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云 余海婷
(廣東省陽江市人民醫(yī)院 陽江 529500)
炎癥性腸?。↖BD)可分為克羅恩病(CD)及潰瘍性結腸炎(UC)兩種類型。IBD 病因與發(fā)病機制復雜多樣,是以胃腸道非特異性慢性炎癥反應為典型癥狀的一種腸道疾病,具有發(fā)病率高、多認為與遺傳因素、免疫反應介導及環(huán)境因素相關[1]。免疫調節(jié)劑、皮質激素以及氨基水楊酸類藥物等均是臨床治療IBD 的常見藥物,但用藥后存在不良反應高、復發(fā)率高、用藥時間長等局限性,臨床治療效果欠佳。近年來,生物和小分子療法在IBD 的治療中得到臨床高度重視。目前,典型的促炎因子中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對IBD 的致病作用以及作為治療靶點已經(jīng)獲得廣泛關注。有研究表明,英夫利昔單抗(IFX)是TNF-α 單克隆抗體生物制劑,可以加速腸道黏膜愈合,有效緩解機體炎癥反應,改善臨床癥狀[2]?;诖耍狙芯繉FX 用于IBD 的臨床治療中,并分析IFX 對患者炎癥因子、生存質量的影響?,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按隨機對照原則,將2021 年4 月至2022 年10 月就診于廣東省陽江市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的100 例IBD 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50例。對照組男30 例,女20 例;年齡20~70 歲,平均(40.84±3.26)歲;疾病類型:UC 26 例,CD 24 例;病程4 個月至3 年,平均(2.15±0.04)年;體質量指數(shù)(22.86±1.18)kg/m2。研究組男27 例,女23 例;年齡22~72 歲,平均(41.13±3.58)歲;疾病類型:UC 25例,CD 25 例;病程5 個月至4 年,平均(2.18±0.05)年;體質量指數(shù)(22.43±1.07)kg/m2。對照組、研究組一般資料均衡性良好(P>0.05),可對比。本研究已獲廣東省陽江市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字20210139 號)。
1.2 入選標準 (1)診斷標準。UC、CD 與《炎癥性腸病診斷與治療的共識意見(2018 年,北京)》中診斷標準相符[3],且均經(jīng)腸鏡檢查確診。(2)納入標準。認知功能、溝通能力與視聽覺正常;知曉本研究內容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心、肝、腎功能正常;腸道黏膜病理檢查處于活動期。(3)排除標準。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合并造血系統(tǒng)、心肝脾腎等原發(fā)嚴重并發(fā)癥者;處于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活動期者;伴有腸道癌變、下消化道出血、腸梗阻、腸穿孔等嚴重并發(fā)癥著;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
1.3 治療方法
1.3.1 基礎治療 兩組均給予補充液體、補充電解質、維持酸堿平衡和水電解質平衡等營養(yǎng)支持治療。
1.3.2 對照組 患者飯前1 h 服用美沙拉嗪腸溶片(國藥準字H19980148),4 片/次,3 次/d。持續(xù)治療6 個月。
1.3.3 研究組 開展IFX 治療,首次靜脈滴注IFX(注冊證號SJ2017001)5 mg/kg,然后在給藥后的第2 周、第6 周及以后每隔8 周各靜脈滴注相同劑量IFX。對于治療效果欠佳的患者,可考慮調整劑量至10 mg/kg。持續(xù)治療6 個月。
1.4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治療6 個月后,參考《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斷標準》[4]中有關標準評價治療效果。完全緩解:無發(fā)熱、腹痛、體質量減輕及其他腸外表現(xiàn),無黏液膿血,排便次數(shù)≤2 次/d,結腸鏡復查黏膜基本恢復正常;部分緩解:排便次數(shù)不超過4 次/d,有黏液膿血,或有腹痛,但無全身癥狀,結腸鏡復查黏膜大部分恢復正常;無緩解:臨床癥狀及體征、結腸鏡檢查均無改善。(2)腸鏡Baron 評分:分別于治療前、治療6 個月后使用改良Baron 評分標準[5]對患者電子腸鏡檢查下疾病炎癥病變程度進行評估,0 分:腸鏡下為正常黏膜圖像;1 分:輕度病變(血管紋理模糊,黏膜充血但沒有出血);2 分:中度病變(黏膜呈現(xiàn)顆粒樣改變),3 分:重度病變(出現(xiàn)自發(fā)性出血,黏膜潰瘍)。(3)炎癥因子水平:采集患者治療前、治療6 個月后空腹狀態(tài)(前一晚10:00 后禁食禁飲)下靜脈血3~5 ml,離心后取上層血清,通過化學發(fā)光免疫法(試劑盒購自杭州昊鑫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測定白細胞介素-2(IL-12)、TNF-α、超敏C 反應蛋白(hs-CRP)水平。(4)生存質量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6 個月后采用特發(fā)性炎癥腸病問卷(IBDQ)[6]評估患者的生存質量,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0.799、信度系數(shù)為0.815,包括腸道癥狀、全身癥狀、情感及社會功能四個維度,共32 個條目,各條目采用1~7 分評分法,總分為32~224 分,分數(shù)越高,提示患者的生存質量越好。(5)不良反應: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上呼吸道感染、頭暈頭痛、發(fā)熱、惡心嘔吐等的發(fā)生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腸鏡Baron 評分、炎癥因子、生存質量)以()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不良反應、臨床療效)用%表示,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治療后,研究組總緩解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例(%)]
2.2 兩組腸鏡Baron 評分對比 研究組治療前腸鏡Baron 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后腸鏡Baron 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腸鏡Baron 評分對比(分,)
表2 兩組腸鏡Baron 評分對比(分,)
?
2.3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對比 研究組治療前血清IL-12、hs-CRP、TNF-α 水平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后血清IL-12、hs-CRP、TNF-α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對比()
表3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對比()
注:相比本組治療前,*P<0.05。
?
2.4 兩組生存質量水平對比 研究組治療前生存質量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相比對照組,研究組生存質量評分高(P<0.05)。見表4。
表4 兩組生存質量評分對比(分,)
表4 兩組生存質量評分對比(分,)
?
2.5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 研究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相比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例(%)]
IBD 發(fā)病率逐年升高,該病病程較長,病情易反復,腸道致殘率較高,給患者身心帶來雙重打擊,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傳統(tǒng)治療藥物應用廣泛,但不具有特異性,有一定的用藥局限性。IBD 炎癥反應的產(chǎn)生常依賴各種細胞因子介導的級聯(lián)反應,因此精準作用于炎癥細胞因子的藥物或能更好地阻斷炎癥反應,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因此,精準靶向細胞因子用藥成為IBD 治療進展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總緩解率比對照組高,治療后腸鏡Baron 評分及血清IL-12、hs-CRP、TNF-α 水平均比對照組低,治療后生存質量評分比對照組高,表明將IFX 用于IBD 患者的臨床治療中,能有效降低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減輕炎癥病變程度,提升生存質量水平,臨床治療效果好。分析可能的原因為:(1)IFX 給藥后能利用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號傳導通路介導效應,可一定程度上促進腸黏膜組織中黏膜地址素細胞黏附分子1 水平降低,從而阻礙腸道黏膜內T 細胞的聚集[7];同時,IFX 也可以通過調節(jié)腸黏膜組織內T 細胞促凋亡蛋白基因轉錄,使細胞內促凋亡蛋白與抗凋亡蛋白的比例發(fā)生改變,誘導腸道黏膜內T 細胞凋亡,進而起到調節(jié)機體免疫穩(wěn)態(tài)以及抗炎癥反應的作用,利于提升臨床治療效果[8~9]。(2)IFX 是TNF-α 人鼠嵌合體免疫球蛋白G1單克隆抗體,通過結合跨膜性和可溶性TNF-α,阻礙TNF-α 與其受體結合,從而對TNF-α 的活性起到抑制作用,降低TNF-α 水平而達到抗炎效果[10];IFX 與TNF-α 結合后可形成免疫復合物,通過游離膽固醇依賴的方式阻礙巨噬細胞生成并分泌IL-12,從而減輕機體炎癥反應[11];IFX 可與TNF-α 結合后也可促使細胞黏附因子與趨化因子水平降低,抑制CD40/CD40L 分泌與腸黏膜組織內白細胞浸潤,降低血清hs-CRP 炎癥因子水平[12]。機體炎癥反應被抑制后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提升治療效果,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3)有研究表明,IFX 可激活補體依賴的細胞溶解和抗體依賴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誘導靶細胞凋亡,有效減少A 型血管表皮生長因子產(chǎn)生,利于降低腸上皮通透性,恢復腸道屏障功能[13];通過誘導白細胞凋亡,維持上皮細胞遷移和增殖,以及激活細胞外調節(jié)蛋白激酶通路上調鈣黏蛋白的表達,促進腸道黏膜愈合[14]。但有研究發(fā)現(xiàn),實施IFX 治療會增加機會性感染、惡性腫瘤以及自身免疫疾病的發(fā)生風險[15]。但本研究中研究組實施IFX 治療,并未出現(xiàn)上述不良反應,且研究組總體不良反應率較對照組而言有所降低,分析可能與臨床研究樣本數(shù)較小以及研究時間較短有關,今后需長時間開展大樣本的隨機對照研究來分析開展IFX 治療對IBD 患者不良反應的影響,以此為患者的臨床用藥提供更為準確的安全性研究分析。
綜上所述,將IFX 用于IBD 患者的臨床治療中,能有效降低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減輕炎癥病變程度,提升生存質量水平,臨床治療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