故發(fā)為眩暈,再如體質偏胖者多屬陽虛痰濕體質,痰濁上蒙清竅易引起眩暈[9~10]。從辨證分型角度分析,肝陽上亢型是臨床常見證型,與肝有關,病機為肝腎虧虛,肝陽上亢,正如《內經(jīng)》中記載:“諸風掉眩,皆屬于肝”[11~12]。肝為風木之臟,肝陰不足,陰不潛陽,或腎水不足,水不涵木,而致肝陽上亢[13]。由此可見,肝的陰陽消長失衡是本病病理發(fā)展的重要原因,治療上以平肝潛陽為主。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中醫(yī)證候積分及24 h DBP、24 h SBP、dDBP、dSBP、nDBP、nSBP 水平低于對照組,說明肝陽上亢型EH 予天麻鉤藤湯加減治療效果確切,可改善臨床癥狀,穩(wěn)定血壓。王志剛等[14]研究顯示,針對肝陽上亢型EH 患者,在西藥治療基礎上增加天麻鉤藤湯加減治療可有效調節(jié)血壓,緩解臨床癥狀,效果確切。天麻鉤藤湯加減是依據(jù)天麻鉤藤飲加減化裁而成,組方中鉤藤平肝潛陽,天麻可祛風通絡、平抑肝陽,兩者聯(lián)用可增強平肝潛陽之效,均為君藥,可從根本上解決病機;川牛膝補肝益腎、引血下行、逐瘀通經(jīng),石決明平肝潛陽,上述共為臣藥,可增強君藥平肝潛陽之功效;益母草清熱解毒、活血調經(jīng),桑寄生疏通經(jīng)絡、補益肝腎,朱茯神消腫利水,黃芩清熱解毒、涼血調經(jīng),炒梔子清熱利濕,杜仲益氣補血、補益肝腎,共為佐藥;夜交藤為使藥,具有養(yǎng)血安神、祛風利水之效。上述藥物合用可發(fā)揮平肝潛陽、補益肝腎、清熱解毒、補血活血之效,遵循中醫(yī)“治病求本”的原則,可綜合調理人體陰陽平衡,實現(xiàn)人體正常生理功能。同時隨癥加減,針對頭暈、頭痛甚者加煅龍骨、煅牡蠣、羚羊角可安神止痛、鎮(zhèn)靜;肝火旺盛者加夏枯草、龍膽草清肝瀉火;嚴重失眠者加炒柏子仁、遠志、炒酸棗仁可發(fā)揮寧心安神、養(yǎng)心益肝之效;進一步增強治療效果。藥理研究顯示,天麻可降低丙二醛(MDA),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發(fā)揮保護血管內皮功能的作用,并可清除機體內過多氧自由基,有效降低血壓;鉤藤可擴張周圍血管,從而發(fā)揮降壓的作用;桑寄生具有鎮(zhèn)靜、降壓、利尿等作用[15~16]。從安全性角度分析,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56%,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1.11%,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與單純西藥治療相比,聯(lián)合天麻鉤藤湯加減治療并不會增加不良反應,安全性好,充分彰顯了中西醫(yī)結合的治療優(yōu)勢,可明顯提高臨床療效。但本研究指標量化不夠,缺乏大量臨床案例總結,后期應擴大樣本量進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應用于臨床。綜上所述,肝陽上亢型EH 予天麻鉤藤湯加減治療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調控血壓,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利于促進預后恢復,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