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鹽城市的期末考試已經(jīng)結(jié)束。語文試卷中所選的現(xiàn)代文是荒煤的小說《無聲的歌》,文后有一道題目要求學生簡析小說標題的意蘊。按理說,這種題目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且在近幾年的高考試題和江蘇省各地的模擬試題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比如,2017年的浙江卷中有一道題要求學生分析“一種美味”這一標題的意蘊,2011年的山東卷中有一道題要求學生分析“審丑”這一標題的意蘊。在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師肯定都會教給學生解答這類題目的方法和技巧??墒牵瑸槭裁磳W生答題的情況卻不太理想呢?
就本次考試的情況來看,筆者發(fā)現(xiàn)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部分學生存在審題不清的問題,或者說是對“意蘊”這個概念一無所知,將這道題當成了“線索作用分析題”來解答;二是有些學生知道由淺入深地思考問題,但對文章的理解不夠準確,也缺少在考試中快速圈畫出關(guān)鍵信息的能力。
針對這些問題,筆者設(shè)計了一個微專題,引導(dǎo)學生再讀《無聲的歌》,分析該小說的標題的意蘊,再引導(dǎo)他們探究郭震海的《尋找安詳》的標題的意蘊,以及《會明》和《四世同堂》(節(jié)選)的結(jié)尾的意蘊,讓他們了解并熟悉這類題,找到解題的思路。
“意蘊”包含了內(nèi)容和情感兩部分內(nèi)容。在評講時,教師要引導(dǎo)學生拿起筆圈畫出與“無聲的歌”相關(guān)聯(lián)的句子,比如“從此,他心里秘密地埋藏著一支歌, 在疲乏和煩惱的時候,他便用一種無聲的自己的調(diào)子,默默地在心里背誦著這支歌,算作歌唱……在這樣的情況下,行動就是一支悲壯的歌……唱吧,幸福的同志們!你們能夠唱,也能夠自由地唱!但是別忘了許多犧牲了的同志,他們一直不能夠唱,也不會唱……他唱的依然是一支無聲的歌,但這支歌,正由千萬個幸福的人們,以最高的熱情和嘹亮的聲音在歌唱著”,由此概括出:真實的歌→行動的歌→緬懷的歌→團結(jié)的歌。之后再稍加整理,便可得出答案。
參考答案: ①“無聲的歌”是主人公珍藏于心中卻從未唱出的《國際歌》,代表著革命者堅定的信仰。②“無聲的歌”是不少革命者想唱卻始終未能唱的歌,含有對革命情誼的歌頌及對犧牲同志的緬懷。③“無聲的歌”喻指恐怖壓抑的環(huán)境下革命者“靜悄悄”的斗爭行動,蘊含對革命精神的贊美。④“無聲的歌”最終由千千萬萬的人唱出,寓指革命精神薪火相傳。
在此基礎(chǔ)上,筆者還引導(dǎo)學生閱讀了《尋找安詳》這篇文章,并讓他們思考這個標題的意蘊。從表面上看,“安詳”指的就是畫家安詳這個人;深入思考后,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文章中有這樣一些語段與標題密切相關(guān):“三十多年里,他在守山的同時,親手種活了上萬株松柏。他深愛著大山,給每座山峰都起了名字。他深愛著山上的松柏,按照《中華字?!方o每一株樹都用一個漢字命名。山峰是他的家園,松柏就是他親愛的家人?!薄鞍苍斦诎察o地編織一個籮筐……我是安詳,但我真不是畫家,更非‘著名,只是一個守山人。”“他依舊在安靜地編著手里的籮筐。”從而,學生能得出:“安詳”指的是人物內(nèi)心的安寧祥和。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引導(dǎo)學生思考“尋找安詳”這一標題的結(jié)構(gòu)。這一標題是動賓結(jié)構(gòu),是缺少主語的。那么,是誰在尋找安詳呢?新的突破口就出現(xiàn)了:我在尋找安詳,安詳這個畫家甘做守山人,也在尋找安詳。由此,學生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除了讓學生分析標題的意蘊之外,我們還可以讓他們分析文章結(jié)尾的意蘊。比如,2016年江蘇省的高考試題要求學生閱讀《會明》,探究小說結(jié)尾中“微笑的意義”的意蘊?!拔⑿Α币辉~沒有多層含義,而那“微笑的意義,是沒有一個人明白的”,只有微笑的主人公——會明明白。要求學生挖掘“意義”一詞的含意。如何解答這道題呢?我們可以先引導(dǎo)學生研讀文本:
后來,和議的局勢成熟,照例約好各把軍隊撤退。隊伍撤回原防時,會明的財產(chǎn)多了一個木箱,一個雞的家庭。無仗可打,把旗插到堡子上便一時無從希望。但他喂雞,很細心地料理它們,他是很幸福的。六月來了,這一連人沒有一個腐爛,會明望著這些人微笑時,那微笑的意義,是沒有一個人明白的。
按照文本的內(nèi)容去梳理,學生自然會明白會明為什么微笑了。一是局勢安定,軍隊撤退;二是每天喂雞,生活充實;三是士兵平安,沒有犧牲與腐爛。而會明也從原來“這和平倘若當真成了事實,真是一件使他不太高興的事情”的一個“主戰(zhàn)主義者”變成了一個“非戰(zhàn)主義者”,心靈變得充盈而豐潤。
陶行知說過:“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fā)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由一道題串聯(lián)起一類題,引導(dǎo)學生閱讀文本,找到解題的思路,培養(yǎng)其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