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塔尼亞·露娜喬丹·科恩
早上9點,在公司紐約辦公室,雇員喬丹前往第五層的廚房拿免費水果——公司為雇員提供的健康福利。在抵達廚房后,他又看到了熟悉的一幕:香蕉沒了,只有橙子。當其他滿懷希望的雇員來到廚房發(fā)現(xiàn)香蕉已經(jīng)被拿光時,也不會去拿免費的橙子,而是默默地走開。這些人都怎么了?難道公司彌漫著憎恨橙子的亞文化嗎?
事實并非如此,全美數(shù)百家公司觀察到了類似的現(xiàn)象。我們已將其視為香蕉原則:人們總是會先拿香蕉,最后才會選橙子。
這并不是說香蕉比橙子更可口。它們之所以受到了不同的待遇,理由只有一個:哪個更容易剝。
讓我們通過另一種現(xiàn)象來分析這一問題,譬如摩擦。摩擦能夠降低前進的速度。大多數(shù)火車會在軌道上涂抹油脂來減少摩擦。
一個世紀前,哲學家吉堯姆·費列羅提出,人類社會的運行奉行最省力法則:如果有多條道路可選,人們會選擇最好走的那條。最近,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肖恩·安珂認為,人們在行事時會選擇在開始后能夠節(jié)省20秒時間的方式。我們?nèi)滩蛔兿憬兜臅r間與剝橙子的時間進行了對比,結(jié)果兩者之差剛好接近20秒。
美國1stDibs公司有著熱情好客的文化,但是與很多高增長型公司一樣,其新雇員未能得到老雇員的足夠重視。原因何在?人們很難認出哪些是新人,也難以記住這些新人需要一些額外的關(guān)照。因此,1stDibs人力團隊決定為每位新雇員發(fā)放一個氣球,上面寫著“在1stDibs的第一天”。這些氣球飄浮在新人辦公桌上方,默默地提醒著所有員工向新人介紹自己,并為其提供支持。
我們合作過的一家咨詢公司使用香蕉原則來促進跨團隊合作。無縫互動之間存在著什么樣的摩擦力呢?其實就是門和腿的問題。是的,走到某人的辦公室,然后打開門,聽起來并不費勁,但一涉及人事,連這點小事都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為了克服這種摩擦力,這家咨詢公司設置了多個可供雇員隨意使用的無門空間。然后,他們還進一步預訂了帶有輪子的椅子和桌子,以便輕松地調(diào)整桌椅的方位,無須用力地拖拽。
香蕉原則在小范圍內(nèi)同樣奏效。例如,網(wǎng)站建造公司Squarespace希望在雇員培訓期間減少一心二用的現(xiàn)象。他們深知,“無手機”政策并不適用于其視科技如命的雇員。因此,人力團隊從橙子取經(jīng),在員工和其手機之間引入了摩擦。他們在每個會議室放置了一箱子小玩具,從風車到螺旋彈簧,以分散員工對手機的注意力。如今,雇員們在培訓期間都在擺弄玩具,而不是翻看手機。
我們看到,很多公司在敞開式工作環(huán)境中使用頭戴式耳機,這便是橙子原則的典型應用,其目的是阻止“敲肩膀”和“快速問答”,因為戴著耳機會為閑聊帶來些許不便。然而,與我們合作的一個團隊發(fā)現(xiàn),即便是耳塞式耳機也難以完全阻止閑聊的發(fā)生,因為同事只需在對方眼前揮揮手。為了增強橙子效應,團隊經(jīng)理給每個人分發(fā)了一個紅色大耳機,結(jié)果聊天現(xiàn)象便出現(xiàn)了大幅下降。
大家可以看到,香蕉原則的力量源于其簡單明了和潛移默化的特性,而橙子原則,則是增加行事的阻力。因此,下次當你嘗試說服某人或是自己試圖改變某種行為時,不妨思考一下如何改變摩擦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