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榮,段蘭芝
急性失代償心力衰竭屬急性心力衰竭的一種類型,患者在發(fā)病期可伴隨血流動力學改變,出現(xiàn)胸痛、氣促、乏力、血壓下降等情況,相較于單純急性心力衰竭,其病情復雜,治療難度較高[1]。除此之外,該病患者還有急性心力衰竭的癥狀,其心排血量顯著降低,心肌血流灌注不足,常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強迫坐位、大汗、煩躁、咯粉紅色泡沫狀痰等,若未能及時予以有效的診療干預,病情會急劇惡化,還會累及機體其他器官組織,引發(fā)嚴重的并發(fā)癥,如腎衰竭、肺部感染等,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2]。有研究表明,左西孟旦和沙庫巴曲纈沙坦在治療急性失代償心力衰竭患者中可發(fā)揮出顯著作用,有助于改善預后[3]?,F(xiàn)觀察左西孟旦聯(lián)合小劑量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急性失代償心力衰竭的療效及對神經(jīng)內分泌激素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6月—2022年10月吉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急性失代償心力衰竭患者70例,按照編號數(shù)字的奇偶數(shù)分為大劑量組(n=35)與小劑量組(n=35)。大劑量組中男19例,女16例;年齡37~68(56.92±4.84)歲;病程3~8(5.71±1.13)個月。小劑量組中男20例,女15例;年齡37~72(57.36±4.91)歲;病程3~12(5.74±1.15)個月。2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獲得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參與本研究。
1.2 病例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急性心力衰竭臨床診斷標準且處于失代償期[4]。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心臟疾病的患者;(2)合并肝、腎等器官功能衰竭(包括但不限于惡性腫瘤)者;(3)因精神疾病無法進行正常交流者;(4)不愿配合治療者;(5)中途因故退出研究者。
1.3 治療方法 大劑量組予以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Novartis Singapore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Private.Ltd生產(chǎn))100 mg/次,口服,2次/d。小劑量組予以左西孟旦注射液(齊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聯(lián)合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治療,左西孟旦注射液以5%葡萄糖溶液稀釋后靜脈滴注,初始劑量為6~12 μg/kg,滴注時間>10 min,之后以0.1 μg·kg-1·min-1持續(xù)輸注,用藥30~60 min后,滴注速度可調整為0.2~0.5 μg·kg-1·min-1;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50 mg/次,口服,2次/d。2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3個月。
1.4 觀察指標與方法 (1)用藥前與用藥3個月后心率、心功能指標:心功能指標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心率通過心電圖監(jiān)測;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和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使用心臟超聲進行檢測。(2)用藥前與用藥3個月后神經(jīng)內分泌激素指標:包括去甲腎上腺素、醛固酮、血管緊張素Ⅱ。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經(jīng)離心后使用歐萊博BK-200VET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5]。(3)不良反應:包括血肌酐升高、氣促乏力、心悸。
1.5 臨床療效判定標準[6-7]顯效:相關臨床癥狀顯著改善,心功能和神經(jīng)內分泌激素指標恢復正常;有效:相關臨床癥狀均有一定程度的減輕,心功能和神經(jīng)內分泌激素指標有所好轉;無效:病情與用藥前無異或加重,有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2.1 臨床療效比較 小劑量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大劑量組(94.29% vs.74.29%,χ2=5.285,P=0.022),見表1。
表1 大劑量組與小劑量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心率、心功能指標比較 用藥前,2組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用藥3個月后,2組心率較用藥前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較用藥前升高,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較用藥前縮小,且小劑量組變化幅度大于大劑量組(P<0.05或P<0.01),見表2。
2.3 神經(jīng)內分泌激素指標比較 用藥前,2組去甲腎上腺素、醛固酮、血管緊張素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用藥3個月后,2組去甲腎上腺素、醛固酮、血管緊張素Ⅱ水平較用藥前降低,且小劑量組低于大劑量組(P<0.01),見表3。
表3 大劑量組與小劑量組用藥前后神經(jīng)內分泌激素指標比較
表2 大劑量組與小劑量組用藥前后心率、心功能指標比較
2.4 不良反應比較 小劑量組與大劑量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5.71% vs.8.57%,χ2=0.215,P=0.643),見表4。
表4 大劑量組與小劑量組不良反應比較 [例(%)]
急性失代償心力衰竭是心內科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指急性心臟病引起的心排血量顯著、急驟降低,導致的組織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綜合征[8]。關于該病的具體病因尚不明確,但致病因素較多,匯總相關資料發(fā)現(xiàn),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急性血流動力學障礙、右心室梗死、肺動脈主干栓塞等疾病會導致發(fā)病,感染、心律失常、治療不當?shù)纫部赡苷T發(fā)該病[9]。根據(jù)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急性失代償心力衰竭發(fā)病風險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高,病死率較高,且病情嚴重者1年內病死風險較高[10]。為了提高該類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其死亡風險,早診斷、早治療十分關鍵,通過及時有效的治療常能夠抑制病情惡化,緩解臨床癥狀,改善心功能,但要想取得良好預后,還需慎重考慮用藥方式[11]。
目前,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臨床可用于治療急性失代償心力衰竭的藥物種類較多,但不同的用藥方式會對患者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因此,制定針對性的用藥方案是確保療效的關鍵[12-13]。有研究發(fā)現(xiàn),沙庫巴曲纈沙坦和左西孟旦對急性失代償心力衰竭的治療效果均較好,尤其是以合理的配比形式進行聯(lián)合用藥,其效果較單一用藥更顯著,對于改善預后、提高療效的作用明顯[14-15]。本研究結果顯示,小劑量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大劑量組,小劑量組用藥3個月后的心率及去甲腎上腺素、醛固酮、血管緊張素Ⅱ水平低于大劑量組,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高于大劑量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小于大劑量組,且2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表明在急性失代償心力衰竭的治療中,左西孟旦聯(lián)合小劑量沙庫巴曲纈沙坦的應用價值較高,可更好地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對神經(jīng)內分泌激素的影響,且安全性較高,有效性和實用性均得以切實印證。究其原因,沙庫巴曲纈沙坦和左西孟旦均是急性心力衰竭的常用臨床藥物,具備較好的抗心力衰竭作用。其中,沙庫巴曲纈沙坦的主要成分為腦啡肽酶抑制劑沙庫巴曲和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頡沙坦,這兩種成分能夠通過LBQ657抑制機體中的腦啡肽酶,同時還可通過纈沙坦阻斷血管緊張素Ⅱ的1型受體,對心血管和腎臟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抑制血管緊張素Ⅱ依賴性醛固酮釋放[16-17]。左西孟旦更適用于傳統(tǒng)方案治療療效不佳的心力衰竭患者,這類患者大多需要快速增加心肌收縮力,以便增強心臟活動,促進心功能恢復正常;該藥物含有羥丙基倍他環(huán)糊精和無水枸櫞酸,作為一種鈣離子增敏劑,主要是通過改變鈣結合信息傳遞而發(fā)揮作用,具體作用機制在于與肌鈣蛋白相結合,穩(wěn)定鈣離子誘導的心肌收縮所必需的心肌纖維蛋白的空間構型,以此來增強心肌收縮力,降低心率和心肌耗氧量,且該藥物還可以起到擴張血管的作用,能夠降低心臟負荷,從而發(fā)揮治療心力衰竭的作用[18]。此外,有研究還發(fā)現(xiàn),長期大量用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容易導致不良反應產(chǎn)生,因此,相較于單一使用大劑量的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小劑量沙庫巴曲纈沙坦聯(lián)合左西孟旦的治療效果更佳,在后期治療該病時,需考慮最佳用藥劑量,以達到預期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左西孟旦聯(lián)合小劑量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急性失代償心力衰竭的療效確切,可有效降低心率,改善心功能和神經(jīng)內分泌激素,其安全性較高。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