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醒來,咂巴著嘴,我是在夢里吃到城里老字號的醬香鹵鴨了。這種鴨子采用古法手工制作,在歲月里回味綿長。
但我想吃的這種鴨子,在本城已經(jīng)買不到了。那家從外地落戶到本城的老字號,消失好幾年了。前不久,我去看了那個老地方,店鋪換成面館了。我摩挲著那長滿“老年斑”的墻壁,仿佛墻壁里還滲出當(dāng)年醬香鹵鴨的漫漫醇香。
我生活在一個被大山大水環(huán)抱的都市,幢幢高樓抬高了城市的天際線,還有多少家老字號,在時代的風(fēng)中林立?在一本《城市老字號地圖》里,我看見這個城市里有注冊的老字號105個。在這些老字號中,以餐飲、小吃居多,比如老四川、橋頭火鍋、頤之時、白市驛板鴨、張鴨子等;還有眼鏡行業(yè),如精益、高登眼鏡等。這些老字號,承載著城市人的記憶,也是城市綿延的文脈。
我的朋友汪老二是個吃貨,他對城里的老字號館子如數(shù)家珍:渣渣老火鍋、老太婆麻辣串、胖妹面莊、老來福湯鍋、李老五口水雞……汪老二一口氣能叫出六十多家來。他的臉上刻畫著這些老字號食肆的城市地圖。每當(dāng)外地朋友來訪,汪老二就興致勃勃自告奮勇充當(dāng)美食向?qū)?,那幾天,汪老二敞開肚皮,同客人一道饕餮了。
我想去一家老字號打醬油、買鹽巴,去老字號食品店里買八寶菜、醬肉包子,或是去老字號藥鋪給三嬸娘抓一服治風(fēng)寒的中藥。請問老先生,這樣的老字號還有嗎?我在城里獨自發(fā)問。
紅塵滾滾,曾經(jīng)大紅燈籠高高掛的老字號,在明晃晃的太陽底下,早已冰棍一樣漸漸融化。城里的老字號,讓我們懷念從前那些天藍(lán)藍(lán)風(fēng)清清的歲月。那時候,老字號是城里人和鄉(xiāng)下人的黃葛樹,是心上歇息的一片陰涼。那時候,市井聲沒有這么喧囂,風(fēng)塵沒有這么大,燈火也沒有這么炫目。老字號,像一位慈祥的長者,捋著胡須,笑意盈盈地敞開懷抱迎接源源而來的四方八客。整個城市,因為擁有老字號而呈現(xiàn)出一派祥和清明。
那時候,我那故鄉(xiāng)小城里,隱藏在曲里拐彎的老字號,隨意而簡樸,卻不失大家氣度。店鋪里,老先生們清脆悅耳的算盤聲,伙計們笑嘻嘻的神態(tài),讓老字號煥發(fā)出慈愛柔和的光輝。老字號雍容富態(tài),笑迎天下客。老字號的旗幡,獵獵飄揚,連風(fēng)也是醉人的。人們粗茶淡飯,卻不能沒有老字號,老字號是安撫我們內(nèi)心的一處怡園。張三豆莊、李四茶樓、王五布坊、桃園包子、周毛格格……這些老字號的名字,激起過我們心中多少溫馨的漣漪呀。多年以后,我們甚至還清清楚楚記起那些伙計們的音容笑貌,那老字號的氣味,留在我們最初的味蕾里。
今天,我們?nèi)ぴL當(dāng)年那些老字號,還有多少身影依舊?尋尋覓覓,踏著一條青石板的小巷,想去一家老字號樓里買一雙千層底布鞋,早已蹤影全無,代替的是沖天高樓。那些地方燈光閃爍迷離,音樂纏綿煽情。
然而,在這個城市里,我們還是會懷念老字號,就像懷念我們這個城市最初的拓荒者,懷念純樸祥和的氣息。中華老字號歷史悠久,世代傳承,鐫刻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背景和底蘊。我們沒法把那些經(jīng)典的老字號從記憶里推倒,它早已在我們心里觸滿長長的根須。
我們尋訪那些消失的老字號,也是對城市歷史的用心挖掘,老字號,它隱藏在城市的老城墻邊,發(fā)出古老的幽幽光芒。
李曉:發(fā)表文學(xué)作品400余萬字,出版散文集《時光底片》等3部。
編輯 閆清 14533370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