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圣鳳
牙周牙髓聯(lián)合病變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口腔疾病,多由牙周炎引起,不僅可對牙周組織造成嚴重破壞,同時損傷牙髓組織,且該病具有復雜、多樣化等特征,治療難度相對較大,嚴重威脅患者口腔健康[1]。根管治療能將壞死牙髓組織徹底清除,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還可對根尖周組織再生起到積極作用,有效抑制病變發(fā)展,但由于病情較為復雜,單純采用根管治療難以取得理想效果,因此通常聯(lián)合采用牙周治療[2-3]。牙周治療通過清除口腔內結石、細菌,可有效預防疾病復發(fā),促進患者康復速度加快,提高治療效果[4]。但目前臨床對牙周治療時機的選擇仍存在一定爭議。本研究就根管治療后不同時機牙周治療對牙周牙髓聯(lián)合病變患者臨床效果及齦溝液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進行分析?,F(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21 年1 月至2022 年5 月新泰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牙周牙髓聯(lián)合病變患者92 例作為研究對象,以不同時機牙周治療作為分組方法,分為早期組(n=46)與延期組(n=46)。早期組男25 例,女21 例;年齡26~68 歲,平均(45.72±6.39)歲;病程0.5~6 年,平均(2.94±0.67)年;疾病類型:前牙10 例,雙尖牙15 例,磨牙21 例。延期組男24 例,女22 例;年齡26~70 歲,平均(46.25±6.12)歲;病程0.5~6 年,平均(3.08±0.62)年;疾病類型:前牙9 例,雙尖牙14 例,磨牙23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符合《牙周病學》[5]中牙周牙髓聯(lián)合病變相關診斷標準;2)接受根管治療;3)依從性良好;4)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心、肝、腎等功能異常;2)血液系統(tǒng)異常;3)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4)精神異常;5)存在根管治療禁忌證。
所有患者均接受根管治療,在治療前利用X 線對患處進行明確,采用過氧化氫溶液、0.9%氯化鈉注射液沖洗牙周袋,根據(jù)病變部位實際情況選擇適宜麻醉方式(局部浸潤麻醉、局部阻滯麻醉),使用根管測量儀確定根管長度,做好根管預備工作,在吸干干燥根管后,填充根管,填充材料選擇根管糊劑牙膠,檢查無誤后封閉根尖口,并給予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早期組于根管治療1 周后實施牙周治療,給予患者常規(guī)局部麻醉處理,采用潔治器對齦上部分進行潔治,以牙周探針為指導,在其輔助下使用手用刮治器對齦下進行刮治,并平整根面,完成后對根面進行探查,以確保無殘留牙石,使用過氧化氫溶液對牙周袋進行沖洗,并將適量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Sunstar INC,日本,注冊證號:H20100244,規(guī)格:0.5 g/支)放入牙周袋內,若病情較為嚴重,則依據(jù)患者實際情況實施翻瓣術;給予患者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及口腔衛(wèi)生指導,叮囑患者定期復查。延期組于根管治療5 周后實施牙周治療,治療方式與早期組一致。
1)療效判定標準:顯效,臨床癥狀完全或基本消失,咬合功能及牙周袋恢復正常,X 線顯示牙槽骨重建,無牙齒松動狀況;有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牙周袋深度明顯降低,咬合功能明顯改善,X線顯示牙槽骨部分修復;無效,臨床癥狀、咬合功能無明顯好轉甚至加重,無法正常咀嚼,X 線顯示牙槽骨受損范圍增加。治療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齦溝液炎癥因子水平:治療前、治療1 個月分別采集兩組患者齦溝液(使用無菌濾紙條),離心(半徑10 000 r/min,時間10 min,半徑5 cm)后,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法對白細胞介素-1β(IL-1β)、白細胞介素-6(IL-6)及白細胞介素-8(IL-8)水平進行測定。3)生命質量:治療前、治療1 個月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WHOQOL-BREF)評估,包括4 個維度(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會功能、日?;顒樱?,采用百分制計分方式,評分與生命質量成正比。
采用SPSS 25.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早期組治療有效率與延期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兩組治療前齦溝液炎癥因子IL-1β、IL-6、IL-8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齦溝液炎癥因子IL-1β、IL-6、IL-8 水平下降(P<0.05),且早期組低于延期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齦溝液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齦溝液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IL-1β(ng/ml) IL-6(ng/ml) IL-8(pg/ml)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前 治療后延期組 46 8.40±0.97 5.03±0.88 3.32±0.68 2.27±0.45 91.48±6.97 85.03±6.52早期組 46 8.46±1.05 3.81±0.76 3.27±0.65 1.84±0.31 92.16±7.42 77.31±5.69 t 值 0.285 7.116 0.360 5.337 0.453 6.051 P 值 0.777 0.000 0.719 0.000 0.652 0.000
兩組治療前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會功能、日常活動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會功能、日?;顒釉u分升高(P<0.05),且早期組高于延期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生命質量比較(分,±s)
表3 兩組患者生命質量比較(分,±s)
心理功能 生理功能 社會功能 日?;顒咏M別 例數(shù)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前 治療后延期組 46 68.37±6.13 78.19±5.60 64.71±7.09 80.59±6.2770.96±6.48 79.42±5.76 69.53±7.25 77.24±6.15早期組 46 67.94±5.28 85.76±4.42 64.28±7.35 88.21±5.3470.51±5.83 86.37±5.29 69.14±6.81 85.49±5.23 t 值 0.360 7.197 0.286 6.275 0.350 6.027 0.266 6.931 P 值 0.719 0.000 0.776 0.000 0.727 0.000 0.791 0.000
近年來,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發(fā)病率不斷升高,牙周牙髓聯(lián)合病變作為牙周炎常見并發(fā)癥,同樣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出多樣化臨床表現(xiàn),該病同時存在牙周、牙髓組織雙重病變狀況,極易導致病變、感染擴散,不僅影響患者生理健康、日常飲食,還會對其精神狀況造成極大威脅,需及時進行治療[6-7]。
作為治療牙周牙髓聯(lián)合病變的常用手段,根管治療可將根管內感染源徹底清除,有效消除牙髓病變,為根尖周組織愈合提供有利條件,同時利用根管封閉技術,能夠隔絕殘留細菌,防止牙周組織再次遭受感染[8-9]。但該方式難以將牙周袋內細菌徹底清除,殘留細菌在口腔內擴散,將影響受損組織愈合,不利于患者預后,因此,通常需在根管治療后給予患者牙周治療[10-11]。有學者提出,應在根管治療后及早進行牙周治療,盡早解除牙周病變,以改善口腔環(huán)境,減少細菌滋生,降低對牙髓病變的影響,進而促進受損牙髓組織修復,改善患者口腔功能[12-13]。但部分學者認為,及早進行牙周治療可對骨內受損組織修復造成阻礙,不利于結締組織愈合,可影響患者康復進程,對新生牙骨質形成造成不良影響,為防止出現(xiàn)牙周感染,應給予牙周組織充足愈合時間,延長根管治療與牙周治療時間間隔,保證治療效果[14]。目前,在牙周治療時機選擇方面,臨床仍存在較大爭議。邱勇棋[15]通過對90 例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聯(lián)合病變患者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與根管治療5 周后比,根管治療1 周后實施牙周治療臨床療效略高,但兩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本研究結果中,早期組治療有效率與延期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這與既往研究一致,表明治療時機的選擇對臨床療效無明顯影響。
牙周牙髓聯(lián)合病變與炎癥反應密切相關,當牙周等組織遭受細菌侵襲后引發(fā)感染,可促使其分泌大量炎癥因子,導致IL-1β、IL-6、IL-8 等在體內表達增加,加重牙髓、牙周組織受損程度,因此可通過評估上述指標,了解病情發(fā)展狀況[16-17]。本研究中,治療后早期組IL-1β、IL-6、IL-8 水平與延期組比較,前者均更低。究其原因,牙周治療與根管治療間隔時間過長,會導致殘余細菌在口腔內大量繁殖,造成感染狀況加劇,而在根管治療1 周后實施牙周治療能夠及時清除殘留微生物,對細菌繁殖起到抑制作用,有效防止其通過根尖孔進入牙髓、牙周組織中,發(fā)揮良好的保護作用,減輕對相關組織的刺激,從而緩解炎癥反應[18-19]。此外,治療后早期組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會功能、日?;顒釉u分與延期組比較,前者均更高。究其原因,及早進行牙周治療能夠及時清除口腔內細菌、結石及病變組織,避免因未能及時糾正牙周病變情況造成牙髓病變加重,有助于牙周、牙髓組織恢復,促進癥狀緩解,調節(jié)口腔內微環(huán)境,改善咀嚼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質量[20]。綜上所述,不同時機對牙周牙髓聯(lián)合病變患者進行牙周治療,均可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但相較于根管治療5 周后,在根管治療1 周后實施牙周治療能夠更好地改善齦溝液炎癥因子水平,提高生命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