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讀報習慣的學生各科考試正確率都很高——日本文部科學省全國學習能力測試得出這樣的結論。在這個教學中使用電腦和平板電腦已經稀松平常的時代,真的可以通過報紙獲得學習能力嗎?有一所一直利用報紙教學的小學就是這么做的。
“閱讀其他人挑選出來的報道,然后寫成讀后感。”東京都北區(qū)瀧野川小學六年級一班的教室里,班主任巖田健太郎正在給學生們布置作業(yè)。這所學校每周五早上的第一節(jié)課開始前15分鐘被安排為“讀報教學時段”,面向所有年級的學生。巖田老師制訂的活動計劃包括瀏覽報紙,選出自己感興趣的報道;剪下來慢慢讀;把報紙貼在活頁本上制成剪報冊,歸納出報道的要點和自己的觀點;閱讀其他同學挑選的報道,再寫下自己的讀后感。
當然,僅靠讀報紙并不能提高學力測試的分數(shù),而是讓孩子掌握“理解問題陳述的能力”。比方說數(shù)學中的應用題,數(shù)學不好的學生在列方程式上浪費很多時間。到底應該用什么樣的方程式解這道題呢?這就需要用到讀解能力。
通過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思考、提煉自己的觀點,長此以往積累下來,學習能力自然也會有提升。
(摘自《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