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習近平走進百姓家》,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像拜訪久違的老朋友那樣走進千家萬戶,我的心中泛起暖流。書中的每個故事都那么溫暖感人。每一句問候、每一個握手、每一個叮囑,都讓我們深刻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民情懷、精神風范、人格魅力和工作作風。讀完這本書,我讀到的是人民領袖愛人民,人民領袖人民愛的動人情景;是“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誰放在心上”的百年大黨永葆生機活力的重要密碼。
中國共產黨誕生在風雨如晦的時代,從誕生之日起,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一切為了人民”的政治立場,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從來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國共產黨堅信,“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黨執(zhí)政興國的最大底氣。”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群眾擁護黨和國家,新中國就像是一輛不斷前行的列車,黨和國家是列車長,穩(wěn)穩(wěn)地把握著新中國前進的方向。
現代中國,以發(fā)展為主旋律,從綠皮車到高鐵,從“解放號”到“復興號”,不斷提質增效。從過往一人在上、萬人在下的“轎子”時代,到如今領導干部和老百姓平等地坐上同一輛列車,行駛在同一條軌道上,令我們欣喜的不僅僅是領導和群眾之間視角的變化——從“俯視”到“平視”,還有彼此眼神里流露出的脈脈溫情。
習近平總書記走進太行山,鄭重地發(fā)出脫貧攻堅的動員令:“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自然要包括農村的全面小康,也必須包括革命老區(qū)、貧困地區(qū)的全面小康?!惫餐辉牟粊G下任何一個落在后面的人,也從不拋棄任何一個擠不上列車的人。
這么多年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一直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也是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宿命。黨把人民放在心尖尖上,人民也無時無刻不在惦記著黨。小院的花香裊裊,從山里飄到山外;駱駝灣的喜訊裹挾著神山村木杵打糍粑的甜聲,傳到了總書記的耳朵里;過往的辛酸伴著“幸福米米茶”的爽脆嚼碎在口齒間,在紅太陽照亮的小康路上。中國這趟列車正駛入一個春和景明的好日子。
周好:南京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學生,平日里堅持閱讀、記錄與寫作,作品散見于多家報刊。
編輯 閆清 1453337028@qq.com